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价

赵祯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人躲在勤政殿之中,把所有的人都遣散,甚至连从东宫开始跟着他的三才都打发走。

空荡荡的大殿里就留下他一个人,厚重的门帘盖上了从外面窥探的可能,勤政殿便成为一个黑暗的密室。

不知什么时候,赵祯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厌恶光明了,只有在黑暗之地,阴暗之处才觉得舒服。

并不是身体上的原因,而是精神上的舒适,他觉得以前那个小偷小摸但内心光明的人死了,现在是一个外表上光明而内心狡诈的小人活着。

赵祯这个时候才发现,不是自己改变了世界,而是这个世界改变了他。

他忽然想起父皇死前曾经对他说的过得话,其他的,他都理解,唯独这句他觉得是不理解的:世上只有一国之君最难任之,你自觉大权在握之时,大限不远矣!

现在赵祯才知道,父皇所谓的大限并非是死亡,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改变,一种涅槃。

赵祯看着眼前巨大的舆图以及上面数不清的大坑和小坑,他终于知道皇帝为何分为三种,也只有三种了。

明君,昏君,以及中庸之君。

明君便是彻头彻尾的在残酷的现实强大的压力面前改变自己,而昏君也同样这么做了,只不过昏君是在往坏的方向改变,而所谓的明君则是把坏的东西都隐藏了起来,把光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事实上在大宋对立面王朝中的百姓也被赵祯的这层伪装给骗了。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英明之主?或是换一个说法,历史上的英明之主都是什么样的人!

赵祯拉开了一块丝绸的帘子,这是来自蜀中的丝绸,虽然轻薄但却不会透光,帘子之后,是一片另外的空间,仿佛是一个陈列室,又像是枢密院中的军情室。

这里都是赵祯的收藏或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也是这么多年来他积攒下来的战利品,当然更不会缺少历史上的明君画像,但都是赵祯自己的“杰作”。

这是他和灵儿一起捏的泥人,虽然比较抽象但特点都是有的,手持一柄汉剑,一身汉服持剑而立的天子,这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那挺着个肚子双手持腰带的人自然就是天可汗李世民了。

赵祯自从改变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在这俩个人之前和他们对话,这是相当有趣的事情。

拿起边上的彩绘笔,轻轻的在这俩个泥人的身上上色很快,便染好了许多部份,这样的泥人还有许多,排在第一个的是却是样貌睥睨天下的秦始皇!

这个人是多么的嚣张,敢开天下之大不为的焚书坑儒,也是有多大的气魄定下书同文,车同辙的定义。

他就是在乱世之中统一天下的始皇帝,也是从他开始,之后的每一代英明之主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了他的一个特性,大权在握,目空一切,从来就没有什么圣君,圣君都他娘的有一颗暴君的心。

焚书坑儒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书同文,车同辙,消灭乱七八糟的文化,统一思想,但这也是民智人性的毁灭,可始皇帝必须这么做,没有一颗冰冷的心不可能成事。

赵祯顺着秦始皇往后看汉武帝的雄姿以及唐太宗的骄傲,笑着说道:“你们也好不到哪去,都是一个样,若想成为所谓的明君,没有血腥手段和冰冷残酷的心是不可能的!”

倒了一杯酒,赵祯一饮而尽,指着汉武帝嗤笑:“你君临天下,征战四方,又怎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大汉的稳定,也为了不把江山落入逆子之手,一起巫蛊之祸牵连数万人,上至皇后、太子、丞相,下至普通百姓,几万人丧命其中,你是明君?”

这话在外面赵祯是绝对不会说的,巫蛊之祸的史书版本非常中规中矩,但却也是迷雾重重,在普通人眼中,这不过皇帝往年头脑发昏,被奸臣利用而已。

太子死后,武帝逐渐清醒下来,明白一切都是江充在捣鬼,于是诛灭江充三族,并建思子宫来缅怀惨死的刘据。百姓闻知后,也都为之垂涕流泪。

可事实上呢?赵祯的崇文苑中便有当时详细的记载的书籍,这是亲历者的实录,可比史家之言来的更为清楚,甚至连汉书中都有记载: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

整个事件简单、清晰、明了,其中并没有江充让人埋人偶的桥段。如果班固真的认为是江充诬陷的太子,他可以直接写出来,更加有说服力的话,这时候早已尘埃落定不用避讳。

赵祯知道,巫蛊之祸其实就是汉武帝为了一举铲除太子集团而做的事情,赵祯甚至相信,这江充要么是汉武帝的执行人,要么便是被利用的棋子,无论哪一样,说出去了都是惊世骇俗。

至于李世民就更不用说了,赵祯甚至有些鄙视他,但也不得不佩服他,长叹一声:“你也莫嚣张,你弑兄杀弟,威胁父皇,反正朕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别这么望朕,刘娥可没死,朕没有你这么无情,不过是真的佩服你,敢如此厚皮脸的认下天可汗的名号,当然了,朕也是要成为天可汗的。”

再饮一杯酒,赵祯咋了咂嘴,仿佛回味了一下刚刚的下酒菜:“不过朕终究还是入坑了,你们牛逼!这是他娘的谁定下的规则?作为君王就要有一颗黑暗的心,若是没有,嘿嘿,撑死也是一个仁宗皇帝,或是一个守成之君。”

赵祯向着这些泥人伸手敬了一杯酒:“谁制定的规则?当然是这残酷的世界呗!是残酷的现实呗!有些事,朕就算不得已也要为之啊!”

稍稍顿了一下,赵祯把酒彻底喝完,兴奋的说道:“不说这些,说说咱们的计划吧!”

以最快的速度把沙盘推来,巨大的沙盘下面是四个轱辘,推起来轻松无比,这是大宋以及周边地区的巨大沙盘,山川河流,城市口岸,村寨堡垒,各个精妙无比。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同路,小道,驿站,车马,以及大量的数据都在其上,赵祯把这个当作一副立体舆图。

而他的计划便以这舆图展开,当然倾听之人也只有这些边上的泥人了………………

第两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内朝会第一千八百五十章为何忠心?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七百六十章倭国使者的请求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为墙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开蒙奇书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乱第两千一百八十一章“执剑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内第两千三百三十七章残酷的道理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灾民现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两大帝国之间的利益第两千六百一十五章讲道理的两种方式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云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敌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能与谁人说?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场第两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两千三百二十四章战争的序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两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九百一十五章凤求凰第两千一百二十六章围困白云寺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卖”大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敌第两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围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动员第九百四十四章和亲破灭第两千六百一十九章来自罗马的使者第两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时代宁静的鸣笛(上)第两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七十二章灵前夜话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围尔击之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账?第八十六章五年计划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项来使第九百七十六章拨云见日,如梦初醒第两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资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赵祯的“卑鄙”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阶夜色凉如水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无敌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七十四章太子的军械库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强宋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两千三百三十六章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第两千零四章宁可御敌于战场,不可怠敌于萧墙!第一千零九章高丽使者觐见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战开始第四百六十五章辽朝风云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赵祯的“自私”第两千四百三十五章内有乾坤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阁第两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会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贡品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办法(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阳城的早晨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难民浪潮第一百四十八章东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强宋不需要解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气第两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马”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六百七十二章东山再起第两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图(下)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维打击”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与檄文第两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两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线第两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两千一百一十三章“钓鱼”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览试卷第两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赵祯的优势第六十二章太子驾到!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灵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来第四百一十章密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一百一十四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两千二百六十章妥协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后的底牌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与狼之论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两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丝绸之路第两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无奈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举第两千四百七十二章进入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