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大胖小子

这一次,大石主动又派人来,而且没有更换使者,是什意思? 莫非,想出兵复国了?想到这一点,徐卫有些激动,他正琢磨着攻打西凉,拉开打通河西走廊的序幕。如果耶律大石也在这一时期决定出兵复国,旁的咱不说,声势上绝对浩大!

但这股欢喜劲只在紫金虎的脑袋里转了转,立马就消失不见了。因为他想起一桩事来。过去,宋辽虽然在澶渊之盟之后成为兄弟之国,但在此之前和之后,都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相比起来,契丹人跟党项人的关系显然好得多。即使是大石西走,但他仍旧和西夏保持着联系。而我现在做的,都针对西夏,契丹国会是个什么态度?

萧朵鲁不一路过来,他不可能不知道西夏的局势,难道这回来与此有关?

徐卫一时琢磨不定,遂道:“这样,为了表示我们的尊重,让德远和子充亲自去迎接一下。安排在馆驿住着,按说,大石的使者,我应该亲自出面的。”

张庆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谁知道太尉的侍妾今天生产?接待辽使虽然重要,但这事也不能马虎,罢了,就依太尉所说吧。

站起身来,刚抱个拳,说道:“既如此,那………”,“九弟!生了!生了!”徐秀萍的声音从厅外传来。

徐卫猛然站起,抢问道:“大小平安?”

“都平安!都平安!”徐秀萍满面喜面,笑得连皱纹都舒展开来……,“徐三姐。”张庆行了个礼。

“哟,张三也在啊,哎呀,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徐秀萍不住地搓着手,激动不已。

徐卫听到大小平安心里一颗石头才放下,但马上又紧张起来,问道:“姐,是儿子还是女儿?”

徐秀萍却卖起了关子,笑道:“你猜!”

徐卫双拳一攥这还用猜么?姐姐如此态度,等于已经说明了!紫金虎脸上满是惊喜的神色,嘴唇动了几次,都没说出来话来,好不容易定住心神,大声道:“儿子!”

“哈哈!没错!又白又胖!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徐秀萍哈哈大笑。

张庆也是喜上眉梢,赶紧深深一礼,疾声道:“恭喜太尉!贺喜太尉!”

“儿子!儿子!我我……”,”徐卫使劲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喜形于色。

“你瞧你,欢喜成什么样了?还不赶紧去看看你儿子?”徐秀萍提醒道。

“哎!好好!”徐卫连声道,说罢拔腿就走。但走了三步,又回过头来,一手抱了徐纳,一手牵了徐嫣,对张庆道“你等我一下。”这才大步而去。

到祝季兰的小院这里早已经笑声满园。中间,还夹杂着一个响亮的婴孩啼哭声。小东西,出娘胎就哭得这么响,将来一定有出息!徐卫匆匆忙忙跨进门槛,只看到里间堆了满屋子的妇道,正跟那儿七嘴八舌地说笑着。

“这娃简直就跟九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当年我嫁到徐家时九弟就这副眉眼。”这是徐王氏的声音。

“还真是,你看,这娃眉宇之间,像极了官人。”张九月的语气中也掩饰不住喜悦。

徐卫听到这里,定睛一看,却发现,他儿子被包着也不知是谁弄了一杆秤,正把娃挂在秤钩上称重呢。

“哎哟!五斤半!这大胖娃还真扎秤!”有人惊讶道。

徐卫实在等不及便叫两个女儿在外头候着,自己蹭蹭跨进去。众妇人一见他都笑了起来:“这是着急着看儿子了。”

徐卫没多余的话,直接伸手过去将孩子抱了过来。当他的目光落在孩子脸盘上时,禁不住笑了。虽然他没注意这孩子到底有多像他,但看着儿子红朴朴的脸蛋,浓密的头发,还有那哇哇大哭的小嘴,一股莫名的欣慰涌上了心头。

“官人光顾着看小的,不硕大的了?”张九月在旁提醒道。

徐卫听了这话,赶紧将儿子抱了过去,祝季兰全身被汗浸透,头发一缕缕地沾在额头和脸上,十分憔悴。紫金虎心里一紧,柔声道:“辛苦你了。”

祝季兰伸出一支手来,有气无力地道:“太尉,让我看看孩子。

赶紧她费了半天牛劲,替徐卫生下个大胖小子,自己连看都没看上一眼呢。徐卫在她床边坐下,小心翼翼地将啼哭的儿子放在她枕边。祝季兰勉力侧过头,当看到儿子时,眼泪顿时就下来了。十月怀胎的艰辛,一朝分娩的痛苦,只有女人自己知道,男人永远感受不到。

“好了好了,这是欢喜了!九弟啊,赶紧给孩子取个名吧。

”徐王氏笑道。

其实在之前,徐卫也考虑过这件事情,只是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此时听嫂嫂提起,脱口道:“就叫徐虎吧。”

“咦,好!娃有名了,虎头虎脑,这娃肯定好带!”跟过来的徐秀萍打着哈哈笑道。

又叽叽喳喳说笑一阵,徐嫣徐妠姐妹两个也抢进来看了弟弟,徐王氏才道:“好了好了,季兰劳累得紧,也应歇着了,我们出去吧。”

张九月听到这话,伸手便想去抱孩子,但祝季兰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护住。伸到面前的手缩了回来,张九月笑笑:“一儿娃饿了,你记得给他喂奶。”

徐卫又仔细打量了儿子一番,再拿手轻轻抚了一下祝季兰的脸,这才出了房。

“九弟啊,你这满月酒可得大办,请他百十桌,好生热闹热闹。”,徐秀萍一出门就建议道。

“那是自然要大办的,对吧,官人?”张九月笑道。

“办!当然要办!该请的都请!”徐卫人逢喜欢精神爽。说完,想起张庆还在huā厅上,便离了一众妇道,匆匆赶过去。

张庆正在厅上喝茶,见徐卫脸上笑意掩藏不住,打趣道:“太尉,看到儿子欢喜了吧?”

“欢喜!当然欢喜!”徐卫哈哈笑道。

“那我回去以后得叫浑家把满月酒的礼金备上,这回可真得整热闹些。”张庆笑道。

徐卫连声称是,忽地笑容一收:是我亲自去迎萧朵鲁不。”

“嗯?”张庆一怔,“现在就去?可你这刚刚……”

“哎”大小平安就好了,我一个汉子,也不懂怎么照顾,由她们妇道人家去吧。走走走,来人,备马!”徐卫说话间,已经朝外头走去。张庆笑着摇了摇头,也跟了上去。

到宣抚处置司”找上了张浚和马扩,又派人去问了守城官兵,说是还没进城。徐卫兴致高昂,索性带了一班幕僚,打马出城,到官道上去迎。

路上,众人听说徐太尉喜获麟儿,都道贺不止。徐卫心情大好,索性提前发出了邀请,等孩子四十天时,满月酒,你们这些叔叔伯伯们,一定要早到!众官纷纷应下”都说这杯喜酒无论如何也要讨来吃的。

顺着官道往褒城方向奔了大概有七八里,便瞧见前面一支马队正奔驰而来。因为天气热的原因,那支马队的人基本上都没有戴帽子。很多都露出光秃秃的头顶”以及颅侧的两缕长发,这是典型的契丹人发型。

对方也发现了徐卫一行,当看到有人身着公服时,知道是官府的人来迎接了。两支人马抵近,萧朵鲁不一眼就看到了马扩,正有些吃惊时,居然又发现了徐卫!这可真有些受宠若惊了”徐太尉竟然亲自出城来迎!

“徐太尉!多时不见,别来无恙否?”萧朵鲁不在马背上欠身问道。

徐卫一抱拳”朗声道:“一切安好,只是甚为想念!卫率宣抚处置司官员前来相迎天志皇帝的尊使!”

这个高帽子戴得太舒坦了,萧朵鲁不一行人无不感觉与有荣焉。萧朵鲁不急忙道:“不敢不敢,怎敢荣太尉千金之躯?真是愧不敢当!”

“哎,咱们客气话就不说了,请入城!我已命人备下酒席,为各位接风洗尘!”徐卫大笑道。

两帮人马合作一处,都投兴元城而去。一路上,徐卫热情地询问着耶律大石的近况,萧朵鲁不代为致谢。进了城,徐卫果然命人在城中最好的酒家备下了宴席,二话不说,直接把人领酒楼去。

这是汉人接待亲友的规格,萧朵鲁不一行感激不已。开席后,徐卫殷勤劝酒,只问些风土人情之类,并无只言片语提及公务。萧朵鲁不等人也很识趣,酒桌上,不谈公事。契丹人确实能喝,一轮酒下来,马扩这种走路都有些飘了,人家却稳如泰山。散席,徐卫亲自安排远客在馆驿住下,这摆明了是好酒好菜先招待,有事咱们明天再说。

回到家里,徐卫兴冲冲地又去了祝季兰处陪了许久,将儿子抱在怀里百看不厌。一直到吃饭还舍不得放手。晚间,徐胜听说弟弟终于有了捧香炉钵钵的,也高兴地来看望了。同样一口咬定,徐虎这娃简直跟徐九小时候一模一样。就是有点疑惑,这娃两边脸蛋怎么特别红呢?

张九月此时在旁边插话说:官人在外头吃了酒回来,娃让他酒气给熏的,…,次日,就是该谈正事的时候了,徐九一大早仍旧去逗儿子玩了一会儿,可惜娃太小,除了哭、吃、睡,其他的都不会。即使如此,徐卫依旧乐在其中。

宣抚处置司这次跟辽使会谈的场地,就是衙门的huā厅上。因为可能涉及机密的缘故,各通道都有人把守,不相干的人严禁靠近。安排好之后,徐卫才使人去馆驿请萧朵鲁不等人来相见。在此之前,他和张浚、张庆、马扩,以及宣抚判官万俟卨就已经等在厅上了。

从前,徐卫跟他这些幕僚们虽然公私要分明,但关系还是融洽的。但此刻,因为多了一个人的缘故,徐卫不说话,张庆马扩也只顾吃茶,万俟离正襟危坐,不开腔,不吃茶,也不张望。

张浚见气氛有些僵硬,遂首先打破沉默道:“太尉,辽使此来,当不是例行往来,可能带着目的。”

“啊,或许吧。”徐卫随口道。

张浚开了头,便又对万俟离道:“万俟判官,此前,川陕宣抚处置司已经和大石方面接触过多次。此番萧朵鲁不是第二次来,上回马参谋去的时候,大石增金银和汗血马作为答礼,还是重视双边关系的。”

万俟卨听罢,说道:“大石远走西域,怕是指望不上,不应过多关注,顾着眼前是紧要。”

马扩和张庆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什么叫顾着眼关是紧要?我们荒废了正业么?大石和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联络他确实也有必要,你才来几天,懂个鸟!

徐卫看他一眼,笑道:“大石世之英雄,以数百骑远走西域,征服多国,重续辽之国柞,多年来,念念不恢复故土,这与我方如出一辙。若能联结他,对抗金复土大业,有莫大裨益。我等身在其位,当将眼光放得长远,不能光看脚下。”

万俟卨见他针锋相对,但对方到底是长官,他也不好顶撞,遂只道:“希望如宣抚相公所愿吧。”

“太尉,辽使到。”一名佐官入内禀报道。

“请!”徐卫大手一挥。片刻之后,萧朵鲁不独自一人,快步而入,立在厅中,先给徐卫行个礼,又跟张浚、马扩、张庆见了面,独独不认识万俟商。便执礼道:“不知这位相公怎么称呼?”

“此乃川宣抚判官,万唉卨。”张浚介绍道。

萧朵鲁不也行个礼,这才坐下。因为马扩跟契丹人有渊缘,所以开场白当然由他来说,但当他就要开口时,徐卫却在上头笑道:“尊使,我的侍妾昨天给我生了个儿子,而你也恰好是昨天到的,所以,希望你是带来了好消息。”

萧朵鲁不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此前马扩随自己回国,受到皇帝的接见,当时,他就代表大宋朝廷和徐太尉提出了共同抗金一事。皇帝虽然接受这个提议,但这还只是个架子,没有具体的内容。现在徐太尉又提出,可见南朝对于联合抗金一事,也是十分积极热衷的。

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656章 杭州剧变第823章 别来惹我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134章 徐家将第482章 激烈争夺第378章 突进!突进!第八百三十四章第210章 初战告捷第637章 翻手为云第327章 质问曲端第八百四十三章第809章 惊动川陕第306章 瑜亮情结第386章 潼关送别第81章 议战第300章 铁管火器第472章 洛水尽赤第403章 为何冒险第585章 金国求和第360章 劝说徐原第128章 又见九月第335章 离奇事件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50章 率部归来第315章 集结耀州第426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259章 战前誓师第713章 遍植党羽第709章 双方罢兵第395章 势同水火第458章 固若金汤?不堪炮击!第719章 诡异的禁中第533章 有钱有钱要粮有粮第17章 别高兴得太早第373章 长安解围第612章 局势诡异第167章 遣使议和第634章 欲擒故纵第584章 秦桧来拜第630章 天赐良机第314章 端午节吃包子第519章 韩军反水第471章 哀兵必胜第103章 无拘无束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3章 千王之王第108章 赏赐第70章 阴招第559章 十三万步骑!反攻!第62章 熟人特别多第330章 兵临鄜州第四百一十四章第262章 坚决抗战第443章 狼烟再起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752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438章 吃酒第771章 胜利的曙光第804章 造反第591章 全境收复第273章 沙场老将第81章 议战第7章 辽国完蛋第500章 政变(下)第348章 众望所归第814章 服不服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441章 徐九当爹了第188章 神秘人物第707章 兀术第403章 为何冒险第180章 扰敌军心第397章 地下党第107章 怪事第212章 又见马扩第617章 面具战将第216章 重组阵形第379章 万年围歼第220章 靖康和议第799章 川陕跃进第650章 北伐中原第170章 必灭斡离不第125章 契丹人第45章 遇袭第七百八十六章第147章 暴乱第八百六十五章第281章 重返陕西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517章 杨彦镇凤翔第262章 坚决抗战第243章 观念问题第八百五十九章第560章 气吞万里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143章 当头一棒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92章 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