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来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汉国,全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奚政给了曹操在军队中任意挑选,以充斥锦衣卫的权力。
这些锦衣卫,都是曹操在军中选出的个顶个的侦查好手。
又再经过系统培养,逐渐成了汉国不可忽视的力量。
奚政打算将锦衣卫,彻底打造成集督察与情报于一体的利刃。
从检查百官,收集证据,再到刺探敌情,收集情报。
锦衣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从朝堂乃至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肃,全国有将近七成的位置都空置出来。
尽管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内阁一再简化改革官制,但最后的空缺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如今的汉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县令掌一县所有职权的事。
若长此以往,其结果不堪设想。
于是在内阁的集思广益下,汉国最终颁布了求贤令,并摒弃原有的举贤制度,开设科举。
这些科举之人,在通过考试后,再进入鸿儒寺进行系统学习,待考察通过后,方可决定入朝为官。
而鸿儒寺寺卿,由御史大夫范仲淹兼任。
范仲淹此人,在奚舟原有那个世界,是唯二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上下五千年,范仲淹也当得起士人之楷模。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范仲淹的为人都是无可挑剔的,他所做一切,都当得上为国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毕生追求,而他也是这么做的。
可以说,范仲淹以身作则,给后世的士人们,树立了一套绝对的道德标准。
其首要的标准,就是忠于国,孝于家,恩于民。
都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范仲淹在做到忠孝两全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地做到了为百姓计,为苍生计。
或许范仲淹受本身能力的限制,军政能力在内阁中并不出众。
但其为官、为人,可为天下楷模,百官之师。
所以,将鸿儒寺卿这个选拔、培育、考察人才的地方,交给范仲淹是再适合不过的。
经过科举、鸿儒寺的层层筛选,奚政相信,其大汉军政官员的能力、品德都完全可以相信。
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也不过尔尔。
四月初五,立夏。
汉国迎来了第一轮科举,凡有才者,皆可参加。
科举设六科,主要为为文、武两科,同时还设有医、工、农等杂科。
文举由内阁负责,武举则由枢密院负责,下设杂科,各有负责人选。
一些在他国不得志的能人志士,也闻风而来,决定试上一试。
一时间,参加科举的竟达到一千多人,这还是通过层层筛选考试,最终确定下的数字。
四月二十,小满,这一天是放榜之时。
一千多人中,根据朝廷空缺,共选出四百多人。
这些人在鸿儒寺待一个月后,通过考察,便能够走马上任了。
官员空缺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这一次科举甚至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但总算将隐患扼杀在了摇篮中。
最重要的是,内阁通过这次科举,有了一定经验,后续每天更是围绕着科举制度进行完善。
最终由内阁和枢密院联合,向奚政提出,在汉国开学府。
以各科分类,于各郡县,办郡学、县学,以及各种启蒙学校。
再于京畿重地,选址开办高等学府,每年科举,亦由这些学子中进行。
当奚政把这事告诉奚舟的时候,后者不禁无语。
这不就是后面的应试教育,以及高考么?
奚舟当即告诉奚政,这些学院,不管财政有多么空缺,一定要开办!
军政民政放在国家第一位,教育则是除开军民政后的头等大事!
除了郡学和京畿的高等学府,县学和启蒙学校,可作为免费的义务教育。
而且他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因材施教,莫要因为教育而舍本逐末。
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奚舟,希望奚政能够提前避免内卷情况的发生。
奚政不明白义务教育是什么,对于老祖的各种嘱咐,他当然是谨记在心。
从郡学开始,便分文、武二科,在其中,更有医学、工学、商学、农学等事关国家社稷的杂学。
武学之中,亦有各科分类。
总而言之,文武二科,并无高低,若有天赋之人,亦可文武兼修。
在看到那些通过考察的各科进士从鸿儒寺进进出出,奚政不仅感慨。
天下德才,尽入孤囊中矣!
……
杨世连是燕郡人士,渤州杨家,更是天下闻名的大世家。
其家族子弟,在各国皆有入朝为官者。
杨世连便是渤州杨家,在燕郡的分支。
尽管只是杨家的分支,其势力也是无比庞大,在燕国,杨家已经连续四代出过三公人物。
但这些,与杨世连毫无关系。
杨世连的祖父,是燕国右相,他的父亲,亦是做到了燕国京兆尹的位置。
但他却只是私生子,连庶出都算不得,只因他的母亲,是契丹歌姬。
自小,杨世连便被兄弟侮辱,连家奴都看不起他。
好在虽是不被承认的私生子,杨家在物质方面也算没有亏待,更是让其入了私塾启蒙。
由于出身的原因,杨世连性格颇为内敛,读书写字,便是他最大的爱好。
在这期间,他最喜欢的就是阅览史书。
两千年以来的历史,他了然于胸,倒也可以算是博古通今。
杨世连最向往的,便是那曾经真正意义上,一统九州的大汉。
他此生目标,便是以文报国,希望能让中原之国,重现当年大汉的荣光。
结束天下纷争,让百姓免于劫难!
然而,燕国上下,早已被世家门阀把持,想要当官,必须要有人举贤。
但他是杨家的私生子,杨家都不举他当官,其他世家又怎会帮一个外人。
而且就算当了官,他也很难达到朝廷中枢的位置。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人,这便是燕国,乃至整个天下都面临的问题。
他杨世连私生子的身份,只会引来轻视,为官途中受到的阻力不比那些寒门子弟要少。
能力在家世身份面前,只能排在后边。
杨世连报国无门,一天除了躲在家中看书。
便只能跟一帮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子弟高谈阔论,一吐心中不快。
“汉国颁布求贤令,开科举,选天下英才!”
“不论出身,有能者,皆可参加科举!”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杨世连初以为这不过是汉国笼络人心的手段。
在朋友的撺掇下,他便抱着存疑的态度,来到了汉国。
却不曾想,汉国这是来真的!
在到了汉郡后,他才知晓汉国上下,已焕然一新!
这并非重点,而是在参加科举后,杨世连发现,这些人中,竟然有不少都是门阀子弟。
这说明只要科举公平公正,那像他这般出身的人,以及寒门子弟,便可凭借自身本事,与那些子弟一较高下!
待放榜之日来临时,杨世连最后的顾虑,被彻底打消!
因为那前三甲之人,皆是寒门。
而他也在此次科举中,排到了文进士第六的位置。
绕是杨世连自信学识,在与那些高门子弟共同竞争时,也显得底气不足。
文进士第六!
根据规定,这等成绩之人,若在鸿儒寺考核过关,最低就能为一县通判。
甚至在鸿儒寺中表现出众,亦可破格,从县丞、县令做起!
在进入鸿儒寺后,又是一道考验。
由于考核不达标者,被拎出鸿儒寺之人,其中不乏世家子弟。
“凡从士者,便要严于律己,此乃门槛!”
在汉国,士人不再是一种特定的身份,凡吃公粮者,皆可称之为士人!
科举为官者,为进士。
尚在学院者,为学士。
好容易通过考核,杨世连分属吏部,被派到了上谷支县为县令。
跟着他前去上任的,亦有支县县丞、县尉,以及通判等。
在拿到印有内阁以及吏部盖章的上任书后,杨世连不禁心中感叹。
“以大汉官员筛选之严,何愁不兴?”
唯一可惜的是,他未能见到汉国那位圣君。
但杨世连并不气馁,他坚信凭借自身能力,若一心为国分忧,政绩斐然,定能面见天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