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节 皇帝很兴奋

杭州到汴梁,大运河一千八百里,在无风或是逆流的时候需要有人拉纤,若是明轮靠人力,一个月是有钱人能雇佣得起好船,很急的话加钱,二十天是最快速度,拉重货又不想花太多运输费的跑两个月是正常,三个月也不意外。

皇帝没解释,他没兴趣解释这些事情,你们去猜吧,或是自己去打听。

皇帝几步走到献礼的水手面前:“朕可否试船?”

“小的为官家引路。”

上船的只有皇帝,吕蒙正、向敏中、毕士安,还有刘承珪,以及十名禁军。上船之后,水手就上前施礼:“官家,船会颠簸,若在船头请小的为官家准备安全椅。”

安全椅,就是可以固定在甲板上,木制椅子加上厚厚的包棕,然后再加上棉花之后,用真皮包面,再加上安全带,四点式安全带。

“大胆!”刘承珪怒喝一声。

谁敢绑皇帝。

皇帝摆了摆手:“这如何解释?”

“官家,海上遇风浪会更加颠簸,此物叫安全椅,真不是绑,这里有铜活扣,轻轻一扣就可以打开。”

皇帝倒是大度,让人给自己系上安全带。

这安全带全是真皮制作,也没有后世安全带的自动束紧功能,此时靠人为调整,差不多把人绑紧,又不至于太紧,也不能太松。

调整好之后,禁军已经命令清空一段河道。

船工看看炉压,然后猛的一推控制杆。

这条船,有一件神奇的装置,是缺一门发明的,刘安认为这就是离合器,一个钢筒连着明轮,另一个则是可以轻微膨胀的铁锥形,靠着蒸汽加压顶在钢筒内,蒸汽机的动力便传到明轮。

若是想断开,切断给这个铁锥供气,轻轻一拉就能断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三档式的简易换挡齿轮箱。

上边一通知皇帝与各位大员已经坐好,船下仓就开始猛给炉子里加煤,炉压已经到了最高,负责控制速度的船工猛的将控制杆推下去。

甲板上,禁军士兵还笔直的站在皇帝两侧,船猛的加速,船头高高翘起,将十名禁军全部变成了滚地葫芦重重的砸在船仓上。

一档、二档……

船工们刚刚修理并且保养了机器,此时马力全开,又是用顺流的方向全速向下冲。

码头上的众臣子看的清楚,只眨了一下眼睛,船不见了。

船上,船速已经达到了极致,也没有加速时那么颠簸,禁军们也都重新站了起来。这时皇帝解开了自己的安全带,几步走到船头扶着船舷,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风,这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让皇帝心情愉快到了极点。

皇帝毕竟还年轻,手扶着船舷紧紧的握着,还能勉强站立。

吕蒙正根本看着摇晃的禁军士兵以及步履如平地的水手,他决定还是不要站起来的好,坐在这里也能吹到风,也能看到风景。

向敏中年轻,他想站起来。

可刚刚站起来人就往后滑去,若不是禁军士兵拉住他,他也能变成滚地葫芦。

皇帝回过头:“吕公,这船如何?”

“好船,一日夜汴梁到杭州,好船。”

就凭此时的船速,谁敢疑惑这船一日夜不能到杭州。

当然,实际上杭州到汴梁,船坞计算的时间是三十至四十五个时辰,毕竟正常的运输船不可能一直保持全速,更不可能只考虑速度,不考虑船仓装货量。

就算四十五个时辰,也不超过四天四夜,这消息已经震撼了整个江南。

刘安离开杭州前对杭州商盟的长老说过一句话。

拿下倭京,用倭京的财富打造我大宋无敌舰队,打造我大宋三十时辰商业圈。

现在,杭州商盟的人看到了。

金陵商盟的人看到了。

汴梁的官员、百姓、商人们看到了。

这船,是神器。

船上,皇帝爽的不要不要的,还脱了龙袍换上粗布衣,亲自去加了几铲子煤,他这一口气从汴梁已经跑了一个多时辰,吕蒙正赶紧劝:“官家,回航吧。再往前,怕快到归德了。”

“还有多远?”皇帝也是大吃一惊。

立即有水手上前汇报:“报官家,再有半个时辰多点,就到归德。”

“往前,加速。”皇帝很兴奋。

归德是大宋龙兴之地,宋太祖曾经就是归德节度使,皇帝一直有心将归德升格为应天府,此时他想去看看。

他认为这个时在应该去圣祖殿祭拜一下。

吕蒙正赶紧劝:“官家,不合适,这匆匆出京没有仪仗,大失礼。”

“这。”皇帝听劝,但还是想去。

毕士安上前:“官家,臣以为可着令明州为禁军建内河水师用船,再建官家出行用礼仪大船,这船太小,臣刚才问过了船工,正在兴建的新船是水师往汴梁运输所用,须三十至四十个时辰才能从杭州到汴梁,所以这船只是给官家的献礼。”

毕士安的潜台词就是,这东西是玩具,给你玩的,你开心一下就好。

吕蒙正也说道:“正是,下令明州建御用大船,此船臣以为要吧调到中书,作为紧急公文传递之用,也可着令明州再建数艘。”

向敏中回头,很生硬的反问了一句:“钱呢?”

这船能便宜了吗?

如此神速,船内那么古怪的一个大铁块,这东西能便宜了吗?

不可能,所以你们一开口就是禁军内河水师,就是公文传递用船,你们算过这要花多少钱吗?

“回航。”皇帝冷静下来了。

回去的速度慢了点,差不多用了一个半时辰才回去,一来是逆流,二来是蒸汽机一直满功率运转实在不安全。

皇帝下船并没有回宫,而是带着几位重臣直接去了李继隆府上。

刘安已经建议过,请李继隆北上压阵。

皇帝原本不同意,可此时他认为李继隆可以北上了。

但,这个北上要有个度,不能太靠近北边宋辽边界。

李府。

皇帝亲自来拜访,李继隆在门口迎接。

“舅公,有件事情想必你多少知道一些,兵部肯定有公文抄送到你这里。”

李继隆施礼:“臣知道,官家请厅内坐。”

第一零五节 并州派官的博弈第二九一节 海上相遇第一六五节 几万贯的烟花挺好第六十六节 好皇帝送礼第二七零节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二四节 有人谋逆第二八四节 皇帝也追剧第九十一节 一笔一笔又一笔第三三三节 我刘安在造福倭奴第三五一节 弹劾刘安第四九四节 回乡祭祖第三九四节 赶紧把祥瑞给朕送来第二八零节 圣旨到第四六七节 试航只跑了二里第四七一节 双困第三八九节 皇帝发檄文讨瞿越第三零五节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七一节 寇准又输了第一五九节 拉上寇准打麻将第一百节 毒誓第一一六节 丈人回来了第四五二节 关于那借道打老虎第三十五节 一块肥肉第一七七节 胡扯的全国联赛第九十八节 天大之功第四零九节 国内城之战第二九九节 崔家有子第一三九节 只有三行的战报第三一六节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第四九九节 三十里的铁轨第一三八节 有客自远方来第二零三节 可愿为大宋子民第一四六节 盐第三九七节 真真假假传的很快第三六九节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二三节 去私兵化第三五四节 想去占城的老御医第二一二节 向不懂兵的请示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第四十三节 一夜的奔波第七十五节 臣有一策第二九二节 有所持所以无惧第四六八节 二试船碎了第四一四节 刘安的量产铁弓第二八四节 皇帝也追剧第一七五节 人怎么都跑了第四九三节 霍光?第五十二节 买回灵州第二七零节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八二节 谁没私心第一三二节 拉人入股第一四三节 谁是赢家第三零五节 不得不用之人第一九一节 稳住,当没事发生第三一九节 这才是老姜第八十七节 武官那条线第三九六节 代表正义的男人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三十九节 寇准发力第一三五节 胡扯的铡美案第一二五节 父爱无疆第一七二节 刘安的咸平工坊第六十四节 回汴梁第四九二节 我砍人,你种田第三十三节 八分份子第四十一节 搞定两个第二八零节 圣旨到第三五七节 不被弹劾也叫官第一二九节 夜袭来了第四六五节 老丈人的兵威第一七七节 胡扯的全国联赛第四七五节 换回刘安第四六五节 老丈人的兵威第四零二节 刘安教弟第四七三节 皇帝很兴奋第十六节 披甲上阵第二零二节 拿下朔州第四二四节 寇准抄的章程第四三五节 莫轻敌第一四三节 谁是赢家第一二八节 满脸是血第六十五节 皇帝是个好皇帝第四五八节 脱缰的宋军第八十八节 杨延昭被贬第三六三节 阿苏山的卫县令第八十九节 这是一步棋第一五九节 拉上寇准打麻将第一二二节 那,铸币吧第一九四节 三人成虎的计划书第四八六节 劝君上位第四八三节 刘安准备回家第三零一节 北地无忧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第三八九节 皇帝发檄文讨瞿越第四零六节 醉酒后的生意第二五四节 顾虑第一二七节 生死斗 下第三四八节 回乡的人 下第二七一节 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