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是想叫皇爷找屎么

高攀龙有些泄气,原以为能一鼓而擒那害师凶手小太监,不想其竟然被人保着逃进了县衙。

无锡知县寇慎倒是东林书院常客,和东林上下关系交好,但是否会将那内监交出,高攀龙实是心中无数。

毕竟,那寇慎和他们不一样,乃是在任掌印官员。

内监真于他衙门中被杀,其难脱其咎。

所以,眼下之局面,倒是有些棘手。

要是寇慎为乌纱帽而死保内监,须臾间倒不好硬来。

于那客栈之中擒杀魏姓内监容易,事后也好收拾,只要推给义愤百姓即可。

法不责众,于哪捕人?

但要命人冲进县衙擒人,公然和官府对抗,后果却要严重的多,死伤也会很多。

无辜者何无辜也!

高攀龙不忍百姓无谓流血。

不过,他也仅仅是有些顾虑而矣,真到时候,叫那百姓冲破县衙也断然不会皱眉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矣。

再怎么说,这无锡及至整个江南,是他东林党的地盘,若连一个小小太监都对付不了,岂不叫那些奸党耻笑!

况且,于煽动百姓,事后脱身一道,高攀龙和党内上下早已熟络。

远的不说,就九年前他们就在苏州好生操弄了一把。

九年前,时任苏州织造局太监孙隆有感当地丝织业偷税漏税太过猖獗,使本就很低的商税不断缩减,以至于不得不挪借其他银子填补。再这样下去,孙隆认定,苏州丝织业再是繁荣,朝廷也无法从中得一文好处。

故而孙隆下定决心要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替朝廷也替国库挽回损失。当地人黄建节、汤莘等有识之士认同孙隆主张,提议对丝织业征税,每机一张,税银一年三钱。

一机税银年三钱,可是很低的税。

江南名家冯梦龙写的《施润泽滩阙遇友》,说盛泽镇上的施复捡到六两银子,盘算用这笔银子可以添上一张织机,把这个织机所得利润积攒上一年,可以再添上一张织机。

若一张织机是六两银子左右,则一张织机一年所得利润至少也在六两银子以上。一年收税银三钱,也不过是利润的二十分之一,这税率实是低的不能再低。更何况说一张织机一年利润只有六两银子,还是冯梦龙这个门外行的保守估计。

结果就这一点税收,从事丝织业的富商大户们依旧不肯缴纳。他们找到东林党人商量,在顾宪成、高攀龙等人指使下,苏州当地的丝织业工人发动暴乱,他们填街塞巷,飞石击死黄建节,尽燬莘等十二家,还抄掠了借钱给黄建节的乡绅丁元复家。

孙隆吓得躲到了前首辅申时行家两天,然后乘小船逃到了杭州,辞掉税务之职,从此再不去苏州。

如此一来,收机户之税自然免谈了。

而富商士绅弹官相庆,地方官也都眉笑颜开。

高攀龙于此事也是大出风头,江南人人都知他东林先生大弟子高名。

可惜,这回同上次织户暴乱不同,高攀龙觉得本地乡民有些乱。

当时织户暴乱抗税时,纪律性相当强,全部赤身,不持一械,不抢一物,地方官绅喊停就停,喊打就打。事先,连出来背锅的人都是和官府沟通好的,打死人命,破毁人家,事后都不惩治的。

只叫了一个替死鬼葛成出来担责,为了感激这葛成,官绅们还给葛成改名为葛贤,在狱中极受礼待,人都称义士,更有人以“将军”相称。

今日,百姓和乡民匆忙聚集而来,相互间没有约定,以致乱糟糟。也不曾和寇慎对谈商量好,所以那寇慎不知底细,冒然将人给放进了县衙,徒然给书院添了麻烦。

有关恩师之死的原因,其实高攀龙也冷静想过,真要说和那魏姓内监有关系,也不尽然。但要说没关系,肯定也不妥。

因此,他原先倒是不准备要那魏姓内监的命,然据修吾公说,这姓魏内监乃是前番害的辽东李成梁罢职的幸进之人,又突然南下至顾家,肯定未安好心。

如此一来,便须除他了。

如何个除法,自有多般手段。

高攀龙不认为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对付收税的、宫里的奸寺,就得用阴招,特别手段。

当年修吾公主持凤阳巡抚事时,就多次让死囚攀陷诬告太监手下税官,然后以此为借口加以杀害,太监对此不但毫无办法,还个个对修吾公恭敬有加,谁都不敢得罪。那些年,这南直隶的内监哪个敢生事的?

这说明什么?

圣人也须有霹雳手段,否则宵小何以敬畏!

今倒不需动用死囚,只一个百姓义愤就能叫那魏姓内监死无葬身之地!

眼下京师党争于东林有些不利,大君病死,于人心更是不稳。

修吾相公说的明白,此番就是要借先生之死,闹出场大动静来,如此才能提振党内人心。

而用一个小小的内官监丞做这祭旗人选,最是合适。

这种人,地位不高,于宫内无大纠缠,杀便杀了。事后内廷真要追究,大不了再重金买个义士便是。

这边正思虑着是等天亮之后再动手,还是现在就动手,却有二人结伴而来。

却是前礼部主事、东林八君子之一的安希范,和那前国子监助教、东林八君子之一的薛敷教。

这薛敷教和安希范一样都是得罪过当今皇帝遭贬,如今都辞了官在东林书院任教,等着哪天能被起复。

这个哪天,东林上下是有共识的。

便是新皇登基之日。

东宫那位能如愿以偿,全靠东林力争国本!

将来,党内上下焉能无有回报?

薛敷教和安希范来后,与众人一一执礼,后与高攀龙耳语几句,高攀龙听后精神一振,一扫先前颓丧,大有乾坤底定之感。

其余书院众人都困惑不已,彼此对视,不知薛敷教他们和高攀龙说了什么,让他瞬间变了个人。

高攀龙豪气说道:“修吾公已遣人于周左卫所,又手书苏州府城,于此间之事皆已言明,我们可动了!”

众人一听,都是会意一笑,胸有成竹了。

城中县衙之内,魏公公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知县寇慎,皮笑肉不笑道:“咱家是代皇爷南来,你这狗官却叫咱家藏茅坑,你说咧,你是不是想叫皇爷找屎?”

………

作者注:说东林于国之弊在哪,不能空谈言论,而是要切实指出,纺税便是明例。于史书上的褒扬东林处细看,均是罪证。

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是帝师,我是帝父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歼击战(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倭寇在手,天下我有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个可怜人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七百六十六章 海上三大寇第六百二十九章 孔家是胡人?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啊,给陈公公听个响第七百七十章 菊与刀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第四百九十一章 说好的昨变了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与我杀奴者,皆帝国之勇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活宝也是宝第九十四章 凿石人、卖河图第二百七十一章 背信弃义者,人人得而诛之第七百六十四章 东方的教皇第十五章 不入流的皇亲国戚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礼逼宫第三百零二章 朕梦到了皇后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必须给我交待第四百二十章 客户是上帝第八十三章 联兵(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叔终是当官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不走我就走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吆,二公子还有密室咧第一百二十六章 上头让多关两天第三百零四章 良臣,叔走了第七百九十章 墙塌了,人呆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二百一十章 阎王不叫自己去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我等是狂是愚第四百二十一章 友谊天长地久第八百零六章 魏家命中水第五百二十六章 编军成营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意思第二十七章 炽热第七百二十二章 合理合法创收第一百四十章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三更)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第九十三章 征服第八百六十八章 锦衣卫办案第四百八十八文章 你欺负我第七百二十二章 合理合法创收第五百零四章 选兵第九十四章 大郎回来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阿爹,我不是女真崽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妥协,绝不接受!第五十四章 不会就教呗第六十三章 一动不动是王八第五十章 以前叫人家大人,现在叫人家混蛋第九十三章 三阿哥的末日(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里有点逼数了第二十三章 善人第七十三章 我也不想这样第九百九十五章 娘娘,我不要紧的第九百六十九章 东厂的事,咱管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脑瓜子嗡嗡的第六百零三章 今之局面,系在东林大君第四百一十六章 公公好手段公公已结束西南各省督税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第一百二十八章 让兵权第七十一章 你敢诅咒小爷!第一百四十章 皇明特色帝国主义第一百二十八章 专业第二百四十章 刘老将军虎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相连第六百七十一章 你们把我当明灯了?第二十九章 背水一战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养虎才能为患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借点钱吧?第二百五十八章 胜利属于帝国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公很怕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陛下的题字第七十章 娘娘,我们忘了皇长孙第五章 同道中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凭本事借的钱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公救我,我是驸马!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三十章 此乃吾家千里驹第三章 杀人者,许显纯第七百四十三章 拳头即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咱家从不贪钱!第九百五十五章 当爹的德性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表,是俺咧!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八百五十二章 终极杀器(中)(求订阅)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丈,你女婿要不行了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第五百八十一章 咱家指哪,你们就得打哪!第三百一十六章 尊皇讨奸 人人有责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来了不纳粮第一百六十三章 啊,原来是魏学长第一百零四章 近卫师团组建(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快给皇军带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