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遭遇

“给钱,给多多的钱,给到那些人无法拒绝!”

“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咱家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朴君尽管放心大胆去做,对方不愿跟咱们合作不打紧,但一定要给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咱这个天使很大方!”

“除了钱之外,朴君也要尽可能的打听对方的嗜好,要有针对性的投其所好。上兵伐谋,次兵伐交,若是能不损一兵一卒夺取洪原,你朴君就是维护大明和朝鲜父子深情的最大功臣!也是咱的最亲密战友!”

“如果真有那种不喜欢钱的,也没什么特殊嗜好的,就给他名义,咱大明天朝的名义,加衔、表彰什么的,贞节牌坊咱都能给他立起来…”

“总之一点,朴君务必要让洪原城内的文武认识到,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在试探深渊,是在悬崖边上,如果再不悬崖勒马,他们便是朝鲜的罪人,也是大明的罪人!”

“……”

公公豁出去了,军事解决不了还不能政治解决么,他老人家做不了魏大头,还做不了魏中正了。

上下五千年,有几桩事是钱解决不了的呢。

就拿这次巡视朝鲜的事来说,要是汉城方面主动跟公公接触一下,给个百八十万两意思一下,公公何苦在这抗洪抢险呢。

有了镜城策反水军统制玄宇和兵马万户郑智成,逼的兵马统制朴锡东保持“中立”的成功经验后,朴正泰对于策反洪原很有信心。

这个信心就是建立在朝鲜对于宗主国大明发自骨子里的畏惧。

作为曾经的钟城郡守,现在的镜城都护代府使,朴正泰对于朝鲜官员如何看待大明了解的一清二楚。

和镜城那次一样,朴正泰首先物色的对象仍是武将。

……….

连着数日的暴雨终于停歇了,这场雨势波及镜城、平安、黄海三道,受灾最严重的是黄海道。

当地给汉城的奏报说受洪灾影响,境内约有二十余万百姓失去家园,没有粮食度日,需议政府紧急调拨救灾粮,否则恐酿流民之乱。

平安道这边平壤周边受灾也很严重,但北部宁边和义州等地受灾相对较小,因而道尹郑仁弘并没有向汉城奏禀调粮赈灾。只是洪原面对的明军压力却仍如一座大山般压得郑仁弘喘不过气来,与明朝水陆交通的中断更让郑仁弘惊疑,不知道大明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

平壤来往洪原的信使每日都有数拨,不管信使什么时候回来,郑仁弘都要接见,为的就是确保能掌握洪原方向明军的最先动静,以便做出及时应对。

据说,汉城那边已经吵翻天了,议政府内的官员分为了亲明和仇明两派。亲明派将宣宗大王的“父子说”搬出,大肆宣扬明朝对朝鲜的再造之恩,希望光海君能够马上派出国使隆重迎接被阻于镜城都护的大明天使,并亲自向天使请罪,以获得大明的宽恕,并尽可能的向大明补偿战争损失。

仇明派则坚称并未收到明朝的国书,使节私自入境有违常理,朝鲜虽为大明藩属,但绝无屈膝道理。

仇明派认为那个私自入境的明使纵兵攻击朝鲜军队,强占朝鲜属郡,抢劫朝鲜官民财产,和当年的倭寇是何其相象。因而议政府应当马上调集禁军主力北上,给予那支侵略者军队重重打击,尔后再向大明要求解释。

如此,才不算丧权辱国。

光海君却对议政府的争吵不闻不问,但据宫人透出来的消息说王上这几日很是有些心不在焉。

郑仁弘作为大北派的骨干,自然有其消息渠道。他知道光海君为什么这样,但是他却不能为王上分忧。

原先以为暴雨和山洪会迫使那个明使归国,但洪原传来的消息却说明军在安川似有长驻之意,并且有朝鲜人风传大明有意将镜城都护纳为辽东巡抚治下,设参将驻防。

此事被郑仁弘压住没有上报议政府,他很清楚,如果这个消息传回议政府,那支持派兵北上的官员必然要占据上风,那么事态将不可挽回的恶化。

于一个国家而言,还有什么比得上领土被侵占更让人愤怒的呢。

郑仁弘内心还是希望能和那个明使接触的,至少要弄明白对方身份的真假,知道他的目的,可是他又害怕他私自接触明使会惹来光海君的疑心。

虽说光海君的继位大北派出了大力,光海君继位之后将宣祖去世前因力挺他而被流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人官复原职,但也未专用大北派,而是任命南人李元翼为领议政。此举表明光海君对大北派的影响和势力也是在提防的。

郑仁弘不希望给光海君留下一个擅自决夺的印象,他只能被动等待。这个被动等待是很要命的,洪原驻防上万兵马,每日人吃马嚼需要大量粮食,平壤附近又受洪灾影响,需要从宁边、义州等地调拨粮食赈灾,因此洪原前线的粮食供应于平安道而言是个不堪承受的重担。

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就是洪原方向没有战事发生。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明军一天不对洪原发起进攻,就证明那个明使心里没底,或者说可依仗的力量不足。时间拖的越长,固然平安道承受着压力,明军同样也承受巨大压力,到了最后,明军很有可能因为粮食问题回国。这样,郑仁弘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收复镜城都护,在其功绩上添上浓墨一笔。

然而,事情的走向并未如郑仁弘所愿,坏消息还是传来了。

大明万历四十二年七月初六,提督内臣魏良臣亲率步骑8500余人自安川出发,兵进洪原,公开宣称要惩罚对天朝不敬的平安道尹郑仁弘,并以藐视天朝罪惩处公然举兵对抗天兵的平安道文武官员。

洪原守将柳希奋在来不及向平壤请示的情况下,采纳了副将韩贵提出的建议主动出击,以求先击溃被明军驱使的镜城伪军,再寻求合适战机重挫明军。

双方在距洪原以东十五里处的水白山下遭遇。

第二百五十章 关东大演习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强大的兵员第四十五章 借宿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六百零四章 敌不动 我不动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书 定边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才怪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养虎才能为患第九十九章 皇爷的事,干嘛赖娘娘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二十六章 挨一刀 换富贵第三百三十章 让人意外的娘娘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八百三十三章 尔等可是值钱的很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罗织成罪 酷法拷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贝勒领哪旗?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治时代的正式开启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斩个千余级?第四十一章 恭迎第一百二十八章 专业第六十一章 三里铺绞肉机(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我等是狂是愚第六百三十三章 狗贼,你来吊什么唁!第三十五章 公公文集要常学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东厂就照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专业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荡战(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岁女婿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日议定书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标了第八十九章 阔了的滋味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八百五十二章 终极杀器(中)(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有血光之灾啊第三十三章 飞到半空中的钮祜禄第二百六十五章 是明军!第一千二十三章 我负天下人,也不负你第五百零八章 我就要跟你第八百三十一章 魏良臣的投名状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第十章 大金也有勇士滴第一百四十三章 虎虎虎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鸟第四十章 或许,这就是大佬吧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内英雄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义灭亲的二叔!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子就是能干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二百零九章 阿玛要去告发他们第一百六十六章 卿等速起,勿为关白所笑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心就是利和乐第三百四十五章 挣点钱,好过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个一切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有坏人呐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维新第二十二章 不要脑后一根毛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访公主殿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薄情寡义可不成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几个也好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十二章 多尔衮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五百六十二章 皇爷,我是有个二叔呢第七百七十一章 尊皇讨奸第七百一十二章 封江禁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维持会 科举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贝勒领哪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亲密战友第十一章 肥肉第十四章 不就一个丘八么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厂公第三百五十五章 躲也躲不过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想本宫怎么做?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体乾第三百四十八章 杨镐有召公公已结束西南各省督税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是想叫皇爷找屎么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备太监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子就是能干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脸老汉第三百三十五章 阁下,是时候取旨意了第三百章 拜把子兄弟(四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来新人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风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记第九百七十二章 诏狱可还空着?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监跑来做什么第三百四十六章 亲兄弟明算帐第三十章 鏖战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后,贵不可及第九十四章 三阿哥的末日(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楚浙宣第六百六十六章 那小子出海了吧?第三百五十九章 亡其国,篡其史第六百七十四章 有事情,找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