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两情长久

陈文昌的无奈地催促着,道:

“到了桥边,快去义昌隆,问问季娘子有没有租了去太仓的船。”

驭龙机灵,马上就抢步出了舱,靠岸上船去船行里打听。

伏虎因为刚才被骂了一顿,现在委屈在缩在舱里不敢出声。

哪里是他不禀告?

季娘子让他回别院里准备亲事时要用的家什、器具,他根本就没看出什么异样。

而且他早就提醒过公子,虽然已经说好了,等孙师母到京城后,就让她帮着打理亲事。但眼前家里的事全交给季娘子办,他连问都不去问一声,这可不是好事情。

世上哪有新娘子自己布置礼堂,酒席,甚至自己准备迎亲的马匹、花轿的?

就算有,那也是泉州城里的破落户,还有城外乡下的外来佃农。

他伏虎出身的漳南一带的小山村子里,他就亲眼见过,家徒四壁父母没成算的本地女子,住着三两间的破屋子。

虽然勤劳下苦力干活,却不识字也没有什么织绣的好技艺。根本攒不下嫁妆。

再加上容貌平常,这样的女子婚配不易,年纪大了非嫁不可了,才攒了半袋子细米送到媒婆家。

求着说了一个外来的佃户男人。

只要不缺胳膊少腿,不会醉酒打老婆,愿意吃苦力下地干活就行。

姑娘家自己出面,东家借段红布西家借头驴,好不容易把亲事张罗起来,自己坐上驴,提着小包裹里几件旧衣裳。丈夫牵着,就去了邻村。

这就算是成亲了。

但那是因为穷

也没有醒事的父母可以依靠。

咱们家的公子和季娘子,哪一家少聘礼少嫁妆了?竟然要沦落到这份上?

“当初就不应该急着来京城,至少也应该在泉州城里成了亲,让老爷、夫人给公子张罗完成婚的事情。孙师傅他连孙子都有了,王仲文做着安抚使他也不会跑。咱们着什么急……”

伏虎嘟囔着,却被陈文昌不耐烦地瞪了一眼。

“公子。小人问了——”

驭龙此时也跑回了船。笑着禀告,

“季家在这里租了四次船,都是去太仓。今天是三郎来租的船。季娘子必定是去那边游玩了,还有兄弟陪着呢。”

陈文昌暗暗松了口气,知道她那寻亲不着搬家的话,就是故意的气话。

“快。直接去太仓,路上小心地打听着。是不是有义昌隆的船过去了。”

虽然明知道楼云要去春风楼,他还是不得不这样先顾着后院起火。

“公子,等见到了季娘子,你好好赔礼。可不要生气——”

“我怎么能和她生这些气?”

陈文昌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在船里走动了几回后。到底还是摇了头,

“我并不是在外面治游。她有什么正事,我都回了话给她。我在京城里忙,亲事是偏劳了她。所以喜堂、酒席,我也是商量着来。她说怎么样,我大半依着她,有几处不合适也让你们好好说给她听。但那什么太仓的地,并不是眼前的急事,她怎么就非要我去见她不可?”

他那时正准备在别院里摆席,院子里还住了十三个外府来的士子,虽然还有两三个时辰才开席,但他也想在书房里歇一歇,清静一下。

她怎么就不肯让他自己呆一会?

“公子,季娘子她是想你——”

伏虎觉得他家公子有些不解温柔了,忍不住提醒,“除了进京城你接过她一回,这都一个多月了。”

她租院子、安排亲事、查着太仓的地,这些事你都没管。

她虽然有兄弟,但季辰虎在大宋是完全人生地不熟,这些事情都是她自己找人办的。

日子久了,她想见你一面,也是常情。

陈文昌却笑了起来,道:

“胡说。我对她如何,她心里不清楚?人贵在相知。就算是日日相见,不知你的还是不知你。更何况我与她是要结为夫妻的人?季娘子断断不会这样任性为难于我。”

驭龙和伏虎对视了一眼,觉得自家公子似乎想得太诗情画意了些。

驭龙跟从的时间长,想要说上两句,反过来一想,季娘子平常确实是沉稳大度的样子。

她话不多说,行不多动的,谢七娘子平常笑着劝她说这亲事不成样子,也没见她有什么不高兴的表现。

说不定,她这回不是思念公子,而是女人家罗嗦找事的毛病?

“你看孙师傅在外面奔波,师母她可曾半路上叫他回去说话?就算是咱们家里,老爷在外面做生意,母亲说他当年出海两三年不落家也是常事。母亲她就算要去找他,从哪里找得到?我也是看在季娘子她持重明理,才如此放心,一切都交付了给她——”

陈文昌如此说着,觉得需要和季青辰谈一谈成亲后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驭龙连忙劝住,让他自己不要说这些话,免得叫季娘子不高兴。

等孙师母来了,季娘子看着自然就学会了。

陈文昌的船直接就向城外驶去了。

季青辰坐在了后舱里,小蕊娘也捧着赢来的果子,溜到了她的身边来。

她在黄府住了一个多月的样子,模样儿已经是不同,粉蓝色的纱裙子,扎着两个乌黑的垂发髻,玉面明眸,已经是个小美少女的模样。

让季青辰看得欢喜。

她笑着在这孩子的手里捻了一枚青果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她说一些黄府里的事情,季蕊娘毕竟还是年纪小,忍不住小声问道:

“大娘子,陈公子他还开书院吗?”

季青辰微微一愣,笑了起来,道:

“当然要开的。这阵子忙完了就要开了。”

她看季蕊娘这样的小孩子也在担心她。含笑摸着她的头。

“等过了这阵子,他清静下来开蒙学,我和他时常一起做些事,互相的性情更熟悉一些,我就不会生这样的气了。”

“是,大娘子等成了亲,就好了。”

季蕊娘小大人一样安慰着她。说着她这样孩子的心里。为季青辰勾想的婚后幸福,

“等成了亲,大娘子就只在书院里看看书。和陈公子说说话。大娘子把西码头给季三哥做生意,将来等季二哥回来可以让他去刘家村的大书院,有许七姐姐、海兰姐姐她们,大娘子就可以什么也不操心。一心一意和陈公子在一起了。”

季青辰哑然失笑间,捏了捏她的脸。笑道:

“小懒蛋,想得真是太美了……”

盐运河边的楼云,策着马在大街上走着。

见着陈文昌去追季青辰了,他自然就只能干自己的事情去。

太仓是去不成了。

春风楼离着眼前不远。他把季青辰发脾气时喜欢冷暴力和说反话的习惯记了下来。身边的骏墨和楼春却都在担心着他心情不好。

他们互换换了眼色,琢磨着,还是要让公子去散散心比较好。

“公子。要不要去瓦子,听曲戏。或者是去谢府找十三公子喝酒——”

楼云却瞪了他一眼,道:

“去什么去?孙大人在等着,怎么能中途不去,失信于人?”

“……”

骏墨表示,楼云的心事不能猜。

刚才你不是连招呼都不打就要放人家的鸽子?

这个时候,楼云就像是一辈子都没见过孙昭一样,快马加鞭在路上被行人骂了三四次后,他飞快地进了春风楼。

他跳下马就捞着衣裳前摆,蹬蹬蹬地上了楼,大笑声中推门进了包厢。

“孙大人,劳大人久等,实在是云的不是——”

面对他这完全不合情理的热情,不等孙昭反应过,楼云又故意在屋里看了一圈,笑道:

“文昌公子在哪里?快去请他来,这席上怎么能缺了他?”

“……”

还在楼下拴马的楼春等人听到他的声音传来,面面相觑后纷纷忍笑。

楼春摇着头道:

“大人的运气也是太不好了一些。他是订错了人才耽误了功夫,慢了陈文昌一步。现在怎么就只能这样忍着不去见个面?就因为大宋的规矩,订了亲的女子不方便和外人相见?”

“哪里是因为这个?”

楼叶马上摇了头,

“别看季坊主正生气,只要陈文昌赶过去说几句好听的话,季坊主马上就会高兴了。大人去了又有什么意思?大人这些日子不声不响地帮她在江北那边找季辰龙。这才是真心意。况且,她要是和陈文昌处得好,大人当然是盼着季坊主好的——”

楼春和骏墨同时嗤之以鼻。

楼叶还要辩解,眼看着孙昭身边的亲随被楼云赶下了楼,跑着去催请陈文昌。

楼云在包厢里的笑语传了出来,自然是把孙昭的高足陈文昌捧得高高的,看来陈文昌不来楼云就不打算开席了。

楼叶也觉得自己说那话,真是太高看云哥的节操了。

……

果然如谢国运向楼云说起的,季青辰看到陈文昌急匆匆地赶去,接了她一起回了季家。

他陪了礼,哄了她几句,季青辰就把这次争吵揭过去不提了。

只不过,陈文昌说了,孙家的师母过几日就要到京城了,有她来帮着打理,她不用这样辛苦。

她觉得也许是手上的事情太多,才让她发了脾气。

自然就把这事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楼云当日在春风楼上,也确实等来了陈文昌。

因为陈文昌的船本来就也没有离开京城,他还在路上的时候,季青辰就独自换船往回赶。

她的船在河道中间和他相遇了。

原因是,她接到了北方季洪传来的消息,不得不准备回城去韩参政府上打听。

她想知道金国使团来大宋的事。

所以,就算她和陈文昌和好,她正巴得不手上的亲事交给他的长辈来办,她暗中四处打听着季辰龙的消息。

反正陈文昌也说了,他们之间不是父母说定的,求亲时为了让她知道他的为人品性,他常常与她相见是理所当然。

但如今互相也知道为人了,何必要常常相见?

心里记挂着,就是相知了。

否则天底下为官、经商、夏秋两季出外服官府劳役的男子如此之多,家里没有一个当家理事不任性的女子,日子怎么过得下来?

他说着这些,还握着她的手,一起写下了一首送给她的《鹊桥仙》的诗句。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季青辰觉得,她也许得习惯一下了。

陈文昌的意思,就是在成亲之后,他也是要经常在外不落家的。

开书院还要过几年才行。

而她,既然她喜欢陈文昌,她不就应该为他退上一步?

更何况,她也不是闲极无聊的女子,她在家操持家务和在外面做生意本就是份内之事。

陈文昌忙着正事不能常陪她,她凭什么就忍不了?

就算不提将来成亲之后的事,她现在的麻烦不是还有一大堆?

过了七八天,季洪终于赶到了京城。

“二郎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她听到他禀告这句话的时候,实在是笑不出来。

她那一瞬间想的是,陈家这门亲事是联不成了。

因为季辰龙这次来临安城,是在金国人的使团里。

想到退亲,她对自己心底一瞬间如释重负的感觉有些震惊,但是,她没功夫的去多想。她更多的思绪还是怔怔地想着,要怎么和陈文昌开这个口。

她明明是喜欢陈文昌的。

她甚至没发现,季洪一脸的苦像。

他还有一件更要命的事,不知道怎么向大娘子开口:

李海兰也去金国了……。

她已经被写进了宫人名单,成为进入金国章宗后宫做女官的备选之一。(未完待续m.)(未完待续)

293 休妻另娶(下)275 调戏出气083 溯流而上(上)152 亲事翻盘332 措不及防275 调戏出气146 求亲者众064 松枝迎客061 国使来信130 岳父大人308 端茶认错238 绝无此事147 英雄救美166 早知私情063 林海山鬼287 夫妻玩笑322 吴宫旧事132 宫中龙胎315 打击报复(上)278 暖床使女(上)111 是女是妾336 道观情缘076 烟药弥漫349 碉寨同行113 粉墙花树353 伤心太过193 同病相怜214 收贴说亲306 夫妻同命214 收贴说亲068 睁眼世界256 洞房秘事(上)086 在水一方(下)093 三年不出158 楼云教女198 不可偏心090 年少时光148 一去不回272 旧爱相逢(上)170 偏爱如此264 肖氏当妻214 收贴说亲正文之外,楼鸾佩还用色笔写了她的心得与批注。264 肖氏当妻257 洞房秘事(下)180 女子用心230 同船一夜(上)222 宴无好宴247 娘子交代146 求亲者众358 宠臣求亲118 终归是错162 亭中相会334 挖坑自埋057 女子深情140 文昌其人162 亭中相会142 鹤立鸡群123 赵氏德媛128 诗会名伎263 情敌对峙129 心腹爱妾212 洛神宠姬334 挖坑自埋313 传位诏书069 深夜潜行265 七夕情爱153 皇后妹夫117 两姓之婚218 值与不值109 坊学教本098 嫁妆箱子281 逃亡路上283 夫妻重逢093 三年不出067 国使登岸181 心事难诉194 平静分手164 不需旧爱193 同病相怜199 久别重逢170 偏爱如此095 宋法蕃法118 终归是错094 出嫁招婿362 两家议亲(下)310 临别嘱托356 薄情寡义(下)076 烟药弥漫364 贤妻第一065 公子文昌107 坊学书院071 火中化灰138 绝断退亲321 太仓相会070 男女追逐245 死梦重现164 不需旧爱257 洞房秘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