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防范

赵桓和岳飞从西域返回了大宋……别看赵桓已经把大权交给了儿子,可是他这种地位的皇帝,只要一息尚存,就是天下最有权势的那个,谁也改变不了。

因此赵桓回到大宋的消息,迅速震撼着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家伙惶恐,生怕官家会干出什么特殊的事情,大家伙又期盼,盼着官家能叫停儿子的胡作非为。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所有人都围着你,盯着你,希望利用你……面对此情此景,咱们赵官家无动于衷,谁也没搭理。

他选择了看景,去莫高窟,带着岳飞,只有君臣两个,面对着一千多个石窟,面对着精美的佛像,彩绘的画壁,赵桓饶有兴致,他突然想起来,貌似在敦煌还有数量惊人的经书,如果挖出来,又能养活一大堆专家了。

赵桓四处看着,岳飞却是眉头紧锁,他默默盘算,突然道:“官家,西北更加干旱了吧?”

赵桓顿了顿,点头赞道:“鹏举真是目光如炬,看得准确。”

岳飞昂头,看了看面前的雄伟无边的石窟,心中感叹。

这么庞大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是不可以计数的。

也不知道先人付出了多少代价,才修成了如此庞大的石窟群?只是如今想要再修,希望不大了。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整个关中平原凋敝,西域长时间同中原分离。

这不只是盛唐不再,还包含了气候变迁,西北越来越干燥,降雨减少,绿洲退化。没法承载大量的人员,自然也就没法修大工程。

气候变化的周期,至少也是几百年的,赵桓和岳飞注定看不到西北重新变得湿润那一天,甚至大宋朝也等不到。

想要经营好西域,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多修坎儿井,设立军屯,牢牢守住就是了。

赵桓想和岳飞聊另一件事,一件让他更加忧心的事情。

“鹏举,你知道这里是谁开始修的?”

岳飞道:“官家想要考臣,不如想个更难的问题……这莫高窟可是从前秦苻坚时候起,历代都在增加。几百年的时间,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赵桓笑着点头,“没错,鹏举还想过没有,前秦并没有统一天下,苻坚劳民伤财,修这种奇观,我们看来固然是震撼,可是落在当时百姓的身上,却是泰山一般的压力啊!”

岳飞深以为然,“苻坚到底是蛮夷皇帝,不能爱惜百姓。”

赵桓又摇头了,“这么说也不算公允,其实抛开淝水之战不讲,苻坚还是个不错的皇帝。”

“官家,说苻坚不说淝水之战,那岂不是日后评价官家的时候,也不提扫灭金国了?”岳飞半点没给赵桓面子,当然了,面对老亲家,赵桓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我想说的是自从佛教传入中原以来,两晋南北朝,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是咱们都不能忘记的时候。”

岳飞一怔,赵桓拉着他,君臣席地而坐,身后就是观音菩萨,正俯视着君臣两个。

赵桓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把这位有着小胡子的观音放在心上。

纵观整个古代,外来思想在中华大地彻底扎根成功,并且融入其中,成为三教之一,也就是佛家这一次。

但是这个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是白骨如山,血流成河。

最初的佛门僧人也想复制在天竺的经验,他们修建佛寺,吸纳门徒,扩充势力……此刻的佛门弟子既吃肉,也娶媳妇。

还结交权贵,换取特权,兼并土地,逃避赋税。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尤其是南朝,差不多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依附在了佛寺之下。

四百八十寺,每个寺院都是大地主,大豪强,他们豢养僧兵打手,笼络信徒,影响力非同凡响。

有人或许会觉得,佛门慈悲,对手下的佃农会很好,有这种想法的就太天真了。人家宣扬的是毁家礼佛,要拿出足够的诚心,这个诚心要怎么衡量呢?自然是钱越多越虔诚了。

毁家礼佛,卖妻礼佛,甚至有人燃指供佛,断臂供佛……种种荒唐的事情,简直难以尽数。

那些高僧大师,就坐视不理吗?怎么会,人家还要助纣为虐呢!

五胡乱华之中,最残暴的就是后赵政权,而石虎之所以那么疯癫,也跟身边的僧人有关系,这帮僧人鼓动石虎,奴役汉人,结果弄得无数人死于劳役,凄惨无比。

僧人们的胡作非为,激起了儒家士人的强烈反弹,比如大名鼎鼎的韩愈,就抨击释教……在无数有识之士的推动之下,三武一宗,一次又一次举起屠刀,痛下杀手,总算把佛门的势力压下去了。

当然了,这在僧人的嘴里被称作法难,好像是他们受了苦似的。

可若是没有这些次灭佛,任由佛门发展下去,又会怎么样?

寺庙掌握土地,垄断财富,又借着佛法,控制弟子的脑筋,从而形成一个个水泼不进的堡垒。

这些寺庙再和地方势力勾结起来,那可是会形成比唐末藩镇割据还可怕一万倍的分裂割据。

一旦到了这个地步,再想统一天下,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困难。

类似的例子可以参考倭国,敌在本能寺,不会还有人不知道吧?

而一旦形成这种碎成一地的分裂,中原大地的下场又会怎么样呢?

大约就是第二个天竺,藩国林立,僧人成为最尊贵的人,也就是婆罗门,地方的军事贵族演化成刹帝利,然后普通百姓就是吠舍和首陀罗。

至于谁会沦为贱民,那就不好说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存在,大约一直到周世宗的改革,才算把佛门压下去,前后几百年的光景,中原大地,差点就沦落到了黑暗的深渊。

当然了,此后佛门又冒出了许多带着“如是我闻”的真经,整个教义也向儒道两家靠拢,最终三教合一,成为一家。

那些用无数人的血汗生命修成的石窟,传到后世,绝对是无上的艺术瑰宝,可是放在当时,却是催命的恶鬼,吸血的阎王。

前人受苦,后人坐享其成,大约如此。

岳飞是什么,自然不用多说,他也厌恶佛寺不事生产,巧取豪夺。赵桓打击世家大族,对寺庙也没客气过。

除了废掉大相国寺这个领头羊之外,他还弄出了一整套严格的考试体系,直接将九成五的僧人阻挡在外,不给他们度牒。

到此为止,佛门已经不可能兴风作浪,再次威胁朝廷。

如今赵桓又跟岳飞聊起了佛门的经历,显然不是要对剩下的和尚下手。

“赵谌想成就大业,提出了平等,这固然是好。但也要防着以夷变夏,不能让蛮夷的习俗败坏了中原气象。”

岳飞眉头紧皱,“官家所虑极是,只是臣有点疑问,蛮夷野人,他们的陋习又怎么会影响大宋?难道还有人自甘堕落不成?”

赵桓哈哈大笑,“鹏举啊,这就是你想得简单了……你以为只有好习俗才能影响人吗?老百姓常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啊!”

岳飞猛人一惊,却又深深颔首。

不得不承认,赵官家看事情,还真是独具匠心,目光犀利。

伴随着大批西夷来到中原,他们如饥似渴研究东方的典籍,同时也有人开始了输出他们的东西。

那些天堂地狱对立的宗教,很难吸引东方人,倒是西方的哲学,数学,天文,偶尔能引起一些兴趣。

当然了,这些也都不算什么。可是悄然之间,在不少地方流行起了贵族学堂,他们从西方借用了贵族概念,还弄出一整套的东西,比如贵族的行为规范,比如贵族的责任道义……他们主张成为国朝栋梁,要勇敢进取,富有责任,爱惜荣誉。刻苦学习,完善自我,德位相配。

“这些主张也不算错,太上皇为何要震怒?”陆游不解。

而此刻另外两个人,虞允文和朱熹却是心知肚明。

“贵族精神不在精神,而在贵族!说白了,就是要重新恢复士大夫!”虞允文冷冷道。

朱熹补充道:“士大夫还要兼容并蓄,可贵族只要血脉传承就够了。这等手段别说骗过太上皇,就连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来。”

陆游翻了翻眼皮,我眼瞎,没你们厉害。

赵谌的脸色并不算好,他刚雄心勃勃,想要干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挨了一棒子。

想要拿大宋的东西改变世界,还要提防着自己被腐蚀!

“传旨,严查各地的私自办学,尤其是从官办学堂挖角名师,更是要严厉禁止……他们不是有钱吗,那就罚到倾家荡产!还要,针对西夷,也要约束他们,内阁尽快拿出办法来。”

第111章 战后(求订阅)第192章 新计划第306章 梁山好汉第559章 给西方送文明第490章 大金的永远忠臣第143章 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第486章 一本万利的大生意第66章 张俊的选择第393章 官家还是孝顺啊!第541章 官家,管管你儿子第497章 昭勋阁第59章 破营第570章 今日不乳法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180章 跪下的大白高国第96章 秦桧奇谋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317章 北伐檄文第489章 秦桧和兀术第54章 名将云集第101章 宗泽北上第59章 破营第547章 兴旺的纺织业第5章 赵佶别跑第337章 帝王末路第393章 官家还是孝顺啊!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140章 抢钱了第576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497章 昭勋阁第576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196章 八百背嵬军(求订阅)第532章 问罪倭国第132章 曲端不死第229章 宗望死矣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订)第25章 金人来了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第391章 温与饱第507章 族产第175章西夏变天第259章 最厉害的是赵官家第259章 最厉害的是赵官家第410章 最强打手第488章 犁廷扫穴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262章 黄龙第301章 枢相第562章 小中华第250章 朕的运气还不错第497章 昭勋阁第13章 赴死之战第168章 雪耻第486章 一本万利的大生意第303章 杀贼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549章 把握命运第95章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169章 龙纛(三更求订)第243章 绝不降金第276章 大金无人第476章 大孝子第462章 天子的决心第289章 人才难得第527章 朱熹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563章 岳飞平四方第256章 火腿第414章 阻力第64章 活着第141章 围攻宰相第104章 进军第136章 赔偿(三更求订)第68章 赏功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420章 巡边第309章 赵桓的大手笔第417章 囚禁第170章 勇气第168章 雪耻第15章 赵桓的持久战第439章 唯有杀之第359章 翁婿第124章 野鸭子(万字求订阅)第170章 勇气第71章 清算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461章 敛财高手第398章 岳云的生路第553章 改造第350章 控制第413章 迁居大族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565章 舜巡天下第523章 造福第31章 没输第13章 赴死之战第233章 大交易第246章 为韩大王贺!第73章 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