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司马徽蛊整水师_形势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战速决

形势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战速决

和煦的晚风拂起了粼粼的波纹,云梦泽的湖面上浮游着线线余晖,那宛若金质的霞光仿佛一直蜿蜒到水天之际的尽头。

远处的水面之上,凸立着若隐若现的些许小岛,如同在天地之间点缀了些许装饰,让碧水青天在此分隔为二。一排排高大的荆州战舰便披着灿灿晚霞,像一只只金蟾般静静停泊在云梦泽的港湾里。

贾诩走上荆州旗舰的指挥平台,看到曹操正一手执典籍书简,一手提毛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曹操嗜书好学,这已是曹营上下尽人皆知的事情了。他常常自称是“手不释卷,思不离道,昼则讲武策,夜则习经传”,每有所悟,辄取笔速记,挥洒之间斐然成章。贾诩虽不喜习经清谈,但对他这种“好学不倦、秉烛夜游”的勤奋之风也是十分钦佩的。

“文和,快来瞧一瞧。”瞥到贾诩应召上得台来,曹操急忙转身看向了他,用握着毛笔的右手向他招了一招,连几滴墨汁舞溅到了他身披的铠甲上洇开了几朵“墨花”都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是本相对《孙子兵法》所作的注解。还请文和给本相挑一挑有什么措辞用语方面的不当之处。”

“呵呵呵……又可以欣赏到丞相大人的生花妙笔了,诩今天定是大饱眼福了。”贾诩颔首而笑,接过他递来的那卷竹简一看,正是《孙子兵法》当中的《虚实篇》《利害篇》,原著上写有这样一段话:“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曹操就在它的左侧批注阐释道:“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原著后面又写有一段话:“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曹操在其左侧批注:“在利而思害,在害而思利,当难而行权也。”贾诩就这样一段一段翻阅下去,看得是连连点头啧啧称赞。

“文和,你别只顾‘嗯嗯啊啊’地一味说好,要多提意见才行,有些词句也不是不能修改的。”曹操把头伸过来凑在贾诩肩胛边,顺着他的翻卷阅读一直看了下来,忽然瞧见有些地方不太恰当,便又提起笔来在贾诩捧着的书简上当场就涂涂改改起来,“你看,这‘在利而思害,在害而思利,当难而行权也’中的‘而’字是不是用得太多了?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废字,删了还好些,也可以多节约些纸帛竹简嘛——你现在再看,‘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是不是比先前凝练了好多?”

“丞相大人文思缜密,一字不苟,精益求精,诩实在是钦佩之极。”贾诩见状,不禁深深赞道。

曹操只是哈哈一笑,又反复审阅了数遍,觉得无错可纠之后,方才搁下了笔,把自己给《孙子兵法》作注解的稿本放在了几桌之上。然后,他徐徐抚着自己颌下的虎髯

,双目直视远方,悠悠而道:“世人都称本相的武功战略乃是世所罕见,其实依本相自己看来,本相的文笔丝毫也不会逊色于当今天下任何一位高士硕儒!就是那蔡邕、孔融的文章,本相瞧着也似稀松平常得很呢!”

“丞相大人,您的文采岂止是‘丝毫不会逊色于当今天下任何一位高士硕儒’——以您行文作赋之简洁硬朗、古雅苍劲,谁人能出其右?蔡邕、孔融之流,自不能及。”贾诩连连点头赞叹道。

但是很显然,曹操此番召他前来绝不会是为了讨论如何给《孙子兵法》作注的。果然,没过多久,曹操就开始直奔主题了:“文和啊,如今长沙郡已不战而降,夏口城在荆州境内的最后一道屏障已然被撤除无余……还有,今天益州的那刘璋小儿也低眉顺眼地给本相送来了‘敬慰表’和蜀锦贡品,大有投诚献款之蕴意。接下来,这个刘玄德也该知难而惧,束手臣服了吧?”

贾诩拿眼瞧向那些远方湖面上还在来回穿梭操练的北方步卒混编而成的水师军船,沉吟着没有回答。

曹操看着贾诩这模样,沉吟了一下,开口缓缓问道:“本相已决定要兵分两路,自汉水、长江两个方向南北夹击夏口城,文和此时还有什么建议吗?”

贾诩一听,略一思忖,不禁眉头一凝,正欲答话。忽然云梦泽湖面上一个浪头直打过来,“哗”的一响,船身一阵晃荡,那平台上的桌几都被震得移动了数尺。

几个亲兵侍卫慌忙上前来扶曹操——曹操却一个踉跄迅速站稳了身形,一摆手止住了他们:“快去扶贾诩军师!”

贾诩早已是一跤跌坐在船板上,望着曹操哈哈大笑:“舟欲静而浪不止,心要定而身莫倒——何其难也!”

曹操躬身伸过手来便要扶他:“贾军师刚才遭了这一颠簸,你可晕船吗?吃得消吗?”

贾诩见曹操亲自伸手来扶,不敢造次,却不好去接曹操的手,自己挺身一跃而起,满面感动之色:“多谢丞相关心!这长江之上,果然是风骤浪高,船身颠簸晃荡得煞是厉害。贾某虽不晕船,但也有些立足不稳,若是迎面来了敌舰,只怕一时还有些难以招架呐。贾某自幼习惯了戎马生涯尚且如此,其他北方儿郎们恐怕亦比贾某好不到哪里去……”

曹操听到贾诩这么一说,立刻明白了的他言下之意。近来江陵水师的改编整合之庶务尚未彻底完结,而且加入水师队伍中的那些北方士卒又不擅长行舟,每日在甲板上被浪头晃来荡去,摔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怎能即刻便投入实战之中……他的脸色微微一僵,声音蓦地变得硬硬的:“唉……贾军师所言确实不错。船身颠簸,北兵晕船,不习水战等等,本相亦是心知肚明。但如今也顾不得这许

多了。用兵要诀在于‘雷厉风行、速战速决’八字。本相不希望在眼前这内外一片大好形势当中,突然冒出什么意外的变数来。”

贾诩有些惊愕地看着曹操,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变得如此急躁。其实他不知道,昨天夜里,曹操收到了曹丕以六百里加急快骑送来的密报——献帝刘协的内廷近侍兼议郎赵彦竟用一柄“竹剑”对他行刺!这个消息让曹操勃然大怒,看来,蛰伏在后方许都暗处的汉室遗忠们终于按捺不住,乘着自己在江陵城不进不退,休整调息的这空当跳出来阴谋作乱了!这也提醒了自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殄灭刘备、诸葛亮,从而彻底断绝后方许都之暗敌的希冀,这件大事是一天也拖不得了!

冷静下来之后,考虑到不宜再继续刺激那些隐伏在许都后方的汉室“保皇派”,曹操在曹丕开陈出来的数条应对方略上用毛笔圈定了一条:对赵彦“此罪彼罚,偷梁换柱,免生枝节”。据“眼线”密报,赵彦不是曾经给献帝刘协开讲过《战国策》吗?扣他一个“以歪理邪说干扰圣听”的罪名将他腰斩弃市了事。这样,那些汉室忠亲们就暂时抓不到什么“口实”来煽风点火,大肆作乱了。

按下心头这些浮思杂念,曹操抬起头来,微微眯着双眼眺向那西边天际将要落山的太阳,看着它如同一团赤焰正慢慢卷缩而坠,悠悠然开口道:“为了速战速决,早成大功,这一次东征夏口城,本相所带军署中除了毛玠和司马懿之外,也烦请劳驾文和陪同本相前去吧!”

“荀军师呢?”贾诩心口顿时一紧,犹豫了半晌,还是直直地问了出来。

“他和杨修都留守江陵。”曹操猛地转过身来,朗声道,“文和——这一次二十余万大军东征刘备,一切都仰仗你了!”

贾诩慢慢屈下了双膝,眼眶里立刻潮热了:“诩定当尽心竭诚,万死不辞!”

曹操用人使贤的原则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由于赵彦是颍川荀门的门生弟子,在没有查明事情的真相之前,他不敢再过于信任荀家的人了,哪怕是被自己素来倚为心腹智囊的荀攸也不行。留下荀攸、杨修,是为了预防他们在自己身边发挥一丝一毫的负面作用。

野鸭飞凫“嘎嘎嘎”的啼鸣打破了场中的一片寂静。曹操的目光又投向了东边那一片灰蓝灰蓝的天幕:“在这次东征夏口城出发之前,本相还是应当给江东孙权那小儿写一封信去……有请文和帮本相斟酌一下词句,这封信的草稿是这样的——‘本相近日谨承圣命,奉词伐罪。旌旗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而今亲身统率雄兵八十万、上将千余员,欲与孙讨虏会猎于江夏,共伐逆贼刘备,拱卫王纲,名垂青史。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本章完)

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军,须用火攻第一章 大破火攻计,攻诸葛之心_攻心之计第十章 魏代汉主_提拔清吏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废三公,独揽相权第二章 退吴之战_巧胜吴军第十章 司马懿最后一击,三国尽无敌手_司马家的春天第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_通达时务第一章 东汉乱局_十八路诸侯兴兵讨董卓第一章 大破火攻计,攻诸葛之心_魏国老汉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挥师,南方第八章 魏太子之争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谁第二章 汉曹不两立_谁是曹操毕生的劲敌?第五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孙权称帝第一章 司马懿初掌兵权_最后的嘱托第二章 司马徽蛊整水师_形势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战速决第九章 暗通贾诩,助曹丕上位_尘埃落定第十一章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_以举荐之名,暗植势力之军第六章 曹爽威信骤减,司马懿欲清内患_烈女沈丽娘第十章 司马氏权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_周宣占卦第九章 暗通贾诩,助曹丕上位_杀招第十一章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_贾诩投桃报李第七章 蜀魏之争_诸葛亮偷袭上邽原司马懿吃三国3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大战在即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隐隐于朝第七章 抢夺夏口_从这里,给曹操南征埋下祸根第九章 吴蜀联盟_两翼受敌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计第五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坏的敌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师第十章 魏代汉主_蝗灾,人祸第一章 大破火攻计,攻诸葛之心_诸葛亮的礼物第二章 汉曹不两立_将门虎子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书第十章 司马懿最后一击,三国尽无敌手_再无敌手第一章 司马懿对内的无间道_荀彧的告民血书司马懿吃三国5第七章 蜀魏之争_暗算第七章 抢夺夏口_金蝉脱壳第七章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_突然“瘫痪”又新婚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马懿血溅聚贤阁第十一章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_谁才能坐得稳这江山?第一章 司马懿初掌兵权_宗室重将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贾诩的三大防疫步骤第二章 司马徽蛊整水师_曹操强压荆州地头蛇第九章 暗通贾诩,助曹丕上位_幕后黑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终第五章 司马兄弟招兵买马_笼络贤才第二章 汉曹不两立_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孔融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贾诩做了一个梦第八章 魏太子之争_司马懿的布局第七章 抢夺夏口_长坂桥头张飞一声吼第十一章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_九品中正举士之制第七章 抢夺夏口_金蝉脱壳第五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坏的敌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师第八章 曹爽恶事做尽,司马懿待时而发_“病中”理事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欲破曹军,须用火攻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挥师,南方第八章 司马懿密盟孙刘_青云山庄,秘密据点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蝎毒蛰手第六章 曹爽威信骤减,司马懿欲清内患_曹爽的溃败第九章 吴蜀联盟_两翼受敌第四章 火烧连营_阅兵第五章 战后的扫雷工作_汉天子的等待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蝎毒蛰手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担心第八章 司马懿密盟孙刘_和氏璧的传说第三章 魏帝的反击_援军天降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以楚制楚、楚人治楚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_流寇匪兵第八章 魏太子之争_东宫四友第一章 司马懿对内的无间道_钓的不是鱼,是曹操的“南征大败”第三章 从名师,学帝王之术_一代鸿儒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无辜惨死的婢女第五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_软蛋太守第七章 装瘫拒入曹营,密谋大计_曾经如此地接近死神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马懿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间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_美人第四章 曹操一出错,司马氏笑了_汉室骨鲠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复三公”是假,“废三公”是真第三章 魏帝的反击_援军天降第五章 诸葛亮挥师进犯_择将出征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营军心已乱楔子 司马家族的异梦_殷王玉印第九章 灭曹爽,司马懿独揽大权_举事在即第二章 回乡招兵屯粮,蓄养死士_粮草第八章 魏太子之争_杯酒获机密第四章 火烧连营_连环计连战船第一章 司马懿对内的无间道_钓的不是鱼,是曹操的“南征大败”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贾诩做了一个梦第二章 司马徽蛊整水师_曹操强压荆州地头蛇第八章 魏太子之争_一箭三雕第十一章 埋首庶务,笼络人心_贾诩投桃报李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满足曹操想要的第五章 隐姓埋名,初入仕途_剑一旦出鞘,就要一招制敌第五章 战后的扫雷工作_曹操仓皇北顾第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_眼线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残兵_屈伸之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