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县

日军琉球财富,数船难以运尽,并非魏公公的夸大之语,也绝非公公为了讨皇爷欢心昧着良心自掏腰包,而是事实。

虽然桦山久高将这十年来琉球海贸的大头巨利都输送给了本家岛津氏,但球琉乃万国津梁所在,每年经此中转的商船都是以千计的。其中不仅仅有来自日本的商船,更有来自明朝和西洋的商船。

这些商船给琉球带来了巨额财富,不但供养了尚氏政权,更供养了萨摩藩,具体数字魏公公还没有摸清,但据尚贤交待,仅去年萨摩藩派驻在琉球征收海税的三司官就收了多达六十万两白银的税收。这还不包括琉球方面自己的收税(僧人菊隐主导的琉球政府)。

保守估计,琉球一年海税份额当在百万两左右,相当于大明一年国税的四分之一。

桦山作为琉球太上皇,又是驻琉球日军的最高统帅,便是对萨摩藩再忠心,也不可能不捞上一笔。

公公做事通常会采纳“代入法”,好比他老人家忠心耿耿替皇爷办事,从来不想着把公家的钱入到自己账上,但这么多年下来各种招待费、活动费、酬己费、养廉费、安家费、娱乐费、车马费、不明生物品尝费、可持续再投入费…

大大小小上百种开销费出来,公公个人年收入也是以十万两起步的。所以,以公公之心度桦山之腹,久高大大滴有钱是板上钉钉的。

近卫师团长曹文耀接到的命令是将琉球诸岛所有被日军“劫掠”的财富全部搜刮出来,然后按照“八二”模式向大本营交纳给皇帝陛下的“献金”。

密令代号为“菊字一号”。

全部的意思便是挖地三尺的意思。

为此,曹文耀专门调动步兵第六联队执行“菊字一号”任务,原因是第六联队的联队长李炎昭是魏公公重点栽培,并寄予厚望的人材。

用魏公公的话讲,李炎昭同志是皇军之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人材,小小的脑袋却装满了无穷的智慧。

万历四十五年《皇明日报》在正旦之后的头一期发表文章《高举魏公公军事思想旗帜阔步向前》就是李炎昭所写。

魏公公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高兴的批示道:炎昭同志不但是皇帝亲军杰出的将领,更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好的战士。

大本营在台北卫设立的皇军功勋馆中有一幅题词——“向李炎昭同志学习!”

这幅题词就是魏公公的亲笔。

据说,《皇明日报》总编黄尊素私下曾问过魏公公,将来何人能继承公公之伟大事业时,公公脱口便道当然是李炎昭了。这个同志的思想理论工作很是扎实,头脑也很开阔,懂得活学活用,更关键的是他很年轻,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将来咱家要是真的退休了,皇军交给他咱是放心的。

近卫师团去年下半年曾进行过一次思想整顿,这一次思想整顿便是以李炎昭提出的“三学一做”为基础。

如此一个大红人,自是执行“菊字一号”任务的最佳人选。半数官兵都是魏公公家乡子弟的第六步兵联队也是值得信任的。

“八二模式”是魏公公第一次提出。

即对日作战,战利品之缴获一律留二成用于赏赐远征将士,以鼓励皇军官兵以更加勇武的姿态向日本本土进军。

上交之八成便是公公在密揭中所提“数船运不尽”。

强烈的道德和使命感不允许魏公公中饱私囊,克扣给皇爷的孝敬,所以,他让魏老九准备一艘福船,专门装运有破损和残缺的金子、银子甚至铜子。

“确保钱币在流通领域的完整,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是我们每一个帝国公仆都应该做到的事。”

魏公公如此强调。

“菊字一号”任务很快就由第六步兵联队开展,官兵们仔细搜查日军驻防过的地区,小到茅厕的夹层也要掀开看一看,以确保不遗漏一文钱。

战死日军的尸体也被挨个检查,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官兵们还打捞飘浮在海上的日尸,将尸体上的金银之物取下。

金银铜铁、丝绸布匹、粮食武器,只要是能够为皇军所用,并产生经济价值的物件都被官兵们搜罗一空。

甚至桦山久高等日军将领生前所穿的衣服,使用过的器具也被打包。

“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就送给贫苦的人民嘛。”

听取了李炎昭的汇报后,魏公公对他的工作表示认可,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多搜集一些生活物资,好用船运回去给那些从福建、浙江刚刚迁移到台湾的百姓们。

虽然福建和浙江方面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动员沿海贫民迁移台湾,大本营也按照公公的要求进行了部署,并和一些商行合作,但台湾的物资供给仍然很困难。不少新迁来的贫民们甚至一家几口只有一两条被子,也没什么像样的衣服。

对台湾的开发注定是一个长时间的体系工程,所以魏公公必须确保“移民”的生活物资,哪怕是无条件的支持投入。

因而,能够节省一些便节省一些。

日军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子,用过的碗等等,都是可以运回去给移民们的。

“搜缴的武器不少,有铁枪、长枪…”

李炎昭询问魏公公如何处置敌军武器,是将武器拆解利用还是发给琉球人。

“可以考虑让那些商家们来竞买,毕竟,海事想要做大离不开他们,而皇军又不可能永远给他们提供保护。他们需要有自卫能力,甚至需要有单独的进攻能力…”

魏公公大手一挥。

“让商人们有单独的进攻能力?”

李炎昭细细品味这话,照大明律的话,这不是犯法吗?而且,商家们要是有了单独的进攻能力,那不就又成了海盗倭寇了么?

“有什么不可以的?对于商人们,不要防,要放…”

魏公公提出大明皇军和商人们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皇明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商人和商业。

“海洋很大,世界很大,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皇军暂时无法企及的地方,但皇明终究要走向世界,所以,放手大胆的让商人们去做是符合我们的实际国情,也是符合皇军实际利益的…”

等李炎昭将自家这一系列讲话很好的记在小绿本上后,公公又告诉李炎昭一件事,那就是他已经上书皇帝,请求废除琉球政权,改琉球为大明治下一府或一县。

“便属台湾,暂归亲军都指挥司,由大本营直辖,嗯,不过你说是叫琉球府(县)的好,还是叫什么?”

魏公公总觉得琉球二字不好听,想听听李炎昭的意见。

“这个嘛…”

李炎昭将笔夹在小本子中间塞进上衣的口袋,认真的考虑之后,大胆说道:“公公,不如便叫良臣县吧!”

第二十四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汉人的书第四百七十三章 误会了,我是魏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后,贵不可及第二十九章 背水一战第四十五章 西李和东李第一百七十八章 活宝也是宝第二百二十九章 军事保护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臣不及大臣第八百八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器库第四十六章 东奴免送第五百五十五章 皇长孙读书第八百零五章 打仗,咱不行,打牌,咱行。第二十二章 不要脑后一根毛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创八旗第四百六十五章 来给咱家唱个曲第九百四十三章 虎子无犬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第七百九十四章 咱家给你写一道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家伙第一百六十九章 贵妃娘娘驾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咱都没了鸟,还怕个鸟第八百二十九章 拜山头第三百一十章 帝国兴盛全在今朝第五百五十四章 公公堕落了第一百二十章 此物便如咱的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个是魏朝?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们把我当明灯了?第三百零五章 傲人的贵妃娘娘(四更)第一千一十六章 呀,贵客!第四十二章 寒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罚,趴的赏第一百零九章 请生祠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无过第五百五十三章 殿下又想开了?第二百零六章 一路向西第八百四十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第五百六十七章 咱家心情好,包你的场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看,穷寇就别追了吧第七百五十二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亲军到!第一百零二章 魏公日记第二百六十三章 吾义不屈节以辱国第四百八十三章 处决第一百九十五章 是,陛下!第九十三章 假的,统统都是假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亲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监可以当教皇么第二百三十六章 八阿哥,是倭奴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它几路来,咱先跑为敬第一百三十七章 这,就有点尴尬了(四更)第九百零六章 贵人来了,欢迎欢迎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国军队为何自称皇军第四百三十五章 公公有话屋里说第三百三十章 内外岂能有别第一百四十三章 奉天讨日诏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案首真要孤身入关?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四百七十三章 误会了,我是魏老二第九百七十六章 我东厂可不是唬人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文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第三百三十四章 黑图阿拉,我还会回来的!第四百八十六章 她在等着你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六百零八章 大家都是同僚,何必动刀动枪第二百六十三章 催命鬼第九百二十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九百章 英明神武魏公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重点突出二叔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一百七十七章 见了娘娘,不要乱说话第七百章 秉笔太监第二百九十四章 谈判是懦夫的选择第四十七章 如何跟知识分子打交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协军第二混成旅团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杀鞑第十二章 矿监税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东厂救我!第八百六十章 马克沁?加特林?第五百一十五章 可是前文华殿舍人?第八百四十六章 秘而不宣第七百零三章 他办事,朕放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杀个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虎子无犬父第一百三十四章 倭兵训练营第八百七十九章 越旗者斩(一更)第二百六十章 先打朝鲜,再灭明军第二百七十四章 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第八百零四章 史黑,无有正义第三十五章 治安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护国还乡勇士团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国讨奴第七百三十一章 赵家儿媳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这马屁,咱家受了第七章 咱家宫中也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