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一碗茶五十贯

潘秭灵的大婶坚持认为,这次要运瓷器过去。

而潘秭灵的四婶则认为,这次要运丝绸过去。

刘浪有多少钱,那五千担茶若没有潘府,刘浪除非把家产全部变卖,或许勉强能凑够五千担的茶钱。

朝廷要求往西北运茶,让汴梁的茶价每天都在涨,涨的不多可天天涨也可怕。

刘浪带着商队北上的时候,茶价涨了约一成。

今天,茶价涨了三成半。

但就这样,汴梁城中的茶饼依然是供不应求。

潘秭灵坐回自己的位置,抱着一碗茶默默的听着婶婶们还有自己的亲娘争吵。什么货物运到兰州最有价值,在汴梁的人全靠猜。

承庆郡主这时开口说道:“茶已经不能再运了,十万担茶叶,汴梁的茶价飞涨,灵州那里的茶价肯定会跌,跌多少猜不到……”

突然,潘秭灵听到猜这个字,猛的想起了什么,立即打断了自己母亲的话。

“娘亲,不用猜。”

“不用猜,你知道什么?”承庆郡主很吃惊。

潘秭灵说道:“我想起两件事,我家刘安离开汴梁的时候给铁头安排了一个活,铁头虽然干不好,可铁头找了几个秀才去办。”

“什么活?”

“我家刘安说,只要汴梁这边开始往西北运货物,就让铁头调集人手,分布京兆、西京、东京三城。将什么人运什么货,每天记录下来,汇总。庆州那边,府里也安插了人手,关卡那边每天也会记录,然后每两天都会派人送回汴梁。”

承庆郡主立即高呼一声:“叫铁头过来。”

潘秭灵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娘亲们刚才也提到,买马回来利已经不大。我家刘安上次写信提到过,我原本没在意,现在想来,我们有要买的货物。”

“是什么?”

“芒硝、貂皮。”

承庆郡主听完后,又吩咐道:“再派人,叫铁头立即过来。”

铁头这会在那里。

铁头人在醉仙居。

醉仙居可不是普通的园子,也不是一座楼。

门前主楼是用来迎客的,后面分有许多院落,最贵的院落待上几个时辰,没有几十贯钱是肯定不够花的。

而此时,醉仙居最贵的院落,仅进门费就有五十贯,一壶茶最便宜也要五贯钱。

就这么贵,迎客的前楼还坐满了人,排着队等着。

那个院落,每次最多只能进二十四加二十四人。

铁头已经是人上人了,这会正坐关迎客楼的二楼小厢内,品着酒,桌上有六道下酒菜,从二楼在看着一楼已经坐满的大堂。

何止是坐满,人是站满的。

终于,有人从迎客楼的后门走了出来,有小厮叫号:“甲字三十七号。”

“我,我。”有个穿着丝绸长衫的男人飞快的跑了上去,先递上一份文书:“这是我家商号的备货,还有仓库存量。”

“贵客里面请,十五贯入门费,送茶点一份。”

这些数据抵消了三十五贯的钱的入门费,然后还送一份价值十贯的茶点。

这位交了几片金叶子,不等人领路,小跑着就进去了。

那份文书立即送到一处侧院,内有十几个秀才正在整理堆积如山的文书。

再说那处入门就要五十贯的贵宾院内,一面一丈五尺高的大牌子上,分了几百个小格,有人正在牌子下默默的看着,也有人在角落里交流着。

这大牌子上写有许多数据。

汴梁城中茶叶存量:一千一百零五担,一等茶……,二等茶……

然后是各等级今天的行货价。

接下来,细织麻布一尺宽到三尺宽,各等级的价格,存量。

那位小跑着进来的商人刚进门,却见这院落有个小侧门放了一人进来,他立即就急了:“你们,你们这不对,竟然偷偷放人进来。”

“收声。”一位大商转头喝斥了他一句后说道:“你是头一次来吧,连规矩都不懂。这里的规矩是,一年八百贯年费会员,占用的是另二十四个名额,就算人满了,也可以进来驻足一盏茶时间。”

还有按年交费的!!?

小商人脑袋里有点晕。

那小侧门又被打开了,这次进来的是一个穿马甲的,这是醉仙居的人。

这位进来,走到几位大商面前:“几位大官人,有几个不太准确的消息,要听不?”

“听!”

“关于马的。”

这伙计说完马字,几位年费级的大商不由的抬头看大牌子。

上面写有大宋马匹预计缺口,汴梁马市需要求量,各级别马匹的价值等等。

那伙计轻声说道:“有位西州的大人物,马群首尾有百里。灵州那边,马匹与茶叶的兑换价格停盘了,盘库。”

大商人听得懂。

茶叶运过去的多,马匹少的话,马匹的价格就会涨。

那么当下的情况应该是,大宋的不断的往过运茶叶,西域也不断的送马匹过来,这波动太过频繁,应该是刘巡察将盘口暂停,让双方点货。

几位大商不约而同的又看了一眼牌子,其中一人说道:“知道实数吗?”

“不知,不过我家大官人预测,今年入冬前,三万五至四万。但我家大官人说了,这话不作准,因为变化太快,人已经看不清。”

“恩。”问话的大商点了点头,递了一颗银豆子过去,那伙计退后一步:“谢赏,不过楼内有规矩,这个院内不受赏。”

“好,这消息我等记下了。”

伙计施礼后快速的从小侧门出去了。

马匹交易的事情,未经确认的消息,会给大商人,这些消息都有一个前提,消息说了,但不负责任,只能用来参考。

确认的消息,会挂在大牌子。

商人也有自己的圈子,身家小的是没资格与大商们坐在一起喝茶的。

大商们围在一起就这个未经确认的消息讨论一番之后,都认为未来一年至两年内,马匹的价格会不断的回落,先回到汴梁城的原价十贯一匹,然后还会再降,最终稳定在七贯上下。

但时间点却推算不出来。

大商人挣钱,挣的就是这个节奏,谁掌握了时间点,谁就有利可图。

第三八零节 把皇后的礼服也卖了第四九四节 回乡祭祖第一四五节 宴会上的奇菜第十四节 以和为贵第一零六节 大宋第一臭嘴第七十四节 蹭一好活第九十八节 天大之功第四零四节 咬碎牙,也得还第四七一节 双困第三一一节 刘安回汴梁第四十八节 皇宫内的戏第一八九节 涨二十倍地价都是人情第二一零节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三二三节 去私兵化第四六三节 钢坊的厨子第二四二节 被刺激到的李继隆部第四十七节 要不要干一架第一一六节 丈人回来了第三七七节 特例,开夜衙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第四十五节 殿议第二零三节 可愿为大宋子民第一六九节 可恶的六姑娘第三节 开榜第一节 穿越者刘安第六十五节 皇帝是个好皇帝第四五七节 挺坏的招第三三六节 刘安的钱第三零七节 第一次的九人会议第四六二节 大宋最强舰第一六七节 后园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二四八节 刘安的谈判技巧第二七八节 卖命钱安心收第三五九节 岳父大人的疯狂第四零五节 买两艘第五零六节 天下是谁家的第一二七节 生死斗 下第三十五节 一块肥肉第三七八节 天下第一舞第二六零节 皇帝心情不错第一七五节 人怎么都跑了第一九九节 软禁圣相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第二四零节 皇帝很豪第二七八节 卖命钱安心收第一六八节 刘安想扩城第八节 关于零花钱第四二二节 瞿越皇宫的木料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六十六节 好皇帝送礼第三五零节 西番平定第二九零节 四道命令第二五七节 宋辽的军费第四八九节 契丹人的困局第十一节 打一架第三七零节 只有疯了才免农税第一一一节 李欢出海第三七六节 只差卖皇袍了第四三三节 辽军攻倭第一四零节 赏他几十钱第四六三节 钢坊的厨子第五节 榜下捉婿第四三零节 禁军内部械斗第五十四节 文官啊!第二六二节 一把把的铜钱第一一八节 七剑下南洋第四三零节 禁军内部械斗第三二五节 曾经相似一幕第四零七节 辽人要修河第二十节 崇正殿听学第一七八节 关于钱的小事第六十九节 又去要钱了第一零五节 并州派官的博弈第四三七节 下马威第一零五节 并州派官的博弈第三十五节 一块肥肉第三十四节 作绣第四一九节 夫人回来了第四零零节 不道德之事第四五二节 关于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五一节 装傻的必是高人第四十九节 有个好结果第二八八节 村长的献策书第三八二节 以倭攻倭第四四零节 大义与小节第四五一节 劝降反对者第八十六节 三千陌刀第一七七节 胡扯的全国联赛第一九零节 赵佑向小财迷挺进第三三四节 赵佑有骨气第二零五节 号称百万大军第三一五节 竟然要消减军费第一五三节 有一宝第二七零节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十四节 作绣第三二九节 筑紫岛有县令了第三三二节 你王曾第三五二节 诛心之问第一五五节 一点小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