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 马士英

耄年被病,岂可赞维新之朝?——出自于《后汉书·杨彪传》。

这句话本是杨彪拒绝出仕曹魏,称自己老病之人如何能帮助维持新朝的言辞。

魏公公引用此言则是另一个意思——朝中皆是保守老旧之人,如何指望他们能够帮助国家变强。

维新,是公公的夙愿;

维新,需要的也不是老旧之人,而是如公公这般年轻富有朝气的人,更是如这屋内众多年轻材士。

“魏公!”

魏公公的出现让屋内众人惊喜万分,程正己和孙必显不约而同站了起来,激动的看着魏公。

二人手中,无一例外的拿着一本《魏公文集》!

绿色的封皮,十分的显眼。

阮大铖手里没拿《魏公文集》,却拿着厚厚一叠纸稿,却不知是他近来对魏公讲话精神的心得,还是听从魏公安排在东南做的商业调查结论。

见着魏公公进来,这位江南大富豪之子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在脸上挂出了万分敬仰的神态。

他知道,死太监就喜欢这个。

“大家坐,坐嘛,”

魏公公的目光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亲切而慈祥。在阮大铖脸上,还格外的多给了三秒钟。

公公看到了很多熟人,除阮大铖、程正己和孙必显外,又有卢明德、蒋天修、宋程庆、葛修文等曾在东林学习班进修过的学员。

这些学员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参加学习班时都是有举人功名的,如程正己进士出身已经授官的相对较少。

另一个特征便是他们都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

年纪最大的37岁,最小的只有25岁。

真正是富有朝气的一群人啊。

魏公公自个是没本事考科举的,所以对于这帮子能考中进士的,不管他们所学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也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他一个个和这些当年的学习班学员握手,准确叫出了每一个学员的姓名,甚至都能说出对方是哪里人,这让众学员们倍感亲切。

不管是年纪比公公大的还是比他小的,在公公面前,每个学员都如学生站在恩师面前,神情是那么的端重,也是那么的虔诚。

许显纯没有经历过东林学习班,所以无法了理解这些学员对魏公公的感情,因而对众人看到魏公公的反应感到特别的不理解。

“魏公,能来的都来了,不能来的也不用他们来了。”作为此次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召集并负责和魏公公保持直线联系的毛士龙说道。

“不来者,强求无用,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魏公公哈哈一笑,早前毛士龙给他整理的名单中,参加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考的东林学员有23人,但今天到场的却只有8人,其余不是托故不来就是不愿再和魏公公有什么瓜葛。

或者说这些人潜意识里不愿意再提及当年在学习班的经历,他们想忘记,更不想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么一段过往。

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魏公乃阉人缘故。

魏公这边自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了。

“咱和你们分离了有三年之久,你们可知,咱想死你们了啊!”

很是高兴的魏公公又和众学员们说起往事,言语之间透显的尽是对学员们的重视以及对他们能够走上仕途的祝福。

这令得宋程庆、葛修文他们甚至生出羞愧之感,原因是他们当年并没有选择在皇军和镇守衙门观政实习,而是在学习期满后便回了家乡。

这固然是因为他们对于科举的追求,但何尝又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和太监有什么纠缠会败坏了名声么。

官场之中,风评可是要人命的。

但他们今天来了,义无返顾的来了,因为他们真正读懂了《魏公文集》,也真正明白了当初学习班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诚如魏公公所说,想要在朝堂立足,就必须“拉帮结派”,不然,他们想当一个好官都难。

那些党官就如大山横在他们前面,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只能原地踏步,看着他们高楼起,而自己却只能寄身租宅之中。

所以,他们需要团结在一起!

起先,他们还担心魏公会因为当年的事对他们不满,但现在他们放心了,因为魏公的神情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他从没有怪过他们!

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无论你们做了什么选择,魏公都是一颗红心看待你们!

那些不肯来的学员们又懂得什么,他们在魏公眼里不过是帮娃娃嘛。

“魏公,上山来的除了学习班的同志们外,还有两位新人!”毛士龙道。

“噢,哪两位?”魏公一听还有新人入伙,顿时更为高兴。

毛士龙指着两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为魏公介绍道:“这位是户部福建司主事杨嗣昌,字文弱。这位是贵州马士英,字瑶草…却是不曾会试,眼下只举人功名…”

魏公公打断了毛士龙的话,不以为然道:“功名不功名的咱家可不看重,咱家看重的是志同道合,看重的是话要投机…杨文弱,马瑶草,好,好啊。”

“见过魏公!”

杨嗣昌和比他小了十岁的马士英好奇的打量着眼前也很年轻的魏公,对方的年轻让二人忍不住嘀咕那《魏公文集》真是对方写的吗?

就在二人心下嘀咕时,魏公公已向二人伸出了友谊大手。

这个礼节让杨嗣昌和马士英很不适应,但先前毛士龙他们都以握手为荣,所以二人连忙伸手。

“杨家一门父子两进士,可是本朝一大佳话,羡煞世人。”孙必显笑道。

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杨嗣昌则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父子二人相隔六年双双中进士,确如孙必显所言极难得。

魏公公亦是十分看重杨嗣昌,因为此人可是真正的帅才,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本事,比他那只知招抚的父亲杨鹤强的可不是一倍两倍,而是百倍千倍。

马士英的才能不及杨嗣昌,但其气节却值得公公高看他一眼。以马士英在南明的地位降清必定能得高位,但其却坚持抗清于太湖殉国,仅此一点就比南都城中若干勋贵大臣强万倍了。

第五十二章 国书第一千零四章 良臣,我想要个孩子第五十八章 司礼监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郎,朝廷有任务给你第四十五章 倒霉的甲喇额真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净的好第一百六十章 他们不办事,朕就绝食第四百一十七章 厂卫火拼第五十六章 事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问题是没钱第二百五十一章 咱家才是天选之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人者,洪太主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义(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第三十八章 团结第七百三十三章 还有没有王法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爷炮第六十六章 不归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请赌第一百六十三章 欲破浙党,先诛魏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要你干什么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魏良臣的七大罪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宁远伯第三百四十六章 视钱财如粪土第九百九十四章 贵妃为人老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汉去建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内英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俺是为国除奸咧第六百七十章 魏公公请赌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埔歼击战(七)第六百零二章 此真天子亲军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罚,趴的赏第一百五十五章 咱家是太监第三百一十六章 尊皇讨奸 人人有责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二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第八章 强者第九百三十八章 不要逼咱家放火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粪是好东西第三百八十四章 懦夫的救星第三百四十五章 科道 正使第九百零七章 丰城贵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第二百零九章 杜松在此,何人还敢领军而来!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公,您在哪啊!第二百八十章 武装超渡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么人?第九百三十章 不友好分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拜山头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接兵(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汗王嘴歪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说可以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么办?用刑呗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里第九十三章 征服第九百零二章 咱跪的是天子亲军!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个人意见——一张揭贴第五百二十二章 关门接兵(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民站起来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好好的,怎么就没了呢?第二百九十五章 那少年在何处?第九百一十三章 财帛动人心第九百零九章 段子手害死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四百九十章 咱家就要不认字的第九百八十二章 这种人,咱家惹不起第一千一十六章 呀,贵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背信弃义者,人人得而诛之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爷第六百三十七章 为官之人,绝不犯险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当妹夫的不能丢人第一百零四章 我宫中有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天子派来的,开门!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义灭亲的二叔!第二十七章 三阿哥,敌袭第二十章 河东奴 河西虏第四百六十三章 杀人偿命(下)第九百章 英明神武魏公公!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话讲完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是,陛下!第一千零九章 你们让咱很为难啊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儿的刀枪第八十二章 乱入的魏公公第七百六十章 万历维新 天诛东林第九百七十七章 东厂劫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阜孔家很有钱咧!第四百八十五章 咱家这账怎么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寿宁公主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凭咱年轻呗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会动手的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七百三十一章 赵家儿媳第四百九十一章 说好的昨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