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战争来了

战争的爆发有的时候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有的时候却因人的意志而进行,赵祯的意志便是大宋的意志,便是伊州所在西域都护府的意志。

十六万大军出动,不光有大宋的十万禁军,还有西域都护府曹康率领的六万边军,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对于西域诸国来说,十万大军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无论如何也拿不出,并且这十万大军还是武装到了牙齿,精锐中的精锐。

十六万大军兵分三路,以曹康的六万边军为先锋,王圭的五万捧日军为后军,五万神卫军在中,十六万大军由赵祯亲自指挥,这是赵祯难得亲自指挥军队的作战,自从燕云之战后,他已许久没上战场。

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带来了半个参谋军事……

这是赵祯的一次大胆尝试,完全由参谋军事院的人出谋划策由帝王亲自指挥。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对军权的掌握。

大宋的皇帝自太祖太宗之后便开始逐渐的偏向文人气质,赵祯知道,若不是自己穿越了,到了仁宗皇帝更为偏文,之后的历代大宋君王,在文学和艺术上的造诣一定会超越他们作为帝王的能力。

赵祯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虽然小人做不了皇帝,但君子也做不得!

这次带着赵旭赵昀前来,就是要在他们心中扎下一根名叫铁血的东西,让他们知道战争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也是帝王之道的一部分…………

赵旭需要经历战争的洗礼,赵昀同样需要,这个孩子没有他兄长的命好,但才智过人的他却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到。

赵祯希望他在这场亲历的战争中明白一个道理,想获得胜利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以及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不是希望他参与皇位的争夺,恰恰相反而是告诉他没有这个实力。

战争开始的时候赵旭是兴奋的,赵祯看到了这个孩子在不断的从四书五经以及文人描绘的礼法世界中挣扎出来,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现实和热血在不断的啃噬着环绕在他四周由文人努力编制的茧。

赵祯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如何选择自己未来道路的时候也曾经经历过的挣扎,是延续历史做一个仁宗皇帝,还是开疆拓土的中兴之君,赵祯自己选择的后者。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文人气质的君王,这样对大宋现在的发展并没有益处,大宋不单单需要一个守成之君,更是需要一个敢于作战的君主。

这不是赵祯所决定的事情,而是大宋在发展的本身自己所决定。

未来大宋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利益纷争,即便是没有了辽朝,即便是没有了西域,世界上的其他势力还有很多,大宋周边的不安定因素还有很多,这些都会促使皇帝做出改变。

虽然赵旭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守成之君,但他却也要有敢战,善战的雄心和能力。

看着赵旭兴奋的发红的脸庞,赵祯非常满意,一个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怎么能不接受军旅的洗礼?只要上过一次战场,便会种下一颗勇敢的心。

相比赵旭,赵昀更加熟悉火器营的一切,他在火器营中泡着的时间比在资善堂中的还长,朝中的文臣对这一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首先他们知道火器营绝对忠于官家,谁做了皇帝便忠于谁,不会终于大宋的某一个皇子。

其次,一个并非储君的皇子喜欢格物,这个爱好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格物这东西还费脑子费精力,这样一来算是彻底把时间用在了别的地方,而不会去关注储君之位,自然是皆大欢喜,朝臣乐见。

赵旭还好一点在中军比较听话,并不乱动走,他知道自己现在该干什么,学习如何指挥才是他的要务。

而赵昀这小子早已消失在了神卫军中,他和李酒两人正在钻研如何使火枪和长枪配合的天衣无缝。

赵祯给出的搭配让这小子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在战法阵形上,虽然还是沿用火枪手和长枪手,可除了这两样其他的便被改的面目全非,当然其中还是有些地方适合大宋的,比如火枪手并不是排列在大军的后侧而是直接站在军阵的最前方。

赵昀给出的结论非常现实,火枪手的火枪最擅长的就是对远处的敌人发起连续的攻击,与其让他们在后面,不如顶在队伍的最前面,当敌军扑面而来的时候,以强大而连续的火力迎头痛击敌人,这效果绝对要比把他们安置在后方要划算的多。

长枪手安排在火枪手阵地的四个角上,一旦敌军接近到足以威胁火枪手的距离,身着重甲的长枪手便要发动进攻,以此掩护前军的火枪手。

并且火枪手要在这个时候换上刺刀进行冲锋,以免误杀友军,长枪手的长枪完全能组成一道枪林阻止地方骑兵或是步兵,而这个时候冲锋而来的火枪手便可用手中的刺刀进行屠戮。

火枪上装备刺刀之后,长度和威力与短枪相同,最合适与长枪手高低搭配,冲锋带来的加速度完全能让他们成为短距离冲杀的王者。

面对李酒佩服的眼神,赵祯是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赵昀这小子确实继承了自己的灵活思维,从不拘于保守的思想。

至于灵儿,现在已经成为军中的医官,大宋的南丁格尔,她换上了白色的救助服,带着面纱犹如军中的守护女神,整日带着侍女和军中的护兵医官进行消毒和医治病患。

一路走来多少会有人发生疾病和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对战斗力和气势都是一种极大的削减,而有了医官和护兵,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最少灵儿身为一国公主的高贵身份帮助厮杀汉们的军帐进行消毒,多少让军中将士触动良多,纷纷夸赞她的仁慈和贤惠,当然赵祯知道灵儿这么做多少有点为自己的未来小家捞取名声的目的在里面,但这已经是她一个女子能做的最好的了,谁让她是天家的女儿?

赵祯带着三个孩子出来,也有一些私心,为太子赵旭竖立一个更加高大巩固的形象,为赵昀找一个好出路,为灵儿某一个好名声,这些都是一个身为皇帝的父亲能做到的最好程度。

再多他也没办法给予这帮孩子,剩下的却要靠他们自己去获得。

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灾民现第一百六十六章两老者辩天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权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与关白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闲的欧阳修第两千零九十九章机要司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谁的棋子?第两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财富朕不在乎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会三两事第四百章宣扬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两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为了利益第两千二百二十九章长老齐聚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来的炮声第两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两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觑的委积军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无不可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诛第四百二十五章问道韩非子第两千零三十七章谁人得胜?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无形的较量第两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国资本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赵祯第两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为诱饵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军抵达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阴谋”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传承第两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第两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处第两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卫”的作用第三百七十章羽林卫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萧满的逃亡第两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五百八十一章无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论格物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装待发第两千零六十章看不见的敌人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儿子不如老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与统治第两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绝情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战争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没有白来的土地第二百一十七章剑走偏锋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笼的恶魔第三百零五章战争带来的财富第两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向导阿依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连脸皮都舍去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时耶命耶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两千五百四十八章广告效应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圣驾之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与学者的不同第两千四百零九章逻些城之围(上)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两千零六十九章包拯才是杀手锏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两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静夜思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铁骑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门岛演变史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给予”“索取”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后第二百三十八章当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六百九十二章墙倒众人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与活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踪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与相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开都护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谁才是真正的资本?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两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丝绸之路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蛮夷的“骄傲”第两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动向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亲临第两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国资本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丽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赵祯的恐惧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条件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张口第二百四十四章流产的《武经总要》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军的落幕第两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