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

赵祯这样的称呼高丽,主要来自于后世对韩国种种行为的反感,辱华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能信誓旦旦的说孔子是韩国的,周易是韩国的,李白是韩国的,屈原端午节都是韩国的等等,这一切狂悖之言皆是来自于曾经渺小,且被蹂躏的自尊心。

这个民族一直都是在夹缝中生存,在中原王朝的各种矛盾中被连带伤害,而唯一膨胀到与中原王朝强势对抗的也只有高句丽,最后的结果便是直接被大唐帝国给灭了……

就是一个这样的民族,到了后世便开始一系列的增强自尊心活动,更是出现了大量荒谬绝伦的笑话。

所以赵祯对高丽完全没有好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朝鲜半岛就如一个吊靴鬼一般,不断的缠在中原王朝的身上,从隋朝开始就不断的试探中王朝的脾性,联合突厥人进攻隋朝兵甲驻地,引起大隋满朝震惊。

于是从隋朝开始就不断的对朝鲜半岛用兵,以至于隋炀帝时便有了四次大规模用兵,最后导致了国内民怨四起,连年征战使数百万人丧生,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

而这些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

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时,就开始爆发隋末农民起义。至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各地大量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不仅严重削弱了隋国力,导致民不聊生,也使隋炀帝丧失民心,隋末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的崩溃。

当然其中更是有隋朝的地主阶级在其中兴风作浪,唯恐隋炀帝腾出手来之后收拾自己,所以隋朝的灭亡不单单是因为高句丽,还包涵了诸多复杂的政治局势转变。

而到了唐朝,终于在国内稳定,武功不得彰显的情况下,李世民觉得自己应该在高句丽这件事上超越“昏庸无道”的隋炀帝,于是大唐便发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东征!

高句丽国内发生政变,大将泉盖苏文杀建武,立藏为王,自任莫离支,专擅国政,并且频频发兵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诏谕高句丽罢兵,泉盖苏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决定亲征高句丽,以此收复辽东故土。

在此之后,李世民便更加看重对朝鲜半岛的征伐,集结三十万大军,准备再次东征,只可惜东征在即唐太宗病逝……

而唐太宗的病逝却被高句丽看作是喜大普奔的事情,于是不断对新罗百济施压用兵,认为唐朝不会顾及,谁知高宗皇帝继承了太宗未完的事业。

先以十万大军迅速平定了百济国,将其地域收归版图,接着携胜利之余威,数败高句丽大军。

然而,在平壤城下,唐军又一次遇到了和第一次东征相同的问题,那就是面对坚固死守的城池久攻不下,当严寒到来时又不得不撤兵,功亏一篑。

而最后一次对高句丽用兵的东征则是为盛唐的武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唐军一举攻灭高句丽。此次东征,唐军抓住时机,利用高句丽内乱,以优势兵力分别攻占高句丽各战略要地后,再会师一同发动对平壤的总攻,迫高句丽王出降,尽占高句丽之地。

赵祯作为中原王朝的皇帝,大宋作为大唐的传承者,华夏王朝的延续者,自然已经把朝鲜半岛纳入大宋的版图,只不过辽人在前,还不是时候对高丽用兵罢了,若是用兵高丽,辽人必然恐慌援助,最后的结果很难说。

所以赵祯命鸿胪寺以大宋的名义正式书写公文与蔡伯俙,一面高丽与大宋舰队之间发生摩擦,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份文书根本用不上。

鼠三派去传报的士兵死了!这是个意外,绝度的意外。

高丽晋州守军在守将李刚成的带领下前来查看,他们听到了土牛村村民的话觉得过于夸张,大宋的数万大军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晋州?

说不定就是大宋商贾的私人武装罢了,至于所谓擎天之高的巨舰,他们只当是村民没有见识,错把商船当作是战舰而已,大宋的海船可是比渔船要高大的多。

于是当大宋的军士为了避免误会,脱去铠甲换上寻常衣服出现在李刚成面前的时候,李刚成的态度高高在上,趾高气昂,顿时激怒了大宋的领头校尉。

更有甚者李刚成还要捆了他们,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宋乃天朝上国,他们身上携带鸿胪寺以朝廷发出的公文,也就意味着他们现在代表的是大宋,岂能被高丽人轻辱?!

而接下来李刚成身边幕僚的话更让宋军忍受不了:“你们是大宋的商队吧?到了我高丽做生意便要遵守高丽大王定下的律法,你们没有通关文书,便是偷渡,安律当判死罪!若是把货物交出来,还能绕了尔等性命!”

从来都是大宋威胁别人,什么时候轮到高丽威胁大宋了?魏权冷笑道:“你们还不知西夏已经被我大宋灭国了吧?”

幕僚哈哈大笑:“西夏灭国又怎样?你现在站在高丽的土地上!速速交出财物,饶你不死!”

校尉魏权大声呵斥,率领禁军将士准备离开,李刚成以及幕僚以为这些宋人商贾想要溜走,随即命晋州守军上前捆绑,魏权大怒,带着禁军夺了兵刃就地格杀了上前的高丽守军,他们岂是大宋训练有素的禁军对手?

这些士兵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即便区区十来人便把数十人的高丽守军放到,这还是魏权手下留情的情况下,此时的李刚成才发现事情大条。

刚欲发令劝阻,谁知这些守军都是来自于一地,多少沾亲带故,或是同一县城,或是同一宗族,于是千余人的队伍便不受控制的向魏权等人扑去。

李刚成作为晋州守将,本就是闲散的差遣,平时也就是负责晋州缉盗安防之类,从不训练士兵,也不以军法管理,时间长了这些守军也就不听号令,即便是李刚成的亲兵把铜锣敲烂了也没人理会。

最后的结果便是大宋将士包括魏权在内全部战死,而高丽守军损失不下数百余人,李刚成从魏权的怀中搜到了那封来自大宋鸿胪寺的公文。

打开青瓷色的文书,“鸿胪寺代大宋朝廷晓谕高丽晋州知州王可炜”赫然出现在眼前。

作为堂堂一州之地守将的李刚成老爷,只觉得眼前发黑,一屁股在倒在地,嘴中不断念叨着:“宋军来了?怎么会是宋军来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谜第两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坚持第两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九十六章杀戮时间第四百零七章油盐不进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颜面天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别人的分裂胜过统一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击第八百零七章天灾不比人祸第九百零五章千牛卫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岂能易降服第两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没有白来的土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国力第一百一十一章将门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六百零二章剑走偏锋的援军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么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战养战第六百六十八章迁都之谋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敌人的敌人第两千零五十九章凌驾于资本之上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离宫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来第九百六十一章善与恶第两千零九十二章千刀万剐难赎其罪第两千四百二十章节东方一直在改变着西方第八十八章丁谓的野望第两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争”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灵第三百九十六章杀戮时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贾禁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与学者的不同第两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论第两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两千二百三十八章诰命夫人的“团队”第两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第五百四十章破阵杀敌第两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变第两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还是毁灭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十七章杨府小衙内杨怀玉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骑,所向披靡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雄关如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开往大定府的火车第五百五十四章辽人的惊讶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后来居上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五百八十三章辽人发兵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后事第两千两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两千二百七十四章货殖律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两千三百二十一章罢市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国的力量,马木留克骑兵第两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尔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围尔击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剑气冲牛斗,横扫西北狼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杀招第七百七十章东京羊毛贵如油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乌拉!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闭关锁国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无奈……第九十八章东宫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阶夜色凉如水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两大帝国之间的利益第两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报复”第两千零一十一章宗教与皇权第两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种马征服世界?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两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担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场“小闹剧”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扑买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换新主第二百四十七章琼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两千三百六十四章“输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谁?第四十章太子奏对第七百二十四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第九百二十七章该收敛了第两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优越的科举制度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择佳木而栖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运动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