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节 寇准的小建议

盐是什么意思。

盐这个字刘安当然认识,盐代表什么刘安也知道,可寇准所说的盐又代表什么呢?

看刘安思考,寇准点了一句:“辽,五京之盐。”

瞬间,刘安悟了。

刘安说道:“典籍上有记载,辽国允许私人采盐,但不允许非官办盐贩卖。我安排人去辽国走私盐?”

“对。”

寇准很满意刘安的智慧,能想到这一点,是很多人都作不到的。

刘安这次真的是一哆嗦:“寇相公,这事会杀头的。”

盐铁私营,大宋这边的律法也是一个标准,杀。

没有官办的文书,谁敢粘盐这生意。

寇准笑了,以刘安胸口点了两下,不再解释。

寇准相信,刘安若连这个都想不明白的话,刘安的层次也就到上限了。

刘安站在那里发呆,寇准却已经转身往马车走去。

刘安脑袋里有点乱。

盐这事,刘安原本是不想粘的,而且连碰都不想碰。

刘安知道历史,在宋朝最初盐利有一千万贯,到北宋末年达到四千万贯,大宋虽然富,可普通小民是经常吃不上盐的。

至于贫民!

大宋没有贫民,因为失去土地的流民都应了宋太祖的办法,强征为军。

就是变成了士兵。

盐,是谁的蛋糕。

敢不敢碰?

刘安有点迷茫了,可当他转头想问寇准的时候,却发现寇准已经离开。回头看,寇准的马车都走出很远了。

这事,有点坑。

刘安轻轻的拍了拍被风吹的有点冷的脸,转头吩咐了一声:“回府。”

路上,刘安感觉自己的大脑都是咸的。

盐,私盐。

这事怎么搞。

刘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买辽国的私盐,然后让辽国的财政受损。

其次呢,私盐贩子有利可图,自己再买军械给他们,若是辽国敢对付他们,私盐贩子可是会拼命的。

但是,这两条都是长远之策,短时间难以发挥威力。

依当下的情况,宋辽之战,短则六个月,长则九个月就会开战,那里有时间去搞这些。

寇准在想什么呢?

WWW¸ тt kΛn¸ c o

寇准在想什么?

事实上,寇准思考的就是长远之策,寇准心中根本就没有想过,宋能灭辽,所以他思考的是压制辽人的发展,搞乱辽人,宋便可自保。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拿到长城防线的前提下。

一句话,寇准想的就是,长期的防御。

刘安回到家,脑袋里满是盐呢。

潘秭灵也刚刚到家,她是参加贵妇们的宴会了。

见到刘安,潘秭灵那隐藏的一整天的兴奋终于有地方宣泄了,拉着刘安的手就往屋里走:“官人,你猜不到,娘亲见到黄瓜之后那脸上的表情。”

刘安反问一句:“娘亲没发火?”

潘秭灵笑的象一只可爱的小狐狸:“当然发火了,而且火气还很大呢。不过,没有人知道冬天怎么会有黄瓜的,咱家的菜棚只有最可靠的家仆才知道在那里,还有最可靠的家丁与庄户护在四周。”

“十根黄瓜一贯钱!”潘秭灵笑的很畅快:“但,我还是不愿意。”

“还有,还有。那水晶盐灯,大娘娘与娘娘用的好,许多人都来求,这次我听你的,没再送人,而是换了许多钱。”

听完这话,刘安说道:“人情差不多就行了,再多也没用。有时候把人绑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利益,人情总有上限的。你看看王钦若,多么风光,可他被流放的时候没有人送,人情与性命,还是性命更重。”

“但是,利益就不同了。若是王钦若被流放,让汴梁城百官的家产少一半,你说会不会有人出来保呢?”

潘秭灵没听懂,刘安也没再解释。

潘秭灵倒是很是开心的给刘安讲着她回家后与娘亲承安郡主斗法的乐趣。

大胜。

狠狠的榨了一大笔钱回来。

刘安听着乐了:“娘子,我给你讲个故事。”

“恩。”

“从前,有两个大商,其中一个欠了另一个好几千贯。年轻的这个商人就提出,要娶另一名商人女儿为妻,这欠的钱可以减免,那商人就答应了。然后两人就成亲了……”

刘安还没讲完,潘秭灵就说到:“这有什么用,成亲之后,怕是那家的新妇回门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讨债!”

“啊!”刘安很震惊。

潘秭灵却是一脸的淡然,在她想来这才是正常的发展。

确实,这个故事原本的结局就是这样,新婚第二天,新娘子就问自己的男人,自己的父亲欠了多少钱,然后就去讨债了。

这是一个后世现代的段子。

潘秭灵说道:“当然要讨了,不讨回来的话,那损失就很大了,最终钱也不知道归谁呢。”

刘安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

大宋就是这样的,家里子女多的话,这财产分配一直就是大户人家内部的一个大矛盾。

潘家的财产,分有族产、家产、房产。

这个家产就是潘家现在公有的财产,房产就是各房的财产。比如潘秭灵就属于潘家第五房的嫡长女,而潘秭灵还在亲哥哥,亲弟弟,亲妹妹。

大宋,嫡庶分的不是那么细。

刘府呢。

刘浪的财产没刘安什么事,刘安已经自立门户。但,刘浪店铺内,因为刘安又投资,所以有刘安一份。

所以,刘府的财产是商产、家产。没分房,也没有各房的私产。

潘秭灵一边和刘安说着自己回家的趣事,一边给刘安报着家产。

“官人,眼下咱家长财已经存够三年的。不算已经投出去的钱,可随时动用的已经有五万贯。”听到这话,刘安第一反应就是:“加零花钱?”

“不行……”刚拒绝,潘秭灵也感觉不尽人情,马上改口:“那加一点吧,每个月加三百文,这已经很多了,加了足有一成呢。”

“感谢娘子。”

零花钱。

刘安已经在不乎了,但这是面子问题。

虽然刘安基本不花钱,必要的请客、应酬,这些不走零花钱的账,吃穿用度也同样不属于零花钱。

刘安和潘衮不一样,潘衮整天想着出去鬼混,零花钱自然是永远不够的。

第七节 关于钱第四七八节 辽军欠债有很多第一六七节 后园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四九八节 寇准自己把船搞坏第四四五节 挖,疯挖第二七一节 施压第一六零节 论战第三四六节 给天下一份安宁第一二五节 父爱无疆第四八六节 劝君上位第四七九节 进攻第二四一节 刘安到幽州城下第二五七节 宋辽的军费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第二七八节 卖命钱安心收第五十六节 拥有一百多里马匹的男人第一八六节 皇帝的脑回路第八十八节 杨延昭被贬第四一六节 这口锅背的第三零六节 刘安的底牌第四七六节 印找到了第四三六节 吃货的幸福第一七九节 睿智的毕老相公第四四四节 刘安跑了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第四十节 会邀功的人第一九一节 稳住,当没事发生第二四三节 老丈人出兵第五百节 汴梁有变第一零二节 汴梁的燃料危机第一六零节 论战第一二五节 父爱无疆第二七三节 好茶第三零一节 北地无忧第四一五节 燕云之苦第一五三节 有一宝第四八零节 文雅抵抗不了刀剑第四八七节 晚上还有宴第四十八节 皇宫内的戏第二九一节 海上相遇第四一五节 燕云之苦第一九零节 赵佑向小财迷挺进第四二五节 自愿被流放的官第一二五节 生死斗 上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三六八节 停一次早朝第一三零节 石保兴之死第三一二节 皇家的大礼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四十三节 一夜的奔波第八十九节 这是一步棋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第三六一节 朝辩第三五九节 岳父大人的疯狂第一三零节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五十二节 买回灵州第二六五节 不差人第一七九节 睿智的毕老相公第四一一节 打就没错第四五三节 不借,灭之第四四四节 刘安跑了第三三零节 把钱花光第三八五节 有人热有人冷第三四五节 建一座重镇第六十五节 皇帝是个好皇帝第四十节 会邀功的人第三零五节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三一节 种胡椒会不会被偷第三八九节 皇帝发檄文讨瞿越第四零九节 国内城之战第四二二节 瞿越皇宫的木料第四四八节 刘安要寻宝第一八零节 娱乐扩张第三八一节 大宋即将变法第二五四节 顾虑第二八九节 冒血进谏第一二四节 好厉害的一只第一九零节 赵佑向小财迷挺进第二零三节 可愿为大宋子民第一三一节 高琼第一阵第四八三节 刘安准备回家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第三六三节 阿苏山的卫县令第一节 穿越者刘安第八节 关于零花钱第八十五节 举报者也没好下场第二零九节 佯攻第二十一节 婚前恐惧症第四一八节 好建议第二四二节 被刺激到的李继隆部第一四二节 玩笑一般的挑衅第三二四节 有人谋逆第三六八节 停一次早朝第四七七节 让辽军先花钱第二四九节 谈着继续打第一五四节 安家费,可拿到第八十四节 出大事了第三十三节 八分份子第三八七节 传承的力量第一四九节 两亲家秘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