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意在两河

折郡王暂住的这里是一个独幢的小院,外头有一溜矮墙。他立在楼上倒可以一览无余。瞧见正在他院子外头,有五六个人正有说有笑地经过,都身官袍,显然是朝中大臣。他看到其中一个,是军器监的主官,从前他作枢密使时,常有公务上的往来。因此,他立在楼上叫道:“几位哪里去?”

听到他出声,几人齐齐望过来,随后都走进他的院子,拱手高声笑道:“给折郡王道喜!”

折彦质满面笑容,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

那军器监因为跟折仲古熟悉,更道:“此番大王领军北伐,克尽全功,可谓功在朝廷,名震四夷!下官等与有荣焉呐!”

“客气客气,来来来,几位上来坐坐,吃杯清茶?”折彦质见人家亲自来道喜,因此热情地邀请道。

谁知这话一出去,那几名这员却有些犹豫,面面相觑之后,军器监对几人说了些什么,那几个都拱起手来,对折彦质道:“我等还有些事,就不打扰大王了,先请一步,晚上庆功宴到时再多敬大王几杯。”

折彦质此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仍笑道:“也好,诸位有事,但去忙。

”说罢,那几个都出院子而去,只军器监上得楼来。折郡王此时注意到,几名官员出了他的院子,都朝左手边去,看到这场景,他眉头一皱,好像猜到点什么。

军器监上来,还是连声道喜,折彦质迎入厅上,两人因为早年就相识,因此倒不客气,分宾主坐下之后,军器监着实地颂扬地他一番,又道:“大宋中兴,史官当书大王功第一!”

折彦质不怀疑他这话走出自真心,但神情渐渐没有方才的欢喜了,岔开话题问道:“陶监,那几位同僚因何事来棺驿?”

听他问起这个”军器监含糊地说道:“听说好像是拜会故人吧,也不太清楚。”

折彦质冷笑一声,一语戳破道:“如果我没记错,我这旁边住的是淮西刘太尉。”

军器监脸上顿时露出尴尬的模样,心知折郡王识破,也感觉到了他的不快,赶紧圆道:“大王不要多心,那几位跟刘太尉都有旧,因此来见见,没有别的意思。”

折彦质越发不满,“哼道:“你欺本王是外官?我在中枢任职多年,凡升朝官就算不认识,也是个脸熟。那几位是哪部哪司的,我心里有数,他们能跟刘光国有什么交情?”

军器监显得有些窘迪,再三宽慰道:“大王真多心了,事情不是这样………

折彦质之所以不满,原因就在于。此番北伐,他是宋军的统帅!

至少,是南方宋军的统帅,他的功劳第一”满朝没有异议吧?可现在,这朝中的官员去拜会刘光国,却不来拜他”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刘光国是皇亲国戚,生了个皇后女儿么?

刘光国算得老几?三路宋军中,打得最差的就是他淮西军”显摆什么呀?如果不是因为国丈的身份,他刘光国凭井么挂个昏帅的头衔?

心中怒归怒,但折彦质却没有多说,只道:“你也不用解释”这是人之常情。”

军器监没打算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忽道:“朝中同僚们私下议论,都说此番折郡王功大,收复中原,光复东京,意义又极其重要,官家和朝廷必然要重赏。但大王已经位极人臣,获刮郡王显爵,这回要再升,估摸着……”

折郡王闻言轻笑道:“高官显爵,非我之意,只是我折家世受国恩,历代替朝廷镇守边疆。府州故地一度沦陷,多承徐九一力收回,等到了却君王事,圣上和朝廷或能让我们折家回家乡去,余愿足矣。”

军器监闻弦歌知雅意,折家还镇府州,这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正当的。但以折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声望,若朝廷只予府州一地”你折家能答应么?不说别的,你如今爵封郡王,位极人臣,在江西也作个宣抚大使,让你回府州去作个知州,你能愿意?就算让你作个麟府路的经略使,你只怕都得关起门来骂娘。你说这话,不过是替折家子弟争取罢了,你志不在此。

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道:“大王高风亮节,居功不自傲,尚思激流勇退,下官实在钦佩。只是,虽说收复中原,但国家仍是多事之秋,朝廷怎能少得了大王?”

折彦质听到这话脸上笑容更盛,只是仍道:“你是军器监,当知道这仗总有打完的一天。”

军器监立即还道:“大王可是科举正途,进士出身。”折彦质闻言大笑。

当晚,在禁中大庆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会。除皇帝和文武百官以外,包括太上皇赵桓,皇室宗亲,耆老元勋,尽皆出席口气氛是热烈的,隆重的,喜庆的,最出风头的,当然是领导这次北伐的汾阳郡王。太上皇和皇帝,都亲自跟他走了一个。其他朝中同僚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宰相徐良给敬涌时说的话,另有深意。徐六说,希望折郡王“不骄其志,益励军情,以全莫大之业”。

这话从口气上说,有点大了。因为若论资历,折郡王恐怕还是要比徐六高那么一点半点。你想当年徐绍作枢密使时,折仲古就是哥使,他俩搭班子,这么论起来,徐六都算是后辈了。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人现在是朝中独相,以宰相的身份叮嘱一个地方宣抚使,还是合情合理的。

折彦质因此并没有多心,倒是徐相话中的意思,当时就引起了折郡王的注意。不骄其志,益励军情,就是说希望宋军戒骄戒躁,厉兵秣马,不能松懈。“全莫大之业”就是说要完成我们的鸿图伟业。

现在中原已经光复了,山东也是迟早的事,徐六所说的“莫大之业”指的是什么,那还不是一点就明?中原虽然收回来了,河东呢?

河北呢?燕云地区暂且不说,最起码,这俩地你得拿回来,才算是全功吧?!。

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597章 九月心结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06章 纳妾记第812章 女真阴险第八百五十一章第268章 尸山血海第224章 大帅曲端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703章 巨炮轰城第662章 峰回路转第29章 执照到手 正式营业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144章 小小县城 固若金汤第271章 又见锁城法第323章 血债第144章 小小县城 固若金汤第828章 白铁无辜铸侫臣第456章 舍近求远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台第620章 留子为质第657章 改天换日第308章 仁至义尽第249章 活见鬼了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343章 群情激愤第686章 望风而逃第268章 尸山血海第58章 报捷第76章 死战第701章 河东总动员第667章 威逼利诱第208章 威震河东第175章 老将出马第八百五十八章第90章 狗血淋头第16章 杀!杀!杀!第600章 防备宋军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401章 出事了第701章 河东总动员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221章 小别胜新婚第143章 当头一棒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八百四十九章第163章 胜利在望第四百一十一章第818章 三国演义第162章 惨烈搏杀第106章 大动作第377章 全军狂怒第32章 天仙还是狐仙第220章 靖康和议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611章 拥兵自重第440章 韩岳出头第32章 天仙还是狐仙第715章 韩昉入蜀第473章 大难不死第516章 强力反击第695章 夜袭宋营第315章 集结耀州第235章 煤老板第226章 河东变故第56章 论边事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395章 势同水火第360章 劝说徐原第166章 金殿沸腾第七百五十一章第103章 无拘无束第121章 大捷第573章 革新战法第104章 内情第324章 两日破城第575章 金军内讧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668章 闹剧收场第738章 两相相争第562章 策反暗杀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119章 诱敌深入第696章 炮弹横飞第315章 集结耀州第735章 举国振奋第55章 张叔夜第711章 原来如此第402章 铁浮屠重现第395章 势同水火第225章 下马威第389章 刘子羽第498章 政变(上)第430章 混乱的延安第288章 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