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节 刘安的钱

“倭筑紫岛,除了阿苏家之外,所有的倭人贵族全部杀死一个不留。阿苏家也处死了约三成。这个时间我估计石保吉将军派出的兵马应该在配合倭筑紫岛的兵马在攻打筑紫岛北方大港,应该已经拿下了。仅这一个港口以及周边几个庄园,我估价两千万贯收益。”

“两千万贯?”

“恩,就我攻打前面几个小家族的战绩来看,上上等龟甲就能装十五船,超过一尺高的各色珊瑚过百支,相信扫平筑紫岛北方,我所得会高于原先的十倍,两千万贯,我应该没算错。”

李沆示意刘安停止。

此时李沆明白,这些事情朝堂上无人知道,甚至连皇帝也不知道。

足以证明,刘安的势力已成。

休息了片刻后李沆问:“占城有多少钱?”

“无数,仅上上等沉香就值千万贯的价值,我没把占城算在内,因为占城的账目是要上交朝堂的。”

“那,还有一千五百万贯在何处?”

“这里。”刘安一指脚下。

“这里,一千五百万贯?这里有金矿吗?”

“不,只有一根骨头,但价值一千五百万贯,凭此物我可以横扫西番,然后兵锋所指,往西三千里。”

李沆来了兴趣:“什么样的骨头值这么一个价值?”

“佛,一节手指骨。”

“佛……”李沆开始回忆自己读过的一切书籍:“唐末之时?”

“恩,就我读过的书,相传在咱们战国时天竺阿育王武力一统天竺,然后将佛骨分成八万四千只宝函,但这里面基本上都是假的,是人吹出来。而后真正的有八只,然而到中原原本有十九个,那个是真的怕只有送货的人知道。”

“恩。”李沆也点了点头。

刘安说的这些李沆也大概知道一些,毕竟是真正的学者。

刘安继续说道:“而在这里,有一座阿育王塔,是真的。怎么挖,什么时候挖,我在等潘罗支过来。吕公,也就是吕相公的叔叔告诉我,让我看看潘罗支的真心,若他是真心的,就给他机会。”

李沆点点头:“没错,此事确实是大事。等潘罗支过来是上策,你是否应该把阿斯兰汉也请来呢?”

“我搞不清他信什么。”

李沆说道:“朝中有记录,在四十年前西州可汗献上佛牙,证明他们也信佛。还有一个说法,回鹘僧以八刺城为界,以东有道、有僧,往西无。那就是,八刺城以东是相信咱们的道,还有佛的。”

刘安问:“那就派人请?”

“也可以先把消息放出去。”

“不,我是这么想的,他们现在打仗应该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打,如果一但佛宝出世有些原本反叛的就不想打了。眼下西番并不需要那么多部落,一部分成为奴隶是符合这里的情况的,至少要把各部落的贵族杀掉。”

李沆想了想没反对。

李沆说道:“你杀的点狠,老夫劝你一句,从善。”

刘安反驳道:“恩师,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敢劫掠我的商队,就要有全族死光的觉悟。以后大宋的商队要往西万里,谁敢对大宋的商队出手,就要有全族死光的觉悟,仗剑行商,是丝绸之路的唯一方案。”

“往西万里便是大食国所在。”

“他若服,就顺从。若不服,灭之。”

“凭什么?”

“凭……”刘安拍了拍旁边挂着的袋子,里面装的是另一支新制作的单发散弹手炮。

李沆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来,国库是不够用了。”

“够。”刘安非常肯定的说道:“灵州与幽州的收益还没有人汇总,年底的时候就会知道,仅幽州一城,就这半年时间的交易额必然会超过五千万贯,国库所得不会低于四百万贯,这是直接的收益。”

“百姓手中有钱了,一定会花钱,钱花出去就会产生税收,间接收益可能会达到八百万贯,一但西番平定,超级大商队建立,丝绸之路一年的税收加上间接收益,三千万贯。”

“高丽、倭岛的直接与间接收益加起来,每年也有两千万贯。占城是一个聚宝盆,只要敢下狠手,一年的收益万万贯。”

刘安说的是占城,事实上刘安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殖民南洋。

李沆再问:“你现在需要多少钱?”

“大约一千八百万贯,用于扫平整个西番,重建天水郡,重开古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的线路。”

李沆揽下了这活:“你不管了,老夫帮你从国库拿到这份钱。”

刘安却说道:“我可以让杭州商盟、金陵商盟、徽州商盟献金千万贯,然后我从倭岛与高丽补给他们。”

李沆摇了摇头:“不要用,尽快把占城值钱的东西运回来吧。”

提到占城,刘安一脸的苦涩。

“恩师,不是我不想运,而是造船也需要一片木头又一片木头拼起来,海船不同于普通的运河小船,非大匠不行,普通的小匠制作的船出了海就是送死,那些消耗类的财富远远没有现在最实用的香料、麻、盐、粮食对大宋有帮助。”

李沆瞬间就明白刘安的无奈了。

进了宝山却发现自己只带了一只小口袋,看着遍地的财富却没地方装。

这事,当真是可怜。

李沆没有立即给刘安答复:“这一箱老夫拿去先看看,想一想对策,还有关于你刚才说那件事,不要急。这几天你有空陪周王读一读书,也讲一讲作人的道理。”

“是,恩师。”

李沆要走那一箱文书,首先是想看看朝中这次弹劾刘安的核心意见是什么。

只是用钱用的太多,不值当弹劾。

这仅仅是表面上的。

李沆要看的是深层次的,就是朝堂上官员的态度。

李沆到凤翔的第三天,一份加急军报送到了刘安手中,写信的是折惟昌,信中写道六谷内乱,六谷的武威郡王派人告诉他,自己会晚一点到凤翔,人到凤翔的时候给安平侯一个交待。

同样的消息也从泾井路传了过来。

吕龟祥一脸喜色的找到刘安:“安哥儿,好消息,这是好消息啊。”

第三十九节 寇准发力第三二五节 曾经相似一幕第三七零节 只有疯了才免农税第二九二节 有所持所以无惧第四四七节 绝对是人才第三七六节 只差卖皇袍了第三八六节 仇人来访第四十一节 搞定两个第九十三节 效仿白娘子第二零九节 佯攻第四一零节 辽军不是战败的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三七八节 天下第一舞第三三八节 为了收门票第一五三节 有一宝第一三三节 是风的错第四节 史上最帅探花郎第三十四节 作绣第二七七节 咱手上有人第一一七节 好大一口黑锅第三一五节 竟然要消减军费第三九五节 授十万禁军第四九一节 谁同意,谁反对第一四一节 迎宾马会第三十六节 万死不辞第三二六节 真正的神器第三二五节 曾经相似一幕第十九节 各怀心思第四三八节 烧掉弹劾第四三一节 山雨欲来第六十七节 真的也掺假第四二三节 那个刘家第二七五节 信天命吗?第一三二节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十六节 臣有一计第九十二节 大理有国第一二五节 生死斗 上第九节 血写的公文第一七四节 冰封的渤海第二八零节 圣旨到第二八六节 宋人佃户第三一四节 编出来的倭国献礼第二四四节 那黑夜又黑甲第三五五节 运河上的瞎扯第三七零节 只有疯了才免农税第二四一节 刘安到幽州城下第二零二节 拿下朔州第二五四节 顾虑第五节 榜下捉婿第二八三节 刘安的礼物第三零三节 献上人头第四二一节 赵佑定亲第三三二节 你王曾第四二五节 自愿被流放的官第二一零节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六十三节 断箭为盟第一六四节 广市舶司新规矩第八十六节 三千陌刀第四三九节 那一笔烂账第一八四节 这人心的事第四十二节 赶紧找人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第一九四节 三人成虎的计划书第四一八节 好建议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第一三五节 胡扯的铡美案第三三一节 好一个意图不明第三二零节 小事无须朝议第一一八节 七剑下南洋第二九七节 钱呢?第三一七节 一县令的公文第四十三节 一夜的奔波第十九节 各怀心思第六十节 李沆离京第四九六节 回乡路漫漫第一三三节 是风的错第一二五节 父爱无疆第四五四节 未知的真实第一二三节 一点点第四八六节 劝君上位第四九三节 霍光?第一一一节 李欢出海第七十九节 饼干第三三二节 你王曾第四十一节 搞定两个第三四八节 回乡的人 下第二四八节 刘安的谈判技巧第四三九节 那一笔烂账第三七七节 特例,开夜衙第一六八节 刘安想扩城第三九四节 赶紧把祥瑞给朕送来第一四二节 玩笑一般的挑衅第一七二节 刘安的咸平工坊第一二七节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一一节 李欢出海第四五三节 不借,灭之第八十一节 天上掉下来的醋坛子第二九六节 宫中秘闻第二五三节 非正式初次谈判第五零八节 八王十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