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节 以毒攻毒

发物很多,刘安就知道自己长了毒疮后吃糖蒜,然后毒疮就发了,还有吃鱼。似乎有很多都可以发。

这事,御医是专业的。

皇帝这才又问刘安:“有永不得天花的办法?”

刘安心说,在我前世,就没听说过有天花,这种病基本上已经绝种。

可此时,刘安却不能这样说。

刘安只说道:“根据典籍,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将天花的痘挑破,粘在棉花上放在孩童的鼻孔内,孩童得一次病,以后就不会有天花。第二种是将病童的衣服给孩童穿,最后一种是用针当毒脓血刺在手臂上。”

说完之后,刘安补充了一句:“这三种,其实原理是一样的。让人得一次轻天花,然后以后不会再得,挺危险的。”

“是。”皇帝虽然不是医,但也懂一点。

末了,刘安又说道:“臣还有一种办法,比这个好。臣打算试试。”

“怎么试?”

刘安回答:“不是有几个言官闹事嘛,用他们试,若失败了,我就跪在皇宫门前上书,他们才是被天谴的。不过,臣以为会成功。”

“试吧。”

皇帝只说了两个字。

皇帝不太想说话,他心里难受。

自己一共就五个儿子,眼下已经因为天花死了四个,还有一个也不知道能不能逃得过。

他怕。

真怕了。

皇帝回宫了,他没有回自己的寝宫,也没有回书房,就在五哥儿医治的那宫门外站着。

御医们讨论之后,临时配了三副药。然后来到外面。

“官家,臣等斟酌再三,配了三副药,臣等打算找人先试药。”

皇帝摇了摇头:“用!”

就一个字。

皇帝不想再等了,他在看,到底是不是天谴。

三副药选一。

御医们这次倒没再讨论,抽了一副就在屋内熬药。

两个时辰过去了。

皇帝依然站在这宫门外的石阶旁,郭皇后来了两次也没有把皇帝劝回去。

一名御医走了出来:“官家,痘发了,五哥儿全身发烫。臣等配药、灌水、用酒擦身……”

御医的话皇帝没听进去多少,他心中已经乱了。

御医汇报之后回到宫内继续救治。

再说刘安府。

刘安在屋内也没有睡。

喝酒治天花,刘安自己都感觉不靠谱。

不过,确实有真实的记录。

清代慵讷居士《咫闻录》所记载的,确实是五岁的孩子假死状态下,因为酒而重新活了过来,后有医生就此事作了论断。

认为,酒性温而有毒,可通血脉,助阳发散。这次的意外应该是杀百邪恶毒气,使那患儿正气得助,内托毒痘外发,所以才起死回生。

结果会如何呢。

刘安站了起来,吩咐道:“更衣,我要进宫。”

一刻钟后,皇宫门前。

禁军挡了刘安。

夜晚,皇宫的门是不能随便打开的。

而后,一名当职太监到了门前:“刘学士,官家不会让你入宫的,宫内现在不宁,请刘学士回去。”

刘安没走,那当职太监叫人给刘安准备了一把椅子。

五哥儿的宫内有什么动静,会有人传信过来。

一整夜就这么过去了。

天快亮的时候,一名御医奔到皇帝面前:“官家,官家,大喜,大喜。”

人能不能活,御医有把握。

五哥儿痘毒外发,烧没退,但脉相却平稳了许多。

皇帝的身体晃了两下,差一点倒在地上,几名太监赶紧扶住。

“好,很好。”皇帝有点虚弱。

整整一夜他都站在这里,承受着内心的煎熬。

刘安得到消息之后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府内,刘安给铁头作了一些吩咐,让铁头去找牛,母牛。

转眼,三天时间过去了。

皇帝的五哥儿身上已经结痂,这命是肯定保住了,脸上会落下些麻子,比起性命而言,麻子算不得什么。

皇帝的心放下了,而后准备早朝。

刘承珪在早朝前来到皇帝面前。

“有事?”

“官家,有事。老奴思来想去,认为应该让官家知道。”

“说来,是何要紧事?”

刘承珪说道:“刘学士没有把药用在那几名谏官身上,而是自己与夫人来试药,昨夜两人皆高热,今晨还没有退热。”

“什么?”皇帝猛的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刘承珪,只迟疑了几秒:“摆驾。”

刘安并没有在自己家,而是在外面临时找的一个小院。

皇帝到了。

不仅皇帝到,三相还有李沆、王旦、温仲舒、张齐贤等大宋朝堂之上的顶尖臣子也一同前往。

潘衮在小院门前挡了皇帝的驾。

“官家!”

“为什么?”皇帝不明白,刘安怎么就傻到要自己去试。

潘衮将一份刘安早就写好的信双手奉上。

刘安在信中写道:

那几位谏官犯下的是国法,非私刑可处置。臣若不这么说,官家怕不会允许臣去试。臣与娘子成亲不久,失了臣,娘子此生无依,失了娘子,臣此生无依。不如同试,同生同死,若能根治天花,臣纵然一死又如何?

皇帝捧着那封信,竟然是热泪盈眶。

君有此臣……

皇帝把信递给了李沆:“李公,朕替他求爵。”

朝中重臣一一看过信,无不感动。

甚至有名士为刘安赋词,有史官要把今日之事录入史册。

却不知,此时屋内。

刘安把潘秭灵揽在怀中,两人正隔着纱看着窗外,刘安给潘秭灵讲着祝英台。

一段讲完,潘秭灵问:“官人,此时我才知道,你心中真有我。”

刘安将潘秭灵在怀中抱的更紧些。

有些个小秘密他是不打算讲的。

种痘的成功率基本上四个九的级别,换个病他还装不出这一副视死如归的作派来。

但这是什么?

天花。

大宋官方记录,天花死亡率百分之八十。

以身试药,视死如归,根治天花。

官,刘安是不指望再升了。

十七岁的正四品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爵位呢。

不知道能混个什么爵位。

当然,最重要的是,根治天花刘安相信老天也会记自己一功。

有爵位,有够高的官职,有够高的声望,刘安才能在一年或是两年后,带兵马对抗辽国,让大宋的岁币永远不会出现。

第一二三节 好多弹劾第九十四节 谁都没猜到结果第三五四节 想去占城的老御医第一二零节 皇帝还是胆小第八十五节 举报者也没好下场第四八一节 请称呼本官,刘太中第二一零节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二九三节 皇帝很闲第三十七节 属性貔貅第二七二节 皇帝睡不着第一二五节 父爱无疆第三一二节 皇家的大礼第四四九节 为占大义第五节 榜下捉婿第一四六节 盐第四五零节 你们要谈条件第三零六节 刘安的底牌第四九九节 三十里的铁轨第五百节 汴梁有变第一五六节 抬价第二零五节 号称百万大军第四四一节 乙室雄在进攻第一七八节 关于钱的小事第四十三节 一夜的奔波第三四七节 回乡的人 上第三四八节 回乡的人 下第一五六节 抬价第四九四节 回乡祭祖第八十三节 有人敢偷我家钱第三九二节 我们已经打完了第二六八节 河北两路的会议第三七九节 要不要鹿皮第四零三节 亲闺女的讨债书第二节 难道不是亲生的第一二八节 满脸是血第五零二节 生或是死第三七九节 要不要鹿皮第四八四节 断人财路如第三五五节 运河上的瞎扯第一一六节 丈人回来了第三一二节 皇家的大礼第四三八节 烧掉弹劾第一一五节 几万贯的小事第一九六节 献策第一三零节 石保兴之死第四一六节 这口锅背的第一五五节 一点小诡计第三十五节 一块肥肉第三七零节 只有疯了才免农税第一九四节 三人成虎的计划书第一三九节 只有三行的战报第五十七节 我是举人第六十二节 浪起来第四三九节 那一笔烂账第二零零节 嘴遁第二零五节 号称百万大军第三二三节 去私兵化第一零七节 狠人之谋第一三九节 只有三行的战报第一五七节 好贵第八十二节 找人甩锅第一一三节 科学帝第四零五节 买两艘第一零三节 并州的石炭第九十三节 效仿白娘子第一零九节 虚名如浮动第九十七节 以毒攻毒第四六零节 买炮舰的人越来越多第四六二节 大宋最强舰第二五八节 萧太后第二十三节 真是五品第三四七节 回乡的人 上第三四九节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九十三节 效仿白娘子第三九八节 突然上门的买卖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第三二二节 穷酸第四六六节 皇帝眼中只有封禅第一八八节 咸平县火了第一一六节 丈人回来了第十二节 冲动第八十三节 有人敢偷我家钱第二八六节 宋人佃户第一五一节 装傻的必是高人第五百节 汴梁有变第四零四节 咬碎牙,也得还第四九二节 我砍人,你种田第二六八节 河北两路的会议第四二七节 新的火药坊第十三节 殿前问话第三五二节 诛心之问第二八四节 皇帝也追剧第四三四节 刘安出海第一六五节 几万贯的烟花挺好第三三七节 六谷内乱第八十四节 出大事了第二七四节 相互试探第三九三节 这矿必须挖第三五七节 不被弹劾也叫官第四九三节 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