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箭在弦

即便早已听说过无数次这种画面,但真轮到自己亲眼所见,罗炜彤还是忍不住握紧拳头,浑身气血上涌。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望远镜在抖动,却并不妨碍清晰传来下面情景。冰冷的长矛抵在孩子脊梁上,临近长矛的红缨迎风飘展,有些缨络飞扬不起来,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上面沾染的血太多,缨络已经打结。

而在前面,孩子们大眼中满是惊恐和绝望。随着长矛推进,他们木然地走向城墙。

“下面那群畜生!”

跺跺脚她胸口起伏,强忍住用轻功飞下去,跟兵卒扭打成一团的*。

“无可救药。”

袁恪止不住摇头,安文帝这一招放在平时还可以,但到金陵城跟前依旧如此,就明显落了下乘。无论再怎么洗白,拿刺刀顶在孩子身后的是你的军队,天下人看在眼里,难免惊恐之下产生逆反情绪。

归根结底,谁当皇帝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想过好日子。

默默为安文帝智商点蜡,袁恪转身遥望金陵正中的紫禁城。师叔葫芦里卖什么药,若说引蛇出洞,现在所有乱党都浮出水面,那他还在等什么?

罗炜彤拿望远镜看着,眼见大军逼近,城门上稀疏的守军却投鼠忌器,不敢有太大动作。这一反应,让她急得直跳脚。

“这帮人……还在等什么。”

谁都不忍心对孩子下手,可为保全这点孩子的命,便硬要接受一个倒行逆施的皇帝,置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却是万万不可。到此关头,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和平日子过太久了,这帮新招的兵卒没见过血,这会没吓晕过去就算不错。”

袁恪颇为沉重地说道,大齐的确有精锐之师,但悉数驻扎在边关。金陵依托地势险要,如今天下安定,驻守兵卒算不上多,且多数是新兵。

从小坐在爹爹膝上听他行兵打仗的故事长大,也曾缠着到过几次边营,罗炜彤自然也能看出来。城上兵卒虽装备精良,但神色间缺少了经历沙场磨练的坚毅。

这些人指望不上,事到如今只能靠自己:“得调兵合围。”

说罢她扬扬手中印信,心下依旧忐忑,面上却尽可能地保持平静。直至今日,手握印信她依旧有些云里雾里。天下那么大,大齐有那般多可用之人,这么一股庞大的势力就落到她手里?

“不用担心,没有谁天生知晓如何带兵打仗,按你的想法来。”

顺着袁恪所言,她郑重地点头。而在她点头的一瞬间,城墙上的将领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命弓箭手准备好。霎时,一排弓箭手站在城墙瞭望口上,重达百石需要三人合力才能拉开的箭弩横字排开,每把弦上竖排着九支箭。

万事俱备,只待将领一声令下,漫天箭雨定能将城墙外叛军射成肉泥。可事到临头,没见过血的劣势表现得一览无余,谁都不敢去下那命令。

“这……”

罗炜彤迟疑,她早有准备,拿到印信起将兵召集于距金陵不远处。帝都本就重防御,如今又是非常时期,再加上承元帝有意纵容,乍多点兵倒不是怎么乍眼。

倒不是兵少到那地步,而是她灵机一动,命大部分早已解甲归田、如今暂时组织起来的兵卒,化装成战时流民,成群结队往金陵赶,到了后就驻扎在附近。

得宜于先前支援西北军,如今她最不缺的便是粮和药。且有了前头给西北军配给那一遭,这会做起此事她更是驾轻就熟。虽然她不怎么会播算盘,但哪处该多给点、哪出今日当杀几头猪给改善下伙食,她却是一清二楚。

虽然时日不长,各带兵将领却几番领会上面神秘头目的恩威并施,佩服他对人心的把控。加之神秘头目高皇后后人身份,这些昔日死忠高皇后的老兵,这会已经从最初的轻视慢慢变为死忠。故而当不久之后,他们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头目竟是个爱穿红衣的嫩娃娃时,脸上几乎要突出来的眼珠子,让罗炜彤笑得直打跌。

“如今看来,只能靠我们自己。”

城墙上,罗炜彤与袁恪对视点头,做出了如下决定。刚准备开始行动,城墙上突然传来争执声。

“当年我就告诉父皇,这样不顾正统不好,如今你看……好在皇兄宽宏大量,见父皇将天下治理得好,便不打算多做计较。皇姐,父皇向来宠你,咱们今日还是快些进宫劝父皇写下禅位圣旨,这样日后安文帝还朝,也好论功行赏不是?”

顺着略显小人得志的声音看去,她便见两位穿着公主冕服之人。同样的衣服穿在身上,说话之人尽显尖酸刻薄的小家子气,而被她劝说的那位皇姐却无形中显出几分霸道。

再看霸道的皇姐,眉宇间与她曾见过的承元帝有几分相似。结合两人方才的话,罗炜彤明白,这便是她曾无数次听说的燕京大长公主。

天潢贵胄,果然名不虚传。燕京大长公主仅仅是站在那,无形中便散发着威严的气势。

脑海中刚浮现出上面想法,罗炜彤便微微摇头,天潢贵胄也要分人。不是她自夸,说话那位公主通神小家子气,莫说是比自家皇姐,甚至连一般大家闺秀都比不上。不用多猜她也知道,皇室那么好的教养都扭不过来的公主,全天下只有一位。除去恶名满金陵,封号静安的二公主,绝不做第二人想。

然后静安大长公主所为,彻底印证她想法。这位目前大齐最为尊贵的女性,听完此言后,唇角连丝冷笑都没给,而是直接扬眉,扬手给对面人一巴掌,厉声说道:

“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你要再敢多吠一句,我立马把你扔城楼下。”

说完她扫一眼身后亲卫,脸色中的危险表明她绝对说到做到,口中更是再次确定:“指不定你死了,父皇还会对我上次一二。”

“你!”

静安公主跳了脚,可她压根没有底气反驳。她再自视甚高也知道,父皇压根不喜欢她,而所有子女中父皇最重视的便是皇姐。

这也是如今兵临城下,她丝毫不着急的原因。反正她是公主,不可能做皇帝,只要是朱家人在帝位上,换个皇帝她都一样过。甚至若是如今她立功,日后可能过得更好。

“本宫可没工夫跟皇妹开玩笑。”

静安公主看着皇姐后面那排满身甲胄的侍卫,识相地闭上了嘴。而后者则是向前走,径直走到罗炜彤与袁恪跟前,不等二人行礼,便上前虚扶起来。

“都是自家人,哪用得着那般客套。”

“他们算什么自家人。”风言风语自然来自静安公主。

“恩?”

燕京大长公主鼻子发出哼声,连眼神都不用瞥,就足够吓跑静安公主。后者边跑边想,我这不是胆怯,而是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静安公主的确是去做事了,跑到另外一边,她开始劝说守城将领。首先身为公主,她承认承元帝这些年一直在悔恨,也觉得如今安文帝宽宏大量。既然双方都有意,那还不如干脆开城门放人,也省得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一直说到口沫横飞,到最后她干脆隔着城墙,与下面安文帝开始喊话。一个觉得这些年占了人皇位非常抱歉,城楼下的又感念承元帝治理天下之辛劳,一时间兄妹间倒是其乐融融。

城墙的另外一端,短暂的交流后罗炜彤便佩服上了燕京大长公主。短暂的介绍彼此相识后,这位大长公主没说一句废话,直接谈到行兵布置,而且鞭辟入里,几句话便分析清当下情况。

一番交谈后,她也清楚自己当做什么。从交谈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她便听到两人隔空喊话。当即她哭笑不得,原以为文襄伯府已足够奇葩,没想到天下还有更奇葩的。

“她这是……?”

面对她的疑惑,燕京大长公主满脸的家丑不可外扬:“无碍,有我在这,还轮不到她做主。”

说这话时,大长公主十足地胸有成竹。罗炜彤向旁边看去,果然守城将领只是站桩听着,对静安公主恭敬有余,至于她所发出那些命令,则是没一个人去执行。

这么看起来,静安公主还真颇像个跳梁小丑。

立场不同,罗炜彤看静安公主如此,不代表别人也都如此。这会在城楼下的安文帝心中,她就如九天仙女下凡尘。即便身材早已臃肿,安文帝还是觉得,静安乃是当初的燕王如今的承元帝所出子女中,最为深明大义的一个。

故而他上前道:“皇妹高义,朕金口玉言,决不食言。”

在他说话同时,城楼下的军队也一直在前进。就在这会,已经隐隐进入城楼下。静安公主见部队气势巍峨,欣喜之下终于战胜长久来对皇姐的恐惧,跑到她跟前满脸得意之色:

“皇姐,如今形势瞬息万变,机不可失。”

“你说得对。”

静安公主双眼发亮,皇姐这是同意了?要知道,皇姐手中一直有兵,这事别人不确定她却是一清二楚。若是能说服皇姐,那她功劳岂不是更大?

燕京大长公主终于没忍住,讽刺地嗤笑出声,而后扬扬袖子,对着她身后的将领喊道:“还等什么,放箭!”

第6章 怒反击(下)第55章 尘埃落第12章 背黑锅第8章 锦绣坊第75章 终开窍第16章 怀鬼胎第37章 帝王赞第78章 收产业第90章 印信归第31章 奸夫现第53章 算总账(下)第35章 微蓉劫第73章 誓从军第61章 民心向第63章 祭祖争第51章 算总账(上)第24章 入族学第60章 袁恪怒第73章 誓从军第82章 疾暴露第30章 风月事第60章 袁恪怒第44章 阁老荐第89章 亲事成第34章 同自夸第46章 失落时第7章 离伯府第9章 孙肖祖第47章 多情敌第33章 惹官司第74章 真相白第9章 孙肖祖第86章 侯府倾第72章 亲赐婚第83章 慈善事第86章 侯府倾第8章 锦绣坊第26章 辩论会第14章 解心结第74章 真相白第19章 小冤家第77章 亲报复第51章 算总账(上)第33章 惹官司第41章 往昔勇第24章 入族学第53章 算总账(下)第5章 怒反击(上)第73章 誓从军第50章 正其名第94章 荣家人第70章 公主抱第26章 辩论会第62章 遇冷遇第9章 孙肖祖第14章 解心结第79章 终定情第53章 算总账(下)第17章 送请帖第63章 祭祖争第13章 忆前尘第67章 才子辩第59章 求外援第65章 菊花残第30章 风月事第76章 履赌约第87章 袁府立第84章 落日殇第62章 遇冷遇第51章 算总账(上)第83章 慈善事第13章 忆前尘第32章 神转折第83章 慈善事第66章 伯府变第13章 忆前尘第92章 扬州乱第45章 堕落人第2章 麒麟玉第64章 祖显灵第49章 绝情人第4章 初酬情第54章 提分家第34章 同自夸第47章 多情敌第72章 亲赐婚第32章 神转折第12章 背黑锅第78章 收产业第28章 冰婵纱第94章 荣家人第50章 正其名第45章 堕落人第54章 提分家第57章 终识破第9章 孙肖祖第85章 姻缘定第30章 风月事第49章 绝情人第11章 霞光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