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

是咧,为什么不能呢?

国书是真是假,有什么问题呢?

“令日本西海道九国数万之军进寇于大明,大明数十州邻于日本者,必有近忧矣。是皆日本大将军意。”

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战争,是需要借口的。

公公什么都不缺,就缺借口。

村山秋安送来的这份幕府征夷大将军的谕函,无疑是给魏公公送来了可以光明正大远征日本的借口。

奋武义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这一刻,公公不但血是热的,就连下面都蠢蠢欲动。

事实上,姚宗文猜测的村山等安“借刀杀人”并不符合真相,真相是村山等安因为信奉天主教,因而被德川家康视为眼中钉,一直想要除掉他。

岛原藩主有马晴信被赐死后,村山等安便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有马晴信,于是为了保命他向德川家康自荐去侵占台湾,这样便算立功赎罪了。

这个提议让德川家康觉得不错,他认为如果能够占领台湾,那么就能打破明朝对日本贸易禁运的局面,从而可以通过台湾大规模和明朝东南沿海进行走私贸易,获得海上贸易最挣钱的生丝和茶叶、瓷器等。

一方面既能为日本取得一块新的领土;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走私获取利润,从而可以摆脱对以“甲必丹”李旦为首的汉人海商势力的依赖。

哪怕李旦等人对德川家康鼎力支持,不但提供他统一日本所需的战争经费,还帮助幕府镇压天主教徒,但不管怎么说,李丹等汉人海商都是明朝人,德川家康始终是信他们不过。

现在,有村山等安主动请命去打台湾,德川家康自是求之不得。于是,德川家康不仅给村山等安颁发了“高砂国渡航船朱印状”(时日本称台湾为高砂国),还给村山派出了三千士兵,委任村山等安全权负责经略台湾。

接受任命并拿到了朱印状后,村山等安松了口气,知道自己一时半会死不了,他立即派遣自己的儿子秋安率11艘战船从长崎出发,先往琉球然后一举登陆台湾。

结果秋安的船队在途中遭遇风暴,船队飘散了。

秋安自己跟几条船飘到了琉球,一部分则去了安南,另外有两条船在倭人明石道友的带领下到达了台湾北部。其中一艘小船上的倭兵仓促登陆,结果被当地的土著民发现围攻,船上的倭兵被迫全体自杀。明石道友吓的赶紧带着剩余的那条船逃跑。

到达琉球的村山秋安自知此次任务失败,他和他的父亲都将面临德川家康的怒火,于是把心一横竟然伪造了一封国书,信中以德川征夷大将军的口吻威胁明朝对日本开放贸易,不然日本国将举数万大兵攻明。

秋安以为明朝的官员在接到这封国书后一定会予以重视,而根据明朝人不喜欢战争的特性来看,明朝官员们多半会同意开放海贸,哪怕他们那个皇帝是个强硬的对日派。

这样一来,秋安就可以带着巨大成就返回日本交差。即便明朝不同意,秋安也没什么损失,反正他会把此次任务失败归咎于明朝的干涉。德川家康要是有种的话,大可以学丰臣秀吉一样举兵攻明嘛。

真是个如意算盘。

然而,秋安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朝方面是收到了他伪造的德川谕函,可是收函的福建方面却压根没把这事当回事,根本不予理会。要不是魏公公来了,双方无意说起此事,恐怕秋安就是等到死,也不会等到明朝的片言只语答复。

事情说起来,说荒谬也不荒谬,但问题坏就坏在福建来了一个办事认真,以积极进取,追求东亚繁荣昌盛为己任的魏公公。

这个魏公公可厉害喽,他老人家做梦都想在富士山上插红旗,东京湾里撒泡尿呢。本就愁着不知如何把浙闽二省的力量引到日本去,这瞌睡着,“叭”的一下来了个枕头,公公那浑身呐,是贼有劲。

只是,公公也不能强行以这封真假不明的国书为开战借口,那样的话,浙党肯定不同意,浙党不同意,浙江和福建的军事力量就使不上。

灭国之战,公公可得多拉些人手上去。

“陛下始终不忘壬辰倭乱,常与咱家言倭乱不仅使藩属国家破败,民众惨受荼毒,更使我皇明投入巨大,官兵牺牲也巨,再想世宗年间沿海倭乱,这日本国可真是咱皇明的心腹之患啊...可惜当年播州出了乱子,不然陛下定命大军渡海远征,一举荡平这心腹之患...也不瞒诸位,咱家此次南下来办海事,也是存了替皇爷解忧的心思,所以,这日本国依咱家看来,该打还是要打的,要不然,人家就以西海道九国数万之军寇我大明数十州喽!”

魏公公这话乃是认定国书是真,决意要出兵惩罚日本幕府对大明的不敬,以及为过往百年死于倭寇之手的皇明军民复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照咱看呐,这个村山等安就是日本犯我大明的急先锋,我们必须予以狠狠打击!把村山这小子打趴还不行,还得把那个什么德川也揍趴,叫他知道犯我皇明者,虽远必诛!...”

公公洋洋洒洒一通,话讲的很提气,可是反应却是不行。

福建巡抚黄承玄和福建水师提督侯安之双双拿着筷子,愣是不夹菜,其余福建将领也都是哑口无言。

浙江方面还好些,施德政一脸深思的样子,姚宗文虽皱着眉头,但至少要比福建方面有些表情变化。

独沈有容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样子,眉目尽是精神。

他沈有容当年,可是差一点就成为远征军统帅的!

“昨咧?怎滴咱家一个没鸟的都敢干,你们这帮人倒没胆了?”

公公见没人附和自己,不由有些气急。大好良机啊,上天送来的事变借口,不好好珍惜可是会天打雷劈的。

“魏公公这是...喝多了...”

酒宴在黄中丞这句小魏公公喝多了结束,没有人就魏公公的浩荡征日计划给出可否的明确答复。

公公不甘心,姓黄的巡抚不理自己,浙江方面也没吭声,他就自个去争取。他让姚宗文把那份村山国书要了过来,然后连夜写了密揭送往北京。

“据臣探知,日本多银山。”

第二百三十七章 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杀个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国军队为何自称皇军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爷,魏太监去你家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既有文字,自当传习第一百零二章 押来押去都是苹果第八十五章 运作第二章 征地哪能不给钱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围了阿布达里岗第五百九十章 我们老魏家就是了不得咧!第九章 炮击第三十三章 额娘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臣带银子去见您第二百零九章 杜松在此,何人还敢领军而来!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义的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咱有儿子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贵妃的担忧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桩难为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随意,我干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魏公公,咱们有亲咧!第三百六十四章 欧罗巴镇守太监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围了阿布达里岗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公思想最闪亮第七百六十八章 拉一个 打一个第二百三十五章 阿西巴,杀鸡给给第十六章 抢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国子监 小郎君第五十一章 郡守第八百二十章 歪风邪气不可涨第八百五十二章 终极杀器(中)(求订阅)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臣不及大臣第二百六十三章 催命鬼第一百九十一章 郑朱李客,四大金刚第二十章 河东奴 河西虏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阿哥,别误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南镇田尔耕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让世界无路可走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相连第四百章 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三百零二章 孙暹大老爷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们把我当明灯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案首,我等承你情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财团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是太子妃第二百八十一章 炮击山海关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东林书院!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九章 前路风景无限好第八百六十八章 锦衣卫办案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二百九十二章 嫡庶之分大于天第八百四十四章 二叔的人生轨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拉一个 打一个第九百八十六章 钱去哪儿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大相公胆不小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二百三十六章 八阿哥,是倭奴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埔歼击战(七)第四百二十九章 督公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族英雄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九十五章 武装干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林书院过分了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魏士奇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魏良臣,一股清流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八阿哥,是倭奴第五十八章 有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书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种人,不诛不行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窥春图第三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大战李户部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第六百九十九章 议什么议,杖死得了第一百零一章 历史的转折(下)第三百零三章 给小的一个机会第三百八十章 老骨头都快了第三十四章 老祖奶奶第三百一十五章 你们是乱命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爷动不得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人什么来头?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得这样招第五百六十七章 咱家心情好,包你的场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这人,真没前途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八百五十八章 此,真贤寺也!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第二百零四章 辽东的黑恶势力第六百五十章 魏公公哭丧第八百零七章 不做亏心事,跑什么?第六百零七章 量身家物力,结魏公欢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士可杀 屎不可辱第一百二十七章 淑儿是你叫的么?第一百九十二章 胆小鬼,莫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