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司礼掌印太监

王体乾何人?

官方角度说,这位是比二叔魏忠贤还要高一级的存在。

因为,这位是天启朝的司礼掌印太监。

而,二叔只是司礼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

司礼监中,除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以外,还有一个提督太监的存在。

这位提督太监自成化朝以后便不再有人出任,但职务却是一直存在。按内廷的规矩,司礼提督太监才是内廷的最高首领,任何低于他的人见面之后都要跪下磕头,口称上司。不过也正因为司礼提督太监位置太高,所以渐渐的便成了虚设,成化朝以来,已是无人再出任过。取而代之的是司礼掌印太监成为内廷第一人。

然而,制度是制度,永远都不会一成不变。这一点正如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般,内廷的最高首领并不一定就是最得皇帝宠信的。最得皇帝宠信的那位,才是内廷最有权势之人。

王体乾便是以司礼掌印之尊和同为司礼秉笔太监的李永贞成了二叔在内廷的左膀右臂,心腹中的心腹。原因便是在内廷之中,他这掌印太监不是最得皇帝宠信的,皇帝宠信的是二叔。

这件事,还有个故事,说是王体乾接任王安出任司礼掌印太监后,按司礼监排名,他这掌印太监肯定位在提督东厂的二叔头上。可是王体乾却要求司礼监及文书房的所有奏单上,都将自己的名字排在二叔之下,如此一来,二叔对他自是一无所忌,无比信重。

良臣记得,史书说因为二叔不识字,所以看不懂内阁的票拟,也没法看懂外朝的奏疏上说的是啥,于是每当这个时候,王体乾和李永贞二人就会读给二叔听,然后由二人改票,再由二叔奏请御笔批红。

李永贞还好,对二叔真的是忠诚一片,至死不渝,所以读奏疏的时候先是原本照读,然后二叔有什么不懂的问他,他才会解答。二叔不问,他绝不会自作主张解读。

王体乾却不同,每次轮到他读奏疏时,二叔总是默然不说话,全程到头都是他一人在说,一人动笔,二叔如个木头似的旁观。

这可以说二叔对王体乾信重,但侧面也说明这位司礼掌印太监还是有些强势的。

这强势不是表现在身份上,而是表现在知识上。某种程度上,王体乾恐怕对二叔这个不识字的九千岁还是有些看不起的。

具体说,这就是识字与不识字的区别。

没有人敢保证,王体乾在读奏疏给二叔听的时候,是不是稍稍“中译中”了一下,夹杂了自己的个人看法,从而误导二叔做出某些利于他王体乾的判断。

以私心度测,良臣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换作是他,也会这么做。

这王体乾,也算得上是心狠手辣之辈,王安便是他弄死的。

王安倒台后,二叔无心置他于死地,只要他去南海子充当净军。可王体乾却因为害怕王安死灰复燃,授意名下太监刘朝任南海子提督,让他杀死王安。刘朝上任后下令不准给王安送食物,王安只好刨取篱笆底下的萝卜吃。三天后刘朝见王安还没有被饿死,便直接杀死了他。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王体乾绝对是二叔的铁杆之一,对付东林党他冲锋陷阵,出力甚大,是公认的阉党中坚之一。然而,就这么一位阉党中坚骨干,崇祯上台后却只定了逆案七等(共八等),罪名也只是谄附拥戴,轻的不能再轻。

二叔死了,李永贞死了,客氏也死了,什么坏事也没做过的大哥良卿也死了,王体乾却安然无恙的活着。

这是一件很没道理的事,良臣的解读是这位掌印太监在天启病死那天,在信王即将成为大明皇帝那天,对二叔已然生了叛心,成了崇祯的内应。否则没办法解释后来的一切。

王体乾没注意对面贵妃娘娘特意叫他来带的河间小案首神情很是诡异,只在那大口嚼着梨子。

这是他第一次离京,之前他一直在尚膳监当差,从内书堂毕业后就一直呆在那,算起来也有八年了。这八年,他混的不是太好,只担了个奉御的差事,比起那些已经当了少监、监丞的同学差的太多。所以,在得知自己被外派出差,他很激动,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好让自己能在贵妃娘娘那里留下一丁点的印象。

说起来,王体乾和贵妃娘娘还是老乡,他家是昌平的,贵妃娘娘则是大兴的。也难说,他这次出京公差是不是也得益这老乡的身份。

外面骑马的两个锦衣卫都是小旗,一个叫田刚,万历十八年生人,一个叫李维,万历十六年生人,二人都是世袭的锦衣卫。

田刚就是那个没跟王体乾去摘梨的锦衣卫,人长的倒也周正,只是却是出了名的心黑。但除此之外,这田刚倒也有勇,曾协助五城兵马司抓了两个江洋大盗,那次,结实的叫对方砍了两刀,都是砍在要害。就这,都咬牙死撑,成功将这对手拖了下来,被赶来的五城兵马司兵丁活捉,后来都叫绑了菜市口过了刀。而他身上则留下了两道长长的刀疤,跟大蜈蚣似的,脱掉衣服能吓哭小孩子。

另一个叫李维的小旗却是贪生怕死的很,这人除了贪财好色外,就没有什么优点可说,更没什么志向。端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种,一生所求就是能够保住锦衣卫的饭碗,然后把小旗传给他儿子。

王主薄一行半道折回了县城,王体乾带着魏良臣继续北上。这一路,双方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这倒不是魏良臣不想和这个二叔的左膀交流,而是对方好像被交待过,守口如瓶,什么也不透露给他。

倒是那两个锦衣卫在中途歇脚的时候会和魏良臣说几句话,良臣对田刚印象较好,因为这家伙大方,请他喝了不少酒。那个李维却是小气抠门的很,哪怕出公差有补贴,报销费用,他也舍不得掏钱出来,顿顿都是蹭田刚的。

良臣都看不过去了,田刚却是无所谓。

这次进京可不是车马行的大马车,人多车慢,仅用七天,就到了通州。

感谢新贵公子2011书友60元赏,感谢郝阿佑、浮云寥寥斋、汉族网麦冬、风铃陶、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高级用户等书友打赏

第五百五十三章 殿下又想开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千岁题词第四百九十八章 九千岁女婿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个狗太监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魏人不错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矿监可换不可废第四十二章 寒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明白不明白?第二百七十三章 师团长阁下的遗憾第四十四章 孝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浣衣局(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有什么抵押物么?第十二章 飞空击贼震天雷第三百零三章 给小的一个机会第二百八十六章 御马监的叛变第四百零七章 东厂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为汉第二百一十章 魏太监就是潘仁美第五十九章 鹰犬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公公胆不小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爹啊,老二当公公了咧!第四百八十七章 你给我死过来第二百九十二章 嫡庶之分大于天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明不以幕府为谈判对象第五百八十八章 东林要反击第三十八章 都不是好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风送我第一船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三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终极杀器(下)为盟主新贵公子加更!第九百四十三章 虎子无犬父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习,不是造反第三百二十六章 薄情寡义可不成第四百零八章 照规矩做事第五十三章 万岁第八百八十六章 侯爷,魏太监去你家了!第十九章 明军第六十六章 彪悍的女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调兵杀魏第七百零一章 关咱个屁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阁下,是时候取旨意了第七百零六章 读书识道理,劳动最光荣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是太子妃第一千零三章 你自己查好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哥是深明大义的人第七百零六章 读书识道理,劳动最光荣第四十章 或许,这就是大佬吧第一千一十三章 今日是孙子,明日是老子第六百零九章 皇爷高兴,咱家就高兴第三百零五章 傲人的贵妃娘娘(四更)第八十章 浩然正气由脸而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挣点钱,好过年第九十章 乡亲们呐!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发冲冠凭栏处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第五十一章 郡守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二百五十九章 关东特别演习的铁幕第三十五章 魏公公手气真好(求推荐)第七百二十六章 做太监就得有逼格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这个假女婿第四百零五章 南城兵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小别胜新婚(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看,穷寇就别追了吧第六百一十七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生打,用心打第六十五章 这东宫,我说了算!第八十章 其实不想走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厂公第二十章 二呆子打仗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去考试了(三更)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给钱第十七章 我不想变成李建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也要有公司第九百八十九章 多少有些感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头第一百七十三章 统一的大决战第五百八十七章 魏家子,狼眼鹰鼻第四百六十九章 狗富贵,勿相忘第七百九十章 墙塌了,人呆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公公,有个女人想见你第一百九十五章 是,陛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日之战役(下)第十五章 不入流的皇亲国戚第一百五十六章 良船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家伙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里有坏人呐第四百六十二章 杀人偿命(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六十二章 摩天岭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场第三百零五章 公公您糊弄鬼咧?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给钱,吾宁死!第一百一十章 大佬的官帖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面,实在太广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