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

原本大宋的朝会枯燥且无趣,但在赵祯的改变下成了另一番的模样。

各个衙门的官员基本上都到场了,为的就是和需要对接的部门合作,朝会散朝之后会留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给官员们现场互动,是官员和官员之间的互动。

对于二皇子赵昀的离开谁都没有提及,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大殿的两侧涌出大量的内侍,他们的任务就是端着桌椅以整齐的队列出现,并把它们放在朝臣们的面前。

这在朝会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朝臣们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办公方式,原因很简单,这会让麻烦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也免了不断穿过一道又一道门的麻烦。

赵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同样看着手中的奏疏,这是一种现场威压,各部之间的问题处理不能再敷衍了事,这像是一个高效的办公室,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被分类,被归纳到每一个具体部门。

原本朝臣们认为在皇帝面前办公是不合适的,最少会很紧张,但很快他们就会被浩浩荡荡的公文给淹没,没人在这个时候去注意大殿上的御座是否有人。

皇帝是否还坐在那里,还在看着殿中的文武官员,这就是赵祯想要的效果。

起身离开御座,转身进入后殿,所有的参知政事都已经抵达,并且都在看着眼前的这份公文,赵祯手上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

“诸位卿家觉得朕这一法如何?即便是朕不在御座上也没甚的关系,朝臣们依旧专心致志,所以,朕也要处理一下早已准备好却没有做的事情,让朕也忙碌起来,忘却那些压力。”

赵祯说完挥了挥手中的公文道:“这里面的东西相信诸位都看过了,是朕的崇文苑秘阁出的东西,朕需要你们的配合,同时这件事只能留在诸位的脑子里,但却不能带出乾宇殿。”

一群参知政事互相望了望,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文书中说的很清楚,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一个让他们都没想到的计划。

身为宰执的范仲淹有些坐不住,首先开口向赵祯问道:“官家,当下大敌乃是辽朝,可为何要把吐蕃放在最前,陛下,高原之上多有重气,中原将士上去别说作战不得,便是一般的行军都会受阻,战力十去七八,如何作战?”

这是个问题,若是不问反倒不正常,赵祯笑了笑:“记得当年朕兵出西域之前招揽了角厮罗吗?同时朕也派去了大量的士兵用作训练,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在吐蕃的高原上正常生活甚至是作战了,同时朕还有角厮罗的支持。”

狄青的眼睛一亮:“官家是把当年的宁夏守军派遣到了吐蕃高原?”

赵祯感慨的点了点头:“就是因为如此,朕才会在西域之战中拜给辽朝,他们是朕的预备军,是朕当初大意了。”

除了狄青之外,所有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直到狄青开口道:“陛下!当初您可以赢得西域之战,但为何又停下了?”

他的话无疑在这安静空旷的大殿中敲了一记响锣,范仲淹震惊的站了起来,望向赵祯:“陛下!此举荒唐!您为何…………”

“范相公!”

赵祯挥手打断范仲淹的话,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朕已经告诉你们原因了,是朕大意!朕当初的计划是攻取西域之后,反手就向吐蕃用兵,但……你们也看见了,萧挞里她赌上了全部。”

众人默然,如果当时陛下没有被围困,没有被俘,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现在的西域说不定就在大宋的手中,也不用从天竺借道之类的,更有可能大宋顺便就拿下吐蕃了。

但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如果,苏洵和欧阳修对视一眼,双双起身道:“陛下急功近利了些,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赵祯点了点头:“朕确实太过自大,自大到认为辽朝不会在西域之地与朕大动干戈,但朕错了。是辽朝和西域救了吐蕃一命,但朕必须要拿下吐蕃。”

范仲淹再次开口道:“陛下认为现在是一个好机会吗?吐蕃可就在西域的边上,若是辽人再有异动……”、

“那他们就是找死!”

赵祯望向狄青道:“把参谋院的计划给范相公以及诸位参知政事看看。”

狄青得到赵祯再次确认的眼神后才从边上的匣子中取出公文递给其他几人,这是一场关于大宋未来方向的讨论,所有人都有权利知道。

别看他们都是文臣,但能力却并不弱,能成为参知政事,意味着他们有能力有水平坐稳这个位置,也许宰执会换人,但参知政事却极少变动,这就是原因。

范仲淹等人看过狄青的东西后连连惊叹,嘴中嘶溜嘶溜的吸着凉气,这是一场豪赌吗?不是,因为现在的大宋完全不会有豪赌,没什么能让大宋压上一切,即便是输了也没甚的干系,会很快恢复过来。

但参谋军事院的计划却是一记惊艳的神来之笔!

辽人既然把眼光都盯在大宋的身上,那大宋就可以来一出李代桃僵之计,若是辽人动手,则以此为借口攻伐西域,打辽人一个措手不及,若是还辽人坐看,那就拿下吐蕃!

无论是那种情况都是对大宋有利,正所谓: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大宋损失的也正是看似最有用却也是最没用的东西,钱财!

准备这一计划唯一的要求便是大量的钱财,如果辽朝不阻挠大宋的进攻,那这些钱就算是打了水漂。

大宋用兵,无万巨之财不可言事,士兵的开销,军械的开销,甚至是粮草的开销都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但…………大宋支付得起,参知政事们和赵祯的想法一样,能用钱解决的麻烦都不算麻烦,而他们唯一要做的便是把目光投向包拯。

包拯耸了耸肩:“三司出得起,但陛下难道不是要攒钱以谋更大之用?”

赵祯点了点头:“没错,但相比眼前唾手可得的好处,朕选择落袋为安,毕竟灭国之战不是那么容易的,西域和吐蕃的平定为朕扫除了最后一个变数。”

“三司出钱!”包拯的口气十分肯定,因为他能从狄青的计划之中看到收益。

战争往往是财富的源泉,尤其是大宋的战争,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经历一次战争,大宋的经济都能出现一次质的飞跃,这全在于赵祯掌握的好。

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三百零九章得胜,凯旋!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战第两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权,五枚第六百八十八章弃城而逃第两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恶的人第两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责任第两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堑”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转道青塘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龙生九子各个不同第一千一百章战争的本质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台第两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难逃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无知己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张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学子大骚动第六百六十七章国之四京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万象更新第一百零三章葛朗台一般的老丈人第五百三十二章细细的红线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军的崛起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计茶中来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章科举之危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见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远遁的塞尔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铸“脊梁”第两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铁鞋无觅处第两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优越的科举制度第两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二百三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弃第九十七章皇权斗争中的失败者第六百九十二章墙倒众人推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亲姑姑第两千两百零四章离京的驸马和公主第十章我是赌神第两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宫请罪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恒第六十六章八贤王?八大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两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准则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换新主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两千零六十三章欧阳修的词第七十八章杨家的百战雄兵第六百八十二章赵祯的阳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萧挞里的大辽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广州市舶司第一百三十二章斗法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华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愿的妥协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后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该走的还是走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谋第两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关第四百二十九章人与法第一百零七章杨贤妃的诱惑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节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杀令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灾民现第一百九十六章庐陵欧阳修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节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艺术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与智者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广告第三百二十一章骇人听闻的贪腐第两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况第两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过是一颗棋子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二百八十章大宋军工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报复”第两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现第两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两千二百四十五章阙楼之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围猎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衮的末日第两千两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两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议政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论道?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愿的妥协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谈?没有可能!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粮食第两千五百零六章赵祯的“野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六十五章以退为进第两千三百一十六章华夏的传承与帝王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