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节 皇帝的脑回路

有狮子头。

“来两只。”刘安卷起官服的下摆就往院子里走。

李沆已经到了,正独自一人坐在树下棚中品着酒,面前只有两个简单的小菜。

刘安上前坐下:“李公等我呢?”

“等狮子头。”

刘安呵呵一笑,拿筷子就在李沆的盘中夹了口菜。

李沆对刘安说道:“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你没有看懂吧?”刚夹了第二口菜的刘安筷子悬在半空停下了,冲着李沆点了点头:“真没看懂,我就不明白董利用脑袋是不是进水了,非要在这个时候给我找麻烦。”

李沆摇了摇头:“我告诉你,这事你去最合适,但不知道为什么寇准似乎想把这事往后压,就算放你出京也要在秋天,或是顺便让你去办些事。”

刘安听懂了。

寇准预测到会有大战,所以不打算放刘安离京。

但刘安还是不明白,董利用他凭什么敢挡自己。

一个屁大一点的小官,而且背后的丁谓就算没死也就是勉强活着。

李沆把刘安往近前拉了一点,低声说道:“有人眼中看到钱了?”

“钱?”刘安心说自己替官家出巡的事情有屁的钱,各路的厢军、驻守禁军挣的是一点护卫、运输的辛苦钱,这中间还有什么钱。

难道是打算克扣这些军士的辛苦钱吗?

李沆说道:“秦凤路去年的大账报上来了,你看了没?”

刘安摇了摇头:“这并非公文,我没资格看细账。”李沆说道:“你抽空去看一看,我给你写个条子就说是查证公文上的几组数据,你到户部去看秦凤路去年的大账,只须看商税增加,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人在跳。”

“我下午就去。”

账有什么特别之处,刘安也是满脑袋的疑惑,所以吃完饭正如李沆所说的,查证公文上的几组数据,拿着李沆的条子直奔户部。

秦凤路的大账不是几页纸,是厚厚一本子。

刘安翻的很快,他不需要看所有的数据,只需要看几个重要的数据就够了。

很快,刘安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

秦凤路去年修路,四车宽石子大路合计三百五十里,两车宽石子路合计六百里,车马行增加十五倍,税收年增加七万贯。

年布匹产量、鞋子产量、筐……

秦凤路去年一年时间总商税较前年增加了接近两倍。

看完这数字刘安大概是明白了。

有一个词叫政绩。

就算有些好官不是冲着钱去的,也扛不住政绩的吸引力。

路这一圈等回到东京,身上必然是镀的金光闪闪。

但,是谁鼓动了曹利用跳出来呢?

刘安很在意这些细节,当下王钦若、丁谓两帮人马都给收拾的差不多了,还有谁?

算了,管他是谁呢。

刘安相信,再给自己一年半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谁的脸色也不用再看了。

不远处,一位户部的官员看刘安坐在这里发呆,走过来问道:“刘学士,可需要下官再取些卷宗来。”

刘安哈哈一笑:“倒有件事请胡兄帮助,我看这账册是眼前一片花,找了好半天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这里有几个数据被水打湿,在是公文上要对照的,所以我来查证。”

“好说。”

户部的官员是专业的,立即作出了核对,另拿纸张补上数据。

“多谢,多谢。”刘安客气的道谢之后离开。

刘安不懂算学这事不是秘密,满汴梁的人都知道,所以刘安看不懂账也没什么,刘安自己都不感觉丢脸,整个朝堂也没有人好在这事上嘲笑他。

刘安从户部出来心里知道了两件事。

一件是朝堂还有隐藏的力量如毒蛇一样盯着自己,另一件事就是大宋的官员看来也对政绩感兴趣。

刘安回到皇帝书房,皇帝已经到了。

见刘安进来,皇帝一开口就把李沆惊到了,只听皇帝说道:“朝堂之上他们吵,图什么,真以为朕不知道他们那点心思,还是不想给自家找点生意。”

刘安听到这话赶紧看向李沆,李沆微微的摇了摇头。

李沆心里很清楚,这是党争,不是为谁家一点小生意,但这次背后是谁李沆也没有摸清。此时的大宋朝堂没有一家独大,也没有两家争权,是混乱的。

李沆自己退了,王旦还没有顶上来。寇准上位没多久,自己的力量还差的远。王钦若虽然残了,可原本的体系没有完全被毁。

向敏中异军突起,再说他没有野心,也代表着一股子力量。

而最老的,最稳定的就是吕蒙正的一系人马,一切求稳,也不偏向谁。

所以,这次是谁在背后推动,李沆不相信是曹利用这种货色,他只是炮灰一只。

刘安看李沆摇头就知道皇帝可能误会了什么。

皇帝继续说道:“朕知道,在赵州那边最近曹知事的家人搞了一个小仓,据说可以日压石炭饼五千块,他想扩大,就需要更多的石炭,而赵州是真定府的副城,也是石炭运到真定府的必经之路,必要之仓。一点小钱朕也不在意,可是出来说的那么多话,朕不喜欢。”

皇帝倒是看的开,官员们给自家搞一点小福利他只当看不见。

可你站出来说的高大上,又一副自己伟大的样子来搞小福利,这事皇帝就不喜欢了。

刘安又看了李沆一眼,李沆再次摇了摇头。

一个小小的石炭仓,这种生意小到连李沆家的高等家丁都不想去搞。要知道刘安的一个石炭仓日压石炭饼三十万块,供给着小半个汴梁城使用。

官办那个,日压石炭饼百万块,不仅供给宫中,还有将作、工坊等。

区区一天五千块石炭蜂窝饼,也好意思说是生意。

所以李沆肯定不相信曹利用是为了这个,刘安也不信。

但是,皇帝却信了。

皇帝发完牢骚后说道:“回头找个机会打发到京外吧。”

皇帝作了表态,若没有人替曹利用说话,他被贬出京必成定局。

李沆却说道:“官家,不如再听听,先不要急着处罚曹利用。臣的意思是看看还有谁为这种事情跳出来,既然要惩戒,还是放长线的好。”

“李公说的对,那就不急。”

好吧,不急。

第四五六节 有件难事第三四零节 被强征的炮舰第二四九节 谈着继续打第四节 史上最帅探花郎第三七八节 天下第一舞第四六五节 老丈人的兵威第一零二节 汴梁的燃料危机第一二零节 皇帝还是胆小第四三一节 山雨欲来第一一五节 几万贯的小事第四九五节 夫人有决断第十三节 殿前问话第三六五节 一个疯狂的念头第二六八节 河北两路的会议第三三一节 好一个意图不明第一八九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第四六三节 钢坊的厨子第一零三节 并州的石炭第二十六节 结婚了第二十节 崇正殿听学第二六八节 河北两路的会议第三六八节 停一次早朝第二零六节 真正的初战第四五七节 挺坏的招第二八二节 谁没私心第一三六节 冲向南海运胡椒第四六一节 皇帝要挣钱第四四七节 绝对是人才第九十五节 天谴?第一零八节 一群可怜虫第四七六节 印找到了第三二三节 去私兵化第二七六节 那么就打吧第二零二节 拿下朔州第十四节 以和为贵第一五一节 装傻的必是高人第二九五节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一四零节 赏他几十钱第六十四节 回汴梁第四九一节 谁同意,谁反对第十七节 这是有后门的探花第二五九节 议成第四七零节 怎么可能没有阴谋第四九八节 寇准自己把船搞坏第一三七节 暴怒的浪叔第三三三节 我刘安在造福倭奴第二七六节 那么就打吧第二五四节 顾虑第三二九节 筑紫岛有县令了第四一六节 这口锅背的第七十九节 饼干第六十一节 新宰相第四九二节 我砍人,你种田第二九六节 宫中秘闻第三九五节 授十万禁军第三二一节 好马好甲第三六四节 苏醒的一匹恶狼第八十九节 这是一步棋第一七二节 刘安的咸平工坊第四七七节 让辽军先花钱第一九三节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零八节 一群可怜虫第九十一节 一笔一笔又一笔第一四五节 宴会上的奇菜第三一七节 一县令的公文第四五四节 未知的真实第四九五节 夫人有决断第六十一节 新宰相第四六二节 大宋最强舰第二五一节 皇帝的小算盘第五十一节 死与活第二八五节 家眷探班第十三节 殿前问话第三九九节 一山换一山第四一五节 燕云之苦第三七六节 只差卖皇袍了第二五一节 皇帝的小算盘第一节 穿越者刘安第四九四节 回乡祭祖第二七一节 施压第四六零节 买炮舰的人越来越多第二八一节 老江湖的话第二六七节 金铜矿区有战斗第四七五节 换回刘安第四四五节 挖,疯挖第三四七节 回乡的人 上第三零七节 第一次的九人会议第九十节 坦白从宽第三一七节 一县令的公文第二九九节 崔家有子第三六一节 朝辩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第八十节 刘安要鞠躬尽瘁第四九三节 霍光?第一九八节 出兵第二零六节 真正的初战第一九八节 出兵第一五七节 好贵第一七二节 刘安的咸平工坊第七十九节 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