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争阴云

“可惜了。”陈群带着盟书离开之后,陈默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倒不是对这次盟约的内容有什么不满,而是对陈群觉得有些可惜,当初他可是希望能通过钟繇将陈群给拉到自己这边来,但陈群最后却选择了曹操。

陈群的能力自然是不差的,但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来看,陈群的能力与荀彧有些类似,但却终究差一些,而且也不像荀彧那般早早地就投了曹操,深得曹操信任,只要荀彧在一天,陈群在曹操手下就永远是第二梯队的谋士。

如果当初陈群不是投靠曹操,而是来自己这边的话,重视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主公,此番盟约我等已经做过梳理,还请主公过目。”李儒抱着几卷竹简过来,放到陈默的桌案之上。

这次陈默跟曹操联手,算是各取所需,大家都有在名声上把袁绍从神坛拉下来的想法,毕竟就算陈默手下,也有不少人是向着袁绍这边的,以出身来算的话,陈默跟曹操加起来,都比不过袁绍,但天下局势到了今天,对于如今一方君主来说,不应该只以出身来论英雄,如果真那般论的话,袁术才该是当今的天下第一诸侯。

但很多人心中都有类似的观念,这次陈默跟曹操联手,为的就是打破人们心中这份观念,打碎袁绍四世三公的光环,不然的话,袁绍拉拢陈默和曹操麾下的官员太容易了。

因此,在经过几番谈判之后,陈默和曹操基本是实心实意的合作,但相互之间的防备是不可避免的,从地势来看,曹操的确是这一次的主攻方,但要让陈默入局并且在声势上不熟曹操的话,这河内就必须拿下来,盟约中,是以陈默拿下河内之后,开始正式向袁绍宣战的。

而打这一仗,兵马调动、人员的分配都是需要时间来调度的。

“不知主公欲以何人为攻打河内之主将?”李儒询问道。

“高顺!”陈默回答的很干脆,如今太史慈在云中,徐荣、华雄在西凉,陈默身边能力和资历尚能够担任大将的,高顺是首选:“另外,命太史慈所部向代郡移动,吸引袁绍注意。”

攻下幽州是不太容易,但也要试一试,这次出征虽然是为名义上的东西而来,但如果能趁势攻占一两个郡,陈默自然是愿意的,反正此战之后,跟袁绍的关系是势同水火了,削弱袁绍的同时,壮大自己,何乐不为?

李儒点点头,高顺的确合适。

至于出兵多少,陈默这边不算太史慈所部,是准备出兵六万,除了高顺之外,还有崔耿、鲍庚、张济、马超、庞德、马岱、王彪、郑屠等一众将领也会参战,河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占。

接下来,陈默在年关过后,便命崔耿和鲍庚率部去往箕关,只待秋收之后,便自箕关出兵,配合高顺这边攻占河内。

此外还有自关中调集了大量的粮草,以筹备这场战争。

陈默和曹操最大的不同,便是陈默对地方的掌控力极强,就算地方官员心向袁绍,也没办法对陈默的命令阳奉阴违,而曹操这边,地方官员如果在关键时候卡主粮草不放的话,曹操没有任何办法。

这次对袁绍用兵,曹操也是想要效仿陈默,进一步剥夺地方官员的自主权,加大自身对地方的掌控能力。

关中频频调兵,曹操这边也在集结兵马,这般大规模的行动,袁绍自然不可能不知情。

冀州,邺城。

袁绍看着各处传来的消息,微微皱眉道:“这曹操与陈默在干什么?”

“或许是两人准备开战?”郭图猜测道。

开战?

田丰、沮授等人闻言看了郭图一眼,对谁开战?若是两家相互攻伐,怎会不管袁绍这边的反应?

田丰皱眉对着袁绍拱手一礼道:“主公,两家突然积极备战,却未有任何表示于主公,恐怕此番所图,乃是我冀州,主公需早作准备。”

袁绍闻言点点头,这点他也赞同,三家现在三足鼎立,陈曹两家积极备战,却不带袁绍,至少也该派人来拉拢袁绍,让袁绍站在自家这边才对。

现在这两人大规模调动兵马,恐怕是冲自己来的,当下,袁绍冷哼一声,自己还没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反倒先跑来找自己的不自在,当他袁绍如袁术那般好欺不成?

当下,袁绍也下令调动兵马,命文丑进驻濮阳,沿河设防,又令淳于琼、眭元进分别屯兵于白马、官渡,命袁谭在青州做好防备。

大汉原本平静的天空下,再度战云密布。

而袁绍显然不想只是做防守,既然两人想要开战,袁绍更倾向于直接聚集兵马出兵攻打,主动进攻。

“主公不可!”田丰知道袁绍的打算之后,连忙前来相劝:“如今陈曹联盟,我冀州虽钱粮广盛,兵多将猛,但也未必是两家联手之敌,当此之际,当先破两家联盟,再徐徐图之,可使人分至两家,挑唆两家关系,令二者不能齐心,再分而破之,必能大胜。”

“要我向他二人示好?”袁绍闻言,有些不乐,如今的袁绍,可是北方霸主,第一诸侯,要他向两个主动对他不怀好意之人示好,袁绍自然不乐意。

“主公,大局为重,眼下些许示好,也不过是为他日能破陈曹两家做准备,只要能破此二人,世人只会赞扬主公决断英明,能屈能伸,乃大丈夫也。”一旁的沮授连忙补充道。

袁绍闻言,点点头,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决定,当下命陈琳撰写文书,分发陈默与曹操,先质问两人为何频频调兵,再向两家抛出橄榄枝,愿意结盟,对付另一家。

陈默和曹操这边,都是老狐狸了,对于袁绍的好意全盘接受,至于更换攻击目标,那就再说了,毕竟两家这次联手,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败袁绍一次,将袁绍的光环打碎是两人共同的一员,所以好处自然是要收的,但仗依旧要打,至于和谈,打完了再谈不迟。

虽说两家联手,势大于袁绍,但战争这种事情,不是说谁势大就一定能赢,何况这次的对手还是袁绍,天下第一诸侯,帐下文臣武将一点不差,更有强军在手,陈默和曹操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赢,所以两家再对袁绍的态度上,也并没有太过强硬,打还是要打的,不过打完你以后,我们还能做朋友。

在陈默和曹操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诸侯相争,最重要的不是关系有多好,而是利益,只要利益一致,就算今天把你爹杀了,明天也一样能够握手言和,这也是诸侯相争的常态,陈默和曹操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否则只记仇的话,曹操抢了本属于陈默的天子,陈默射了曹操一箭,还唆使吕布夺了南阳,几次算计曹操,差点让曹操反叛,记仇的话,两人那是不死不休了。

但该联手的时候,陈默曹操真的一点都不记仇。

但袁绍出身高贵,显然没法接受这种没脸没皮的相处方式,在得知两家收了自己的好处,但似乎丝毫没有对另一方进攻意图时,差点当场炸了,在邺城衙署中,破口大骂两人无耻,又命文丑、颜良主动搦战,袁谭那边,也做好攻打曹操的准备。

袁谭如今占据青州,麾下更有刘备、关羽、张飞这等猛将,对于打曹操,刘备兄弟三人自然是一万个愿意,之前被夺徐州之仇,兄弟三人可没忘记,如今能借袁谭之手,给曹操一个深刻的教训,若是合适,借兵重夺徐州也非不可能。

秋收尚未到,黄河两岸,三大诸侯的势力已经开始剑拔弩张,颜良、文丑更是数次渡河主动出击,袭扰陈默与曹操的治地。

不过袁绍这次算是以守势对两家,在布局上倒是相当谨慎,也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迎来了建安五年的秋天,战争也进入了爆发阶段……

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十二章 夏夜第三百零九章 再败第三百一十七章 还债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阳夜第二百八十章 决战第二百三十二章 议东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杀戮起第二十七章 春暖阁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为新政第一百五十五章 见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九章 学艺第三十二章 暗手第四百八十章 陈默的杀手锏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三百零六章 纵马塞外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东惊第四百一十六章 还朝第四百四十六章 陈默稳坐中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十九章 袁绍的目的第四百零七章 枭雄末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顺的请求第四章 声音第八十章 贱骨头第九十三章 变心之始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残,袁谭败北第一百四十章 阴招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六十九章 黑山来使第一百章 分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一百零六章 预测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弱者的无奈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战纪灵第三十三章 惊天秘闻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闲聊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三十章 气运乱了第四章 新朋友第四十九章 黑山军第四百八十二章 孙权的决定第三十五章 梦境训练营第三百零九章 再败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线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八十三章 张济夺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请君移驾第一百二十一章 说服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五十一章 礼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锋第三十六章 俘虏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一章 粪郎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四十章 冲突第一百八十六章 变数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殇逝第二十八章 名士风流第七十三章 榜样第五十章 大雪第七十三章 榜样第七十三章 榜样第十一章 苍天已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军规模第二十七章 春暖阁第八十三章 张济夺权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阳第九章 凯旋第七十七章 新军第三十五章 论胡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错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百零五章 初见第三十六章 眼力训练第一百一十五章 规划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动作第四百八十八章 殇逝第九十九章 司隶校尉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学院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七十八章 贾诩第一百五十四章 坏消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学院第一章 旅途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六章 陈默稳坐中军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后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