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为难

感谢pp197623大佬的百元打赏,骨头倍感振奋。

……

千言万语一句话,体制的好处。

身为体制中人,身为内廷中人,魏公公身上这身皮某种程度上是能“大吹”四方的。

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

公公在外,扯皇爷的大旗吹吹牛皮还是成的。

反正皇爷在几千里外,这年头没有手机电话,牛皮吹的再震天响,也不虞转眼被人揭穿。

等到真相大白,他魏公公已经带着大明的皇家海军出海浪去了,到时候谁还能出海逮他不成。

浪够了,有钱了,皇爷眼开了,再大的过错也能弥补了不是。

上谕说了,叫你们都听魏某人的,今儿这事不干也得干了。

魏公公环顾水营众军官,目光很是亲切。

这些就是他浪的本钱,也是传播帝国福音的种子啊。

视线落在得了自个二十万两的千总王大力脸上时,目光更是柔和。

不过这柔和的目光却把王千总看的头皮发麻,他很清楚魏公公看自己的眼神代表着什么。

对于中官所说的上谕,厅内一众水营军官是八成信的,因为眼面前这位魏公公身份肯定做不得假的。

真要是个假货,外面那些骑兵如何个说法?

骗子真能动用这么大本钱,还至于骗么,况骗的还是朝廷官军,这天底下有这么傻这么胆大的人么。

对于皇帝突然将他们吴淞水营拨归这个魏公公管辖,设立什么海军处,众人心思倒是不一。

但总体一点,怎么个设法,怎么个管法,不关这帮军官的事,反正上面的事他们也做不了主。

要论实心话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转成海军后,他们的“薪资”待遇如何。

魏公公的为人如何,也是众军官比较关心的一件事。

因为,这决定他们是能吃肉,还是喝汤。

当兵吃饷,不在于上阵杀敌,而在于是否跟对人。

跟对了人,要什么有什么,跟不对,那可就惨了。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活受罪。

这一点,广东水师出身的那众军官最是有切肤之感,同时,他们也是心里最有底数的一帮人。

昨天夜里,王大力可是好生请他们吃喝嫖赌了一回,分到他们手中的银子也是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

对于王大力所说的好事,众人可谓是热烈响应,窝囊了几年,好不容易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用江南人的话说大牙痴才不干呢。

就是,不知道姜游击是不是会遂了他们的愿。

众人目光都若有深意的瞄向了尚未起身的游击将军姜良栋。

……..

姜良栋肯定是听懂了,陛下的口谕那么直白,他能听不懂么。

只是听懂归听懂,执行归执行。

这是两码事,万不能混为一谈的。

稍作沉思后,姜良栋从地上起身,然后以公事公办的口吻问道:“请问公公可有圣旨或手谕?”

“此陛下口谕。”魏公公干笑一声,他有屁的明旨。

姜良栋微一点头:“既无圣旨,那公公手中可有内守备厅公文示下?”

这位游击大人的意思很明显,皇帝真要改吴淞水营为皇家海军,着由这位中官魏公公提调,他姜某人断然不敢抗旨。

只是,按规矩他身为吴淞水营的代管游击,这么大的事岂能连正式公文都没有,就拱手将兵权相让的。

没有圣旨可以,请出示南都守备衙门的公文和关防也可。只要手续全,他姜某人立时就奉旨执行。

厅中众军官听了游击大人要求,倒也没人疑虑,皆认为是应该的。

可魏公公有个屁啊,南都他都没去过,从哪弄内守备厅的公文。好在他脸皮厚,不耐摆手道:“咱家奉旨前来,有便宜行事之权,无须经南都方面,游击大人只管遵旨便是。”

“嗯?”

姜良栋眉头一挑,先前他只是怀疑,现在确是有八成确信了,这个中官小太监怕是奉了“中旨”行事,朝堂对此事根本不知。

为了百分百确认,他不动声色的又问了声:“那公公可有应天抚臣行文,如有,请示下。”

众军官听到这里,也觉不对,一个个看向坐在那的中官魏太监。

王大力则是未看魏太监,只看姜游击,神情颇是复杂。

“姜游击,咱家说了,奉旨行事,无须经南都任何方面,你但管奉旨便是,不必问东问西。”魏公公的语气明显不快起来。

没想这话音刚落,那边姜良栋倒也干脆,直接抱拳道:“既然如此,末将不敢奉谕,还请公公速速离营!”

“怎么,游击大人是要抗旨不遵!”魏公公拍案而起。

“末将不敢抗旨不遵,只是若公公所宣陛下口谕为中旨,那末将是万万不敢奉诏的。”

姜良栋不卑不亢,只要对方出示不了相关衙门公文和手续,他姜良栋便万错没有。事情报到抚臣那,也当得抚臣赞。

魏公公嘴角突然咧了咧,露出淡淡的笑意,他知道面前这位游击将军所持依仗是什么。换作是他,也会以此为凭。

这依仗就是程序——大明朝治国治军的程序。

这程序也可以说是制度,凡事无制度不立,须知不管哪朝哪代,最忌皇帝破坏制度,中旨干涉军国大事。

如当年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绕开宰相直接和枢密院制定作战方案,并直接指挥前线将领,便是犯了擅发中旨的忌讳,后来差点被弄得下不了台。

而在南宋的绍兴北伐中,首相秦桧以朝廷名义发出撤军的诏令,宋高宗却发中旨要求诸将继续进攻。

诸将均奉朝廷诏书撤军,只有岳飞奉中旨继续进攻。结果便是岳飞被免官下狱,死在狱中。

此事固然天下人都知秦桧为大汉奸,但从朝廷法理程序上讲,这位大汉奸才是占据了法理的那一方,岳飞则是非法的那一方。

无它,朝廷制度在。若说这制度不对,便要先亡这朝廷才行。

到了本朝,成化帝倒是喜发中旨任官,是谓传奉,然而成化帝一死,这些传奉官无一不被罢免。当今皇帝万历虽被外朝逼的大遣太监出外办差,但经其中旨任官的到如今为止,也不过两人。

一就是首倡开矿的屠夫程守训,二就是这首倡开海的魏良臣。

几百年的“中旨”旧事,给世人一个血淋淋教训——如果奉中旨不奉诏令,皇帝最多丢下脸,奉旨的人就算是大英雄,百姓心目中的大救星,也难逃丢官甚至丢命的下场,皇帝都保不了他。

所以,于当下文武而言,突然接到中旨,这旨令是奉呢还是不奉?

姜良栋的选择明白无误,他不可能奉这莫名其妙的中旨。你魏太监打哪来还回哪,恕不远送。

魏太监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拍拍屁股滚蛋,他很是惆怅道:“游击大人不肯奉旨,咱家真的很为难啊。”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公主的脑洞第三十二章 要想活,多杀鞑第二百零二章 刚才那个傻子是你爹第五百六十二章 皇爷,我是有个二叔呢第九十九章 错不了,就是他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帝国的春天来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本营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心开花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公,您在哪啊!第九百二十三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个狗太监第八百四十九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朝家私第九百七十九章 脑瓜子嗡嗡的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大相公胆不小啊第一百七十章 永沐皇明朝阳之下第六十七章 娘娘,宫里出了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主公才是大大滴第六百二十一章 吆,二公子还有密室咧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不走我就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会动手的第七十一章 你敢诅咒小爷!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请皇爷校阅大明海军疏第十一章 忠诚,帝国万岁!第六百八十九章 加官晋爵第五百一十六章 反东林大同盟第五十四章 陛下又有皇子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佬在等什么第一百九十四章 中书舍人第一百四十章 赐斗牛,赏五钱第二百二十八章 难道是皇太极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源鑫居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侧,保贵妃第二百九十章 好好干,将来挣个侯爷当当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办事,我放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反对教条主义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是一个可怜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洞若观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七百四十五章 咱家胸中能撑船第五百五十七章 听话就有油水第九百零六章 贵人来了,欢迎欢迎第三十七章 咱大明,就是仁义(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了上帝,征日(下)第九百零一章 投名状第三十九章 让路!第四十八章 朝廷的体面还要不要了!第四章 夫子,我错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都合战第七十六章 太子者,有如我这般么第一百四十四章 改土为汉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门开,后门张第六百一十六章 照规矩做事第九十二章 三阿哥的末路(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北上第四十一章 骑兵的反击第七百七十章 菊与刀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问题是没钱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算不算认贼当爹?第四十二章 寒心第四十章 大恨第四百零二章 上面有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国部队第三百二十二章 副使大人想去哪?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一百二十七章 淑儿是你叫的么?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公公,我美不美?第六百一十六章 照规矩做事第九十五章 去辫易帜纳降第二十八章 补刀第四百五十三章 问问小舅爷好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谁?是谁!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至于这么贵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江月·建州大反攻》第六百零六章 来人啊,给陈公公听个响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浣衣局(下)第三百零八章 十三阿哥的困惑第一千一十一章 陛下,要不您开个价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圣斗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门接兵(下)第三十二章 俺老婆有钱第二百一十五章 此子日后,国之大器也!第三百二十三章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一百三十五章 魏公公海上浪荡战(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咱家心情好,包你的场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事不能怂!第六十二章 摩天岭第五十三章 老天有眼,魏阉要咯屁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殖产兴业,维新强国第七百四十八章 公公,有个女人想见你第二百九十章 好好干,将来挣个侯爷当当第八百八十九章 板哉!第七百四十七章 见血的刀第四百六十四章 道兄入土第二百三十章 你还能收多少礼?第三十四章 武穆第一百九十五章 辽东镇守太监第二百四十四章 为皇帝玉碎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