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国同盟

仁多保忠乐颠颠去了,只是这一走竟然足足半月,就在所有人以为李乾顺把他给宰了的时候,仁多保忠回来了,同来的居然还有秦桧。

两个人送来了一个确切消息,西夏国主李乾顺,晋王嵬名察哥前来会盟。

又过了半日,果然李乾顺骑着神骏的白马,衣着俨然,而头上赫然戴着赵桓送去的展脚幞头。

虽说功名利禄这套东西,看起来有点虚,但人这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

李元昊起兵称帝,血战了几十年,为的不就是天子二字。

奈何打了一辈子,最后还是要低头,向宋称臣,自称夏国主。

到底是求而不得!

李乾顺年过半百,从三岁开始当国主,当白了头发,也没有混成天子,甚至在梦里都不敢想!

如今却突然落到了自己手里,他不能不来!

有人要说了,不就是皇帝吗?自称一个就是了,干嘛那么费劲啊?

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祭告天地,宣布监国,把客厅当金銮殿,卧室当寝宫。

关起门自己怎么玩都行,可出了门,让人尊你为皇帝,看挨不挨嘴巴子!

西夏想称帝,大宋不答应,原来的辽国,现在的金国都未必答应!

论钱,西夏比不过大宋,论兵,比不过辽国……长久以来,西夏是宋辽的双重属国,滋味如何,他们自己清楚。

李乾顺万万想不到,最不该让的东西,大宋天子居然让了,他也可以自称皇帝了,能和大宋官家平起平坐。

如此成就,也可以告慰西夏列祖列宗,甚至可以让历代先帝汗颜,当做自己的功业向祖宗炫耀了。

当然了,这个皇帝还是有点尴尬的,史书上怎么写啊?

大宋派遣兵马,痛击大白高国,突破横山,焚毁承天寺,大宋见大白高国太可怜了,赏了个皇帝?

这也太不好听了!

不过李乾顺倒也没有太过介怀,好歹西夏也有精于春秋笔法的高人,会把事情写的圆满的。

因此李乾顺还是决定来见赵桓,他戴着赵桓的幞头,乐颠颠来了。

而对面赵官家也骑着马匹,笑吟吟等着他。

可李乾顺一看赵桓的穿戴,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只见赵桓头上戴着通天冠,十二串白玉珠子,分外妖娆。他穿的是大红的衣服,束着玉带,外面罩着一件明黄色,绣着团龙的披风,立在龙纛之下。

赵桓年轻,身量瘦高,配上这么一身行头,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反观李乾顺,又老又挫,还只是戴了个幞头,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弄得他都傻了。

好在赵桓居然抢先跳下战马,主动迎上来,李乾顺也不好托大,这才迎过来。

两个人越走越近,李乾顺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该怎么见礼?

这可是个技术问题,毕竟历来礼法都讲究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可现在冒出了两个平起平坐的皇帝,到底谁是大皇帝,谁是儿皇帝,谁是老天爷的大儿子,谁是二儿子,还有没有三儿子,四儿子……这一连串的事情,绝对能让脑袋炸裂了。

也难怪文官都不会赞同这种荒唐事情呢!

只不过李乾顺不知所措,赵桓却很轻松,作为主人,贵客临门,他抢先抱拳,“欢迎皇兄驾临!”

李乾顺也反应过来,连忙拱手,“多谢赵官家美意!”

双方拱手之后,赵桓主动过来,拉住了李乾顺的胳膊,低声道:“别见怪,我这个人年轻毛躁,把幞头送出去了,才发现军中竟然没有备用的,只能戴着这个出来了。”赵桓还用嘴吹了一下面前的珠串,笑问道:“皇兄年高有德,不会怪罪吧?”

李乾顺咧嘴苦笑,我信了你的鬼!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就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奈何打败仗的人是他,李乾顺真没有多少底气和赵桓发飙,因此连连摇头,直说岂敢岂敢!

赵桓大喜,当即和李乾顺并肩而行,到了御帐。

不得不说,赵桓的准备很用心,一张桌子横在中间,座位只有东西两张,赵桓为主人,坐在了东边,把西边的椅子留给了李乾顺,双方对坐,有主客之分,却无尊卑之别。

李乾顺也暗暗点头,这位赵官家还不算欺人太甚。

赵桓笑道:“既然是我主动邀请皇兄过来,我就披肝沥胆,先把话说清楚。”赵桓略微沉吟,便道:“自从去岁秋冬以来,金兵两路并进,东路军杀到了开封城外,大宋江山危如累卵。朕受命危难之际,承大统于败军之间。勉力维持,艰难至今。仰赖将士用命,百姓同心,文武官吏,无不尽忠职守,总算保住了宗庙社稷,不至于国破家亡。”

赵桓一开始就谈宋金关系,说得十分诚恳,没有半点粉饰贴金的意思,李乾顺耐心听着,不时皱眉思忖。

“奈何金人凶虐,战火连绵,非一时可解。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和金人不死不休,犯我疆土,杀我百姓,此乃大宋奇耻大辱!朕若不雪耻报仇,誓不为人!”

李乾顺屁股动了动,貌似侵犯你们大宋土地的国家可不少,过去也没见你们这么认真啊!

当然了,李乾顺只是在心里想想,却没有说出来,能不打脸,还是别打脸。

“朕诚然知道,金国强势,要灭金谈何容易!故此要广结善缘,和诸国结成联盟,共同抗金。只要同意这个主张,大宋就会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国家往来的礼仪,贸易交换,乃至军事互助,只要是对双方有利,朕都不排斥。这就是大宋的态度,已经毫无保留,告知皇兄,能不能结盟,请皇兄决断吧!”

李乾顺深吸口气,手指微微搓动,平静的表面之下,有一颗并不安静的心。

过去的半月,他已经召集西夏文武,反复商讨,哪怕在来的路上,也几次权衡。

有些事情并不难想。

宋金两国,谁对西夏的威胁更大?

毫无疑问,必然是金国。

哪怕曲端烧了兴庆府,依旧没有改变半分。

金国崛起太快,战绩也太恐怖,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辽国皇室是什么下场,李乾顺比赵桓还清楚。

不管辽国、西夏、大宋,彼此之间,有多少矛盾,这三国都立国很久,进入了相对平稳期,即便有冲突,有战争,也是可以预见的。

金国却不相同,在国家层面上,金国最多只能算是婴儿。

阿骨打驾崩,皇位落到了吴乞买手里,而阿骨打诸子又蓄势待发,不甘权力失去,皇权争斗如此。下面更是这样,兵民合一的猛安谋克该怎么调整?新征服的土地要怎么管理?

现在的金国,完全是一团浆糊,根本拿不出一套办法……什么都乱七八糟,唯独武力强得离谱。

傻子都知道要用战争转嫁矛盾。

金人不向外用兵,那才奇怪呢!

大宋固然首当其冲,西夏就能置身事外?

哪怕金国不打西夏,也会驱使西夏去攻击大宋。

总而言之,西夏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了。

他们是个小国,不像大宋,有容错率,曲端一支偏师,就杀到了兴庆府,如果金国愿意,他们也同样能做到。

而金人杀进来,那就不是烧毁承天寺那么简单了。

可话虽如此,真的和大宋结盟,守望互助,彼此休戚与共,让大白高国为了大宋流血,显然也不现实。

毕竟两国百年血仇,也不是能无视的。

“赵官家,你打算如何结盟?可有章程没有?”

赵桓笑着点头,“有,首先就是我们两国的关系,放弃君臣宗藩,完全平等,平起平坐。以当下两国的实际控制线为边界,停止一切战争行为。超过千人以上的士兵调动,要互相告知,避免误判。”

李乾顺一听这话,连连点头,脸上甚至露出笑容,“此乃造福两国百姓的善举,极好!”

“其次就是通商,互通有无。抗金可是需要花钱的。朕可以提供质优价廉的商货给贵国,同时希望贵国也可以出售一些牲畜土产给大宋。至于数额多少,由下面人谈。总而言之,是互惠互利,恢复民生,积蓄财富,以便于整军抗金。”

李乾顺不用思索,就直接点头,“嗯,此事也很好。”毕竟和大宋通商贸易,也是西夏早就梦寐以求的东西。

“再有就是双方要互通军情,对于金人的动向,要主动告知。”

“这也是正论。”李乾顺依旧点头,坦白讲他以为赵桓所言的结盟,是双方出兵,跟金人死磕,这是他万万不想干的。

结果赵桓居然没有提,而是开出了如此诱人的条件,真是让李乾顺颇为意外。

“赵官家,你就没有想过,要两家联军,守望互助吗?”

赵桓微微一笑,语重心长道:“能联军固然好,可我们双方连语言都不通,尤其是下面的士兵,更是没法做到彼此了解,仓促用兵,只会适得其反。我的意思是先易后难,把能做的事情做了,建立起友好关系,彼此先争取做个好朋友,好邻居,至于接下来的事情,会怎么发展,不是现在能够说得清楚的。”

赵桓抬头,笑眯眯道:“皇兄以为如何?”

李乾顺的老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感叹道:“英雄出少年,我们这一代人,果然是老了。以往还在琢磨,金人强悍,大宋何以自保!现在看来,有赵官家在位,该是金人发愁才对!”

李乾顺来了一个倚老卖老,赵桓却也不恼,只是笑道:“皇兄若是同意,可以让他们下面拟一个盟约出来,然后再仔细详谈,如何?”

李乾顺点头,“可以,我也想和赵官家尽快结盟。”

赵桓一笑,“皇兄,我觉得应该是三个人。”

“三个?”

李乾顺大惊,“赵官家,当今天下,能和你我平起平坐的,只怕唯有大金皇帝了,难不成要把他请来吗?”

赵桓笑道:“我想请人家也不来啊!说白了吧,是耶律大石!”

“什么?”李乾顺更加吃惊,“这不好吧?”

“为什么?”

李乾顺道:“耶律大石固然带着残部逃到了草原,可他现在兵不过一万,城不过一座,如何能跟我们结盟?”

“可他代表着大辽!在金国的土地上,还有百万契丹人,就算是金军之中,还有契丹降将。我们要对付金人,就不能忽视耶律大石,更不能不在乎昔日的大辽国!”赵桓声音高亢道:“大宋、西夏、契丹,三国鼎足而立,如今契丹亡于金人之手,我们双方结盟,支持契丹复国,三国共同抗金,恢复昔日秩序,难道不好吗?”

赵桓见李乾顺还在皱眉,便又道:“现在大宋和耶律大石无法直接联系,唯有通过皇兄之手。如果大辽复国,耶律大石也只会更加感激皇兄才是。而且大石雄踞草原,正好庇护西夏的北疆,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如何能排斥在外啊?”

第392章 卧龙凤雏第287章 不做做题家第564章 分月饼第42章 聪明人第334章 都元帅死第63章 兀术败了第576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203章 对战铁浮屠第471章 又是一条大鱼第430章 给官家送钱第163章 大金为重第354章 重拳第537章 太子南下第239章 能臣第176章彻底乱了第332章 逼近燕京第358章 名门大族第184章 神勇无敌的李彦仙第46章 大怒第422章 字典第310章 热闹第455章 赵佶的手段第448章 抢亲团(求月票)第50章 绝句第344章 赵桓的反杀第347章 安抚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第383章 再造乾坤第134章 两个天子第299章 赵桓的野心第439章 唯有杀之第518章 备荒第479章 举家移民第173章中兴之主第459章 国威第245章 绝不下罪己诏第89章 将星飞起第30章 杀人者,牛英!第429章 开疆拓土的第一个目标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405章 直捣黄龙(求订阅)第81章 最好的官家第106章 灯火第59章 破营第446章 太子不容易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36章 大捷第477章 梦回丰亨豫大第196章 八百背嵬军(求订阅)第348章 北望第430章 给官家送钱第128章 打穿西夏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148章 全数收服第189章 气节第56章 主动第339章 背水第16章 朕说的都是真的第493章 坑弟第427章 臣等有罪第239章 能臣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436章 他们做得,朕也做得第356章 杀!第222章 主战派第464章 郑太后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280章 大才第557章 太上皇的底气第300章 风骨第574章 唯一的太阳第412章 大宋和大金,并无区别第19章 老兵不死第580章 战争与文明第117章 八百背嵬军第258章 国际纵队第535章 物流第448章 抢亲团(求月票)第108章 争先第371章 威名第64章 活着第261章 官家的阵容第174章赵佶是个好榜样第77章 亲征第517章 大宋,天堂第257章 战斗英雄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175章西夏变天第32章 交换第66章 张俊的选择第91章 兵权第22章 让朕任性一回第228章 全面攻势第216章 金杯白刃第526章 废除宦官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551章 十字第394章 料事如神第12章 请官家许臣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