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天塌下来,咱家顶着

听着,像是官府来查暂住证了。

户贴即这个时代的身份证明,良臣打梨树村出来时就随身带着户贴。也就赶上这会,往前倒个一百多年,光有户贴还不行,必须另外得有路引。要不然,别说走四方了,就是县里都出不去。当然,你要是有功名在身,则是另一说了。

南城兵马司是五城兵马司负责京师南城这一块的分支衙门,抓盗贼啊,防火乃至疏理街道沟渠、市场管理都归五城兵马司管。具体职责方面大概就是公安局、消防队和城管的联合执法体。不过按明制,五城兵马司是归兵部管的,和顺天府没有关系。

另外,兵马司在业务上同时还接受锦衣卫的指导,这一点良臣听李维和田刚说起过。大意要是遇上江湖大盗,那种手狠艺高的,兵马司就会求助锦衣卫协同办案。必要时,东厂也会参与进来。要形象的说,就是派出所的人遇上了持枪劫匪,紧急呼叫特警前来抓捕。

良臣没跟五城兵马司的人有过交道,倒是那日在湖广会馆听说过左光斗抓假官、假太监、假印的事,而左光斗当时动用的人手就是五城兵马司的。职责上,巡城御史和兵马司有直接联系。

外面闹哄哄的,显然是良臣的人和兵马司的人在争吵。隐约听见小田用夹生的汉话在那大咧咧的骂什么。动静很大,郑铎他们也赶了过来。你骂一声我吼一声的,可是把四周的居民给惊动了。也幸好这里是外城,左安门一带又没有显贵人家,要不然这么大动静,指不定明儿御史就会上奏弹劾。

就事论事,良臣没觉得南城兵马司的人做的有什么不对,这是人家的本职工作。负责地盘里突然挂了个好大单位,还有帮不明身份的人员出没,管事的要不派人来看看,一个渎职肯定是逃不脱的。换他是兵马司的领导,也得这样做。哪怕走个过场,事后总能交待。

只是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一点。

郑铎手下那帮人和降倭们没有明朝的身份证明。本质上,他们都是黑户。所以要是兵马司的人秉公执法,内官监驻外办事处上下除了魏良臣这个领导外,其他人都得叫铐走。甚至于瓜尔佳洛洛儿,都得叫当成女真蛮娘到牢中走上一圈,问个明白才行。

良臣有些头疼的放下笔,没急着出去。

降倭这边还好办些,良臣是通过正儿八经的手续把他们给征调的。哪怕他已经从魏舍人变成了魏公公,只要事主辽东巡抚衙门不来跟自己要人,他就理直气壮的可以把人留下差遣。

便宜老师杨镐才刚上任,这一年时间内辽东方面肯定不可能来跟他魏公公要降倭。一年之后,魏公公指不定在哪呆着。

良臣这也是打着刘备借荆州的念头,还人是不可能还人的,管你继任的辽抚是哪个。到了我魏公公手心里的人,天王老子来要都不行。

当然,他魏公公也是实诚人,降倭们肯死心塌地跟着他走,除了魏公公这边的日子比工矿苦役强的太多,也是魏公公给他们画了回家的大饼。

因而,魏公公一直是准备兑现诺言的,前提是这些降倭得把他魏公公捧成东亚海霸王才行。

到时魏公公投桃报李,带着他们一起衣锦回日本,也是佳话不是,顺便再和德川比一比谁活得久。

干涉它国内政这种事,其实也挺不错的。

辽东巡抚衙门的招牌,想来小小的兵马司是惹不起的。就算要查证,一来一回也要个把月时间,有的他们折腾。

郑铎这边,是真不好弄。

矿监税使们是可以随意招募人手,可不管是良家子弟还是市井无赖们,人家都有个户贴,是大明朝黄册上核定的国民。

郑铎他们算什么?

土匪。

官方层面上,飞虎军这支兵马是从来不存在的,既和兵部没关系,和辽东指挥使衙门也没有关系。

这就是一支私兵,之所以能够耀武扬威,能在辽东有那么大的名声,原因不是飞虎军有多能打,而是建立者高淮简在帝心。

有万历的撑腰,高淮才能肆无忌惮,飞扬跋扈和李成梁对峙,和朝中大员们较劲,以致叫东哥蛊惑的把手伸进了建州这一李成梁最忌讳的地方,导致老虎发威,一个关门军变就将他高太监置于死地。

现在高淮倒了,继任辽东矿监张烨压根不打算替高淮擦屁股,对飞虎军的存在置之不理,摆明了是想飞虎军自生自灭。要不是良臣在杨镐那里进了言,请对方帮忙,窝在双山台的张虎他们肯定藏不了多久。

杨镐那头是答应给飞虎军暂时一个安置,回头立了军功后再作安排。但那是关外张虎他们的事,郑铎他们依旧是黑户。

郑铎带人跟着良臣,主要就是指望跟着魏公公有个编制。

世上事,没有什么是编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给个官做。

任你再凶再横,在编制面前都要低头。毕竟,没有哪个人是真心希望提心吊胆过一生的。纵使你手底下扎实,也难保没有失手的时候。

打家劫舍久了,郑铎他们原以为加入高淮的飞虎军,能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天子亲军,从此安生养老,运气好立个功劳还能荫妻封子。结果事与愿违,高公公倒了台,变成了魏公公来接手他们。

但不管是高公公还是魏公公,都给他们做了帮助解决编制的保证。

要不然,郑铎他们也不可能跟良臣入关的。

现在编制这事还没解决,查身份证的倒来了。

良臣要不把南城兵马司的人解决了,他就得当光杆公公。

思虑了一番后,他从屋中走出来到院外,发现门口站着十多个兵马司的人,领头的那个是个吏目。附近不少居民都在朝这边张望,显是看热闹来着。

吏目是兵马司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八品的官。上面则是七品的副指挥,再上面是六品的指挥。

品级都不高,可以说是芝麻绿豆官,但因为直接管理京城治安,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些个兵马司的官员比起朝廷的那些大官们可能更具有威摄力。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便是这般道理。

于小民而言,天子之威不及胥吏之酷。

小民可不知府尊县尊是哪位,但却知六房里正是哪些。

县官不如现管。

兵马司的指挥使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得亲王妃或郡王妃的父亲才能干。不过他们只是署名,不实际办事。太子妃郭氏的父亲听说就在中城兵马司挂着指挥使的衔头。按明制,等太子即位后,这位国丈封伯是板上钉钉的。

良臣出来时,兵马司的人正在耍威风,嚷着要将人锁走。只是他们只有十来个人,而降倭和飞虎军有几十人,且都不是好料理的角色,看着就凶狠,所以兵马司的人包括那个吏目,只是叫嚷居多,未敢真的动手。

良臣扫了一眼,有些明白兵马司的人怕是来打他魏公公秋风的,想着若是要的不多,就给些打发了事。

但转念一想,自己也乐了。

好歹他魏公公也是堂堂的太监,这么干未免太怂了吧。

打万历派矿监税使以来,北京城开门营业、挂号称大王的太监们没有上千,也有八百。哪个不是个顶个的横,名头一报身边就聚了一大帮人,休说五城兵马司的人了,就是顺天府、厂卫那边也不见得有人敢来打太监的秋风。

到他魏公公这边倒好,直接叫人欺上门来了。

事有反常,必有蹊跷。

西李是好心叮嘱良臣,不要仗势欺人,免得跟那些被打死的太监们一样倒霉。

可人都欺上门来了,良臣想做好太监也不行啊。

先前还叫郑铎把匾额刷个金漆,弄出档次和逼格来,这还没营业,却是叫兵马司的人敲了竹杠,往后北京城还有他魏公公的立足之地么。

树要皮,人要脸,良臣是要大展手脚干一番事业的。

可打铁还需自身硬,魏公公的名号若是不响亮,又如何吸引四方志士来投呢。

念及此处,良臣便知道今儿这事,不管兵马司的人是昏了头,还是背后有人指使,都不能善了了。

也罢,要想当左安门的扛把子,打出魏公公的名头,总得砍几个不开眼的东西。

“公公,这些人自称是南城兵马司的,要锁咱们的人走!我和他们说尽好话,可这帮人却不肯…”

郑铎现在是一肚子火,若不是这些年一心想走正路,怕性子起来坏了魏公公的事,早他娘的就抄家伙砍这帮人了。

想他郑铎虽然是朝鲜逃人,可在关外砍那帮蒙古和女真蛮子时,不知道多风光!

万历三十四年,高公公说浑河那带有个蛮子部落不服管,不肯交钱,他二话不说就带兄弟们去把那群蛮子搞定。事后论功行赏,才坐了飞虎军的二把交椅。

这要不是在京师天子脚下,魏公公又有大事要办,他郑铎能忍心吞声对着帮娘们似的玩意赔笑脸?

不光郑铎憋着一肚子火,手下那帮飞虎兵也一个个眼珠子瞪多大,小田那帮降倭们也是不甘示弱,气势一个比一个凶狠。

“我知道了。”

良臣点了点头,示意郑铎别急,走到那吏目面前,打量了对方一眼,开口同对方道:“咱家是内官监的魏良臣,这些都是咱家的人,没有不法之徒。咱家且给你们兵马司一个面子,今日这事就当没有发生,你们散了吧。”

“散了?”那吏目见出来的太监是个不大的小子,顿时笑了起来,“魏公公,这怕不合规矩吧?”

“什么规矩?”良臣拿眼看他,露出些许不解。

吏目嘿嘿一声,朝郑铎和降倭他们扫了下,对良臣道:“魏公公,这些人看着可不像是良民,我等也是按规矩办事,只要魏公公容我等验了这些人的户贴,我等自是不敢叨扰。”

“这样啊,”良臣顿了顿,摇了摇头,“你有你的规矩,咱家也有咱家的规矩。来人啊,叫他们知道咱家的规矩。”

说完,手里忽的多了把折扇,径直朝那吏目一指。

小田那帮降倭见了,本能的就哇哇大叫着冲向了兵马司的人。

“你们干什么?!”

那吏目大吃一惊,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刚才和他对骂的那个人就一下将他扑倒在地,挥拳便揍。

余下兵马司的人反应再慢,也明白发生什么事。手脚快的知道上前去抢头,手脚慢的却傻站着没动。等到反应过来时,却是庆幸没上前,因为那几个去抢头的同伴已然叫那魏公公的手下打翻在地。

降倭动手,飞虎军们也立时加入。几十人对十几个,虽然兵马司的人手里有刀棍,可就跟西华门外赵进朝手下那帮伙者一样,哪里经得起这些虎狼。

不一会,就全部叫打翻了。兵马司的人也聪明,手里有刀,可就是不敢抽出来。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京里械斗的事屡见不鲜,但要是动了刀出来,谁知道会不会擦刀走火,弄出人命来。

四周围观的居民瞅见一向横着走的兵马司竟被人群殴,有大感痛快解气的,也有胆小的立时拉着婆娘回屋,生怕引来什么横祸。

“快,快去叫人!”

那吏目倒是经验十足,被围殴之时抱头之余不忘对手下发出搬救兵信号。一个矮个子听到后,连忙挣扎着往街上奔去。这小子腿脚十分快,三个飞虎兵竟然没拽住他。

见状,郑铎便要去亲自将那报讯的家伙截住,良臣却拉住他,示意让那人走。郑铎虽不知为何,但还是依言放他走了。

很快,十来个兵马司的人就被打的在地上不能动弹,哀号起来一个比一个凶。那吏目的脸更是被揍得跟猪头似的,话都不能说。

“公公,会不会有麻烦?”郑铎担心放走了一个,对方会搬来大队救兵。毕竟是兵马司的人,魏公公这里恐怕压力很大。

“天塌下来,咱家顶着。”

良臣神色平常,一脸不在乎。

……

推一本南明新书。

崇祯十七年,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烺身上——《振南明》,一袖乾坤著。

第二十五章 报复第七百四十二章 唢呐一响全剧终第六百一十二章 曲阜孔家很有钱咧!第一百一十五章 殖产兴业,维新强国第一百三十四章 倭兵训练营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人不老第六十九章 你不能窝里横啊第八十章 血海尸堆第五百六十八章 王恭厂火药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千岁立枷(二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第二百五十八章 胜利属于帝国第二百五十章 呛死辫子奴第八十二章 提督太监第九百二十一章 坐地还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东合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叫人,赶紧叫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公吩咐要善待驸马第八百三十三章 尔等可是值钱的很第六十五章 橄榄枝第四百六十九章 狗富贵,勿相忘第一百三十七章 杨嗣昌 马士英第八百四十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第四百三十九章 让姑娘们兼个职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埔歼击战(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叔,侄儿回来咧!第六百五十三章 太老的不要第十章 欺负第九百三十六章 赢了,就得数钱第七百九十三章 黄金万两可备好了?第一百九十章 老师挂帅,学生出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干爹给我什么见面礼?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公公衣锦还乡第三百二十四章 黑图阿拉办事处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宫第八十三章 做了大佬又如何?第二百二十二章 内官监 东厂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看,穷寇就别追了吧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佬王体乾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龙虎像,意圣人出第六百九十二章 东宫是个短命相第十六章 番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国开开眼第二百八十八章 让他们跑四十米再说!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算不算认贼当爹?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们也要有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东合战第八百四十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公随意,我干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昨就不要子孙根了咧第三百八十三章 寿宁公主第一百零九章 童生,也是读书人噢。第三百五十章 如作俑者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听我一番话,胜读十年书(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禇英,你敢坑我!第三百七十九章 官服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家的事,都好说第九十八章 诸君,为了皇明,战斗吧!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这样活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咱做对食吧?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泪第九百五十二章 咱的人,公爷动不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监,也要战斗!第二百三十七章 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内英雄第三百七十七章 倭寇在手,天下我有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宫必须死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宫娘娘啊!第六百八十九章 加官晋爵第四百四十三章 冤大头第七百一十七章 咱是借钱,不是要钱!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书(重发,已订勿订)第一千零八章 代厂公第六章 有点拉风第一百五十四章 监军太监训练班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汉第八百零二章 纳尼,有人捅咱家?第四百一十七章 厂卫火拼第七百一十四章 奉旨借钱第二百零一章 娘娘聪慧过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红袍太监,宁有种乎第七百三十章 圣旨密封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公公的校长梦第四百八十三章 处决第八十九章 阔了的滋味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死在朝阳初升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浓眉大眼的也靠不住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草纸也可以入股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风送我第一船第五十三章 做个梦也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