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全国动员

天子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从前的赵桓还在犹豫,那么这一刻他终于清楚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这绝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而是在叙述一个简单的事实。

伴随着出师北伐的旨意,从最西边的延安府,一直到东边的登州府,绵延超过三千里的战线,水陆战兵二十多万,后勤牲畜十多万,民夫一百五十万,粮草上千万石!

在农业时代,这无疑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这就是一个权柄无限的天子的权力。

在这一刻,赵桓感觉到的不是兴奋自豪,热血沸腾……而是深深的惶恐,强烈的不安,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一场北伐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压上了一切,毫无保留,倾其所有。

虽然说失败了,大宋也不至于亡国,但绝对十年八年恢复不过来。

很显然,这已经超出了赵桓的承受能力。

而如此庞大的规模,士兵,后勤,方方面面,都很难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一旦出了问题,就不是小问题。

天子的权柄如此之大,可天子也是血肉之躯的一百多斤蛋白质,一天也是十二个时辰,也是会疲劳会疏忽,会犯各种错误。

一旦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无限的权力,有限的能力……或许这就是上位者的悲哀吧!

赵桓甚至有点理解了赵佶的不思进取,当然了,他绝对不是给赵佶洗白。而是说将一个本就不合适的人,放在一个不该属于他的位置上,错的也不只是赵佶那么简单罢了。

“出兵!”

“北伐!”

难得的东风,席卷着中原大地,辽阔的平原上面,一营一营的宋军,衣甲鲜明,满怀着斗志,奔涌北上。

一面面火红的旗帜,连成了一大片,像是火焰,恰似热血,人心激昂,大地沸腾。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弥漫原野。

就算是最矜持的人,也会跟着举起拳头,声嘶力竭大吼,“皇宋必胜!”

“皇宋必胜!”

在人群当中,竟然还有一群女子的身影,易安居士一身素雅的装扮,眺望着远去的兵马……哪怕汉唐的出征,也不免牵衣顿足拦道哭的悲戚场景。

将军百战死,古来征战几人回,提着脑袋打仗,用一腔热血拼杀……何以这一次能上下一心,万众欢腾?

哪怕是家中儿郎上战场,父母也没有多少悲戚怨愤?

甚至有很多人会感觉到由衷的自豪,发自肺腑的喜悦?

这位大才女也弄不清楚。

但她敏锐意识到了,在这个大宋国土上,从亿兆百姓的身上,涌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一种英雄气概,一种无上的伟力……这是一场伟大的事业。

能投身其中,何其有幸!

恨不是男儿身,恨不能再少年……挥剑北上,醉卧沙场,或许就是男儿最好的归宿!

只是女人真的不能上战场吗?

还真不是。

就在靖康元年的时候,赵桓就下了一道旨意,他释放了所有官方青楼的姑娘。

那些犯官家眷都得到了赦免,她们被安排着学习医术,救治伤员。

北伐檄文发布之后,朝廷也公开征集愿意随军的女护工……北宋的礼教还不是那么严密,甚至有父母愿意送女儿到大户人家当丫鬟,等几年之后,从大户人家出来,开了眼界,学了本事,懂了规矩,还会受到追捧,觉得娶了这样的女孩子,脸上有光。

可问题是上战场就不一样了,军中的那帮人会不会胡来?

一旦在军中待了几年,名声是不是都毁了?

大多数人,还是强烈拒绝的。

但毕竟还是有些人愿意尝试……这里面有一些年纪稍大,没什么依靠的妇人,也有年纪轻轻的小寡妇,总之一切已经很糟糕了,不会比现在更糟。

所以就能看到,在此次北伐的队伍之中,竟然会有一支女兵营,她们的穿着和其他士兵一样,只不过她们配属的不是兵器,而是医药箱。

其实也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女兵营单独行动,吃喝居住,都和其他士兵分开,还有稽查队负责巡逻,谁敢违反军纪,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或许有人会觉得赵桓是多此一举,女兵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根本就是一群累赘。

不过有一个人,发表了文章,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凭什么可以有国际纵队,外国人都能为大宋而战,凭什么女人不行?

朝廷在摊丁入亩之后,废除了丁钱,便是将男女视作一样的大活人,为什么女人要缺席最重要的北伐?

洗衣做饭,救治伤员,核算军需物资,记录军中事务……哪一样女人不能干?

女人也要争取自己的尊严,也要通过从军报国,证明自己的价值。

女人并不低贱!

写出这篇文章的,正是另一个知名的女子——李师师!她也是这一次女营的统制官。

“或许我也可以从军吧!”

易安居士如是想到……投身滚滚北伐洪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不必羡慕那些英雄豪杰,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

这一次的北伐,毫无疑问,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壮举。这个空前不止体现在人数上,二十多万的战兵,或许算算不上规模最大的战斗。

但是论起深度,广度,却是历代都没有的。

从宗室公卿,到贩夫走卒,甚至是海外藩国,所有力量都被动员起来了。

不复燕云死不还!

全军上下,无比弥漫着一种决然之气。

从开封出来,沿途都有百姓,他们推着小车,替军中运送物资,老汉黝黑的脸膛,嶙峋的胸骨,拖着和他们身体不相称的重物,在田间负重前行,只为了将粮食送到士兵的手里。

整个大宋,从南到北,参与粮饷运输的人员,绝不止北方的这点民夫,真实的数字可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从去年,前年,甚至更早的靖康元年……就在不断向北方输送物资,供应战局,一直到了今天,他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说到底,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才是北伐的基石。

尽管他们默默无闻,尽管没有人愿意记录他们的功勋,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就是北伐的根基!

“李太傅,此番北伐之后,大宋会迥然不同的!”

李邦彦咧嘴苦笑,“形同开国,恰如再造。官家,老臣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莫非你打算让朕还钱吗?”

李邦彦愕然片刻,他才想起来,好像赵桓的确欠了自己一大笔钱,不过这不是重点!

“官家,臣是觉得自己已经老迈昏庸,看着国势蒸蒸日上,民心士气迥然不同,老臣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所以我打算告老还乡。”

赵桓认真看了看他,这位浪子宰相满脸红光,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告老还乡的人。

“太傅,你怎么有如此想法?”

李邦彦愣了片刻,无奈道:“臣的确是觉得自己不管脾气秉性,还是行事作风,都和当下的朝局不合时宜……说,说干脆点,臣,臣怕自己被弹劾。”

赵桓迟疑片刻,突然笑道:“你是体会到了万众一心的力量,你怕了!金人尚且不在话下,区区几个臭虫,也难以自保,是吧?”

李邦彦下意识点头,可随机又摇头,这么说就太冤枉人了,堂堂李太傅,他怎么就成了臭虫?

“官家,老臣真是忠心耿耿啊!”

赵桓也道:“那就不要想着告老还乡……白相公走了,吴相公病重,当初的几位重臣里面,也就是你李太傅陪朕走到了今天……好好约束自己,也约束自己身边的人,过去的事情不说了,你我君臣,做一个典范吧!”

李邦彦微张着嘴巴,好半晌,重重叹息,还能说什么,只能卖命了。

北伐队伍,奔涌向前,一路到了胙城,到了曾经战斗的地方。

赵桓暂时住在了城中,可是到了下午的时候,他又坐不住了,就招呼着李邦彦,又从城中出来,返回了原来的战场位置。

在这里有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记载着战斗经过,死伤人数,离着石碑不远,还有一片墓地,埋葬着殉国的英灵。

他们看不到北伐成功的那一天了,正因为他们,赵桓才不敢等待,不能迟疑,唯有一战成功,才能告慰英灵,难不成还要让他们在那个世界里忧心吗?

赵桓给死去的将士上香,他并没有直接回城,而是随便找了一处军营,跟李邦彦一起,讨了一顿军中伙食。

菜肴还算不错,一锅白菜萝卜,还放了一些火腿片,基本上一大碗能有三五片,已经很良心了,甚至比后世的某些食堂要好得多。

只是当赵桓拿起米饭,立刻皱起眉头,但他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泡着菜汤,吃了一大碗,随后返回了城中。

李邦彦忍着粗粝,也吃下去了,可他的脸色煞白煞白的。

这位李太傅再也不敢迟疑,连忙去询问,一直到了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忧心忡忡来见赵桓。

“官家,这一批军粮就是胙城本地的,是转运使罗汝辑负责押运的。”

赵桓眉头一动,“你给他下令了吗?”

“没!老臣没敢通知他。”

“为什么?”

“因为,因为罗汝辑是万俟卨推荐的,而万俟卨……是,是老臣荐举的人!”

第298章 降服孔家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第327章 岳云建功第325章 北伐第一功第105章 无敌的韩世忠第584章 思想的威力第65章 岳飞之谋第471章 又是一条大鱼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第586章 万国第347章 安抚第192章 新计划第552章 白旗第178章灭国第369章 水兵上岸第290章 万民表率第458章 收取西北第28章 东华门整编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481章 最后一战第279章 储君摔倒第323章 全国动员第21章 活捉郭药师第522章 为官第75章 面皮第237章 侠之大者,为宋做韭第393章 官家还是孝顺啊!第473章 赵构的好运气第262章 黄龙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第449章 请受小婿一拜第401章 驱逐大石第373章 太原城破第257章 战斗英雄第168章 雪耻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149章 官家太糊涂了第156章 怪事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68章 赏功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213章 满江红第353章 牵连甚广第494章 俘虏兀术第451章 黄豆大帝第283章 天子耳目第214章 文武双全(求订阅)第36章 大捷第441章 赵官家的父慈子孝第407章 霸气第123章 亲征第94章 三军第一人第41章 易安居士第456章 回归第528章 立法第113章 点检第535章 物流第535章 物流第164章 黄陵第382章 君临燕山第313章 转好的财政第211章 岳飞的胜利第562章 小中华第192章 新计划第473章 赵构的好运气第193章 机会给岳飞第512章 刺杀大石第254章 永恒主角第164章 黄陵第511章 讨伐倭国第466章 挤兑朝廷的下场第426章 圣裁第310章 热闹第116章 邸报(求订阅)第404章 双赢第524章 官家生意第390章 限制第451章 黄豆大帝第19章 老兵不死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517章 大宋,天堂第234章 一国兴一国亡第271章 神刀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第37章 权柄第70章 赵氏家臣第532章 问罪倭国第407章 霸气第556章 赵佶七十岁第152章 宗泽北伐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507章 族产第290章 万民表率第578章 上帝是赵官家第378章 秦风第58章 决断第84章 赵桓的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