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国太上皇

海上三大寇?

魏公公听的更加聚精会神了,酒意什么的早就烟消云散了。

他当然要精神起来,攘外必先安内嘛。

魏公公可不认为他的皇家海军能一力单挑西洋诸国,也不认为这些海上大寇会对他魏公公俯首称臣,乖乖的站在他魏公公的长幡下,共唱皇明万岁,天下一家,奉旨招讨欧罗巴。

所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这不是由魏公公决定打还是不打,而是取决于人家让不让你出来。

公公肯定要出去的,因而,没什么好说的。

那么,孙子说的知己知彼,就很重要了。

据张安讲,这个“甲必丹”是西班牙语的发音,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对海上汉人领袖的称呼。

能被西班人视为海上汉人领袖,可见李旦实力之强悍。

“李旦是闽南泉州人,早年一直在吕宋马尼拉经商,后来生意做大了,引起西班人的敌视,便转至倭国九州,听说李旦在倭国势力极大,倭国的德川将军都受他的资助……”

有关甲必丹的故事,海上交道的人都知道,并不是什么秘密。

眼前这位小公公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且深得西洋传教士尊敬,故而张安知道的都说了,没有半点隐瞒。

陶杰也说了一些。

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一直在海上经商的福建人因为受到西班牙人压迫,不得已转至日本,后来通过自身努力,又重新控制东亚航线,和西洋诸国分庭抗礼的励志故事。

与早年前的五峰船主汪直一样,这个甲必丹李旦到了日本后,便大量收编日本战败武士以及沿海海盗,利用自己的船队和资金组建了一支武装船队,从而控制了日本至中国、至东南亚的航线。

中国沿海的那些海商集团本质上只是李旦集团的下线,或者分支。

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航线。

控制不了航线,又想要做生意,那就只能向李旦交买路钱和保护费了。

反过来对荷兰人、西班牙人也是一样。

历史上,直到郑家覆没降清,伪清闭关,西洋人的势力才算真正东进,从而彻底控制了东亚航线。

而郑家,显然是全盘继承了“甲必丹”的势力。

李旦以及后续郑芝龙、郑成功这一脉,是汉人在东亚海域最后的光辉了。

一想到此,公公就不由唏嘘。

因为曾经被西班人欺压,李旦对西班牙人以及荷兰、英国人都十分敌视,他的船队在进行商业贸易同时,也进行海上抢劫。

同时期,西方诸国如荷兰、西班牙人在东进中国沿海时被明朝军队击败,实力受到一定损失,如此便给了远在日本的李旦重新压制他们的机会。

而日本方面,德川家康在建立江户幕府前后,一直依靠李旦的资金支持,所以对李旦的海上势力予以承认,将日本对外贸易的控制权尽数交给了李旦代理。

说句不好听的,汉人甲必丹倒能称得上的是德川幕府的太上皇。

有了德川家康的支持,李旦的实力不断增涨,但具体有多少船只,多少人马,就不是陶杰和张安两个翻译能知道的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甲必丹是可以和汪直一样,称为日本王的。

如此,魏公公就做了一个基本判断,李旦麾下的商船和战船数量不可能低于百艘,甚至更多,能够调动的海上武装力量当在万人以上。

这是往少了估的。

因为,德川家康可是结束日本战国混乱的枭雄,也是现在事实上的日本王。

可是连德川都要支持李旦,将日本对外航线贸易交给李旦代理,这说明什么?

说明德川的海上力量根本不足以对付李旦!

而德川的力量,就是整个日本的力量啊!

由此可见,李旦的实力有多么强悍。

这是一个劲敌,大大的劲敌!

挡在魏公公海事大业前的第一个拦路虎。

相较日本李旦,暹罗林家的实力就小得多。

林家上一任家主是潮州人林道乾,其曾率战船50余艘和明朝副总兵俞大猷作战,结果被俞大猷击溃退往台湾。

后来受朝廷招安,将其安顿于广东潮阳县。不过招安之后,林道乾依旧不老实,在潮阳招兵买马,附者日众。

万历元年,总兵张元勋等合兵围歼,林道乾率众包围,但从此之后在中国再无落脚之地,于是率部抵达柬埔寨,被柬埔寨王任命为把水使。

明朝制置使刘尧海后闻林道乾所在,乃传令搜捕。柬埔寨是明之藩属,不敢抗明朝令,于是捕抓林道乾。

林道乾提前知道消息,偷偷潜回潮州,开掘往时埋藏的金银财宝,又招募百余名潮人,带往暹罗,改名林悟梁与暹王歃血为盟,定居暹罗南部北大年,任掌管该港客长,后死于内乱。

不过北大年国王曾将女儿嫁给林道乾,这使得林道乾死后,其后人依旧占据北大年港,并且发展成为东亚、东南亚有名的海上汉人势力。

“早些年听说林家带到北大年的船有一百多条,潮州部属两千余,这几十年下来,林家势力应当比当年还要强盛些。暹罗一带的海商都要向他家交钱。”张安说道。

陶杰想起一事,插一句道:“对了,公公有所不知,那林家现在是信了教的,在北大年根基已深,说是寄居于那的汉人,但实际已是北大年的实际统治者。”

魏公公点了点头,暹罗就是泰国,这地方如今离他老人家远着,不是眼前的敌人。因而实力如何,与当地政权有什么关系,他老人家暂时也不去细察。

至于最后一个颜思齐,公公不必二人细说,也知这人是哪位。

明载史书的“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汉人先锋!

据说,这个颜思齐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并精熟武艺。早年遭地方官欺辱,一气之下怒杀其仆,逃亡日本,以裁缝为业,兼营中日间海上贸易(海盗),从而一步步做大,依靠在日本的福建帮崛起为新一代的海上豪杰。

第八百二十三章 信者无敌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儿的刀枪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们说咱家好不好?第八十三章 江山在手,美人我有第二百九十四章 谈判是懦夫的选择第一百零九章 童生,也是读书人噢。第一千一十三章 今日是孙子,明日是老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千万不要叩门噢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治时代的正式开启第二十五章 小的想进宫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关外的天要塌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回去读书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挣点钱,好过年第五百五十章 朱轩媁,人才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第九百二十一章 坐地还钱第九百七十八章 东厂要的人,没人敢不给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小家伙净瞎嚷第八百五十二章 终极杀器(中)(求订阅)第二章 好男儿当杀奴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佬出场第十章 欺负第一百七十一章 物以类聚东林党第四百四十四章 老爷炮第三百八十七章 国子监 小郎君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脸老汉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战役(中)第二百零五章 东哥姑娘,我还小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后娘娘晕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同一个世界第六百五十三章 太老的不要第九百一十七章 国朝雅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鸡犬升天第三百三十七章 招,我全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魏公公真是屈材了第五十二章 国书第一百七十三章 杨涟,你个奸贼!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四司八局(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咱家给你们买官第一百九十二章 形势变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良臣县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三十章 仁者第八百二十九章 拜山头第一百九十八章 飞虎军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莫要欺负老实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公出钱,我们升官第二百六十章 不就死个儿子么第三百一十七章 怀宁侯的传承第四百一十章 四大档头第七十一章 你敢诅咒小爷!第四百三十五章 公公有话屋里说第九百九十章 灭口第二百二十二章 内官监 东厂第四百七十六章 连环套第九十五章 钱越多多随你搞第二章 请许兄帮个忙第三百一十七章 怀宁侯的传承第八百四十八章 东厂救我!第九百六十八章 公公是新任厂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牢记魏公公教诲第七百五十五章 曲线救国第九十二章 谁出力谁受益第八十二章 乱入的魏公公第九百六十三章 此小事,勿用宰相第七百一十六章 量海外之物力,结皇爷之欢心第五百零三章 魏太监打人了!第一百零三章 放荡了一生第三百零七章 做狗也很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舍人准备怎么做第八百一十五章 平倭港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话叫你们听明白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鸣惊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嘉义讲话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郎,朝廷有任务给你第九十七章 倭国镇守中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朕要他知难而退第五章 汗王,有个家伙要你还钱第一百四十五章 总攻击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埔歼击战(七)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二百二十章 东方教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咱的目标是教皇第一百四十一章 陛下待咱...真好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明不以幕府为谈判对象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还是姓孙第八百五十七章 皇爷操守不行啊(为路人甲二大爷加更)第二百四十九章 与我杀奴者,皆帝国之勇士第九十七章 大家还是好朋友第二百章 欢喜的泪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魏太监岂不要疯?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种人,不诛不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陛下腰包不比当年啊第二百章 无主之物第七百零二章 魏良臣杀官造反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买买买!第一百五十章 好好干,下一个县长就是你第四百一十章 四大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