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驹

这一夜,良臣睡得十分舒坦。

他梦到了二叔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帮腾骧四卫护卫得意洋洋的向他走来,然后拉着他的手,对四周围观的文武傲然说道:“此乃吾家千里驹!”

一觉醒来,外面车马行的人已经在喊上车了。

睡在隔壁的许显纯早已经洗漱回来,见良臣醒了,不由笑道:“小兄弟昨天夜里梦到什么好事了,傻笑了几次。”

“噢,有么?呵呵…”

良臣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他担心夜里是不是瞎说了什么梦话,不过见许显纯和旁边人不在意的样子,想来自己哪怕睡着了,也是“守口如瓶”的。

许显纯在静海给良臣的银豆子,良臣没能还回去,不过却给了许显纯更加深刻的印象,对这小兄弟颇是刮目相看。路上很是照顾,还请良臣吃了一顿好的。

从铺上爬起,良臣穿衣服时随口问道:“许大哥,你进京之后就去考武科了吗?”

许显纯一边收拾包袱,一边回道:“嗯,进京之后我就要去兵部报到,然后在兵部的馆驿等开考。”说完,面露愁色,“这次赶考匆忙,许多习题都未仔细看,临时抱佛脚终归是没用,上了考场怕是要悬。”

许显纯不担心弓马不过关,他对自己的身手很有自信,只是策略要考的内容太多,又不知这次考官出什么题,因此难免忐忑。朝廷规定,策略不过,考生是不许考弓马的。

要是这科不中,许显纯真不知以后怎么办才好。

良臣系好腰带,上前宽慰道:“许大哥放心好了,你一定会考中的!你要是考不中,就没天理了。”若说旁的事,良臣没底气,许显纯考武进士这事,却是敢拍着胸脯笃定的。

“考场上的事,哪有人说一定会考中的,不过还是承小兄弟吉言了。”

许显纯系好包袱,方想起一事,忙问良臣:“对了,我还不知小兄弟叫什么名字呢?”

那夜在姚官屯时,东厂的番子曾经盘问过众人姓名,只是那时许显纯也很紧张,光顾着应付番子,哪里记得良臣叫什么名字。

一路上也没问过,只以小兄弟称呼。倒是魏良臣,心里淡定,面对番子没压力,因此反而把众人的名字都给记下了。

“我叫魏良臣。”

良臣一脸笑容的看着许显纯,跟着说了句,“我二叔叫魏忠贤。”

这把许显纯弄得一头雾水,他知道良臣是进京找他二叔,但他二叔叫什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不过许显纯没往心里去,也没多想什么,朝良臣点了点头,拎着包袱先去车上等。

许显纯走后,良臣嘿嘿一笑,正要去洗脸,就看见张差闷闷不乐的进了屋,然后一屁股坐在铺上。

良臣本不想管这赌徒,但见他这样,也是好奇,便凑上前轻声道:“张大哥,你怎么了?”

张差闷声道:“我表哥给我的信上说他会在通州找我,可我这马上就要走了,也没见他人。”

“许是你表哥不知道你到底哪天到,所以误了吧。”

这年头又不是后世,手机随身带,交通准点到,误了时间再是正常不过。良臣见怪不怪。

人没来,张差还能怎么办,他又不能在通州等着,只能拎着包袱去上车。

出屋时,张差问良臣:“小哥是去京城寻亲?”

良臣道:“我去京城找我二叔。”

张差道:“噢,那咱们在京城就要分手了,我要去蓟州投亲。”

良臣记得东厂番子盘查时,张差说过是去蓟州投亲。他朝张差微一点头,便去洗漱了。

院中,陈氏母女也收拾好了包裹,不过却不是和众人同去京城,而是返乡。

昨夜高起潜过来寻妻女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因此很多人都觉奇怪。

车马行的人还特意问明白了,方卖了回程的票给陈氏,让她和女儿在客栈等回去的马车。

良臣洗完脸后便去上车,车上,人已经不多,只有七个人。

人少了,地方便大,坐着比前几日可是舒服不少。

马车出发后,许显纯说是临时抱佛脚没用,可还是捧着书聚精会神的在看。好在,通州往京城的大道修得平整宽阔,不然,一颠一颠的,看着肯定吃力。

良臣忍不住在想,要是日后五彪之一的许显纯看书看成个近视眼,那就有趣了。

到底是大明两京之首,天下繁华所在,还未到京城,这官道上的来往商旅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了。

通州是漕运的终点站,南方的漕粮和货物经此地转运北京,由此使得通州到北京的道路异常繁忙。

有些地段因为经过的车马太多变得拥堵不堪,长长的队伍能排出数里地,南边的过不去,北边的过不来,以致顺天府不得不专门派出官兵在此维持交通秩序。

一些路口还设置了各种警戒标志,或三角形标,或圆形标,颜色分红绿黑三种,看着倒像是后世的交通信号灯。

良臣一路过来,真正是开了眼界,颇像是头回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着实开了眼界。

南来北往的客商行人,操着各式方言,说什么话的都有。

只是,良臣听来听去,却是没听到他前世所熟悉的“普通话”。他听到最多的是熟悉的南京话,也是明朝钦定的官方语言。哪怕此时距离成祖迁都北京两百年,南京官话仍是明朝的官方语言。

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当年随成祖迁都北京的大半都是江淮勋贵,皇帝自己也是说南京官话,如此一来,这官话的地位自然无法撼动。

明亡之后,直至伪清中叶,北方官话方才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标准语言。良臣记得前世建国之后,官方曾票选制定标准语,结果以川话为主的西南官话一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导致普通话在中国坐大,最后一统天下。

对此事,良臣也说不上多少遗憾,算起来,他也是精通两门语言的人。南京官话他会说,河北话他也会,所以一路上不管和谁交流,都没有问题。

临进京城,又有两人下车,接着,陆续又走了两个。等到了车马行在京城外的终点站时,车上就剩良臣、许显纯、张差三人。

许显纯着急去兵部报备,所以和良臣匆匆道别,约定有缘再见,便立即进城去了。

张差是去蓟州的,还得转车,因此下车之后便去买蓟州的票。

良臣这边也着急去御马监找二叔,但不知道御马监在哪,他听人说皇宫有专门的一道宫门供宫里太监宫女和外面的亲人联系,所以便准备去问问。

刚从车马行出来,无意间良臣看到张差被一个男子拉着,慌慌张张的不知去了哪里。

碰上抢道的了?

良臣一惊,天子脚下,光天化日的也有强人不成?

第三百零八章 唐伯虎画的第一百九十五章 截胡第一百零九章 请生祠第四百四十章 你有钱么?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许抵抗第七百四十九章 咱家不是那种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哎吆,我的姑奶奶哎!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镇诏狱 入者无出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郎,朝廷有任务给你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体如何?第六百六十七章 标下水营关系重大第八十七章 过了今晚,你就走吧第九百二十一章 坐地还钱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案首真要孤身入关?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治时代的正式开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专业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六百九十五章 老李头,你弄啥咧?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千里之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军事保护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贤好,忠贤妙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贵妃娘娘的人第九十五章 武装干涉第八百六十章 马克沁?加特林?第一百二十七章 淑儿是你叫的么?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是,教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敢说你喜欢我!第七百零一章 关咱个屁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是南下,还是北进!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五十四章 陛下又有皇子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凡事要提前准备第四百八十二章 谢魏公公赏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监挂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虎躯一震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器库第六百六十七章 标下水营关系重大第二百七十四章 啊,昭和的气氛第八十四章 巨资第六百一十六章 照规矩做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变通第四十二章 寒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当太监,也要强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十七章 将来我是小祖宗第三十一章 钮祜禄家的汉子第一百零三章 近卫师团组建(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姐是贵妃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么会是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还是姓孙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十三章 射人又射马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是太子妃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山双飞燕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坊桥事变(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五十六章 事变第二十九章 御马监的李大傻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七十章 娘娘,我们忘了皇长孙第一千二十一章 娘娘,太毒第八十五章 废品收购站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林群英会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四百八十章 莫要怕,咱家给钱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鸣惊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个一切第三百五十章 兵仗局大拿公公第二百二十二章 内官监 东厂第五百九十二章 小臣不治国,岂知治国难第六十二章 没想到是这二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歼击战(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魏公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第四百九十三章 鸡犬升天第一百九十章 殿下,我来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贝勒,我们一起如何?第五十五章 贵妃娘娘的笑话第六百二十六章 内监魏某,明决有胆略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林书院过分了啊!第五百八十九章 啊,原来是魏公公!第九百五十九章 北上第九十四章 凿石人、卖河图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许抵抗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巨头第三章 东江群英第四十一章 叔,我是你亲侄儿啊!第八百四十一章 警世通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京都的攻击作战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粪是好东西第二百一十七章 圣斗士!第六百三十四章 东林书院过分了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奉旨诛奸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汉去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