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林群英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初唐诗人王勃的一句诗令得赣江之滨的腾王阁名传四海。

楼成经典,诗亦成经典。

如今的腾王阁乃嘉靖年间重修,时吏部尚书罗钦顺撰《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凡七间,高四十有二尺,视旧有加。”

修葺一新的滕王阁,飞檐翘角,画栋彩柱,阁内宫灯高悬,玉雕嵌壁,乃赣省达官贵人最喜游览之处。

登高远眺赣江,虽无黄河入海流,却是同样更上一层楼。

楼内又设有酒楼,穷极奢华,往来无白丁,出入尽贵人。

今日,腾王阁叫人整体给包了,封楼半天,游人不得进。

此举自使游人及百姓愤慨,然店家一说包楼之人,众人便都不言语,反而个个满心期待,只想瞅那包楼之人一眼。

何人包的腾王阁?

赣州大才子汤显祖也!

要说这汤显祖,在赣州可是名声赫赫,及至整个南直亦是久闻他的大名。

乡野百姓便是不曾闻汤君之名,亦是听过那令《西厢记》都为之折色、减价出售的《牡丹亭》。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一曲小调,不知迷死了多少才女佳人。

今日汤显祖倾资包下腾王阁,为的就是宴请几位已十数年未见的客人。

这几位客人的名字若是传出去,恐怕比他汤大才子更让人疯狂。

因为,那几位都是东林有名的才士,有名的君子。

汤显祖原不是东林党人,其三十四岁得中进士,官礼部主事。后因触怒皇帝被贬广东徐闻典吏,复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始终不得升官,一气愤而弃官归里。

归乡期间,却是结识了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顾允诚。

那顾允诚便是东林大君顾宪成胞弟,与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等人被齐称为“东林八君”。

宴席设在晚间,但早早就有客人到了,却是东林大君顾宪成的弟子、东林八君之一的高攀龙。

高是万历十七年的进士,初为行人司行人,后因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在此期间,与被贬为徐闻曲吏的汤显祖结识,成为莫逆之交。汤显祖能被引入东林党,便是高攀龙在其师顾宪成前争取而来。

和汤显祖老实做典吏不同,高攀龙只做了不到一月典吏就愤而辞官回乡了。此后一直在其师顾宪成身边讲学,足讲了快二十年。此间倒是有党内人士不停为他上书皇帝推荐为官,可皇帝却不理会。

高攀龙这次乃是从无锡赶来,代表其师顾宪成与来会诸君一晤,共商大事。

“存之,我等的可是辛苦!”

高攀龙的到来让汤显祖十分高兴,亲自上前引着他入内。

高攀龙哈哈一笑,却道:“数年前,修吾公为漕抚时曾派人来请若士,许以督抚衙门幕僚之职,不想若士却指着一床书说有此便不贫也。今日一见,你如何是个贫人了,分明就是个富家翁。”

修吾公乃李三才也,若士是汤显祖的号。

“存之莫笑话于我,你我家财摆在此间,任谁也不会说我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若不倾力款待,岂不叫党内同僚说我抠门。赣州别无好地,也就这赣江边上的腾王阁能入得诸君法眼了。”

汤显祖亦是哈哈一笑,他也好,高攀龙也好,都不是贫人。无他,进士出身也,如何能是个贫人呢。

倘真是个贫人,这十多年间他又如何能写出《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这四部大作出来呢。

无钱,无斗米,哪能撑得写书人。(作者注:此处划重点,诸君细体会,最好有所表示才行。钱多钱少是个心意,闭上眼睛多打个0就行。)

“若士,你还是老脾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做官也罢,老弟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写戏,我就高兴。你可知,你那牡丹亭在江南可是传疯了呢…”

“将来我等之中,要说谁能青史留名,我看除了你汤若士,没有他人。”

两个人正说着,一白发老者在侍者的引领下迈入楼内。

“侪鹤公!”

汤、高二人一见这老者,急忙上前躬身,哪怕年纪相差不多,二人却都是执的晚辈礼。

无他,此老者便是赵南星也!

赵南星资历极老,万历二年进士出身,历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万历二十一年的京察事件中,便是赵南星和顾宪成一起将朝中政见不同的官员全部罢黜,轰动了整个天下。其后和顾宪成双双被逐出朝廷,携手开创了东林党。

如果说顾宪成是东林党的精神领袖,叶向高是东林党的政务领袖,李三才是东林党的智囊核心,这赵南星便是东林党的定海神针。

此次赣州一会,就是赵南星奔走四方,呼吁而定。

“若士,你我相隔千里,为给你捧场,害得我日夜赶路。”

赵南星谈笑风生,浑然看不出半点老朽之气。他所说的捧场是客气之言,此次东林重要人士相会赣州,对外称的乃是欣赏汤显祖亲自编排,由浙江海盐戏班表演的《牡丹亭》,因而有此说法。

“赏戏是小事,党内才是大事。”汤显祖略带歉意地笑了笑,说:“侪鹤先生,一向可好?别忘了,咱俩人可是同龄!”

赵南星听后,爽朗一笑:“不错,我俩却是同龄人。在世人眼里,我俩可都是花甲老人,不过嘛…我们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花甲之龄又算什么。为国效劳,又岂分年岁。”

“说的好!”

汤显祖欣然拍手赞道。

高攀龙亦是不住点头,果如其师所说,侪鹤公心态堪比年轻人,有他在,什么事都不用怕。

“无官一身清,朝廷不用咱们倒也好,清闲。前些年我修了个园子,闭户拥书饮酒赋曲,照现在这光景来看,看来我终要白首民间了。”赵南星呵呵一笑,拉着高、汤二人的手走到席间。

汤显祖用戏谑的口气说道:“天下人把侪鹤先生比作龙,能兴云雨,不敢轻易扰而用之,不过,照我说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今圣上年纪也不比咱们小多少,说不定...”说到这,汤显祖嘿嘿一笑,“我等还是静观其变吧,民间有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第九百一十九章 鸡飞狗跳第六百四十七章 尊皇攘夷第九十四章 三阿哥的末日(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终极杀器(下)为盟主新贵公子加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永宁公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李公公在么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接兵(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形势变了第九百六十五章 是来赐我死的么?第七十一章 贵妃第四百八十四章 祸不及妻儿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姑爷,讨喜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四百零四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地重游第七十九章 后果很严重第六十五章 橄榄枝第一百零七章 不服?单挑啊!第五百六十三章 万事俱备 千岁南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协军第二混成旅团第六百六十九章 我信你有个鬼第二百六十四章 为父还能爬得动!第二百二十一章 舍人胆魄,世所罕见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后一根烟第三百四十六章 亲兄弟明算帐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将军,无降总兵第五十八章 有钱第四百五十八章 你问过我没有?第二百二十九章 杀奴不是请客吃饭第二百二十八章 西巴,你怎么能告我状呢?第三十章 鏖战第七百六十四章 东方的教皇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水有相逢,来日再宵度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陛下,我帮您收了礼第七百五十九章 王体乾宣旨第二百七十二章 哪里有人就往哪里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皇回忆录(番外结局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考个秀才行不行?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燃烧自己的公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生了反骨的公公第九百四十一章 太监不畏死,岂能以死逼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活宝也是宝第五百七十五章 他不介意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六章 有点拉风第九百三十三章 事变继续?第二百二十六章 舍人的白牌再用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其实是阉党第八十二章 乱入的魏公公第九百六十四章 旗帜鲜明顶贵妃第四百五十七章 公公很亲民第九百二十八章 尔不给,咱自取!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彪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话讲完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监可以当教皇么第八百五十三章 调兵杀魏第二十七章 炽热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桥事变(上)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爷发话第六百八十五章 愿为公公效死!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各有命第二百章 无主之物第九百九十一章 打小报告第二百零四章 七大恨的雏形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当妹夫的不能丢人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斩个千余级?第四十章 东亚人民的武装集团第七百七十章 菊与刀第七百一十四章 奉旨借钱第九十九章 开会,开大会第五十八章 下官真想手刃一二建奴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胜利属于帝国第二百二十九章 夺人妻,杀人儿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讲话要牢记第五十六章 事变第八百一十四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第三百一十章 建州的熟又贵第七百三十二章 魏太监可不是好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誓留清白在人间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们这么看我干什么?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国行的是皇道第七十六章 中贵人第十二章 多尔衮第四百五十一章 凡事都有变通第九十六章 良臣声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奴才明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舅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爹啊,老二当公公了咧!第七百五十二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四十章 刘老将军虎威第九百六十三章 此小事,勿用宰相第三百三十一章 浓眉大眼的也靠不住第六百四十三章 狗太监真的杀人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宫娘娘啊!说点题外话第三百三十六章 劫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