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是打还是和

“辽阳来讯,建州称国欲同朝鲜例,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密云,蓟辽总督薛三才收到辽东巡抚李维翰的上报后,立即召见了蓟州兵备汪东来、永平兵备周一清、宁前兵备马祥德、苑马寺卿兼金复海盖兵备陆庆林等属员。

按会典制,蓟辽总督本应节制顺天巡抚、保定巡抚、辽东巡抚三方大员,但实际上历任蓟辽总督对这三大员都不能有效提管,尤其是辽东巡抚更是不受总督令。督抚各行其事,有时还互相弹劾,这导致本应在辽东局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蓟辽总督一直如同虚设。

薛三才的前任王象乾为官两年,于辽东情况但由辽抚自专,不曾亲往察看。倒是王的前任蹇达有所作为,六十余岁皓首筹边,亲自带兵往辽东巡视弹压,使得女真诸部损失惨重,极大延缓了建州崛起速度。

薛三才庶吉士出身,升任总督之后倒是有意作为,革除内侍虚冒禁军员额陋习,赢得朝野称赞。

只是在辽东事务上,薛三才有些墨守陈规,不愿过多干涉辽东巡抚。此举说好听点是避免督抚不和,说难听点则是不愿揽事。

蓟州兵备汪东来和永平兵备周一清是顺天巡抚属官,但二官一直在总督府办公,因而也可以说是蓟辽总督的“嫡系”。

宁前兵备马祥德有些特殊,其虽是辽东巡抚属官,可驻地却是在山海关北边的宁远和前屯,所以为了便于公务,倒是直接向总督府“汇报”了。

苑马寺卿兼金复海盖兵备的陆庆林是个“飞官”,其乃主辽东马政,可又兼了金复海盖数州的兵备,不管是职务还是权力都不小。他倒不是蓟辽总督的属官,只因老家就在密云,所以大过年的被总督府差人叫了过来。

先前薛三才已将辽阳方面转来的有关建州称国消息具体说于了几人听,薛想听听这几人的意见再作如何向朝廷汇报的决断。

如何定性建州这次称国的事,是眼下包括辽东巡抚在内所有事涉辽东衙门官员的最关心的事。

倘若定性为叛乱,则一场战争就避免不了。眼下辽东各地接连大灾,驻军又经援朝之役实力减半,仓促发兵围剿,无论是军事还是后勤方面都很困难。

因而,辽东巡抚李维翰在奴尔哈赤使者入辽阳后便同意建州仿朝鲜例称臣属,不过虽然辽东巡抚在此事上发言权最大,可是蓟辽总督不同意的话也没用。

“总督大人,建州左右卫虽属我辽东卫所,但向来独立,朝廷并无过多干涉,此番建国虽有冒犯我大明之意,但却不敢公然起兵作乱,如此,下官以为当以抚为先,如此也免得辽东生灵涂炭,过耗钱粮。”蓟州兵备汪东来四十来岁,早年曾做过兵科的给事中,算是清流。

“若不答应,建州已然称国,朝廷难道真要调派大军前去弹压么?西南播州刚刚平定,国库怕是拿不出钱来再打一仗。”

永平兵备周一清也出言附和汪东来的意见,认为可以同意建州使者的请求,这样于国于民都好。

宁前兵备马祥德没有主张,苑马寺卿陆庆林却是反对汪、周二人的意见。他是主管辽东马政的官员,曾多次前往女真各部马市,所以对建州的实力了解要比关内的官员知道的多。

“......从前宁远伯在时,奴尔哈赤就因父祖之死对朝廷有怨意,因惧宁远伯而不敢反。如今宁远伯归京,无有猛虎夺制,他建州甲兵数万,岂能不反?下官以为奴尔哈赤既敢称国,下一步必然叛我大明,什么仿朝鲜例全是搪辞,目的无非欺瞒我朝,丧失警惕而矣...”

和汪、周二人相比,陆庆林显然是“主战派”了。

针对主战的陆兵备,汪兵备和周兵备肯定要驳斥,因而三人“理论”了一番。

但论得再凶,最后拿主意的还得是薛三才这位总督大人。

总督大人到底如何定性建州的事,几位兵备无从得晓。但当天蓟辽总督的公文就送到了内阁。差不多同样的时间,辽东巡抚李维翰的公文也一同呈了过来。

内阁主事的是名为次辅,但实际上却已经是“独相”的方从哲。

对于自己莫名其妙的变成“独相”,方从哲自己也感到无奈。年前,首辅叶向高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致仕,虽然皇帝还是没有松口,可叶向高已经直接抱病在家不“上班”了,所以几乎可以板上钉钉的是,正旦假日一过,皇帝必定同意叶向高归家。

东林党那边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在此之前以杨涟为首的一帮言官们曾想通过打击提督海事太监魏良臣来阻断方从哲的首辅之路,然而阴差阳错的是闹出了一桩“宫门案”来,此案凶犯虽已被关押在诏狱,但是杨涟等人的图谋却被间接粉粹了。

东林党的一班重臣们随之出面,呼吁朝野公推曾做过次辅的东林党人、大学士沈鲤复出。

方从哲鉴于自己是被叶向高推荐入阁,又加上浙党在朝中势力不及东林,眼下又和魏太监在东南共谋海事,所以也想以退为进,便投桃报李追随大流,上书请求让沈鲤入阁为首辅,只是这道奏疏皇帝却不纳。

另一个和方从哲一同入阁的大学士吴道南天生胆小,入京参赞机务至今无有任何作为,百官早不把他当一回事,因而便导致了方从哲现在成了“独相”的局面。

接到辽东和蓟辽总督的前后公文后,方从哲备感头疼,虽然辽东巡抚和蓟辽总督看法一致,都认为当同意建州仿朝鲜例称臣纳贡,但方从哲却感到二者建议怕是通不过皇帝。

因为,皇帝是极度贪财,也是极度好战的。

另外,辽东巡抚李维翰的奏疏最后还弹劾提督海事太监魏良臣擅杀广宁守备石廷柱、游击孙得功、参军金励、诸生郭肇基一事,请求朝廷予以法办。

这就更让方从哲头疼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装保卫贵妃娘娘!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战斗(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画第七百二十一章 就凭咱家这张脸第七百零八章 魏公良臣文集第六百零五章 我是有根之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娘娘晕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梁一梦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九百零六章 贵人来了,欢迎欢迎第四百五十三章 问问小舅爷好了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才是得道之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三十九章 让路!第四十九章 小爷不是来割鸟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三百三十一章 乱命不受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六百九十九章 议什么议,杖死得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风月机关图第五百零五章 老爹的面子也不能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八千女鬼代大明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人者,洪太主第四十四章 孝子第八十九章 要广泛发动建州人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不见,心不烦第七十章 圆满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桩难为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御马监的礼物第四十八章 命中有大富贵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这家伙图什么呢第六百九十八章 公公,您发发慈悲吧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第一千二十章 娘娘开个价吧第七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你手机不行啊第三百三十章 内外岂能有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为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务第一百五十九章 祝公公武运昌隆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四百零八章 照规矩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难道是走狗?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个一切第二百七十八章 阁下,请正义的进军吧!第三百八十章 老骨头都快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欲第一百七十一章 生下来也做不得太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金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赖的老自宫白第二百三十四章 有案底的公公第一章 广宁三奸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话上来说第六百七十二章 你怕咱家没钱赌?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监岂不要疯?第七百九十章 墙塌了,人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第三百零七章 维新的银子何处来第十九章 批评朝廷不杀头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自身功名,欲天下人自省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爷动不得第八百三十六章 放权升官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于这么贵吧?第七百一十二章 圣约翰*庞麦臣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监不畏死,岂能以死逼之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头即道理第一百四十三章 爹啊,老二当公公了咧!第四百七十三章 误会了,我是魏老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让姑娘们兼个职第五十七章 咱家可是虎太监第一百二十八章 让兵权第八十五章 放心,我会照顾你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说可以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阜孔家很有钱咧!第二百五十七章 国际主义的力量第二百四十章 矫诏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的战斗(下)第五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良臣非善类第八百七十四章 锦衣卫的专业人士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话讲完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娘娘待我可好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泥石流来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杂流官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巨头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幕府 分田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定把太监拉下马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么会是他?第五十七章 不怨你才怪第六百七十四章 有事情,找咱家第四十九章 小爷不是来割鸟的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三百九十章 狗太监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钱就能当大爷第八十五章 运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图阿拉办事处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