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物尽其用

林海中传来的虎吼声越来越响,楼云微微凝神。

他脚下在山路上急奔如飞,却一边细听一边疑惑着,道:

“这边山道上的人似乎太多了些。”

“大人,这鸭筑山林海里的部落生蕃一直在吹兽角,应该是召集各部落人手,似乎是要攻击扶桑人的村落。”

泉州僧人除了送来了鸭筑山的地形图,也把山里生蕃的动静传了回来,楼云知道他们为了保护部族的狩猎山林,一直和扶桑山民冲突不断。

楼云就算没有登岸,也很清楚,北山道那一面有唐坊的秘密田庄。

虽然泉州僧人无法靠近探清楚粮田数量,但北山道那一面三天一次的火鸦枪轮放他们却是听听清清楚楚,在情报里写得明明白白。

“王世强当初倒是对那季氏女子颇有几分情意,居然连军械司里的火枪都敢给她偷运回来。”

他淡笑而语,他可从不相信这些火器是平空造出来的。

回想那季氏在画中的半面清丽眉眼,还有她在唐坊火光中烟笼般的袅娜绿影,他不由得就想起:

这季氏女子不仅是位美人,也颇懂得把王世强这般追求于裙下的男子物尽其用。

一想到在他的五条国使座船上,居然还不知不觉带上了那女坊主需要的泉州船匠,陈文昌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他在失笑之后,隐约也有几分按捺不住的怒意:

那季氏女子,果然是好手段。

“仅是偷卖军械这一条罪例,就足以让王世强日后绝了出仕入朝的妄想——”

他冷笑着。

楼春跟在他身边飞奔,早听出他声音里的寒意。知道他是因为这一次暗袭受挫所以心情不佳。

他当然是坚决闭嘴,绝不答腔。

铛的一声,刀光出鞘。

楼云一刀砸飞了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两支兽骨箭,家将们继续随他前奔之时,瞬间向四面散开。

兽骨箭并没有带着杀气,只像是前方生蕃部落在探问他们的来意。

“不用理睬。”

他也皱着眉,把心里刚才的浮躁压了下去。

他压根没把这些生蕃的简陋武器放在眼里。一行二十多人同时拨刀斩箭。急扑而前,反倒纷纷加快速度,在森林里奔跑飞跳。

眼看着他们一身生蕃打扮。在黑暗中横冲直穿,不断寻找捷径从西山道而上,他们脚程不知比北山道上的季青辰快了多少,离着驻马寺也不过十几里的路了。

然而通向驻马寺的西山道。此时已经完全被生蕃占据。

不远处,楼云已经能看到生蕃们手里挥动的火把。倾巢而出的各种生蕃如沙中撒豆。密布林海,各部之间传讯的兽吼号角声震耳欲聋。

他诧异这些山里生蕃违背常理,集结不同的部族到底打算干什么。

——西山道的扶桑新开田庄毕竟只有二十座不到,要报复要杀光。也应该完事了。

他脚下却更是加快了速度,沉声道:

“让楼已他们烧寨,趁生蕃部民们混乱回救的时候。我们直接闯过去——”

生蕃们已经出了林海太远,完全挡了他的路。

况且他生长在大宋西南夷山里。当然听不懂扶桑鸭筑山里生蕃们在怪叫些什么,再近一些就会暴露身份了。

“是,大人。”

楼春用铜哨发出了大宋军中传信的鸟鸣声,又细又尖地传了出去。

没有多久,轰的一声火枪咋响,如雷神震怒,林海里火光冲天。

楼云在急冲中就势一个翻身,跃在了山路边的巨树上,他从西山道向林海中望出去,便看得到远处深林里冒出的浓烟。

楼已他们已经在生蕃寨子里放火了。

家中起火果然让生蕃们混乱了起来,暂停了他们正不断向西山道推进的脚步,为楼云上驻马寺留出了空档。

他却也并不高兴,翻身从树上跃下,不由得冷笑了一声,道:

“她这工坊里的火器倒也真好用。”

楼已随身带着来放火的,当然是唐坊的铜质火鸦枪。

这些火枪是楼大在泉州剿水贼时的战利品,偶尔从船上搜出来为他所用。

王世强确实向官家献上了这些新制火器,江北边军如果能顺利配置这些军器当然是好事,但在他心中,眼下却得先头痛这火器给他带来的各种麻烦:

如果没有唐坊如此滥制军器和火器,交给王世强满地贩卖,唯利是图,那些宗室勾结泉州海贼的气焰又怎么会如此嚣张……

南洋海面,处处都是为宗室们捞钱的海贼,连泉州水师里的管带都被收买。

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冲在前面的生蕃已经到了北山道那一面的山谷,他们为了袭击扶桑人的田庄,追杀扶桑村民,已经开始越过了悬崖上血淋淋的巨树牛头。

落在后面的生蕃,却离着他们起火的部落山寨不太远。

火灾引起的混乱,自然引起了生蕃巫师们的兽角声镇压。但唐坊和山寨同时发出了雷鸣般的火枪声,寨子里又突然起了大火,这场变乱还是让头人们都生出了犹豫:

他们不禁要怀疑,扶桑人每年七月初一要举行的祭神大会,正在他们近二十座新开田庄附近,所以他们才故意要血祭破坏。

他们这样的报复,是不是已经触犯了异族的神灵?

“他们有祭祀。”

北山道附近的小路上,虾夷勇士背通奴的宋语十分僵硬,似乎还捋不平舌头,但他还是反复说着两句话,

“小心,要。”

“我知道,我不会去冲撞他们的祭神大会。”

而她也一边用兽骨刀砍去山藤,跟着他们爬上阻路的矮石崖。一边耐心地回答,

“你们走哪条路,我就走哪条路。”

至于其他的十名虾夷人,一看就知道还没有学会说宋话。

她用并不流利的虾夷话告诉他:

她知道鸭筑山生蕃们对神灵的祟拜,她也知道冲撞他们祭神后的报复极为血腥,所以在生蕃们四处发狂乱蹿的时候,她完全没有打算还要和他们对着干。

她远远地避开。在他们的帮助下走小路去驻马寺就足够了。

他叔叔刚才提起的月光树林。她也曾经去过一次。

那里以前是扶桑山民的旧祭场,确实是一条通向驻马寺的捷径。

因为在爬山,所以她没有能配合手式来表达她的意思。但背通奴还是听懂了她的虾夷话,他觉得这位女坊主能说他们的话,很让他满意。

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合作。

只不过,他总觉得和她之间有话没有沟通清楚。于是他一把拖住她左胳膊,把她推上矮山崖顶之后。他再次开口,用虾夷话道:

“扶桑人今天也有祭祀,我们要小心。”

“……我知道,今天七月初一。”

背通奴的虾夷话带着很重的北海道口音。不如他叔叔说话时能让她听得清楚,她只能勉强听懂。

这不是背通奴笨,而是因为他叔叔太过聪明。

期通奴平常在说虾夷话时。刻意配合了宋人尤其是她的听力习惯,这就不仅是“勇士”两个字能说明的。

她后来也才知道。斯通奴虽然只是个小部落里的小头人,平常的职务却是专门负责与别的部族以物易物,负责和外人随时打交道。

用宋人的话来说,他在整个虾夷部族里都算是见识很多,人脉很广的小小知名人物。

所以,即使他所在的部落土地完全被占,头人巫师都被杀,他仍然能在虾夷部落中为唐坊游说同盟。

正是因为他亲自出马,才最终说服北海道一个小部落,让他们答应把一个建船密港租借给唐坊,尽管这小部落和期通奴的部落有世仇。

但用斯通奴的话来说,反正那不冻港他们拿着也没用,还不如租出去每年换粮食,这笔生意的大占便宜绝不会被部族间的世仇所掩盖。

更何况,斯通奴的部落灭亡,人家正是同仇敌恺的时候,接待他时还挺热情。

而建船的巨木,扶桑是从不会缺少的。

她分神想到这些时,虾夷人正保护着她刚刚爬过矮石崖,他们一路急奔着到了一片树林。

突然间,几声厉啸破空,一排寒光箭影向他们攒射而来。

箭光的一大半,竟然全都瞄准了她的头部要害。

背通奴眼疾手快,一个虎扑,把她压倒在地,就地一滚躲开了绝大部分的暗箭。

她听到了箭尖入肉的两声卟卟轻响,知道他为了保护她已经受伤,她能动的手一抬,毫不犹豫把手中弩上铁箭疾射而出,

为了防备偷袭,进林时所有人都已经搭好了弩机。

火把光影中,暗袭的敌人之一应声而倒,滚到树边惨叫几声。

他的同伙追兵们都吃了一惊,纷纷隐藏躲避,她只看到袭击者是二十几名男子,还有他们在黑暗中晃动的身影。

这些人看着居然不像是生蕃,而是扶桑山民。

随行的十名虾夷战士也纷纷回击,流星一般的弩箭疾射而出,树后应声摔倒了七八名受伤惨叫者。

对方没有受伤和能走动的人,马上就借助荒林和黑暗掩护,拖着伤员向来路逃去。

双方的对阵不过只有十几个呼吸的时间。

现在暂时安全了。

“怎么样?”

黑暗中,她只摸到了背通奴大腿上的箭支,就已经松了口气。

她摸到的果然不是生番们喜欢淬蛇毒的兽牙木箭,而是扶桑村民的脆铁箭。

这种铁箭支的杀伤力虽然在他们常用的尖木箭之上,但扶桑的弓具落后,他们的箭支只能远射到五十步之内,刚才受袭的距离已经差不多五六十步,箭头对背通奴的伤害十分有限。

一声轻响,他果然反手就把箭头拨了出来。

他顺手在黑暗里抓了一把草绿,嚼烂了抹在了伤口上。

他虽然一声不吭,黑暗中她还能从他眼中看出责难之意,他一边上药一边对她道:

“脸太亮了。”

她刚才被发现的原因,是因为她虽然在脸上用草汁画了符图,却仍然不符合山林里隐藏的习惯。

他们虾夷人的图符不仅是为了避邪,也是山林里最好的伪装,而她脸上的图符画得远不如他们繁复绸密。

刚才一段路上的奔跑,因为她的汗水和四面乱伸的枝叶,图符又被擦去了一些,她的小半边脸庞已经暴露出来。在山林中,她当然不如虾夷人习惯懂得如何减少这种损失。

她的脸,在黑暗里容易被有经验的老手发现。

比如刚才的扶桑山民。

于是,他顺手把手里没有抹完的草汁糊了她一脸,让她彻底和生番们没有了区别。

她几乎要跳起来,却仍是忍耐下去。

她沉默闭嘴,摸索着扶着他起身,背通奴当然觉得理所当然,腿上伤口对他而言也是小伤,他没用她扶,就像根本没有受伤一般站了起来。

“药用酒精。”

她马上提醒,背通奴沉默一瞬,并不太情愿地掏出随身的小锡壶,让同伴在他的伤口上倒了一些酒来重新消毒。(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老书友小菊灯的灵兽蛋和盟主打赏,鞠躬感谢小菊灯和妙妙虎的粉红票。

101 一门之隔168 文昌归来195 往复迟疑303 两家寻仇338 妻妾不分235 残月私语278 暖床使女(上)335 人去不回217 三年不归208 狗头猪脑203 寻梅吃醋088 寺奴寮主264 肖氏当妻199 久别重逢291 休妻另娶(上)145 文昌书信119 县主退亲300 劳燕分飞160 似是旧爱351 曾经喜欢121 皇后太后273 旧爱重逢(下)214 收贴说亲258 奸情真像138 绝断退亲314 开城出降117 两姓之婚303 两家寻仇276 无心失礼329 新伤旧恨184 宫中奏对365 婚后婚前142 鹤立鸡群202 佛前挂灯371 心归平静(上)271 同姓旧恋315 打击报复(上)275 调戏出气210 赶人出城273 旧爱重逢(下)335 人去不回226 心意相通144 文昌离去232 成亲之前280 暖床使女(下)214 收贴说亲156 意外相逢168 文昌归来322 吴宫旧事352 孤单一人330 夫妻之义(上)253 双重标准235 残月私语069 深夜潜行122 家常琐事226 心意相通154 儿女情长301 各自相配234 渐渐成人325 夫妻仳离242 群雌争先159 意欲提亲348 不可分离221 整治毛病260 再嫁之情171 备贴求亲090 年少时光099 对面相逢254 狗传情书079 阴差阳错(下)120 事出有因260 再嫁之情158 楼云教女241 吃饭娶亲363 大喜之日249 同行回京359 皇后失宠270 私奔旧事169 说穿旧情090 年少时光216 喜事临门356 薄情寡义(上)179 病中相会348 不可分离166 早知私情266 偶然私会367 合而复离172 精诚所至159 意欲提亲167 情之所至175 冷落生气284 私奔真情297 纳妾之请163 情意难述115 细水长流186 欲拒还迎144 文昌离去331 夫妻之义(下)241 吃饭娶亲270 私奔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