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公公海上浪荡战(中)

“娘希匹,倭寇是叫万余吗!”

接到福建巡抚黄承玄的告急信后,魏公公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别的他老人家或许不清楚,可万历年间东南沿海绝对不存在什么万余倭寇来袭。

就嘉靖爷那会,那倭寇鼎峰期也不可能一次出动万余兵力的,了不起也就几千,内中还大半都是汉人。

所以,狗屁的倭寇万余来攻,多半是沿海那些卫所瞎嚷嚷出来的。

“公公,既说是倭寇万余,想来人数当不少,是否令联合舰队暂停登陆台湾,先把这股倭寇剿了再说。”

沈有容有些没底,福建巡抚说的可能夸张了些,但能夸张到倭寇万余来攻,料想入寇倭人怕也有上千。

考虑到福建精兵都在中左所,其余各卫所官兵实在是不堪战,万一叫这股倭寇趁虚而入杀到省城,那事情就闹大发了。

前阵那明石道友部倭寇不过百多人,不也把沿海府县吓的够呛,省城大白天关门了么。

什么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施德政和侯安之是浙闽二省的军事主官,海防这一块又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现在出了这么大事,万一朝廷怪罪下来,二人肯定首当其冲,因而均是附和沈有容,认为应当马上派联合舰队北上清剿倭寇。

“唔...”

公公也叫沈有容说的发虚,世上事没有百分百绝对的,他是知道万历年间没有大股倭患,可万历年间同样也没有他魏良臣啊。

要是消息没有夸大,他这边三省联兵打台湾,家门口却叫倭寇给抄掉底裤,他魏公公脸上没光事小,皇爷那边怎么交待?

陛下叫你办海事,建皇军,那是为了扬威发财的,可不是让人家没事到家里串门来的。

再三思索之后,公公派人把明石道友给叫了过来。

“道友说说看,这消息可信么?”

公公将福建巡抚的告急函丢给了明石道友。

明石道友看完之后,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道:“主公大人,这是不可能的。”

“嗯?”

公公眉毛一挑,来了精神:“为何不可能?”

明石说道他随村山秋安自长崎出发时,就不曾听说过幕府有过征明计划,并且此时不同于数十年前,自关白一统日本之后对武士和浪人掌控严厉。

幕府成立之后,为避免刺激到明朝,德川家康又进一步限制了浪人活动。另外,控制日本海贸的李旦等人也严禁部下再到明朝沿海劫掠,几方面一结合,明石不敢保证没有小股倭寇侵拢明朝,但说有什么万余倭兵入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听了明石这么一说,施德政和沈有容他们也意识到情报可能真的有误。

“不过依小人之见,侵扰贵国沿海的很有可能是村山秋安的人。”明石道友基于合理性提出了一个可能。

“村山秋安么?”

魏公公琢磨有这可能,秋安那家伙敢伪造国书帮自己脱身,便敢进一步行动坐实此事。

“如果这股倭寇真是秋安所派,道友认为他们有多少人?”魏公公比较关心这一点。

“回主公大人,村山其人志大才疏,有勇无谋,做事瞻前顾后,凡事都为自己留有余地,因而小人认为他不可能将舰队全部带出,顶多就是派出几百人而矣。”

明石更称,如果在长乐沿海骚扰的倭寇真是秋安部,那么带兵的人一定是秋安的得力助手浪人桃烟门。那家伙原是岛原藩的人,后来主动投靠幕府,是个让人不耻的存在。

“你们怎么看?”

公公已经习惯在做决定前先征询一下部下的意思,这是贤寺的典型表现。

施德政认为如果那股倭寇真的是秋安部的一支偏师,那不必劳动联合舰队北上,只需派上几艘战船,七八百精锐前往围剿就是。

“倭寇最后出现的地方是东沙海域,此处海域暗礁众多,倭寇不识水形的话很容易触礁,一旦触礁便无法转移,我军只需派一支精兵围住他们,用不了半个月,倭寇必不战自溃。”

沈有容不愧是海上行家,几句话就把那股倭寇的真实情况分析出来。

侯安之从前去过东沙一带,自是认同沈有容的分析,但他身为福建水师提督,守土抗敌有责,因而建议由他率部前往东沙。联合舰队主力则依原计划开赴台湾,若是他这边有变故,联合舰队再派战船增援便是。

“登陆台湾是我三方头等大事,万不能有变!”

魏公公以大局为重,拍板敲定由施德政、沈有容、侯安之三人率舰队主力登陆台湾,而他本人则率部北上围剿那股倭寇。

“公公乃提督太监,负监军之责,如何能以身犯险?”

施德政三人急忙劝阻,对付一支可能只有几百人的倭寇,哪里需要监军太监亲自上阵呢。侯安之表示还是由他带兵前去的好。

“哎,大局为重,区区小股倭寇,哪里需要副司令长官出马,就咱家去好了!...嘿,反正你们三位都是海上的行家,咱家跟着你们也发挥不了作用,不如做些扫头尾的事咧。”

公公不由分说,执意亲自带兵剿寇。

施德政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想道那股倭寇人数不会太多,又有五成可能触礁,魏公公带兵去打便是赢不了,也谈不上什么凶险,便不再劝阻,各自去准备明日出海登陆台湾之事。

当天下午,魏公公迫不及待的上了座舰东亚号,传令他老人家要北上剿倭。

只是,公公带着北上的官兵似乎有点多。除公公的亲卫营500余外,又有步兵第一联队3000余官兵,炮兵联队的一个大队,海军方面是主力战船60余艘,官兵2000余,合计总兵力近七千,足足占了中左所联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多。

船队扬帆出海时,那真是浩浩荡荡,把岸上闻讯赶到的施德政他们看的目瞪口呆。

东亚号上,公公一袭飞鱼服傲然屹立船头,脖间大金链子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发光。

笑话咧,送上门的功劳咱家不要是要天打雷劈滴!

不知对方底细还好,知道对方顶多是村山秋安派出的一支人数不过几百的偏师,公公没理由不借此扬名啊。

他老人家可是最擅长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的。

信心方面,那是足的不能再足!

没见公公连《皇明日报》的葛三郎都叫了过来么,听说葛三郎是奉命编写一本《魏公擒倭记》的话本小说,好在东南地区发售。

这真是万事俱备,就差倭头了。

第五十二章 我辈不死谁来死!第三十一章 鳌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来了第八十四章 大贝勒的绝望第四百二十章 客户是上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好大的威风第二百五十四章 八千女鬼代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 阿玛,大事不好!第八百四十六章 秘而不宣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么第三百四十三章 干爹给我什么见面礼?第九十七章 做人,不能这样第四十三章 孝顺第二百三十七章 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真人的大救星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来啊,发车了(六更)第一千零九章 你们让咱很为难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图阿拉办事处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五十六章 魏公公想当老赖?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六十七章 接收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阿哥,别误会!第一百七十三章 统一的大决战第二百九十五章 凡事要提前准备第五十六章 魏公公想当老赖?第九十六章 公公一令,地动山摇第一百九十章 老师挂帅,学生出力第二十四章 雁过要拔毛第十三章 使坏第一百九十二章 胆小鬼,莫怕第七十九章 我是个读书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早干什么去了?第五十一章 郡守第七百章 秉笔太监第八百二十七章 风月机关图第三百三十一章 浓眉大眼的也靠不住第二百六十三章 催命鬼第九百八十五章 你死了,就是交待第四十章 或许,这就是大佬吧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在日本那些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民团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钱么?第三百九十三章 永宁公主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规军过去第八百零一章 咱家讲几句咧第一百四十章 赐斗牛,赏五钱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邮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公公是厚道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当太监,也要强第三百章 忠心为国孟国忠第十七章 我不想变成李建成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吗?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吗?第六百一十章 公公得做有意义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升官发财自己来第九百五十九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是明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听公公指挥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气第三十四章 会飞的人死的快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一百八十一章 连环套第九百三十一章 皇爷过不好,咱就不好过第七百二十章 虱子多了不痒第十二章 多尔衮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岁题词第九百三十三章 事变继续?第五百九十八章 中标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要出新书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运银第八十三章 联兵(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舅爷最公道第十九章 明军第七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四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留步第六百零七章 量身家物力,结魏公欢心第七百二十章 公公好像小的老爹!第一百五十八章 监军死绥,有进无却第四百零七章 东厂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给钱第七百五十七章 御马监的礼物第九百零七章 丰城贵人第十一章 战斗吧,诸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杀我,愿降!第四百八十二章 谢魏公公赏第二百零二章 姑娘,我是阉党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阳之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五十四章 陛下又有皇子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凭这个行不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钱,我们升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二百五十八章 胜利属于帝国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公公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