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贝勒,要先安内

感谢“枕边岂能无书0”大佬的百两打赏!

...........

布尔台吉起初并没有发现他和他的十五牛录被满达海抛弃,等到发现时,视野里已经没有正白旗的旗帜。

布尔台吉并没有想太多,因为他已经顾不得想太多。他也没有立即向明军投降,而是仍带着残存的族人和明军厮杀。

布尔台吉的顽抗不是因为对大金有多么忠诚,而是没有选择——他部落里的妇孺都在黑图阿拉。

只是,面对人数远比他们多的明军骑兵以及正在合围过来的明军步兵,布尔台吉和他的族人根本不可能创造奇迹,甚至于连突围都无法做到。

“对敌人,就要无情。”

魏公公做到了好父亲的标准——言传身教,他将鳌拜从马上放下,兜马看了一圈。

辎重营的官兵正在收拾战场,他们聚拢了无主战马,从死去金兵身上剥下他们的棉甲和皮甲,另有一些士兵专门负责摸敌人的腰包,以确保每一颗银子、每一粒铜板都能缴入救国军的军库。

胡里海已经接连补了六个建奴的刀,看到魏公公打马过来,连忙将手上沾血的刀扔给部下跑了过来。

魏公公夸奖了胡里海几句,抗金救国军这边在北上时就拟定了军功升赏制度,即对内不以首级计功,而是按战时各部表现评定。对外,也就是对朝廷则仍按旧时首级计功。

这是个复杂的计功制度,并不太适合抗金救国军,所幸抗金救国军只是一个临时编成部队,兵员数量不多,所以评定起来不算太麻烦。

“公公,就这么让建奴跑了?”

杨寰打马过来,他是东厂番子出身,从前没有经过战阵,但骨子里的凶悍却让他喜欢这战场的杀戮和那空气中的血腥味。

首战获胜让杨寰跃跃欲试,很想带人追击那些撤走的建奴。

“穷寇勿追。”

魏公公摆了摆手,他能够理解杨寰及大部分官兵的心里想法,现在的八旗兵还不是“满大爷”,他们在大明官兵眼里的存在和西南的蛮夷一般,都比不上北虏蒙古人的威胁来的大。

没有公公的历史中,这个看法或者说对八旗的轻视会在两年后改变,直至谈奴色变。

公公没有兴趣追击撤走的金兵,一来撤走的正白旗看着还有两个牛录,虽然带兵的甲喇额真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但就这么追上去,想来己方也讨不了多大的便宜。

毕竟,对于骑兵而言,逃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再者,公公不确定他的好学生到了哪,万一追击途中碰上,那可就偷鸡不成赊把米了。

据情报显示,禇英可是带着两旗主力过来的。

“仗,以后有的打,不急一时。”

公公嗅了嗅鼻子,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还是不适应血腥味,倒是视觉方面能够承受了。

遍地的残尸断臂,如修罗场一般的场景,给人的心理震憾还是很大的。

铁枪队和牛柱部大队已经迅速调整了队形,二部从两翼分抄,对尚在负隅顽抗的金军形成了彻底合围之势。

魏学文部骑兵大队越战越勇,该部官兵原就是以蒙古、女真降兵组成,军官则大部来源于原辽东飞虎军,因此军纪方面不是太好,但战斗力却是绝对不弱于八旗的,甚至于不弱于皇军甲等师团的骑兵联队。

骑马砍杀看着是件十分枯燥的事,又是一边倒的战局,魏公公看了一会便没什么兴趣继续了,想了想命尚可进去传令学文让顽抗的金兵投降。

劝降令很快以汉话、女真言、蒙古话喊出来。

浑身浴血,身边只剩不到七十名族人的布尔台吉望着四面八方虎视眈眈的明军,再看自家儿郎的悲苦不堪,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命令。

从马上跳下来的那一刻,布尔台吉和他的儿郎们已经不再考虑被女真人控制的老婆孩子了,他们只想自己活。

这是残忍也是无奈的结果。

女人孩子死了,还能再娶再生。

男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老爷,请饶我等不死!”

被押到魏公公面前的布尔台吉并不怎么会说汉话,也不知道如何称呼眼面前的这个看着十分年轻的明军大人物,所以他下意识的用“老爷”来称呼对方。这个“老爷”也是百多年下来蒙古人对明朝将领的通称,单是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强弱。

魏公公并没有开口,而是缓缓扫视了那七十多个放下武器,跪在地上的金兵。

“十三叔?”

学文跟着十三叔时间长了,有点摸透他的脾气,以为十三叔是要处理掉这批建奴,因而目中一动,便要带人动手。

十三叔却没有杀降的意思,而是让大侄孙问问这批金兵的情况,直觉告诉他,这些人应该不是女真人,因为他们的装备和刚才那支牛录有明显的差别。

一心求生的布尔台吉很快就如实交待了他十五牛录的情况。

“察哈尔人么?”

魏公公点了点头,拿帕子擦了擦右手。先前杀那个八旗牛录额真时,他的右手溅了不少血。

只是已经擦过几次,那手上的血味始终存在。

将右手在鼻间轻轻拭了拭后,魏公公下令扒掉这批蒙古八旗兵身上的衣服,收掉他们的战马和武器,然后放他们离开。

“放,放人?”

魏学文和尚可进等人都被公公的决定搞糊涂了,不知道公公为何要这么做。

“放掉吧。”

魏公公在马上看了眼忐忑不安的布尔台吉,笑了笑,然后朝对方说了一句话:“回去告诉禇英,攘外必先安内。”

“?”

布尔台吉没听懂。

学文手下原飞虎军出身的一个蒙古中队长重复了一遍魏公公的话。

“攘外必先安内?”

布尔台吉喃喃着这句话,直到狼狈回去后也是始终不知其意。

“攘外必先安内?”

禇英也反复嘀咕着这六个字,限于自身学识,广略大贝勒也是一头雾水。好在其账下有几个汉人笔贴式,便唤来询问。

这几个汉人笔贴式实际是为了谋财在建州做的翻译通事工作,学识很有限。一帮人在那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此话何解。

禇英大怒,气的把这几个汉人笔贴式给打了一顿。好在次日他的师傅龚正六就从黑图阿拉赶到了,听说这件事后,龚正六不由眉头皱起,对禇英道:“大贝勒,此六字出于宋人赵普折子,原话应为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什么意思?”

禇英还是不懂。

第一千二十一章 娘娘,太毒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这个假女婿第四十二章 突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钱不是问题第二百六十三章 吾义不屈节以辱国第一百零二章 舍命护主魏二叔第五百二十七章 南镇田尔耕第五百九十九章 以后苦了你娘儿俩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此寨一下,建奴末日不远矣第二百零一章 娘娘聪慧过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有坏人呐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国行的是皇道第一百章 大佬,你受惊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红包神教第四百五十三章 问问小舅爷好了第三百零八章 十三阿哥的困惑第七十七章 王安,你来的太准时了!第一千一十四章 太子妃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拿错剧本的魏忠贤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小魏过不去,就是跟我过不去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八百四十六章 秘而不宣第七百九十九章 宝藏解冻委员会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太爷不糊涂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为汉第三百九十章 狗太监第一百六十三章 欲破浙党,先诛魏阉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邮卫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东合战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有靠山,你们怕什么第一百零四章 我宫中有人第七百七十章 菊与刀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八百三十三章 尔等可是值钱的很第五百六十一章 朕做担保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坦白从宽第二百八十五章 筹码互换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三百零九章 格格窥春图第五十九章 鹰犬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桩难为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监军太监训练班第八十一章 这才是名将啊!第一百七十章 杀猪的捣什么蛋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记魏公公教诲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凭我是父母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历史是否清白?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场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四百三十四章 相公要入阁第二百八十五章 筹码互换第二百三十四章 陛下生的好女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凭这个行不行?第六章 有点拉风第三百四十八章 杨镐有召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一百四十章 皇明特色帝国主义第四百七十三章 误会了,我是魏老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试了(三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头第一百七十三章 杨涟,你个奸贼!第十三章 使坏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钱就可以招私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丈,你女婿要不行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一百二十二章 庸相的冷笑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习,不是造反第三百零九章 海军姓朱还是姓魏第七百五十九章 王体乾宣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为魏良臣第二百八十七章 汉人的书第八十九章 阔了的滋味第三百五十四章 冲冠一怒反了吧第五百六十一章 朕做担保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士可杀 屎不可辱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万不要叩门噢第三百四十一章 莫杀我,愿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敢欺负本宫!第七百八十五章 实弹演习第七百六十章 万历维新 天诛东林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九百七十二章 诏狱可还空着?第九百一十二章 伟大的胜利第三十一章 鳌拜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驹第一百章 历史的转折(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四十五章 借宿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了上帝,征日(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好的,怎么就没了呢?第七百七十一章 尊皇讨奸第二百七十二章 怕是没安好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魏公公的亲密战友第三百章 忠心为国孟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