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如作俑者

“乡亲们心意是好的,但是欠缺了点规格,未免有些不美。”

离开曹家岭后,蒋方印一路上都听魏舍人喃喃说了四回“规格”,且每次说起这“规格”二字时,脸上总是充满遗憾和无奈。

规格是什么意思,蒋方印虽是举人,经腹满伦,但还真不懂。他只知道要是魏舍人没事经常去曹家岭看看,那无疑会让曹家岭的里正乡老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正当时别扭的样子,可是深深烙在蒋举人心头。

身为举人,早年蒋方印未曾投杨镐为幕僚时,在家乡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说是一霸,也不为过。也正因为有身份,故而蒋方印对于乡里之间的事了解的是门清。

别看曹家岭的百姓欢天喜地的欢迎魏舍人,为魏舍人建生祠,人人对魏舍人崇拜的不得了。可这背后,却也是涉及钱财之事的。

没有钱,那生祠怎么修起来的。

没有钱,那祠前的功德碑是怎么立起来。

没有钱,这酒水又是怎么置起来的。

没有钱,那锣鼓宣天的场面是怎么弄出来的。

也许,曹家岭的里正和乡老们没有摊派,所需钱财都是村民自发捐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里正乡老们没有从中挪走一二,这件事本身又是否是有人从中牵头。

世上的事,没有人号召,没有人带头,你叫好的人再多,都是干不成的。而那些号召带头的人,不从中得利,也是不可能的。

蒋方印当然不会认为里正之所以别扭,是因为害怕这位钦差魏舍人查他的账。左右一个土地庙,能有多少油水可捞。

他认为,那里正怕的是日后的进项。

这可是大头。

别小看了魏舍人祠,这里面来钱的门路可多着哩。

曹家岭的乡老里正为何巴巴的赶到虎皮驿请魏舍人亲自去“点金”?

还不是想借魏舍人的大名和那身官袍弄钱么!

以蒋方印走南闯北的见识,看过的土地庙和山神庙没有万座,也有千座。这些小庙建的都是千篇一律,除了里面供奉的神仙不同,没有任何区别。但可千万不能小瞧了这些庙,只要修缮维护得法,那不亚于一座座小金矿啊。

世上有占道收费的,有霸桥索财的,通常这类人叫车匪路霸,百姓人人痛恨,但有一种人,往庙里一坐,百姓却心甘情愿把钱送上。

这种人,叫得道高人。

小小的魏舍人祠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得道高人在里坐着,原因无它,太小。但这丝毫不影响魏舍人祠能够让人发财。

求神拜佛要心诚,怎么心诚,自然是给神仙上贡。贡献越大,神仙就越是保佑你。反之,没心没肺的,神仙如何搭理你。

蒋方印敢肯定,魏舍人前脚刚走,后脚里正乡老们就会往舍人祠里放个功德箱。

仅凭今日魏舍人亲临,方圆数十里百姓蜂涌而至的盛大场面,一天下来,功德箱里肯定会堆满铜钱。

这就是进项。

并且这魏舍人祠可不比其它庙,拜的不是死人,而是大活人,是一个连神仙都害怕的大活人,是一个百姓们亲眼看见过的大活人!这可比那些在天上的神仙们,更让人心悦诚服的上贡。

只要魏舍人风风光光在,这舍人祠的香火就断然少不了,那进项就跟细水长流似的,日日有,月月有,苟日有。

可现在魏舍人说要没事经常过来看看,里正当然叫苦了。他们可指着借魏舍人斩城隍的事迹发财呢,你这天天挂在心上,就算自己不来,隔三岔五派个人看看,这万一发现他们利用舍人祠谋利,还不法办了他们?

所以,蒋方印能够深切体会里正等人心中的苦涩,同时,他也不明白魏舍人干嘛要说经常过来看看。

这是一个警告么?

如果是那样的话,蒋方印对魏舍人就真的刮目相看了。

真是小小年纪,就独具慧眼啊。

只是,既然你担心这个,为何不叫人拆了呢。

生祠这东西,古往今来倒不是没有过,可少,少之又少,毕竟晦气。

哪个大活人好好的,愿意别人给他修个生祠呢。

你魏舍人如今前途无量,凭的沾这个晦气做什么。

百姓们就算感你大恩大德,如我这般著书立传便可,犯得着修个什么生祠么。

蒋方印难以理解,但当事人乐乎乎的,他也不会犯傻去点那个忌讳。自打从恩主杨镐那里知道这位魏副使竟然是贵妃娘娘的人,还是小国舅亲自向姐姐举荐的人材后,他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勇攀高枝,不畏艰难,不畏困苦,使平生夙愿能够得偿。

蒋方印的夙愿是什么?

做官。

若不为做官,他何苦考什么功名,还中了举人呢。

只是,举人功名就可做官,只要不嫌弃,偏远地区做知县都是使得的。本朝嘉靖年间的海瑞不就是个举人么,从小小教谕一举做到了应天巡抚高官,堪称举人榜样。

蒋方印不想做海瑞那种官,那种官太苦,买点猪肉打个牙祭都让人惊呆的官,实在不是他做的来的。

他原本是想继续上进,考个进士的,可惜,运气实在是不好。

不甘从小官做起,又实在考不上进士,蒋举人索性就当了“山人”。

一般来说,“山人”一听名字,就当是居住在山区,与外界接触转较少的山区百姓。然而,从“山人”这个称呼问世以来,代表的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山里人,而是那些没做官却想做官,身在民间却想挤进庙堂的读书人。

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都有功名,或是举人,或是秀才,但却全部放弃科举,云集于两都或九边,通过各种方式想跻身庙堂。

他们的榜样有三位,一位是“阳明山人”王守仕,一位是“弇州山人”王世贞,一位则是“四溟山人”谢榛。

十三年前,成了山人的蒋方印成功成了朝廷大官杨镐的幕僚,本想借杨镐的势一飞冲天,岂料杨镐却因为讳败为胜被皇帝下旨罢免。结果就是蒋举人整整蹉跎了十三年。

直到,一个多月前,几乎被所有人认定不可能再复出的杨镐突然得到了新的任命。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蒋举人不敢将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了。因此,在得知恩主的副使竟然是宫里的红人,他的心思一下就活了。

活了的结果就是倒霉的魏舍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沈阳。

魏良臣不知道始作俑者竟然就是自己引为知己的蒋举人,他现在一心挂念的就是“规格”二字。

规格就是逼格。

曹家岭村的那座小庙实在是不入他的耳目,令他耿耿于怀。

他想象中关于自己的生祠就算不比孔庙,至少也得是文成武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那种。

要有统一的建筑样式,要有统一的庙风,要有统一的工作人员,要有统一的宣传途径…

良臣沉浸在对自己生祠的规划之中。

现在的他,身心还是很放松的。

一来,降倭得到了有效安置,托蒋方印这个钦差正使幕僚的身份,长胜堡的守备胡三炮不得不答应提供一段日子的吃住。

二来,辽东百姓的淳朴热情还是深深的打动他的。

三来,沈阳城越来越近了,这意味着,如果杨镐不是糊弄他,他有可能在这座重镇里面创造一笔很大的GDP。

郑铎带着部下依旧随魏良臣来了沈阳,除了这些飞虎税兵外,大岛还带了十个擅使长刀的降倭作为钦差副使的贴身护卫。

……

作者注:海瑞,汉族。

第五十章 仁义第六十章 三里铺绞肉机(一)第九百七十二章 诏狱可还空着?第一百四十五章 双十一大开拓第四十六章 以后叫我巴巴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阉不立危墙之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鸡犬升天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二百三十一章 钦差副使第二百章 无主之物第九十四章 大郎回来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软弱是无法维新的!第八百八十一章 南都内守备衙门第三百六十五章 地图开疆第五百七十九章 跑的罚,趴的赏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驿站 内廷堪验第九十七章 做人,不能这样第六百二十四章 没钱不要紧,可以去借嘛第五百一十章 洗洗才能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十二太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有什么抵押物么?第八百五十五章 造福天底下的有钱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场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三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桩难为事第一百零七章 联合舰队第四十七章 如何跟知识分子打交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里有人就往哪里打第二百六十三章 催命鬼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不是肃宁魏良臣吗?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咱家给你们买官第一百七十八章 常石镇倭事件(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咱做对食吧?第十章 死马当活马医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皇回忆录(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也要有公司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第六十九章 不愿分家产的魏公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建州奴围了阿布达里岗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不负天下人第三百零九章 海军姓朱还是姓魏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凭本事借的钱第二百九十八章 黑图阿拉城外的爆炸声第七章 双杀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凭本事借的钱第八百三十七章 东南拓海,五省联动第一百零九章 殿下,你的债务到期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明武运长久第七十三章 再见,辽东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贝勒疯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帮您收了礼第一百四十五章 总攻击第九百五十六章 贵妃的担忧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九十章 乡亲们呐!第一百七十一章 维持会 科举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监真的杀人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名将,大大滴的好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借点钱吧?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圣像第九十六章 公公一令,地动山摇第二百零四章 辽东的黑恶势力第八百四十九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赴后继第三百二十三章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十七章 倭国镇守中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四十七章 千岁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护国还乡勇士团第三百四十六章 亲兄弟明算帐第七百四十章 剌魏第五十二章 国书第七百四十一章 区区毛贼,有何可怕!第九百九十九章 不要太猴急第三百一十一章 苟富贵,勿相忘第一百四十四章 主公才是大大滴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义灭亲的二叔!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五百四十八章 殿下好人哪!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须给我交待第一千零八章 代厂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日久,终见人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丈,你女婿要不行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只要魏公公同意,东厂就照办第四百五十章 为夫守节第七百六十章 万历维新 天诛东林第五十三章 做个梦也能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可以这样(求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道朝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钱,我们升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不见,心不烦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来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宪兵在行动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宫第六十五章 弟兄们,接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