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县

日军琉球财富,数船难以运尽,并非魏公公的夸大之语,也绝非公公为了讨皇爷欢心昧着良心自掏腰包,而是事实。

虽然桦山久高将这十年来琉球海贸的大头巨利都输送给了本家岛津氏,但球琉乃万国津梁所在,每年经此中转的商船都是以千计的。其中不仅仅有来自日本的商船,更有来自明朝和西洋的商船。

这些商船给琉球带来了巨额财富,不但供养了尚氏政权,更供养了萨摩藩,具体数字魏公公还没有摸清,但据尚贤交待,仅去年萨摩藩派驻在琉球征收海税的三司官就收了多达六十万两白银的税收。这还不包括琉球方面自己的收税(僧人菊隐主导的琉球政府)。

保守估计,琉球一年海税份额当在百万两左右,相当于大明一年国税的四分之一。

桦山作为琉球太上皇,又是驻琉球日军的最高统帅,便是对萨摩藩再忠心,也不可能不捞上一笔。

公公做事通常会采纳“代入法”,好比他老人家忠心耿耿替皇爷办事,从来不想着把公家的钱入到自己账上,但这么多年下来各种招待费、活动费、酬己费、养廉费、安家费、娱乐费、车马费、不明生物品尝费、可持续再投入费…

大大小小上百种开销费出来,公公个人年收入也是以十万两起步的。所以,以公公之心度桦山之腹,久高大大滴有钱是板上钉钉的。

近卫师团长曹文耀接到的命令是将琉球诸岛所有被日军“劫掠”的财富全部搜刮出来,然后按照“八二”模式向大本营交纳给皇帝陛下的“献金”。

密令代号为“菊字一号”。

全部的意思便是挖地三尺的意思。

为此,曹文耀专门调动步兵第六联队执行“菊字一号”任务,原因是第六联队的联队长李炎昭是魏公公重点栽培,并寄予厚望的人材。

用魏公公的话讲,李炎昭同志是皇军之中难得的文武双全人材,小小的脑袋却装满了无穷的智慧。

万历四十五年《皇明日报》在正旦之后的头一期发表文章《高举魏公公军事思想旗帜阔步向前》就是李炎昭所写。

魏公公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高兴的批示道:炎昭同志不但是皇帝亲军杰出的将领,更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好的战士。

大本营在台北卫设立的皇军功勋馆中有一幅题词——“向李炎昭同志学习!”

这幅题词就是魏公公的亲笔。

据说,《皇明日报》总编黄尊素私下曾问过魏公公,将来何人能继承公公之伟大事业时,公公脱口便道当然是李炎昭了。这个同志的思想理论工作很是扎实,头脑也很开阔,懂得活学活用,更关键的是他很年轻,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将来咱家要是真的退休了,皇军交给他咱是放心的。

近卫师团去年下半年曾进行过一次思想整顿,这一次思想整顿便是以李炎昭提出的“三学一做”为基础。

如此一个大红人,自是执行“菊字一号”任务的最佳人选。半数官兵都是魏公公家乡子弟的第六步兵联队也是值得信任的。

“八二模式”是魏公公第一次提出。

即对日作战,战利品之缴获一律留二成用于赏赐远征将士,以鼓励皇军官兵以更加勇武的姿态向日本本土进军。

上交之八成便是公公在密揭中所提“数船运不尽”。

强烈的道德和使命感不允许魏公公中饱私囊,克扣给皇爷的孝敬,所以,他让魏老九准备一艘福船,专门装运有破损和残缺的金子、银子甚至铜子。

“确保钱币在流通领域的完整,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是我们每一个帝国公仆都应该做到的事。”

魏公公如此强调。

“菊字一号”任务很快就由第六步兵联队开展,官兵们仔细搜查日军驻防过的地区,小到茅厕的夹层也要掀开看一看,以确保不遗漏一文钱。

战死日军的尸体也被挨个检查,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官兵们还打捞飘浮在海上的日尸,将尸体上的金银之物取下。

金银铜铁、丝绸布匹、粮食武器,只要是能够为皇军所用,并产生经济价值的物件都被官兵们搜罗一空。

甚至桦山久高等日军将领生前所穿的衣服,使用过的器具也被打包。

“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就送给贫苦的人民嘛。”

听取了李炎昭的汇报后,魏公公对他的工作表示认可,同时进一步强调要多搜集一些生活物资,好用船运回去给那些从福建、浙江刚刚迁移到台湾的百姓们。

虽然福建和浙江方面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动员沿海贫民迁移台湾,大本营也按照公公的要求进行了部署,并和一些商行合作,但台湾的物资供给仍然很困难。不少新迁来的贫民们甚至一家几口只有一两条被子,也没什么像样的衣服。

对台湾的开发注定是一个长时间的体系工程,所以魏公公必须确保“移民”的生活物资,哪怕是无条件的支持投入。

因而,能够节省一些便节省一些。

日军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子,用过的碗等等,都是可以运回去给移民们的。

“搜缴的武器不少,有铁枪、长枪…”

李炎昭询问魏公公如何处置敌军武器,是将武器拆解利用还是发给琉球人。

“可以考虑让那些商家们来竞买,毕竟,海事想要做大离不开他们,而皇军又不可能永远给他们提供保护。他们需要有自卫能力,甚至需要有单独的进攻能力…”

魏公公大手一挥。

“让商人们有单独的进攻能力?”

李炎昭细细品味这话,照大明律的话,这不是犯法吗?而且,商家们要是有了单独的进攻能力,那不就又成了海盗倭寇了么?

“有什么不可以的?对于商人们,不要防,要放…”

魏公公提出大明皇军和商人们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皇明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商人和商业。

“海洋很大,世界很大,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皇军暂时无法企及的地方,但皇明终究要走向世界,所以,放手大胆的让商人们去做是符合我们的实际国情,也是符合皇军实际利益的…”

等李炎昭将自家这一系列讲话很好的记在小绿本上后,公公又告诉李炎昭一件事,那就是他已经上书皇帝,请求废除琉球政权,改琉球为大明治下一府或一县。

“便属台湾,暂归亲军都指挥司,由大本营直辖,嗯,不过你说是叫琉球府(县)的好,还是叫什么?”

魏公公总觉得琉球二字不好听,想听听李炎昭的意见。

“这个嘛…”

李炎昭将笔夹在小本子中间塞进上衣的口袋,认真的考虑之后,大胆说道:“公公,不如便叫良臣县吧!”

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过你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书舍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么?第一百四十章 赐斗牛,赏五钱第五百九十章 我们老魏家就是了不得咧!第二百零九章 阿玛要去告发他们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明白不明白?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么会是他?第二百一十四章 夺了熊蛮子的气运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协军第二混成旅团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面,实在太广咧第二十六章 畏惧第七百四十八章 公公,有个女人想见你第五十六章 事变第九十五章 武装干涉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记魏公公教诲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将来找谁托孤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东宫第一百二十章 此间少年来第一百四十章 赐斗牛,赏五钱第二百一十七章 保我等入御马监第三百一十章 攘完外,就得安内第一千章 黑番第九百四十五章 人不能俗气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舍人,创八旗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考中秀才了么第五十一章 男儿当自强第三百零三章 给小的一个机会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的战斗(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负心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魏良臣的七大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舍命搏富贵第十一章 战斗吧,诸君!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脸老汉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这人,真没前途第一百八十八章 陛下腰包不比当年啊第三十四章 武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凭这个行不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东亚最强海军第七百一十七章 咱是借钱,不是要钱!第六百零四章 敌不动 我不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六章 暴起第三十六章 觉罗第三百三十七章 有话上来说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歼击战(一)第一百九十章 殿下,我来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天子派来的,开门!第八百一十三章 名将,大大滴的好第三百三十八章 做人,得有良心第三百章 拜把子兄弟(四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人者,洪太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这人真有前途啊第九百九十二章 兴奋的腿脚也利索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兵进黑扯木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有什么面目回去!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六章 暴起第八百零三章 公公,咱们要打谁啊?第四十三章 俺可是战过贱岳七本枪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来给咱家唱个曲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宫要抢了第十二章 飞空击贼震天雷第十三章 射人又射马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娘娘晕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夺人妻,杀人儿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讨你个鬼的奸咧第五百一十九章 咱家看,就叫曹变蛟好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监的家国情怀第六百三十九章 去东林书院!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爷哎,日本多银山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们还有希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哪个是魏朝?第二百九十六章 汗王嘴歪了第五百零六章 打仗,要死人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哎吆,我的姑奶奶哎!第二十二章 封刀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记第一百一十二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五百四十九章 狼狈从此为奸第一百一十九章 秉笔太监的印第二百三十一章 叶赫的同志第六百章 不如来个大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国,岂知治国难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三百零二章 朕梦到了皇后第七百零二章 魏良臣杀官造反了!第九百五十章 朕知道你老家哪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敢说你喜欢我!第二百五十章 关东大演习第九十一章 我能降吗?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九百四十章 天诛奸小!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凭本事借的钱第三百四十四章 舍人准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