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筹码互换

地地道道的威胁,也是空口白牙的威胁。

因为杨镐没有说过这件事。

事实上朝廷对于六堡弃守一事,完全是听信李成梁所言,认为这六堡的确没有什么价值,弃了就弃了。皇帝对于此事,也没有任何批复。除了辽东巡按熊廷弼上书反对之外,满朝士大夫几乎再无一人对此提出疑议。

而辽东的地方官员对此有意见的,大多不是被降职就是调职,少部分甚至直接被除官。执行放弃六堡和屠杀不愿搬离居民的更是李成梁的亲信,为了消弥此事的不利影响,李成梁可以说是或威胁,或收买,达到了上下封口,人皆叫好的效果。

要不是湖北来的那个熊蛮子亲自走访了一圈,然后义愤上书,六堡居民的血泪史根本就不为人知。

魏良臣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件事,所幸在京师湖广会馆那趟误打误撞,他才得以了解事情经过。

既然知道,法理上这件事不利建州,小千岁自然是希望把这事拿出来说一说。他这次来建州,可不是如李成梁希望的那样以赔罪换取建州都督息怒,换取边陲安定,而是来看一看,走一走,谈一谈的。

要谈,就得有筹码。

洪太主之死和高淮欠款这两件事眼下是奴尔哈赤的筹码,但宽甸六堡和汉人逃民,以及舒尔哈齐告状却可以成为良臣的筹码。

舍人官职虽小,协办钱粮欠款副使却是责大。所谓位卑而权重,便是此中道理了。

辽东上下都可以将他这个杂流舍人不当一回事,但却谁也不敢怠慢,因为这位魏舍人有直达天听的权力。这个权力在辽东,只有四人有。一是辽东都指挥使李成梁,二是辽东巡抚李炳,三则是钦差正使杨镐,四则是辽东巡按熊廷弼。

熊明遇没有这个权力,他的直接负责对象是兵部尚书李化龙,而李化龙则是向内阁负责。

有这个区别在,魏良臣就敢空口白牙,大喇喇的威胁建州。但这不重要,重要的建州方面也好,熊明遇也好,他们不可能求证这件事的真假。

杨镐曾为援朝军务经略,如今东山再起为钦差正使,最盼之事便是能够重新巡抚辽东,取得实权。在这个节骨眼,他不可能为了六堡弃守一事和李成梁、和朝廷大部分官员发生争歧,那样的话很容易得罪对他复出一直抱有看法的官员们。

毕竟当年蔚山之役,他杨镐犯的过错足以杀头。这桩黑历史也是他最不愿意被人翻出来的事情,以朝廷现在的党争形势,不说他杨镐本就是走了贵妃娘娘的路子才得以复出,就算不是,老老实实低调做人也就罢了,真跳起来搞事定会被无数弹章淹没。到时,就算皇帝保他,他自个都没法厚着脸皮再做官。

当下这个时代,风潮不但可以断绝一个人的前途径,更可以杀人。

翻出六堡,无疑是正确的策略。在这个问题被抛出后,酒席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良臣回到建州安排的住处后,反复考虑六堡的得失。

从现有情况来说,李成梁当初上书放弃宽甸六堡的原因是因为六堡孤悬,易攻不易守,所以与其年年耗费重金打造六堡,不如弃守,将居民迁到边内安置。这样一来可以省下大量资金,二来也可以避免汉人通虏。

然而当年提议在宽甸设六堡的也是李成梁,只是当初他提议设六堡的原因却是为了进取,指称设六堡可以有效牵制监视建州,通过移民加强当地驻守,数十年后,则大明又添数百里防线,一二重镇。

设与弃都是李成梁说了算,他是镇辽老臣,辽东的擎天柱,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至少,朝中的官员们是这样认为的。

良臣寻思,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年纪的问题。年轻求上进,勇于进取,好封官荫子。年纪大了,什么都有了,自然是没了再向上的动力。老人嘛,求稳求太平求无事,自古皆是。

且不说李成梁弃守六堡是不是有资虏之嫌,单从这件事来看,良臣认为李成梁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他这位辽东的擎天柱其实也怕了奴尔哈赤,这个昔日他家的马奴已经强大到李成梁自己也忌惮的地步。

对于奴尔哈赤而言,恩主李成梁也已从靠山变成了绊脚石,就拿高淮欺辱建州一事而言,若非顾虑李成梁,奴尔哈赤如何能够容忍高淮的税监税兵在他建州横行霸道,打了那么多白条呢。

仅仅因为害怕损失,就宁愿付出更大的牺牲来换取对方不发难,这个逻辑良臣是想不通的。

如果李成梁认定奴尔哈赤终有一日不会再受他节制,那么他要做的就应该是如同年轻时一般,先发制人。趁着辽东明军精锐尚在,还堪战的前提,拔掉这根剌,而非退让纵容,把这条彻底养成恶狼,养成猛虎。

让建州放弃到手的六堡和那上万汉人,根本不可能。魏良臣狐假虎威的再厉害,装神弄鬼的再凶,没有刀把子说话就让人家把吃进肚子里的肥肉吐出来,便是他自己也不信。

他只要这件筹码能够抵消奴尔哈赤的一件筹码就行。

临走之时,他向额亦都提出释放舒尔哈齐子阿尔通阿的事。这件事倒真是杨镐交待他的,因为舒尔哈齐本人现在落在了李成梁手中,那么杨镐就想退而求其次,把他的儿子弄到手中。

杨镐打的主意其实和当初李如梅劝他父亲是一样的,就是扶持舒尔哈齐,削弱奴尔哈赤。

这是杨镐为自己当辽东巡抚布的后棋,一旦他如愿以偿,那么建州的事必然会成为他这辽抚的重中之重。仅辽东眼下的局面看,海西诸部和蒙古人都不足为患,独建州才是要重点关注的目标。

有了阿尔通阿,舒尔哈齐死也罢,活也罢,将来杨镐都能将阿尔通阿养出来,如同李成梁养奴尔哈赤一般。

建州地形复杂,关系也错缩复杂,单纯大军进剿,不可能彻底拔除其势力。那么抚弱制强这套老把戏,就必然要再次拿出来。

Wωω✿ тt kan✿ ¢O

良臣倒是不在乎那个阿尔通阿,在他看来,以夷制夷是不错的妙招,但夷来夷去还是夷。解决了眼下的问题,终还是会给子孙留下另一个大问题。所以,提高辽东汉人人口,加强夷人汉化,发展当地民生,才是最有效的手段。“改土归流”已在湖广取得实效,这个不错的制度应当向辽东,向西北,向明王朝势力所及范围大规模推广。

不过既然杨镐想要阿尔通阿,那良臣肯定不能白了这个便宜老师的面子,因而顺口也就提出来了。

额亦都和何和理在听到这个要求时,并无什么反应,禇英那里只是斜头看了眼魏良臣,只代善闷沉沉的抬脚就走。

熊明遇待建州人离开后,想开口问问魏良臣六堡的事到底是杨镐大人的意思,还是天子的意思。

良臣却是不答理他,起身就走。

熊明遇颇是尴尬。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殿下需要借钱么?第一百五十三章 锦衣卫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鸣惊人第四百七十章 二呆子,你还年轻第一百九十章 老师挂帅,学生出力第一百零一章 历史的转折(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户更重要第一百六十三章 啊,原来是魏学长第八十七章 过了今晚,你就走吧第八十二章 联兵(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太监的家国情怀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明不以幕府为谈判对象第七十七章 大明建州忠勇护国还乡勇士团第五百二十九章 怎么办?用刑呗第八百三十八章 孙子,爷爷待你不错咧第七百零八章 此地是宝山第七百八十四章 海军这帮马鹿!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皇比江户更重要第七百一十四章 有功无过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美夕阳红(终章)第五十章 将来或可扫天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爷炮第一百七十九章 呜呼,二叔,真忠贤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忆录(番外结局篇)第三十一章 鳌拜第二百五十四章 八千女鬼代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里第四百零八章 照规矩做事第五百九十章 我们老魏家就是了不得咧!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一千一十四章 太子妃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常石镇倭事件(上)第一百章 你那狗拿耗子的女婿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奴尔哈赤反动集团书第五百五十九章 陛下,好皇孙啊!第一千零三章 你自己查好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士道的精神在哪里第四十八章 命中有大富贵第三百四十六章 视钱财如粪土第一百五十四章 监军太监训练班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输了个精光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种人,不诛不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撑船第三百七十三章 内官监魏公公第五百五十章 朱轩媁,人才啊第三百章 还是和明军谈谈吧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贵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品的杂流官第五百六十一章 朕做担保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线无战事第十八章 棒子第五十九章 鹰犬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杀鞑第六百六十七章 标下水营关系重大第四百六十二章 杀人偿命(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国际主义的力量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县第一百二十七章 见面就给钱第一百六十三章 欲破浙党,先诛魏阉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晕血第一百五十章 想进去就进去啊第五百三十六章 朕要他知难而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咱做对食吧?第二百六十章 不就死个儿子么第六百九十九章 议什么议,杖死得了第三百零三章 给小的一个机会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厂公第五章 同道中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珰亲征,绝不空手!第六十章 三里铺绞肉机(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公公莫见怪第七百七十章 菊与刀第五百三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第二百八十九章 亲军永远忠诚于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六百三十三章 狗贼,你来吊什么唁!第一百七十六章 常石镇倭事件(上)第四章 是打还是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咱怎么说,你们怎么做第六十八章 相对两无言第六百零九章 皇爷高兴,咱家就高兴第七百三十四章 火拼高邮卫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这朋友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锦衣卫办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贝勒疯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西李和巴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正事要紧第二百二十章 陛下圣威,神灵也惧第二十九章 哭坟第五十九章 司礼监的分管大佬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委屈不要紧,跟我说第八百七十七章 最强大的兵员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难道是走狗?第五百四十章 殿下,你肯怀了么?第九百二十二章 贵人,你觉得你值几个钱?第一百零一章 当今天下,什么最吃香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礼逼宫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呆子,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