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

魏良臣是见过札萨克图的,上次在北京茶铺外,因为“死鞑子”三个字,良臣还被一个通晓汉话的建奴通事羞辱过。对方当时直接给良臣扣了一顶帽子——“破坏边民友谊”。这个帽子和后世破坏团结有的一比,轻则查禁,重则刑罚。

当时,良臣一直以为,明朝人对建州女真应该是极恶憎恶,人人喊打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眼下的大明朝,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对建州女真的态度,持“友好”者占了大半。

这一来是建州已经归服明朝,其在辽东乃是替大明守边;二来则是明朝在辽东的最高指挥官李成梁对建州极力扶持,导致明朝对建州根本没有防备之心。

直到萨尔浒大战爆发前,明朝在辽东的文武官员向朝廷汇报建州情况时,也多是用“无事”、“恭顺”等字眼进行奏报。实在是不得不报时,也不过用“小患”字眼。

这些根本不是实情的奏报,自然左右了朝廷对建州的政策,直接导致萨尔浒之战时,盲目的兵部官员不顾杨镐请缓兵,准备好之后再出征的奏请,传发红旗,逼迫大军尽早进军。

兵部官员显然以为建州真是“小患”,大军一出就能奏捷,这样早日班师,就能省下不少粮饷。要不然大军久驻在外,粮饷上面,兵部也好,户部也好,必得极力筹措。这可是桩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另一方面,建州使团曾数次去北京入贡,每次都得到了明朝的隆重欢迎。在辽东,凡是李成梁奏请为建州封官,朝廷也是一律予以恩准。不少和建州打交道的官员和建州方面牵连极深,有些官员更是直接就是建州人出任。

而在通事这一块,即翻译外交使节上,几乎充斥着与建州有关人员,这些人因为自身利益,哪怕知道日益壮大的建州对明朝已经具有威胁,却隐瞒不报,甚至直接欺骗朝廷。

就拿去年高淮派驻在清原的马市太监被建州人擒杀一事,地方奏报和辽东奏报都是指称马市太监暴虐,激起建州众怒这才被杀,浑然不提建州此举在律法上的不当之处,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对朝廷的藐视。

高淮在辽十年,威风十年,一朝却因建州事而失势,由此可见,这建州,乃是摸不得的。

大局如此,良臣当日一布衣,敢在人使团面前放什么厥词“死鞑子”,自是自讨没趣所为。也幸好他年纪小,建州人没跟他一般计较,否则,报到官府,关他几天都是轻的。

某种程度上,眼下的建州事,何尝不是良臣前世时的某事翻版。斗争方能团结,妥协,只会纵容,最终,烽烟起,无数人,死。

因为要去抚顺关,良臣自然要对现在的建州和奴尔哈赤了解的多一些。他所知道的尽管很多,但都是日后才会发生的事,因此有必要知道现在建州方面的具体情况。

这个,李永贞也不清楚,帮不了良臣。

好在田刚和李维是锦衣卫出身,锦衣卫当年在抗倭援朝之役中就曾向朝鲜及辽东派出大量军事情报人员,这些人在战后虽然撤回了国内,但留在辽东的也不少,从上至下建立了一套情报体系。

奈何,因为在和外朝的争斗中,万历皇帝始终处于下风,导致不得不“躲”在深宫之中,使得锦衣卫得不到皇帝的有力支持,间接失去了辽东情报的主导权。李成梁又镇辽数十年,在他的强力打压下和朝廷的刻意支持下,辽东的锦衣卫情报体系可以说是被重创,余下的也难以影响局面。

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对东林党十分亲近,此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在移宫案时,却是出了大风头。因为,正是在他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帮助下,杨涟等东林党人才能肆无忌惮的冲进皇宫,绑走太子,威逼李选侍,甚至威胁已被万历遗诏册为皇后的郑贵妃。

锦衣卫下属的大汉将军及宫城侍卫是守护皇宫的最后一道关卡,这道关卡若是被人策反,恐怕就是皇帝也得忍气吞声。

骆思恭凭借移宫案中的出色表现,在天启年间快活了四年。最终,被二叔魏忠贤干翻,接替他的便是被东林党蔑称为“阉党五彪”之一的田尔耕。

那是一个打虎的好男儿。

二叔倒台后,骆思恭的儿子骆养性被东林党重新扶上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子,此人在崇祯年间一无表现,倒是在清军入关后,带头剃发投降了。

骆思恭极力向外朝投靠,自是不可能为自己的部下们争取什么。他本人,也是有十多年没有见过皇帝了。

田刚和李维费尽力气,才算帮魏良臣弄到了一些情报。但即便如此,这些情报还是很有价值的。

其中一条就很让魏良臣触目惊心,即从万历二十四年以来,辽东有百余人因建州事被罢官免职,或锁拿入狱。

而这些人被处理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建州暴虐,或激起边衅,或言语激怒建州,或越级上本,夸大其辞。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并非京官。这一点倒不难解释,因为李成梁再在辽东一手遮天,总没法对朝廷派来的官员动手。对付京官,最好的办法就是收买。

可惜,来了个熊廷弼。虽是七品,可一点面子也不卖李成梁,上任不过半年,就向朝廷递交了三道弹劾李成梁及熊廷弼前任的奏疏,搞得李成梁灰头土脸,北京都察院那边,也是被熊廷弼搅的不得安生。

“建州兵马对外,皆是自称大明官军。”

郑铎虽是朝鲜人,但逃到辽东已有二十年了,对于建州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一些。

奴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完全就是披着明朝的虎皮,这让不少小部落闻风而降,尤其是更北边的生女真。一听说明朝官军来了,要么远循,要么被建州收服,成为其四旗兵一员。

及至对乌拉、辉发、哈达、叶赫等部的征战,建州也是得到李成梁的大力帮助。奴尔哈赤有败象时,当地驻防明军就会直接出手,予以解救,甚至伪装为建州兵马,助其攻伐。

前蓟辽总督蹇达在百年后被伪清公然从所修伪史《明史》中删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蹇达在任时,顶住了李成梁,多次发动对建州的攻势,破坏了奴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步伐,使建州部众损失极重。

这位“皓首筹边”的老人,死后连名字都被删除。而反观李成梁,伪清修史的评价可是高的离谱,谓之有明一代,边事首功者。

不可谓不讽刺。

“舒尔哈齐在黑扯木,那里离铁岭很近,铁岭又是李成梁的老家,他不可能走铁岭。沈阳那里,他更不会去,所以,舍人想要拦住他,只有守在这个地方就能等到他。”

李永贞和田刚他们对辽东地形都不熟悉,唯一熟悉的沈炼又是李家的人,有关札萨克图的事,良臣没敢告诉此人。现在,能帮上忙的活向导,也就是郑铎这帮飞虎军的人了。

郑铎说的地方是长胜堡,此堡位于沈阳左卫境内,与辽西蒙古接壤。札萨克图奉父亲之命去北京告状,牵涉的又是李成梁,所以,此人不可能有胆量走大道,那么,由长胜堡至广宁,越过盘山入关,便是他的唯一选择。

这条路,不但可以避开建州人的追捕,更可以避开李成梁的兵马。只要入了关,任他李成梁手再长,总不可能公然派兵追杀了。

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却不得不解决。

那就是,魏良臣手里没兵。

他能通过叶赫东哥知道舒尔哈齐派札萨克图入关告状,那么奴尔哈赤和李成梁同样也能知道。

如果两方都做出了同样选择,派人追杀札萨克图,魏良臣想要抢下人,就得同样有人手。

单凭郑铎他们五十人,未必就能挡住两路追兵。

良臣有些为难的看向田刚和李维,心里想着这两个家伙是锦衣卫的人,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让辽东的锦衣卫帮忙。

可李维却直接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因为辽东的锦衣卫现在都是暗处,明面上甚至一个衙门,联络点都没有。这些人擅长的也只是潜伏、侦探,要他们跟辽军火拼,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有都指挥使骆思恭的手令,但这,想都不要想。

李永贞摇了摇头,他爱莫能助。

良臣想到熊廷弼,他是辽东巡按,名义上可以用剿匪为名头调动兵马,但却不知此人在哪里,并且,他就算调的动,调的还是辽军。这些辽军愿不愿意帮他和李成梁的人作对,也是未知数。

时间紧急,不容良臣多耽搁,他将心一横,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就用郑铎他们去抢人。

郑铎他们原先就是马匪,这五十人中有汉人,也有朝鲜人,蒙古人,甚至还有几个女真人。

这帮人从前都是横惯了的人,良臣让他们奉公守法,难。叫他们杀人放火,却是一个比一个来劲。

都说富贵险中求,扳倒了李成梁,就等于替高淮报了仇。关门军变和建州讨款的事,说不定也有机会翻盘。

郑铎他们肯入飞虎军,冲的就是高淮许给他们的前程。打家劫舍一辈子,谁个不想有个安生的职业养老,哪个愿意提心吊胆一辈子过的。

现在,机会就在他们面前,干不干,你们自己选择。

“张公公要我们跟舍人来,我等就是豁出性命去了,只是,”郑铎顿了一顿,“这件事还得有些帮手才行。”

良臣无语,他要有人手,还能单靠你们?

郑铎却道:“我知道有帮降倭,若舍人能放出他们,这事就有九成九的把握。”

感谢无事闲飞、杀鞑子的好哥、郝阿佑、吃清屎的叫兽延虫年、梦回天上a、高级用户、卧槽这名都有、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ning1203、我是瑶族的瑶儿丶巛、光看不写的人、蓝十二角日、汉族网麦冬等书友打赏!

第二百五十一章 演习,不是造反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师,我是帝父第十五章 北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魏福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谊天长地久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四百三十章 特殊款待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文钱都记账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贝勒领哪旗?第七百一十六章 闹大了,没人能保你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三十一章 钮祜禄家的汉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轻人,多补补第五十九章 司礼监的分管大佬第一百五十二章 日本的带路党第三百零二章 大福晋是和平的使者第二百三十章 你还能收多少礼?第三百章 忠心为国孟国忠第五百七十四章 巴巴,你消消气第六十四章 黄泉路上做个伴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爷动不得第三百零六章 告诉你大哥,我还活着第三百九十九章 你过来第一百零三章 放荡了一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子就是能干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晋不错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第八十四章 大贝勒的绝望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巴,你怎么能告我状呢?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心开花第四十九章 顺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夺人妻,杀人儿第四百一十二章 打死几个也好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谊天长地久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清,能做到么?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七十章 圆满第二百七十五章 舍命搏富贵第三百六十九章 爱朕,就切了吧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协,绝不接受!说点题外话第二百七十五章 诸君,事变的机会来了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杀鞑的第七百二十章 虱子多了不痒第十二章 飞空击贼震天雷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个可怜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秉笔 提督 图谋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公公的历史是否清白?第一千二十二章 想跑,没门!第八百三十九章 给官给人就是不给钱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杀鞑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的合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天子派来的,开门!第八十二章 乱入的魏公公第九百九十四章 贵妃为人老道第五百三十章 用刑之道在于诛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魏人不错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与我杀奴者,皆帝国之勇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将来我万岁,必先杀你第九百零七章 丰城贵人第七十八章 归藩第一百一十三章 魏公公断案第三十九章 有本事,冲我来(求收藏)第七百六十六章 海上三大寇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八百一十九章 敢犯内臣者,皆可杀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派正规军过去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魏良臣,一股清流啊第六十三章 优惠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阉不立危墙之下第八十四章 巨资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礼逼宫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第二百五十五章 职业造反第六百五十五章 烧...烧得好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王安第二百七十三章 师团长阁下的遗憾第二百九十四章 齐楚浙宣第一百八十章 清君侧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九百四十九章 顺第四十九章 小爷不是来割鸟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监!第九十四章 凿石人、卖河图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人行,必有我爹第八百六十九章 咱是个讲理的人第二百章 欢喜的泪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 马士英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真是甲等第一第四十七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一千零一章 功劳全是咱家的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第七十六章 太子者,有如我这般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公公是厚道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股东大会第三百六十五章 地图开疆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是有夫之妇(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记魏公公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