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将出马

柜放下筷侍旱卜方巾。他边擦拭边问道!此言何意?。

许翰原为台谏长官,这言官正直不挠的本色不改,此时更是一脸严肃道:“陛平。致虚起于太学。后通判地方,再入禁侍起居,任陕西五路宣抚使不到一年。此书生辈,既不识兵亦不知将,却统五路西军。其人好虚夸,性网恒。火不听军良将建言。臣所虑者,其败于潢关后,怕止步不前,坐视东京受胁

赵柜心里也明白,范致虚不但是臣,而且到陕西任职是自己登基以后的事情。对西军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想了想,问道:“那联即下诏命,令其速速进兵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粘罕能以八千骑破致虚五路大军,那时他尚且自信满满,颇有士气。如今兵败如山。想是心惊胆战,风声鹤唳,朝廷若强令其进军,恐招致更大失利。”许翰表情凝重,看得赵桓心里也是一紧。

陕西王师可是最后一颗棋了,两河失控,若西军再不济,联还能指望谁?南边的部队么?唉,女真人何以强悍至此?我军十倍于他,因何一败再败?器械不利?铠甲不坚?粮饷不足?联就算自己一天只吃两餐也没少半粒军粮!你们就是这么报答联的?若是统兵之官,人人都如折、姚、徐一般,联便可高枕无忧了。

赵桓是越想越抑郁,徐卫据说从前在乡里是个寻衅滋事,架鹰遛狗之辈,一旦国家事起,便招募壮勇,靖绥地方。后来更是起兵大名前来勤王,据守黄河,屡战杞县,人家可是网及弱冠之年!将门出将,史有明言打仗。还得靠将门啊。只是,几大将门,种氏独余师,被困太原;姚平仲又在滑州;折可求元气大伤,退守府州,折彦质督师围城,不能轻动;徐氏一门倒是人才辈出,可徐原、徐胜、徐卫三弟兄都派出去了。现在东京城里。官一抓一大把。就缺统兵之武臣呐。

“诸卿也不必挪地方了,就在此地议一议。许卿方才所言,联深以为然。只是。如何才能解这燃眉之急?”半晌之后,赵柜问道。

一众重臣皆不言语,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其实症结所在非常明显,范致虚从进士开始,要么就在东京作言官,要么就在地方当副职。节制陕西之前,最高也就在禁当个书舍人,管的是起草诏令。还不说他知不知兵,懂不懂战,恐怕他连见都见过二十万大军。如今却身为统帅。指挥作战,不败才有鬼。从前主持西军的童贯,虽然不是武臣。甚至是个宦官,可他在西陲呆了几十年,现学现用,这才有了对夏用兵的战功。

但是,臣统兵,这既是祖宗家法,又是朝廷制度,谁敢去多说

许翰见长官同僚们都不发言,心里焦急。折仲古徐昂等好不容易把斡离不逼入绝境,暂解东京之危,要是粘罕高歌猛进,局面恐怕难以收拾,甚至,太祖皇帝陈桥受禅,历代先王苦心经营,方有一百十七年之大宋。岂能断送在我辈之手?罢罢罢,你们都不想担风险,我来!大不了含了这头顶乌纱不要!“陛下。臣认为,当务之急,是速遣知兵识将之人取代范致虚指挥陕西王师。”许翰一语既出,满殿皆惊!临阵易帅是兵家大忌,可范致虚这种统帅。肯定是早换早好。问题是,官家或者不这么认为,你提出如此大胆的建议,不怕事后背黑锅?

赵柜果然面露惊色,质问道:“这,阵前换帅自古便是自取其败,不妥吧?”

“陛下。致虚到任不足年,无丝毫威望。西军自然能战,但骄兵悍将不少,范致虚没有尺寸边功。军心如何能服?此外,老臣有一言,不得不提醒陛下,即便此次击败女真,保一时平安。但从今往后,宋金之间必将烽火连天,狼烟不散!到时候,陛下所能依靠的,只有西军!如果范致虚将陛下这几十万精锐败了个精光。他日金军复来,陛下就算再发勤王诏,又还能召到谁?”许翰字字珠饥,针针见血,不但听得赵柜耸然色变,便连殿其他大臣也一阵背寒。

不错!还不说眼下凶险非常,就算侥幸胜了。可万一把西军拼了介。干净。以后还靠谁?

“那以粒老之见,谁人可担此任?”赵扭起身行至许翰案前,提起酒壶亲自替他满上一杯。后者骇得连退两步,

良久,方才答道:“臣亦知此言犯忌,然非常时期需用非常之谋,万般无奈这下也只得权且变通。”

赵祖见他提前作铺垫,宽慰道:“但说无妨,百无禁忌!”

时何栗徐绍等重臣皆洗耳恭听,其实大家心里也猜到几分,不过是等着他说出来而已。许翰捧着官家亲手斟倒的酒,把牙一咬,仰头饮尽,置杯于案,长舒一口气,大声道:“臣建议,选派武臣前往节制五路王师!”

虽然早料到是这句话,但当真真切切听在耳里之后,众臣也不得不佩服许翰的胆量。自立国以来,朝堂早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共识,那就是“武臣掌枢密,知机要,于国不利”。现在国家残破如此,西军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所托非人,那结局将是个灾难。许翰敢冒天大的风险,提出这条意见,姑且不论对与不对,这份忠肝义胆。着实令人钦佩。

赵袒提着酒壶浑然忘物,那壶瓶倾倒,酒水洒在案上方才惊醒。紧皱着眉头,一脸的晦气,作难道:“可是祖宗家法”

许翰闻言低声道:“陛下。先王之法固当遵守。但臣冒昧猜度,先王恐怕也没有想到有一天秋夷北虏会兵临陵寝所在吧?”

这句话不吝晴天霹雳,震慑赵祖心胸!是极,历代君王制定完善这臣统兵的铁律时,恐怕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的皇陵会遭受金军威胁!现在粘罕提大军来攻,滑州之事又悬而未了,万一生了变故。难道要联作那李煜?

突然一把将手酒壶掷在地上,摔了个稀烂,皇帝慨然道:“联意已决!祖宗不足法!当遣能征惯战之武臣前往统兵入援!诸卿,但有适合人选,尽管报来!若事成,与所荐之人同功!”

众臣吓了一跳,当转动脑筋。苦想合适人这时,却发现一个字,难!首先,要去统率五路西军,这个人官衔资历都不能低,而且要有辉煌战绩,否则如何服众?可在京的武臣里能挑出这样的人来么?刘延庆资历例是足够,可他那战绩委实太过差强,尤其是攻辽之役一败涂地,把朝廷储存了几十年的钱粮败了个干净,如果用他,兆头就不吉

除他之外,也只有检校少保。步帅何灌了。此人武举登第,出身可谓显要,又在西部任职多年。累立战功,但凡近几十年幕大的战役他都参与其,而且又身为三衙大帅之一,若派他前往,或能建功。当下,在座大臣几乎都推荐何灌前往潢关统兵入援。但赵桓听了,却不置可否,只点头而已。

“陛下,臣举荐一人,比何少保更适合。”许翰突然说道。

赵祖手一招:“何人,速速讲来!”

“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左威卫上将军,徐彰”。许翰今日连出惊人之语,众臣本以习惯。可听到这句时,仍旧不免震惊。谁?徐彰?徐卫他老?这能成么?徐彰从前好像是在西军供职,可致仕日久,离开沙场多年,如今已然老迈,岂复廉颇之勇?

赵祖不太清楚徐彰履历,因此问于其弟徐绍。绍答说:“臣之兄徐彰,年十五从军而征,为嘟延帅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士卒,初战青洞城,斩级十三,升队将。筑绥州城有功,再获擢升。米脂一役,率先登城,叙功又居第一。后党项八万大军来援,官军危急,老种相公亲赠身甲于臣兄,命其率敢死之士夜袭,斩级八百余,夏军由是大溃。元丰,官军进兵银、石、夏等州,臣兄皆为先锋大将,升任嘟延兵马拆锋辖。后奉诏回京。任步军都虞侯。以此官致仕。”

皇帝听罢叹道:“原来良将常在联侧。徐彰既为西军宿将,有威望,兼胆略,联欲使彰统军,诸卿以为如何?”

何灌比徐彰,两人本事嘛。从往昔战绩上看,不相上下。徐彰因其勇猛,在西军名声更大一些。何灌官阶要高一些,年纪也轻一些,但胜就胜在他常年带兵,回京管干步帅司才没多久。这两人,恐怕还是用何灌稳妥一些吧?结果,还没等大臣们提出反对意见,皇帝已自顾言道:“既然诸卿都无异议,那联即匆命有司起草诏书,任徐彰为西京留守,往潢关节制五路王师入援!”

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693章 天威难测第375章 急追马扩第529章 捷报频传第47章 屠杀第四百一十一章你奸我不第113章 扩编第577章 攻破城门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33章 一刀三贯钱第92章 又见援兵第249章 活见鬼了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6章 其实 我穿越了第564章 万军云集第652章 折家折了第156章 万众期待第499章 政变(中)第754章 心惊肉跳第495章 引蛇出洞和七百五十七章还乡团第52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212章 又见马扩第821章 徐卫的算盘第564章 万军云集第45章 遇袭第109章 威望第88章 汉奸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百四十三章第353章 断绝水源第八百五十章第434章 回家第127章 搅局第439章 镇江来人第384章 兴师问罪第264章 军阀规划第138章 布防第80章 新君第75章 阻击第500章 政变(下)第八百四十七章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613章 蕙质兰心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323章 血债第47章 屠杀第331章 见风转舵第361章 交底第八百五十章第八百四十一章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774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102章 张九月第318章 大闹节堂第347章 承坛拜将第699章 鸟枪换炮第622章 莫望西军第八百六十七章第512章 生财之道第513章 突来之战第182章 纠结第14章 勇气不是靠嘴说的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84章 桥不能烧第668章 闹剧收场第135章 苦果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549章 骑兵奔袭第642章 产马基地第48章 战果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428章 矢志复仇第390章 同意进攻第14章 勇气不是靠嘴说的第382章 乐极生悲第355章 炮弹横飞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76章 死战第97章 进京第222章 捅月亮第619章 白玛达娃第342章 又一个秦桧第517章 杨彦镇凤翔第196章 托媒说亲第122章 冠礼第773章 兵临东京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296章 最年轻的帅臣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517章 杨彦镇凤翔第530章 双喜临门第八百四十七章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27章 黄知县有请第429章 兄弟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