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原来如此

杭州行在去河东,何止千里万里?不要忘了,现在中原地区还在‘女’真人手里,要到河东,需要逆长江而上,由江南,至荆湖,再入四川,随后北上,经汉中,入陕西,再从陕西渡过黄河,这才算到达。

数百名官员,光是挑选征召,就不是几个月能下来的事情,如果慎重仔细一些,一年都没办法。等你挑选齐了,再往河东走,这该是猴年马月的事?而且,数百名官员呐!这如果是在说牲口,那都得关好几圈!更何况,这是在说苦读几十年,从科举考试中脱引而出,再有一定资历的朝廷官员!你不可能把刚刚考中的进士放到地方上去作一把手吧?上哪儿去找这几百名官员?就算你找到了,那这段时期以内,河东怎么办?

如果说,徐卫仍旧保留有“便宜黜陟”的权力,那么他就可以立即从川陕两地的官员中挑选一批出来应急,先把官府这个班子搭起来。至于军事防务,那更不在话下。

赵谌此时才觉得这件事情还真不小!倒是可以在朝廷另行安排之前,由川陕宣抚司暂管河东,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初是不是不该收徐卫的权?

“这事,朕仔细斟酌。”半晌之后,赵谌也一时没有主意。

徐六此时又道:“陛下,这献降一事,如何处置?”

“什么献降?”赵谌怔住了。

徐六也不明所以,示之以手中青字牌道:“徐卫在上报中,请求亲自带领韩常以及金军降兵降将前来江南贡献。”

“嗯?”赵谌更加疑‘惑’,上前来取过牌子,仔细一看。原来还真有这件事情,方才他太过匆忙和‘激’动,连看几次,目光都在收复了多少州县上打转,压根就没看清楚中间杂着的那短短一句话。这也怪徐卫字迹太过潦草所致!

“王师一举收复河东数十州县,这是普天同庆的大事,献降嘛,自然是要的。”赵谌笑道。宋代有这种制度,就是打了大胜仗以后,朝廷都要地方上来京城献俘,并举行盛大的仪式,以彰显国威。从前跟党项人打仗,拿下个几百里土地就不得了,必定搞献降。这回河东数十州县回归,哪有不庆的道理?

“但,徐卫请求亲自来行在?”徐六提醒道。

赵谌一时不决,这手握重兵的军队统帅,主动要求到中枢,这历来都是证明自己大公无‘私’的最好方式。徐卫此前,就已经几次主动提出入朝觐见,这回又要亲自来献降,这个人倒也‘挺’谨慎的。或许,就是因为朝廷收了他“便宜黜陟”之权,使他知道上头对他有些担忧,所以借此自白。

但话说回来,这天下的文官武将,哪个都能轻易来江南,唯独徐卫不能擅自职守。他一身系着川陕,西面要弹压吐蕃人,北面要盯着党项人,东面还得警惕‘女’真人。而河东诸州刚刚收复,他要忙的事情肯定少不了,怎么能离开?

“两位贤卿以为如何?”赵谌问道。

“还就不必了吧?这献降之事,遣一将佐来就是,何须徐郡王亲自跑一趟?”赵鼎道。“他为川陕长官,代天子守牧一方,这动不动往行在跑,怕有人议论不务正业。”

徐六当然知道徐家老九打的什么算盘,所以他不表态,只道:“但听陛下裁夺。”

赵谌背负双手立在堂中,想了想,摇头道:“朕看,不必,派个人来就行了。这河东刚刚收复,他要主持的事情想必也不少,就不必在乎这个形式了。”

“正该如此。”赵鼎道。

这君臣三个又欢喜了一阵,赵谌有些累了,便叫赵鼎徐良自去。两位宰相拜辞,刚要离开,忽听皇帝道:“徐卿。”

徐良停了下来,返回堂中,赵鼎自去。

“朕记得徐卫一母同胞的兄长徐胜,现任两兴安抚副使,是么?”赵谌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徐六心头一跳,不动声‘色’道:“回陛下,正是。”

“哦,据说徐卫从小丧母,是他兄嫂拉扯长大,有这事么?”赵谌又问。

徐六此时已经猜测到皇帝的用意,答道:“徐母在生下徐卫以后,便不幸辞世。臣的二伯从此没再续弦,所以徐卫自幼便是由其兄徐胜,其嫂王氏抚养,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正是如此。”

赵谌听罢,询问道:“既然如此,朕‘欲’召徐胜代表川陕,前来行在献降,贤卿觉得合适么?”

果然不出所料!徐良心里暗道一声。在皇帝问起四哥时,他就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了……

老九累立奇功,控弦二十万,在西北威望卓著。更任着川陕最高长官,手持权柄,这难免多多少少地引人猜忌。皇帝此前收了他“便宜黜陟”的权力,就是这种“猜忌”的表现。可现在,河东诸州的收复,让皇帝意识到,外头的事离了老九还真不行。

就是简单的一个恢复河东司仪行政,如果老九不管,都让朝廷来‘操’办,你还真办不下来。于是,皇帝又想着把权力再次下放给他,可又觉得手里没抓着点什么,心里就空落落的。

自古以来,就有“质子”这一说。本朝也有这样的例子,大将常年带兵在外的,一般都要有个儿子在京城或者周边供职,说穿了,就是作人质。可问题是,老九连生两个‘女’儿,现在倒有了个儿子,却还是个娃娃。你总不可能把一个几岁的娃娃‘弄’来作人质吧?你天天给他把屎把‘尿’?

既然儿子不成,那退而求其次,兄弟也行。徐家这一代,兄弟五个人,老大徐原去世后,还剩下四个。但唯独徐四,是徐九一母同胞的亲兄。而且,徐九和徐四感情好,长兄如父,所以把他调来行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名义上是叫他来行在献降,等着看吧,献降一结束,皇帝肯定就会下诏,在中枢机构,或者两浙宣抚司里给他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将他留在江南。这样,他才能放心地把权力‘交’给徐卫。

“再合适不过!若以徐胜来朝献降,对其本人自然是一种荣宠,对徐九又何尝不是一种嘉奖?”徐良“极力”赞同道。一般来说,外地带兵的武官,能到中枢一睹天颜,这首先就是一种荣耀。其次,按照惯例,凡是来京献降的,皇帝一般都会升他的官,并赐给金银戎器等。西军元老种师道,昔年就曾经亲自到东京献降,向哲宗皇帝奏功,得到晋升。近一点的,大哥的次子,徐成,也曾经受到老九关爱,派他到杭州献俘,回去以后,也直接穿上了红袍。所以,只就“献降”本身来说,这算是个优差。

“好,那就这么定了。贤卿马上就可以复函川陕宣抚司,命徐胜带领韩常等下江南。”赵谌笑咪咪地说道。

第二日,皇帝连发三道诏书。第一道,就是任命李若水和朱倬为参知政事,协助宰相,但徐良推荐的秦桧暂时还没消息;第二道,再次下放“便宜黜陟”的权力到川陕宣抚处置司,其实,就是下放给徐卫。第三道,已经光复的河东地区,暂由川陕宣抚司代管,容朝廷布置。

河东半壁收复的消息一传开,满朝大臣振奋不已!就连退休在家的徐处仁、王庶、折可求、许翰等老臣,也上表向皇帝表示祝贺。折可求因为听说徐卫收复了麟府路,还专‘门’派人保护折家的祖坟,十分感‘激’,亲自登‘门’,向徐良表示感谢。

甚至于被软禁在德寿宫的太上皇赵桓,也罕见地派内‘侍’向儿子道贺。当然,这里面多少有点别的意味在,因为徐卫是赵桓在位时,一力栽培提拔的。徐卫能有今天,固然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如果没有赵桓当年刻意的拔擢,恐怕也不会升得这么快。赵桓派人给赵谌道贺,就是说,你能领导国家办成这些事,还是跟我原来的建设有关系,所以,是不是改善一下关系?

河东

在战事告一段落以后,徐卫仍旧留在河东境内,因为他要‘操’办的事情太多了。各地没有官府,所以暂时只能军管,甚至要把地方上的豪强召集起来,权且管治县镇。然后,就是要解决义军的问题。

跟在他身边的六七万义军,你总得有个安排,不能让他们再去钻山沟吧?而且徐卫非常了解,义军固然是本着抗金的宗旨成立的,但借抗金之名,行害民之实的,也不是没有。处置不当,就会成为河东的隐患。

怎么处置?最好使的,就是大宋历来的手段,招安。当然,把‘招安”用在义军身上不太恰当,但意思差不多。

这六七万人马,就是以后河东的军事力量。徐卫打算将他们全部收编,给予番号,从此就不是游击队了,而是正规军,这项事务非常繁杂,所以徐卫暂时也回不去兴元。而金军仍旧在太原,所以部队也暂时不能撤。

一直忙到七月初,才大体有了个眉目。这一日,徐卫正在灵石县衙里接见一些义军领袖,邵兴,邵翼、郑普、黄守等人都在。

“卑职代弟兄们谢过大王再造之恩!”邵家兄弟双双跪在地上,执礼甚恭。

“起来起来,这本是应该的。我曾作义军总管,你们都是我的部曲,我自然要替你们寻出路,起来。”徐卫伸手道。“不过丑话我说在前头,有了编制,有了番号,再作不得那流寇行径。我知道,你们的部队里有人匪气很重,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心里要有数,不要让我为难,如果让我为难,我就只能让你们更为难。”

“是!卑职一定整顿,再有害民之举,不消大王发话,卑职自己处置!”邵兴正‘色’道。

“好,起来起来。”徐卫再次唤道。这河东两大义军,红巾军是郑普黄守带起来的,而这两个,原来是他的部将。不对,部将有些抬举了,这两人昔年在杨进部,不过是都头指挥使一类的小军官,平常连徐卫的面都见不着,只能算是徐卫的兵。

既然是徐卫的兵,那么红巾军自然就跟虎儿军有渊源了。所以,得先安排好邵家兄弟的部队,再来管红巾。

正说着,一名佐官踏入堂来,到徐卫跟前,小声道:“大王,这是陕西送来的急报。”

“急报?兴元来的?”徐卫皱眉问道。

“不是,是鄜延帅司。”佐官回答道。

徐卫接过,挥了挥手,刚要看,想起堂上还有人,遂对一众义军领袖道:“好了,今天到这儿,你们且去住下。”

等众将拜辞以后,他拆开那封公文一看,原来是鄜延经略安抚使徐洪报来的消息。紫金虎的目光上下移动,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最后,一掌击在案桌上,满面怒容!

“来人!召各司正副长官来见!”

不一阵,杨彦、吴璘、张宪、王彦、徐胜等将急匆匆赶来。可能是听到传令的军官说大王好像有些恼火。

进了堂,行了礼,徐卫叫诸将坐下。杨彦是个急‘性’子,忍不住问道:“大王,何事?”

徐卫立在案桌后,听他这么一问,一把抓桌上的公文,怒道:“我当初就跟契丹人说,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夏问题,他们不听。现在倒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去他娘的,党项人反复无常,他们这是在作死!老子饶不了它!”

听他劈头盖脸一顿骂,将帅们都变了颜‘色’。怎地?党项人作‘乱’了?还牵连到契丹人?

徐卫气呼呼了闷了一阵,这才道:“刚刚收到鄜延帅司的急报,说是五月间,党项人趁辽军和萧合达的主力出征燕云,发兵进攻萧合达的巢‘穴’。咱们的鄜延、环庆、泾原三司都按原先预计,出兵干预,夏军这才退却。”

“党项人这是失心疯?怎么突然去进攻萧合达?”杨彦不解道。

“这不明摆着吗?夏军进攻萧合达的地盘,等于是威胁辽国的后背!这样一来,那萧斡里剌还能安心和‘女’真人作战?恰好此时,辽军因为跟兀术的主力决战失利,正打算重整旗鼓再战时,一听后院起火,只能罢兵,无功而返!”徐卫怒道。

诸将听到这里,心中已经雪亮。难怪金军大举南下驰援太原,原来是辽军已经被他们击走了!娘的,党项人这回完了!彻底完了!

如果不是他们在后头作怪,辽军怎么会撤?辽军不撤,兀术怎么敢南下?兀术不南下,太原早他娘破了!河东说不定都光复了!真他娘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回去以后,铁定没有党项人好果子吃!

契丹人也是,当初大王就提出解决西夏,他们非不肯,现在倒好,养虎为患了吧?阿呸!党项人也配称虎?就他娘一颗老鼠屎!回陕西以后,集结大军,踏破贺兰山!夷平兴庆府!逮住夏主,狠‘抽’他一顿!

“这就怪了,党项人之前已经被宋辽两军打得没了脾气。河西全丢,横山全失,并且宣布脱离‘女’真,怎么突然又变了?”吴璘质疑道。

“这可能跟‘女’真人有关,十有八九,是金廷授意串通的。‘女’真人自知两面受敌,难以应付,所以就勾结党项人,能‘乱’一路是一路,结果,就把契丹人给‘乱’了。”张宪道。

徐卫闻言冷笑道:“跳梁小丑!你们信不信,党项人肯定还作着美梦,以为‘女’真人会替他们出头。”

“哈哈!痴人说梦!‘女’真人自身都难保?还有闲心管它?不信走着瞧,党项人十打十会被‘女’真人出卖!要抱大‘腿’,也不选粗的,站错边了,党项人!”王彦大声道。

徐卫平复了一下心绪,坐回位置上,朗声道:“咱们现在就得考虑下一步怎么作,这河东暂时稳定下来,不过金军还在太原没撤,我军也不能全部‘抽’身回关中。依你们看,怎么好?”

张宪第一个发言:“大王,卑职个人愚见,金军不太可能再大举南下。他们先跟辽军血战,已经是强弩之末,再攻掠河东,恐怕力有不逮。所以,卑职建议,留一军在此镇守,余部返回关中,把西夏的问题解决掉。”

“西夏的问题不能只有咱们出力吧?契丹人自己犯的错,他们可能更恼火。”杨彦道。

“这是自然。”张宪对着点了点头。“永兴军距离河东最近,留下杨经略足以应付‘女’真人。”

杨彦一听,拍着‘胸’口道:“大王,诸位,你们只管回关中,有杨某在此坐镇,‘女’真人不来便罢,但敢来,保证寸土不让!”

徐卫想想,这倒也是个办法。金军南下夺回“失土”的可能‘性’并不大,就算来了,宋军已经把住关口,留杨彦一军在此足矣,更何况,还有义军可供驱使。一念至此,又道:“都是这个意思?”

“大王,都这么多天了,金军也没有动静。要来的话,早该来了,其南下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可以回军。”吴璘道。

第582章 长期围困第401章 出事了第102章 张九月第四百一十二章第715章 韩昉入蜀第52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八百五十三章第523章 战机闪现第380章 张浚追来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620章 留子为质第479章 耻而后勇第593章 徐太尉第774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487章 权臣第515章 西军团结第226章 河东变故第478章 炮弹横飞第八百四十八章第271章 又见锁城法第309章 结下深仇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60章 荣归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八百三十二章第四百零九章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475章 担起责任第534章 机会来了第520章 投奔西军第269章 坚如磐石第10章 牛逼老爹第271章 又见锁城法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555章 铩羽而还第592章 锐意进取第124章 细作第329章 收麦忙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158章 激战正酣第825章 梨涡美人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460章 弃城逃跑第221章 小别胜新婚第七百四十九章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469章 顽强阻击第430章 混乱的延安第243章 观念问题第493章 内外汹汹第239章 抢占先机第487章 权臣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522章 稳扎稳打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七百四十八章第226章 河东变故第565章 斗智斗勇第八百七十九章第433章 棋逢对手第506章 西军总帅第304章 曲端夺城第172章 岳飞再兴第421章 陈兵耀武第685章 势如破竹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246章 以退为进第728章 将二代第525章 有敌无我第455章 激战江北第118章 张宪第566章 夏军突来第69章 密谋第39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471章 哀兵必胜第594章 联络西辽第八百七十三章第340章 徐卫的转折点第462章 图穷匕见第113章 扩编第595章 两强相遇第765章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第476章 马军骁将第464章 突火枪第32章 天仙还是狐仙第245章 宣制之争第723章 新君出炉第74章 禽兽第244章 汾州大战第675章 徐郡王第579章 里应外合第251章 杨彦疑兵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661章 无胆鼠辈第204章 奔赴陕西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38章 托付种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