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良臣什么来头(三更)

肃宁县已经好久没来过上官巡察了,上一次还是前年同知过来。

这一回,听说知府大人亲来,城中士绅都是高兴,不劳衙门派人通传,就相约今日一起来城门恭迎了。

颜良对这些士绅也不敢多摆官架,因为这些人当中不乏有功名在身,且有几个还是致仕回乡的官员。其中在任官做的最大的是工部主事。

虽为父母,风评却重。

这风评也可称为官评,由地方士绅评定,广而播之。

官员多惧风评,因为官场上下盘根错节,稍有差错,便前程尽失。

风评甚佳者,可一步登天。

如那常熟知县杨涟,吏部举全国廉吏第一,尔今便入朝做了户科给事中。

吏部又是凭甚评了那杨涟全国第一?

还不是地方风评。

又有诸多官吏,治任一方,独断专裁,对士绅诸多刁难,结果风评恶劣,以致轻则丢官,重则入狱。

这风评,可捧人,可杀人。

换言之,得了地方士绅肯定的人,前途便光明。被地方士绅否定的人,官道便多坎坷。

颜良一外地人在肃宁任官,家中无后台,朝中无奥援,在任七年,迟迟不能挪窝,自是不敢再坏了风评,得罪地方士绅,要不然,恐一辈子都只在知县任上打转。

故,对一众士绅,颜良和颜悦色,竭力做出亲民姿态,与他们有说有笑。

不少士绅向颜良求个情,说道家中哪位至亲家中甚贫,唯靠田产过活,如今朝廷征地,大势所趋,不敢不从,但补偿方面县里是否酌情斟定。

对此,颜良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道等忙完这段再做商议。

这就是做官的诀窍了。

众士绅心中有数,这位县尊,倒不是个狗官,但也不那么甘于清贫。

征地这事,又非圈定一处,统一规划,而由地方调整,这内中,可活动的地方便多了。

左右卖个人情,至于这人情值多少钱,众人心中自己去秤便是。

聊完征地的事,又有人提起知府大人要接见本县神童一事,问颜良是哪家子弟声名传进了知府耳中,让整个肃宁县脸上都有光。

颜良知道这些人消息灵通,笑道:“不瞒诸位,本县也很想知道我肃宁神童是谁,只是本县也不知。”

“噢,县尊也不知?”

士绅们惊诧,有一人道:“莫非是潘学忠?”

“潘学忠已是秀才,又入国子监,乃是俊杰,如何还是神童。”另有士绅认为不可能是潘家的那个宝,因为古往今来,能被称为神童的,多是未得功名的儒童。有了秀才功名,那叫才俊,不叫神童。

因为不知道是哪个神童,众士绅便自然而然的说起了他们眼中肃宁真正的才俊潘学忠起来。

“听潘家人说了,今届乡试,潘学忠要回乡赴考,看来,时隔多年,我肃宁总算要再出举人了。”

潘学忠是颜县主持县试时亲自录的第一名,又是提学点的案首,不但是他,陈知府那里也对潘学忠赞赏有加。这次潘学忠入国子监学习,便是颜良拍的板,将肃宁唯一的名额给了他。

要是这次潘学忠真的能乡试得中,会试有名,那对颜良而言,可是一桩大大的好事。吏部考评,钱粮刑名固然为重,教化方面更是重要。

每年有多少蒙生进学,又有多少考上秀才,县里有多少社学,用于教育方面的钱粮投入等等,都是考评的细节。

肃宁是穷县,不比江南湖广,只要能有学生考上举人,便是一笔政绩。风评再好,不升也得升了。

颜良相信以潘学忠的才华,乡试定能高中,心情大好之下,与士绅们谈论得自是轻松。

约摸小半个时辰后,有差役过来禀报,说是知府车队马上就到。

颜良忙让王主薄安排好香案,带着一众士绅出了城门,翘首以盼。

除了他们,还有两三百名百姓扶老携幼的也在城门外等侯知府大人。他们,却是事后都可以到里正那里领钱的。

城内城外的主要大道都已被安排人打扫干净,一些地方因为过往车辆较多,灰尘较多,现在也是专人在那洒水。免得知府车队一路扬灰而来,那未免不美。

沧州知府姓陈,名伦,山西大同人,万历二十六年的二甲进士出身。曾在工部任主事,后任给事中,三年前出任沧州知府。

听说,陈伦京中有人照应,那人还是内廷司礼监的大珰。不出意外,这届沧州知府任满,陈伦有望出任三司,尔后入朝大小九卿衙门任职,将来出任督抚,不是无望。

跟内廷中人有染,换在从前,那是要受人诟病的,不过现在,倒也寻常。主要是因为自从冯保以后,内廷和外朝关系和睦,井水不犯河水。

陈伦有内廷大珰照应,在颜良和一众肃宁士绅眼里,那是福气,可不是什么奸人。其他人不说,就颜良自己,不也是因为给了宫中宝钞司监丞张炳面子,叫下面不征他家的地,结果被梨树村的一个愣头青骂做是狗官么。

“县尊,知府大人到了!”

王主薄叫了一声,众人随他看去,几辆马车沿官道缓缓驶来。前头开道的自是知府的仪仗。

“下官颜良恭迎陈大人!”

陈伦还没下车,颜良已经领着一帮士绅凑了上去。不远处,百姓开始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颜良啊,不是叫人和你说了,我此来不要惊动百姓,你怎的还弄出这阵势来。”沧州知府陈伦从马车上下来,话是指责,脸上却是笑容。

颜良忙道:“百姓听说大人要来,都是争先恐后前来相迎,下官叫人劝他们回去也不听,也不好拂了百姓对大人的一番盛情,故而随他们去了。”

“你啊….”

陈伦轻声一笑,拱手和一众士绅招呼,然后走到百姓那里,也不摆官架子,与几个老者攀谈起来,嘘寒问暖,十足的好官。

见时辰差不多了,颜良恭请陈伦入城。

路上,陈伦问颜良征地的事进展如何。颜良自是说一切都顺,丝毫不敢说有几个村的刁民闹事,更不敢说他抓人的事。

车快到县衙时,陈伦忽的对颜良道:“你们县的魏良臣是什么来头?怎的提督学政都帮他说话的?”

……

祝贺新贵公子2011成功晋级直殿监少监,成为百元打赏大佬。

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爷发话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发冲冠凭栏处第五百二十章 做侄子,得牛逼第六十六章 不归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皇回忆录(上)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敌袭第二百五十三章 阿爹,我不是女真崽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变通第五十二章 长胡子了,摊牌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邮卫第一百七十七章 常石镇倭事件(中)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七十一章 贵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大一小第二十四章 公公皆是浮云第二百六十五章 是明军!第六百五十三章 太老的不要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器库第一百一十章 公公有喜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书 定边第八十五章 废品收购站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监岂不要疯?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个狗太监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将来我万岁,必先杀你第八百五十三章 调兵杀魏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不走我就走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魏公公哪来的一腿?第二百四十二章 早死晚死都一样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六十九章 施压第九百一十四章 牛车拉贵人,钱财配公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表最强男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斩个千余级?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堕落了第九十七章 大家还是好朋友第四百三十一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三百零九章 洋和尚说话是算数的第九百四十二章 留都防乱公揭第三百零一章 舆论战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宫是个短命相第三章 东江群英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歼击战(三)第五十章 以前叫人家大人,现在叫人家混蛋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个人意见——一张揭贴第二百四十四章 怎么,还怕咱保福王登基不成?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里有人就往哪里打第五百三十四章 贵妃病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接下来就看谁撑得住了第五十章 仁义第三百三十章 让人意外的娘娘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岁题词第二百八十六章 御马监的叛变第四十六章 东奴免送第四十七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六百三十五章 士可杀 屎不可辱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个是魏朝?第一百五十一章 平埔歼击战(四)第五百零九章 秀芝姐,跟我走吧第七百二十七章 魏良臣到此一游第二百零四章 七大恨的雏形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正的国运之战,诸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关东特别演习的铁幕第五百零二章 吃喝拉撒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歼击战(一)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郑家大女也第四十三章 俺可是战过贱岳七本枪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魏大清第一百一十八章 拯救日本的羔羊吧第二十章 边功第六百九十九章 议什么议,杖死得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忆录(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线无战事第三百五十章 如作俑者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将来找谁托孤第二百一十二章 乡亲们,你们听我说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监真的杀人了?第一百五十章 想进去就进去啊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平洋上不太平咧第一千一十三章 今日是孙子,明日是老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你手机不行啊第十九章 明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四百三十四章 相公要入阁第四百五十三章 问问小舅爷好了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第七百一十二章 圣约翰*庞麦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监!第六百九十九章 议什么议,杖死得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不晚第三百四十四章 这书比《赵高传》好第七百四十二章 唢呐一响全剧终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们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