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公公是新任厂公?

人犯王曰乾和孔学二人现被关押在刑部大牢,魏良臣若想从刑部提人,则势必要借助东厂的力量。

因为万历给魏良臣的手谕严格来说是为“中旨”,没有票拟批红的旨意不具备合法性,刑部可以不理会,故而魏良臣不可能直接拿着手谕去提人,他需要东厂的驾贴。

驾贴相当于逮捕、提审的公文,通例由皇帝本人授出驾贴行事意,再由司礼监出贴并加盖印信,尔后再交由刑科给事中签发,并付以签署详细的批文,如此一套程序后官校才能拿人。

不过,此制度在弘治朝时间有了些变化,因为驾贴程序一层层签发过于繁琐,有些紧急之事便会耽误,所以当时司礼监折中,意官校可以凭驾贴直接拿人,而不必经刑科签署,待抓捕人犯到案之后再行补签。

此后,便多行此事,虽削弱了刑科权重,但刑科亦有不予补签之权。刑科若不补签,则此事便不合法。

等到嘉靖朝时,因为嘉靖帝不居宫中,且与外朝争斗激烈,时而命厂卫拿捕官员。如此,驾贴的出贴权就从司礼监直接下发至厂卫,但有皇帝旨意,厂卫即可凭驾贴拿人。所捕人犯也不再移交刑部,而是直接锁入北镇抚司诏狱。

但不管哪个程序,驾贴都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此魏良臣必须到东厂取得驾贴再能从刑部把人犯提过去。

东厂位于东华门边上,离皇城并不远,且占地也不大,单论规模还赶不上皇城内的内校场,甚至连二十四衙门中内官、司设、尚衣等监都不如。

但此地之名,却是令为官者闻之动容,足足威震了大明朝堂两百年之余,比之锦衣卫还要骇人。

皆因东厂全名“东缉事厂”,职责也是四字“中官剌事”。

魏良臣对东厂不陌生,无论前世今生,东厂大名都是如雷灌耳。

想他于左安门立足初立打旗内官监办事处时,便和东厂大动干戈,若非田尔耕出手援救,办事处恐就叫东厂给端了。

他是从西华门出的皇城,往东华门便是绕了一大圈,途中见到了经内侍传谕赶来的田尔耕。

“事急,先至东厂。”

魏良臣示意田尔耕随他赶往东厂,田尔耕已从宣谕内侍那里知道他将协助魏良臣查办谋反案,而此案性质自不需多言,因而也不废话,打马随魏良臣同去。

至东华门外东厂胡同时,却见数骑匆匆往驰过。

“是指挥使大人。”田尔耕拿马鞭指着一人道。

魏良臣朝骆思恭看去,见一行人是往宫门去的,想来是骆大都督面君去了。

因担心骆思恭可能是收到风声进宫劝阻万历收回上谕,将此案交给他锦衣卫督办,魏良臣便忙和田尔耕赶往东厂衙门。

这个可能性是有的,骆思恭可是亲东林党的。

东厂衙门就在东厂胡同边上,这东厂胡同是历任提督东厂太监外宅所在,前任督公陈炬的外宅便在此。原因自是便于联络和指挥。

一行人下马后,就有一值守的东厂司房带人上前询问。

司房是东厂的底层官校,东厂等级森严,最下面的是校尉、番子、司房、领班、掌班,往上才是理刑百户、掌刑千户。

一般人能够见识多的就是最底下那些校尉、番子了,而这些校尉番子对于一般人而言,已是穷凶极恶的存在。

所以,理刑百户在东厂已是要人级别,这等人若是出面,所办的案子恐怕都得侍郎、巡抚级别的。

东厂如今督公空缺,但有四大档头理事。

四人分别为内官监的掌印太监曹元奎、印绥监掌印杜文诏、御用监掌印张进忠、司礼监文书房提督太监金良辅。

此四人在东厂地位仅次于提督太监,又称“内四档”。与内档对应的则是外档,多从锦衣卫调选,如早前与魏公公为难的邓贤就是东厂的外六档,人称邓六爷。

四大内档为首的曹元奎,便是魏良臣在内官监名义上的顶头上司。

前年邓贤便是受曹元奎授意带人为难魏良臣的,原因便是魏良臣在寿宁公主府多管闲事,打了他干儿赵进朝。

打狗要看主人面,赵进朝和那梁姑婆再是不对,也是他曹掌印的人,而魏良臣就是曹元奎手下的一个监丞,这笔账身为领导的曹掌印如何就能算了。

且事情还牵涉到了当时宫中的秉笔大珰之争,曹元奎背后站着的是马堂,魏良臣背后的是金忠,于是小事扩大,最后闹出了左安门外那般大动静出来。

大凡任司房、领班之职的都是有相应的职事,就是其工作范围,比如有的司房是专门负责朝廷官员,有的则是专门负责锦衣卫刑审,有的则是负责各省官员侦缉,有的则是专门负责边关军情的。

总之,司房领班不比寻常番役,在东厂内部而言,就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其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则根据这人受上面的宠信程度而定。有与档头关系近的,便能分个油水大的职事,要是上面没人,那多半就是清水职事了。

今日在衙门口值守的这司房就是没什么关系的,要不然也不会轮值来做这看大门的。

验过魏良臣和田尔耕等人的官防后,那司房甚是奇怪,也是吃惊,不知道内官监丞(魏良臣出示的是内官监的官凭)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佥事到东厂来做什么。

“不知魏公公和田大人到我东厂来有何贵干?”

那司房态度还是很恭谨的,这也是看人下菜,倘若来的是外朝的官员他可不会如此。可一个是宫中的人,一个是锦衣卫的人,就由不得他不客气对待了。

魏良臣没有与这司房多说,只叫他领着入内,又吩咐道:“击鼓,厂内在事职事官校,无论大小,皆来堂中听令。”

“啊?”

那司房听了这个命令吓了一跳,一众手下番子们也是听的愣住了。

“公公是…新任厂公?”

那司房的眼睛都快看直了。

第四章 是打还是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本宫要抢了第三百三十章 让人意外的娘娘第六十五章 弟兄们,接客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有什么抵押物么?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白话叫你们听明白第二十一章 没有剪刀有大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太傅儿孙也不少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达里岗大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林群英会第六百一十八章 祖宗保佑第一百九十一章 努尔哈赤带兵要账第二百八十三章 泼天的富贵第五十三章 万岁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一百九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七百二十四章 咱话讲完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今夜,我们都是东林党第二百七十七章 软弱是无法维新的!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来了不纳粮第一百六十八章 司礼掌印太监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第一百二十二章 咱家不想做汪直咧第九十五章 去辫易帜纳降第八百八十四章 集体讨阉第一百零七章 联合舰队第七百四十六章 扬州三把刀第九十五章 武装干涉第三百九十二章 民族英雄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第七十二章 本宫不背那黑锅第五百七十八章 魏公公校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镇诏狱 入者无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使要来还我钱?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使要来还我钱?说点题外话第六百三十章 假的比真的要体面第八十八章 咱要当你的阿玛第五百七十三章 这样是不是好些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不会坑大伙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与我杀奴者,皆帝国之勇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少年 兵书 定边第五十九章 司礼监的分管大佬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要争气噢第三百三十五章 阁下,是时候取旨意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巴巴变了没有?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义的灾难第六百一十三章 你替咱家杀个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第四十四章 为了体面,要玉碎啊!第一百零八章 辅臣不能持政,而台省持之第七百五十六章 公公,有旨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牢狱之灾第九百六十四章 旗帜鲜明顶贵妃第一百五十四章 挟天皇以令诸候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四十章 或许,这就是大佬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来给咱家唱个曲第三百九十六章 末代厂公第九章 炮击第三百三十九章 为什么替明人效力!第十三章 使坏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人难道是走狗?第四百八十一章 魏公公,有话好说第六十章 收买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们说咱家好不好?第二百四十章 矫诏第二百零五章 咱家的小太保第五十三章 做个梦也能切第八章 强者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为什么不能来?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借点钱吧?第九百四十三章 虎子无犬父第二百零六章 我要修身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人不打鸟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主第九十九章 错不了,就是他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娘娘,你别这样看我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智若愚的魏忠贤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二呆传奇第三百九十一章 幸好你无能第二百零八章 过河第六百八十六章 咱家有多少家当?第八十八章 小楼昨夜又东风第一百一十三章 二叔终是当官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种人,不诛不行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寻富贵第二百二十四章 降倭第二百三十四章 杀人者,洪太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与咱做对食吧?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诛国贼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郎,朝廷有任务给你第五十七章 目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为什么不能来?第三百二十四章 真是乱弹琴,咱家是那样的人吗?第六百五十三章 太老的不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忠不孝的家伙第七百一十章 北有诏狱 南有海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