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天之骄子

“行,你看着办吧”

李学武现在不大管回收站的事了,见他说的有信心,便点了头。

今天来这边主要是问他调查的事,下周一要开始忙了,这件事得想着办呢。

交道口所的事儿郑局能拦着,但自己这边老没动静也不行,棍子不打狗身上,它死咬你不松口。

老彪子见武哥说话了,便也就知道自己这么做还行了,嘴里又跟李学武汇报了几句。

说起木材的事,他又跟李学武说道:“吉城那边来消息,说是木材和秋货都方便,问是怎么个安排好”。

吉城挨着长白山,每年的秋冬都是要采伐木材的,进山的人不仅仅能收获木材,还能收获山野之间的馈赠。

二叔每年给家里邮寄的就是山上的特产,给父亲邮寄的药材也是如此。

西琳她们就在吉城,接手的也是张万河的产业,张万河以前就是搞这个的,所以西琳那边才给来了这么个消息。

李学武却是想着西琳她们今年是第一年,还是不宜直接操作这个。

“跟三舅说一下,今年吉城那边请大强子回去一趟,所得木材及山货可由回收站渠道出资,炼钢厂方面出名收购,按照交易模式发往京城”

李学武想了想,又补充道:“同林业二叔和吉铁那边沟通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借这次机会把吉城的业务拓展开”。

“是”

老彪子点头应是,随后问道:“可,开展吉城业务的话,人手上……西琳她们是不是?”

“嗯,这个是得考虑”

李学武点头道:“跟三舅和大强子交代清楚,只做林业和吉铁这样比较有自主性的工厂和单位,切勿求大求全,安全为主”。

“至于人手……”

李学武看了看西院方向,小子们都还没立事,国栋和二孩儿都有负责的事,让谁去支援?

“暂时不能动钢城的人”

李学武看向老彪子说道:“这件事你盯着点,等那边行动的时候跟我二叔说一下,请他帮忙看护着,以西琳为主,丁万秋为辅,人手不够就从山上要”。

这个时候就是会有这种尴尬,能用的和方便用的人就这么多,李学武已经在培养后备人才了,可也得给他时间不是。

一个方向是吉城山上的人,文化素质弱,身体素质强,韧性强。

优点很明显,忠诚度高,便于指挥,劳动型人才。

缺点也很明显,地域性强,需要提防结伙,要在京城这边锻炼一段时间才能用。

另一个方向是京城的年轻人,文化素质高,个性和思想也比较活跃,有韧性不足的缺点,适合比较机巧的工作。

当然了,这些人也是要在京城筛选,然后在钢城锻炼后才能用。

最后一个方向就是李学武身边的这些人,包括十三太保,这些人的忠诚度高,便于培养,可当大任。

缺点就是每个人都有短板,得结合起来用。

比如葛林,武力值高,执行能力强,但缺少应变思维和主动性,且因为出身的原因,给西琳搭配才合适。

把丁万秋发配到吉城,李学武是有目的的,就是要看看他卖不卖力。

这老登绝对不是善茬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活到现在,能守住一座大宅,你敢说他是老废物?

这一次南行,说不定出现啥事了呢,他说的人家坑害他,李学武信他才怪了!

倒也不是李学武去调查他了,更不是李学武从哪儿听到消息了,他就是单纯的不信任别人。

任何人!

李学武连他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不信,他还能信了一个只是萍水相逢的老登?

吉城的摊子最小,可吉城的摊子最复杂,主事的人最年轻,还是个女的,还是个异域风情的女人,李学武就想看他怎么办!

玩心理学,李学武可是有正经老师的,跟老师有过很正经的交流的!

没有人比李学武更懂心理学了,也没有人比李学武更懂心理学医生了!

你不是说自己蒙受坑害嘛,你不是说自己不白之冤嘛,你不是说要东山再起嘛!

哎!机会来了!

李学武这人就一样好,认朋友,给机会。

吉城以前是张万河打下多年的老底子,现在被李学武移花接木,他要逼着张万河把他自己的根斩断了。

这叫投名状!

你不斩,我就不带你玩,你玩虚晃一枪,我就给你老家送米面油。

你要是再不交底儿,那山上的人就连根拔起。

李学武该狠的时候绝对不留情面,前女友不好使,知遇之恩老领导不好使,一个背景历史复杂的老梆子就更不好使了。

收山货,搞木材,这是吉城那个回收站点儿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张万河等人以前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剩下的就是全年的对缝和黑市了,这是李学武最看不上眼的,接手后就扔了。

他就要散货渠道和收货渠道,因为他的人手太少了。

黑市搞散货的人太多了,一抓一大把,跟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永远消灭不掉。

管经济的那些人有的时候会抓一抓这些散户,但绝对不会动渠道商,这不是他们怕了谁,这是上面的一种默认。

不用怀疑,这种渠道商一定有自己的背景,弄起来很麻烦,对当地的经济也是一种打击,存在比消灭更有意义,所以他们不管,还会监督和统计。

很奇怪吧,京城每年都会对黑市商品进行统计,他们都有具体的数据,种类,数目,数量,今年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价格几何,都很清晰。

你说都调查的这么清楚了,为啥不打击掉?

这就是中庸和平衡,谁都知道,这种东西是消灭不干净的,存在即是合理。

所以李学武要用最少的人,做最高端的事。

做事的人有的是,只要经济开放了,干活的人一划拉就是一大把,卖命的都有,啥样的找不到?

现在培养骨干更重要,西琳年岁不大,葛林更小,搭配一个丁万秋,李学武觉得正好。

如果每次有事都从京城动人支援,不仅不利于对方的成长,还会影响他对京城这边人的培养。

调十三太保其中的三人去钢城他都觉得心疼,这仨人要是在这再学四年,李学武用起来更顺手了。

提前用了不是不好,只是潜力不足了,有一点揠苗助长的可惜。

吉城这一次李学武要看张万河的态度和动作,也要看丁万秋的态度和动作。

成了,皆大欢喜,李学武继续试探他们,不成,吉城他也亏的起,反正不是自己建立的盘子,砸了也不心疼,大不了从二叔那边重新建立。

重要的还是人,李学武想用草莽出身的两人,用之前就得不断地试探和考验,他们自己应该想的通。

对于两人这是个机会,李学武不增加人手,缺了就让大强子去调,三方出身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做事,一定会出现问题。

李学武就想看看这三方都是怎么做事的。

西琳不必说,没有家的人,只要能力可以,李学武绝对会用她,重用。

大强子回老家做事,这一次不是主角,是配合,身份的转变一定会引起问题。

他要是态度上桀骜一些,做事上不往根子上靠,李学武就容了他,越傲气越好,证明有本事嘛。

可如果他有一点舍不得,放不下吉城根子的态度,搞小动作,搞小团体,那李学武就把他留在吉城。

留住,永远的那种!

用一个大盒子装了,挖个坑,埋点土……

丁万秋在那边这么长时间了,到十月份这个项目开的时候,他也熟悉和适应的差不多了。

要是装大,压着西琳做事,想要表现,那李学武就找机会送走他。

反正港城那边就要做事了,他不缺这种要命的岗位,给把五六式,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去。

如果装小,躲着西琳做事,藏拙藏锋,那相逢一场,朋友论交情,李学武会安排他在吉城养老,永不再用。

他是去干什么的,李学武在送他走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做不做是他的事,做不做了他是李学武的事。

倒座房外院这站着的都不是外人,傻柱兄妹跟倒座房这边待的比李学武时间都长,这边做什么他们早就知道了,可院里一点消息都没有,李学武也不怕他们知道什么。

迪丽雅的哥哥是李学武的战友,迪丽雅就是回收站的人,两人都是李学武捡回来的,傻柱分得清分寸。

雨水因为她哥嫂的缘故,更对李学武有些别的情绪,再加上两人现在这种哥们不是哥们,朋友不是朋友的关系,她才不会管这种事。

剩下的就是于丽了,李学武没主动跟她说过自己跟老彪子做的安排,可她知道的多一些。

结婚前李学武在家里的东西都是她在管理,有时候文件和打电话她就在旁边,零零散散的听过不少,也知道不少。

不过她就更没必要防着了,李学武在这说的话就没那么多顾忌。

虽然很多事情只要老彪子懂的,他说的很隐晦,可只要有心去想,还是能管中窥豹的。

李学武也是有意让他们知道一些,不知道这些,怎么帮回收站维护这些,以后相处起来也别扭。

秘密只在有价值的时候才是秘密!

你在某个荒野地里撒了泼尿,你一定不会乱跟人说,这是秘密吗?

除非像是老彪子那种,坟头尿尿才叫秘密,因为这有搞笑价值。

不过这几人也都知道咋回事,李学武跟老彪子刚说起吉城事的时候,雨水和于丽便抱着孩子去了门市部,傻柱则是回屋躺着去了。

他是不愿意听这些的,他的脑子就西瓜子那么大,听多了装不下。

李学武就站在外院,轻声跟老彪子说了吉城的工作安排,也说了钢城的工作安排。

“所有的货物和物资运输想办法通过贸易渠道运作,过轧钢厂一遍手,东西处理起来也方便”

“跟三舅说,运输不是他的主要工作,在钢城站住脚跟才是”

李学武点了点老彪子,道:“钢城这个点的作用我不用再跟你解释了,三舅他自己也知道,想办法依托炼钢厂把业务做扎实,把底子做结实,那里会成为一个基本点,中转站,根据地,懂嘛?”

“明白”

老彪子点头道:“京城做不了的事可以在钢城做嘛,我懂”。

“要三舅也懂!”

李学武拍了拍老彪子的肩膀,道:“三舅有的时候就是太谨慎小心了,这是我要他去钢城的原因,但不要栓的太紧了,有炼钢厂,有调查部在,钢城的浪不大,好好发展”。

说完想了想,又轻声叮嘱道:“炼钢厂不会有变化了,好好把炼钢厂盯住了,借鸡下蛋总比自己养鸡方便的多”。

老彪子的悟性其实不咋地,都没闻三儿有变通的能力呢,当初不让老彪子去干那个没本的买卖就是信不着他的智商。

不过在执行上没问题,这是一个指哪打哪,指谁打谁的干将。

两人站在屏门口轻声说了好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让老彪子去忙了。

李学武去门市部看了看,周日这边人最多,姥爷都来这边跟二爷帮忙了,现在柜台里面二爷是主角了。

“我闺女呢?”

李学武转身去了销售商店,站在后门里看了一圈,见着雨水抱着,便笑道:“在这呢~!”

“不给你了,把你闺女卖了~”

雨水笑着晃了晃李姝,低头看着这个洋娃娃,也是满脸稀罕的模样。

李姝眼睛有点不够用了,今天店里来的人多,她正撒么着这这些人,好奇的模样。

李学武笑着摸了摸闺女的小手,道:“可不能卖啊,这么磨人谁稀罕要啊”。

说着话见闺女看过来,又问道:“出去溜溜儿了,去不去啊?”

“你不去啊?你在家看家啊?”

李学武笑着问道:“那叭叭和麻麻可出去玩了~!”

李姝一听叭叭和麻麻两个词,又听说出去玩,瞬间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叭叭的身上。

见着叭叭作势要走,赶紧伸出小手要叭叭抱。

“呵呵~”

李学武轻笑着伸手去接这个刚才跟自己装没听见的小魔头。

只是他个子高,手也长,去雨水怀里接孩子的时候也没个注意。

手球犯规!

李学武真不是故意的,见着雨水用眼睛瞪他,他的手也是瞬间顿了一下,随后快速的把闺女接了过来。

“走喽~串门去喽~带李姝溜溜儿去喽~!”

看着“落荒而逃”的李学武,雨水咬着牙,真想给这坏蛋一脚。

只是刚才发生的事只有两人知道,要是真追着李学武去打,怕不是就不是只有两个人知道了。

她气的是,不知道这人是不是故意的,被他占了便宜还没处说理去,这种不能说,也不能做的样子实在是憋屈。

李学武才不是故意的呢,再说那球也不大,就是蹭了一下,有什么呀!

他哄着李姝往回走,完全是着急出门,绝无尴尬的意思。

没有!绝对没有!

李学武抱着李姝是直接回的后院,顾宁换好衣服了,李姝也在早上就穿了这一套,他还没换衣服呢。

将李姝交给了顾宁,李学武自己去衣帽间找了套白加黑,不用选,直接就换了。

顾宁哄着李姝穿小布鞋的工夫,他连脸都洗了,就等着出发了。

“不用拿什么吧?”

“拿什么,不年不节的,就是坐坐”

李学武主动接了闺女,没叫顾宁抱着,一边说着,一边出了门。

“上次去我给师母拿了东西的,也给孩子拿了,这次老师回来约了几个人在一起坐一坐,算是家宴,吃他的他才高兴呢”。

顾宁听李学武这么说也就没再问,不过得知有别的人在,不由得迟疑道:“是不是有些闹啊,还带着李姝嘛?”

李姝正欣喜地看着前面,她都看见了,叭叭麻麻都准备好了,一定是出去玩,她可开心了。

可这会儿听见麻麻说了她的名字,不由得倏然一惊,扭头看向麻麻。

什么意思?

我是闹的那个?

我都还不会说话啊!

李学武知道顾宁担心的是李姝不适应,笑了笑说道:“没事,多抱出去见见生人,这样孩子更健康”。

顾宁看了前面正走着的李学武一眼,心里不由的一气。

咋地?我不愿意见生人,我不健康呗!

李学武却是没注意到身后的目光,但他看到了闺女突然变化的眼神,刚才李姝可是一直看着顾宁的。

他反应多快啊,瞬间又补充道:“咱闺女明显不是淑女型的,学不得你,我看还得是往我这方面发展吧”。

顾宁见李学武这么说,目光又柔和了起来,她就服这人的嘴,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刘茵在后院打了电话后便一直忙活着,可忙活了好半天也才反应过来,这离上山还有一周呢,早准备了啥也搁不住啊。

就跟李学武昨天回家一样,她着急忙慌的给孙子找破衣服做垫子。

可料子都裁剪好了,却也是反应过来,二儿媳妇儿还有八个月生呢。

这会儿见着两口子抱着孩子从后院出来,便也出了门,站在门口问道:“要不把孩子留家吧,多麻烦人啊”。

“没事儿,我看着”

李学武回了母亲一句,他也知道母亲担心的是顾宁累着,怕影响了肚子里那个。

顾宁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笑着跟婆婆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的。 她自然知道婆婆话里的意思,早上吃饭的时候婆婆就念叨一阵了,不叫她多抱李姝,也不要追孩子撵孩子,因为李姝一天天的大了,身子可沉了。

月份大一点儿还好,就是这小月份才危险呢。

李学武拿了闺女的小手跟家里方向摆了摆,笑着逗道:“走了,溜溜儿去了,跟奶奶说再见~”

“呀~嗬嗬~”

李姝见叭叭的脚步没停,不是往奶奶家里去的,瞬间便开心了起来,在叭叭的怀里直蹦跶。

刘茵见着李姝这开心的模样也是笑了,跟着送出门,嘴里逗着李姝道:“你是不是不要奶奶了?是不是出去玩就开心了?”

李姝看了看叭叭,眨了眨眼睛,故作没听见奶奶的话,装糊涂呢。

这小人儿说小吧,可有的时候聪明着呢,可知道好赖了。

因为指挥车在,李学武便带着她们母女坐了指挥车,比威利斯要舒服些。

车启动的时候李姝知道要出发了,还从窗子里跟奶奶摆手说拜拜呢。

可算是出发了,李姝的出去玩之路太难了,可以说经历了颇多磨难,多亏了叭叭的坚持啊。

麻麻说不带自己,奶奶也说不带自己,要不是叭叭,差点就去不成了!

只要是不在家,只要是出去玩,那李姝就是开心的。

站在车座上,李姝扒着车门子从车窗往外看,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她就喜欢看热闹。

尤其是带颜色的,花花绿绿的可吸引人。

其实孩子的视野里,这些景象都是纷繁复杂的,有的时候左右都是相反的,可她们就是喜欢这种新鲜事物。

李姝又是个胆子大的,瞅见啥都不怕,一边看着热闹,一边用小手指着窗外一边嘟嘟囔囔地给麻麻说着什么。

顾宁就坐在李姝旁边,用手扶着她站着,视线也放在了大街上。

因为家离单位近了,顾宁也是很久没上街了,每天从家出来就到单位,从单位出来就到家,她能看见的也就是这两点距离之间的变化了。

昨晚开车来这边的时候天色都暗了,她又不敢乱看,今天这才有机会看看四九城的七月。

“哟!”

李姝很惊讶地指了指路边公园,回头对着麻麻叫了一声。

顾宁顺着李姝的小手看过去,却是公园门口有个大鲤鱼的雕塑。

“呵呵~咱闺女对鱼是情有独钟啊~”

李学武开车的时候也看见了,这会儿闺女惊讶,他便笑出了声。

顾宁微笑着用手绢给李姝擦了擦口水,又从随身的包里拿了一个装着温水的奶瓶递给了李姝。

“喝水”

“水!”

李姝见着麻麻要她喝水,便也跟着喊了一句,随后一屁股墩儿坐在了座位上,捧着奶瓶子便开喝。

这孩子就是好养活,除了精力旺盛以外,没啥别的缺点了。

出门的时候刘茵给准备了两个奶瓶子,一个里面是温开水,一个里面是温牛奶。

现在李姝还不方便用开口瓶喝水,所以就用了奶瓶。

而牛奶是给她准备中午喝的,四合院这边和海运仓那边都有给李姝准备奶瓶子,去街道领牛奶也方便。

可出门的时候就得注意了,人家又没有孩子,也没有奶粉,怎么照顾她啊。

所以说刘茵不想让李姝出门呢,太麻烦人了。

现在让她光吃辅食是不行的,早上一个鸡蛋,一瓶子牛奶这是必须的,要不李姝能长这么快嘛。

这个时候的孩子生下来多数是营养不良的,城市里有条件的可能会好一些,但农村的尤为厉害。

很多孩子发育的慢,三岁都不会走,四岁都不会说话的很正常。

但你看后世,一生日的孩子就跟现在的李姝差不多了,站着能行,慢走能行,但她想飞,跑都嫌慢的样子。

孩子的发育全看营养跟不跟得上,像是李姝这般,早上一个鸡蛋,晚上一个鸡蛋,牛奶随便喝,那还有个不长的快?!

刘茵抱她出去,街坊邻居们见着都稀奇的,这洋娃娃长得也忒快了些。

再一打听李家是怎么养孩子的,这心里都服着气呢。

人家心里都想着呢,这李姝越长越开,样貌都能看出来了,不是李家的人,也一定不是李学武的种了。

确定是捡来的孩子,那养着总是要有区别的,将心比心嘛。

可这么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啊,这孩子养的成本也太高了些。

再一想,这李家人心善是一方面,人家家里富足也是一方面,谁家能有这个能力这么养孩子啊。

不过这也是李家的传统了,当年李顺也是这么养孩子的,宁愿家里过的不好,也要给孩子吃饱,吃好。

就看李家这几个哥兄弟和李雪的个头儿吧,就知道人家这钱不白花的。

李姝长得好,吃喝也好,照顾起来也方便些。

咕嘟咕嘟干了几口水,李姝觉得饱了,将奶瓶子往麻麻手里一送,又爬起来继续往外面看了。

正因为车上有闺女,所以李学武开的很稳,也很慢,到董文学家里的时候已经九点半了。

“哎呀~谁来了~”

韩殊听见车动静便出了屋,待见着是李学武的车,便笑着紧走了两步,在大门口正好迎上了下车的顾宁。

“快让大娘抱抱吧,是不是又长胖了”

知道顾宁有了身子,韩殊没叫她伸手,从车里将李姝抱了出来,在怀里逗着。

李姝虽然见过韩殊,但早就不记得了。

不过没关系,李姝不怕生人,谁抱,谁哄着都行,主打的就是一个随爹。

李学武将车停好,看了一眼屋里笑着跟师母打了招呼,随后问道:“是谢大姐他们来了嘛?”

“早来了,等你们好一会儿了”

韩殊嘴里回着,眼睛却是看着李姝,这孩子可人稀罕呢。

等进了屋,因为任晓宇和谢大姐都在,孩子们也在,又是一番寒暄和热闹。

还没等众人坐下呢,门口又来了一台车,不用猜了,董文学和李学武都知道是谁来了。

董文学出门去接,李学武也跟着出了门。

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待客礼节,副厂长确实值得尊重,不过更值得尊重的是互相尊重。

今天来的几人确实都是拖家带口的,可实际上还是一种圈子内的聚会。

谷维洁能来,也是奔着这种圈子来的,要是奔着聚会,她倒不如在家躺一会了。

见着董文学和李学武出来,下车的谷维洁笑了笑,对着给她开门司机交代了几句,这才走过来同董文学和李学武握手打招呼。

“谷副书记”

“文学同志瘦了啊,是辛苦的吗?”

谷维洁跟韩殊以前的关系一般,也就是一个学校里的同事,可能因为都是女人,相处起来容易些。

两人关系更进一步还是因为谷维洁调来轧钢厂,恰逢董文学任职保卫处处长一职。

关系都是发展和维护的,当初谷维洁有意拉近关系,董文学和韩殊也是有意同她相交,所以两方关系才发展起来。

今天这种聚会就是一种关系的维护了,互相交流和沟通,便于工作上的协作和互助。

正因为跟韩殊的关系,所以跟董文学相处起来谷维洁也是显得更亲近些。

董文学笑着同谷维洁握了手,微笑着说道:“辛苦不敢说,操心是真的,毕竟第一次主持一个厂的工作,实属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这是干部成长的必然阶段”

谷维洁同董文学握手过后,又看了看李学武,笑着道:“就像李副处长,要是没有负责保卫处的经历,恐怕也不会成长的这么快了”。

“我这属于组织关心,领导关注,恰逢机遇,纯属侥幸”

李学武倒是很客气,微笑着谦虚地把谷维洁的话给圆了回去。

两人陪着谷维洁进了院,在门口又跟迎出来的韩殊热闹了两句,众人这才进了屋。

孩子们在客厅里跑闹着,董梦元今天开心的要死,爸爸回来了,家里还来了这么多小朋友,比他大的是任叔叔家的,比他小的是师哥家的,正坐在沙发上瞪着大眼睛望着他们呢。

韩殊抓了儿子,交代着让他带着哥哥姐姐们去他房间里玩,不许出来闹,这才把客厅里的喧闹声降低了下来。

这会儿谷维洁已经同任晓宇和谢大姐两口子打了招呼,并且由着董文学邀请坐了下来,李学武正在泡茶。

董文学见谷维洁看向对面沙发坐着的顾宁,以及顾宁身边的孩子,便笑着给介绍道:“这是学武的爱人顾宁和女儿李姝”。

“哦,是第一次见吧?”

谷维洁看到顾宁的时候便知道这是谁了,虽然结婚的时候顾宁化着淡妆,但敬酒的时候谷维洁有仔细打量过李学武的媳妇儿。

都在婚礼上见过了,当时也介绍了,为啥谷维洁还说第一次见面?

这并不矛盾,主要是照顾顾宁的情况,当时婚礼那么多人,即便她们那一桌都是厂领导,可顾宁又能记住几人。

董文学这个时候又给顾宁介绍道:“这是咱们厂谷副书记”。

“谷副书记好”

“你好”

谷维洁笑了笑,看了顾宁一眼,又打量了李姝,道:“这孩子长得可真快,都能自己坐着了”。

说着话又对处理完孩子们后走过来的韩殊说道:“上次见着这孩子还没这么大呢,一晃儿”。

“可不是嘛,跟两岁孩子似的”

韩殊笑着走到顾宁身边将孩子抱了起来,一边坐下,一边抱着李姝坐在了自己腿上。

李姝手里这会儿正掐着一小块苹果,是刚才韩殊给的,一直在嘴里啃着。

因为刚才小孩子们热闹着,又看见这么多陌生人,李姝有些发蒙,正用大眼睛撒么着,看着,都忘了吃苹果了。

她的小牙已经能啃苹果吃了,不过啃只能啃一点点,跟果汁差不多。

韩殊用李姝胸前围着的手绢给孩子擦了擦小嘴,同时跟谢大姐和谷维洁说着话。

李学武将沏好的茶端给了谷维洁,也给自己和顾宁端了一杯。

他们三个是后来的,所以茶几上并没有他们的茶杯。

都到老师家里了,李学武自然不能装假,便自己动手了。

董文学笑呵呵地看着家里的热闹,跟任晓宇闲聊着,也跟谷维洁说着。

聚会嘛,图意的就是个热闹,男人们聊的都是工作上的趣事,四九城里的热闹。

女人们则是聊着家常,比如孩子,比如顾宁怀孕了,比如谢大姐建议韩殊再要个闺女等等。

谷维洁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跟韩殊她们说的不多,听的多,同时也在听董文学和任晓宇说的话。

任晓宇说了些市里的事,他现在是市府办的副主任,算是年轻有为了。

主要还是他的笔杆子厉害,做人也很明白,这一次算是进了一大步。

市办里不止一个副主任,也分干什么活的,他现在是负责政策的,却是最危险的那个。

李学武跟任晓宇接触的不多,虽然互相都知道电话,也都知道单位,但在私下里或者工作上没什么联系。

几次接触都是在董文学这边,不过两人见面也不陌生,话也能说得到一起。

跟董文学不同,任晓宇是有父母的,只是得顾海涛照顾颇多,以前也在顾海涛手底下当过兵。

所以对顾宁,对李学武,任晓宇表现出来的关注跟董文学是一样的。

李学武跟任晓宇接触的这几次也看出来了,这位是个极为深沉的,有思想,也能做事的人物。

说话不多,但每个观点表达出来都很直接,也很关键,很得谷维洁注意。

也是了,能坐在这里的,脑子要是不够用的,只能去卧室哄孩子了。

包括韩殊和谢大姐都一样,身在局中,男人们说的东西,她们都能听的懂。

唯独顾宁,她本性就不喜欢这种交流,更不喜欢正治和复杂的意识形态理论,这屋里也只有她一个人是专业技术人员。

所以当男人们说起来的时候,女人们也都加入了进去,而顾宁则是陪着李姝玩了起来。

李姝刚到陌生的环境,还有些认生,不过叭叭麻麻都在,她倒是放得开,这会儿已经扶着沙发站了,正晃悠着打量屋里的摆设。

董家的小别墅也不算很大,只有两层,客厅里的沙发上都坐满了人,谢大姐和董文学都是坐在扶手椅上。

谢大姐听着他们说的多,真正插话的时候少,多是补充任晓宇所说的话,夫妻两个也是很相投的意味。

在单位里,谢大姐是科级干部,上面的主管领导是景玉农,以前厂办没分家的时候,人事处和谠组部合起来办公,她也会面对谷维洁。

但这一周谠组跟人事处这边已经分好了,互相没了关联,谢大姐还是留在人事处工作。

不过她还兼着保卫处稽查科的工作,李学武也算是她的主管领导。

这屋里坐着的就没外人了,都能圈在一起,所以有些话说的虽然还是含蓄的,但互相都听的明白。

因为是从四九城里的事开始说起的,所以就说到了市府那边的情况。

从市府又开始说,说到了形势,又由着任晓宇讲了一些当前面临的状况。

董文学这边则是结合任晓宇所说的进行对比,讲述了钢城那边的状况。

谷维洁站的更高一些,在学校的时候她就是搞谠务的,现在又是轧钢厂的常务副书记,对意识形态和形势这方面的理解和掌控自然是没的说。

阐述问题的角度高屋建瓴,真正是能从理论角度把很多问题解释清楚的。

她在说话的时候,李学武等人都是在认真听着的,也是一个学习的态度。

听得懂的都在点头,这里就包括李学武在内。

也正是因为李学武都在点头,也让谷维洁今天难得说的多了一些。

最后还是由董文学把话题引到了轧钢厂,也引到了李学武的身上。

毫无疑问的,在轧钢厂已经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意识同盟。

李怀德在厂办,谷维洁在谠委,董文学在钢城,李学武在京城。

四个人,四个角度,四个方向,因为李学武和董文学的努力,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组织结构力量。

没有共同的纲领,但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也在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上能寻求共同之处。

相比于杨元松的传统中庸思想,杨凤山的工业保守理论,景玉农等人的目光短浅,他们这几个人的态度更代表了轧钢厂的先进和未来。

先进不是说的,而是做的,董文学的目光并不仅仅是着眼于轧钢厂一隅之地的,有任晓宇专美于前,他在事业上也有了一种紧迫感。

在工厂内部的发展之路固然很稳,但他和任晓宇都是有追求的人,也是受家庭因素和后天教育所影响,目光看得更长远,目标定的也更远大。

第930章 说什么来什么!第291章 洗衣服做饭带孩子第251章 逗你玩儿第120章 干亲第241章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540章 消愁第298章 鸡飞狗跳第712章 驳火第571章 李姝不一样第434章 新思路第309章 来者不善第3章 老爹撵人第492章 投资失败第279章 经过慎重考虑,我做出了一个违背祖第730章 检查招待所(感谢黑夜0522好哥哥的第385章 红袖添香第769章 算你狠第978章 未卜先知第121章 嫦娥(加更)第840章 还这么白第65章 东北土特产代购第415章 还是您懂的多啊!第558章 钢城没有交道口第555章 你怎么在这!第817章 你怎么还不走!第443章 起来重新睡第386章 是不是很俊?第707章 骗子 骗子 大骗子!第914章 带嫂子走吧第918章 加速!冲!第372章 无名之辈第68章 问心无愧第402章 糊涂车子第568章 意外第597章 夜微凉第628章 板砖第570章 进城第397章 抬杠没有打幡儿挣得多第145章 油盐不进第566章 忠肝义胆第98章 吊起来(一更)第381章 出发点是好的第972章 爸爸!我也想要!第219章 Get down!第262章 这是几?第715章 谁掉坑里了?第990章 谁生了?!第724章 母猪的产后护理第967章 上炕第541章 还是你懂我第523章 雅过敏第884章 青年俊杰第761章 意外就像暴风雨第795章 圈子第126章 小灶第92章 红烧肉第576章 我是你姐夫第731章 悄悄滴进村第834章 都是好姑娘啊第727章 撞车了第819章 不小啊第691章 是谁?第403章 那年我双手插兜第192章 可算是开了眼了!第40章 西跨院第46章 做人不能太自私啊!(天热给大家补补第652章 风华正茂(为墨成云盟主加更)第465章 再爱我一次!第861章 求李学武有啥用!第688章 徐主任混蛋第611章 有大瓜吃第236章 不是我毙的第128章 兼职第988章 肆意放纵的青春第572章 阎王爷第49章 阳光灿烂第643章 男人就是苦第510章 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第598章 浇地第385章 红袖添香第974章 不买法拉利第469章 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第81章 唠叨第912章 年轻人不要太嚣张!第678章 带头大哥第80章 喝酒话多第238章 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第892章 老李变了~第381章 出发点是好的第691章 是谁?第802章 得意忘形第308章 即刻启程第745章 年中会议第520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904章 不肖子孙第924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491章 江湖告急第892章 老李变了~第349章 你觉得你够资格了吗?第123章 手艺(为QQ阅读端欧阳独秀万赏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