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大宋是人情社会,这一点不可否认,即便是千百年以后依然如此,别说是朝堂之上,便是民间亦是如此。

但这些原本无可厚非的东西,在大白于天下之后便显得那么的不堪,尤其是在朝堂之中,在道德标准极高的地方,这种瑕疵就显得让人难以接受。

虽然范仲淹等来了也知道其中的不堪,但却没有办法阻止,若不是黑手查明真相,若不是官家雷霆一击,这事还真的会永远沉寂下去,永远无法浮出水面。

名单上一长串的名字大多数都在乾宇殿之中,范仲淹长叹一声:“三十六人,足足三十六人,六部官员十去二三矣!”

相反,欧阳修却不这么看,冷着脸道:“十去二三?便是十去七八又如何?若是不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若是不去除这些魑魅魍魉,大宋的朝堂如何辅佐陛下?如何统御亿万百姓?这些奸佞败坏的不只朝堂法度,更是所有士大夫的名声!”

事已至此,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苏洵转头望向赵旭,犹疑的开口道:“不知殿下觉得该如何抓人?”

这算是问到了点子上,众人知晓太子完全可以依照赵祯的密旨行事,但既然把消息告诉他们,又没有在正殿之中动手,那一定是为了保全文臣的面子。

但事情终究是要办,瞒也瞒不住。

赵旭微微点头道:“孤的意思是莫要大动干戈,在乾宇殿中的罪官便命人传唤而出,在有亲卫抓捕,至于不再殿中的,便去官衙传唤便是。”

这已经是最大程度上保全文臣面子的方法,没有让他们在大宋的乾宇殿中抓走已经算是最后的体面了,众人跟着附议。

只不过范仲淹微微苦笑:“一日之间,六部之中三十六人被查下狱,此事必然在神都城中闹得沸沸扬扬,陛下是打算亲审还是……”

所有人都把目光望向了陈彤,他作为宫中留守的最高侍者,定然是知道什么的,以赵祯的性格,不可能让这三十六人人轻易脱逃。

前段时间大家还在感叹官家对官员和商贾之间的勾结施以雷霆手段,可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与朝堂之中的结党营私相比,这些算得了什么?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夹着尾巴做人,东京城掮客的消息传过来了,一群和商贾有牵连的官员都被抄家流放,甚至连国舅也不能例外,流放到了宁夏。

可当所有人都在感叹这事的时候,官家再次以出手,这次的目标却是刚刚改制没有多久的六部,甚至是中书门下三司。

整个朝堂没有一个衙门幸免。

但唯独一人无所谓。

三司使包拯。

因为他的三司并没有什么官员被抓,在名单之中只有两人在册,一个都凭由司的勾当官,一个都理欠司官,而且犯的还不是什么大事。

所谓的都凭由司,其实就是掌在京官物支破之事,而都理欠司则是负责核对。

两人相互勾结,虚报破损更换之物,从中渔利颇丰,因而被黑手察觉,但包拯早已知道此事,他负责三司,岂能不知下面人的小动作?

罪证都收集的差不多了,只是没来得及向赵祯上奏,赵祯便离开神都城南巡去了。

其他各部的尚书就没包拯这么淡然了,今天的事让他们措手不及,名单之上有不少他们的人,少则五六,多则七八,实在是难堪至极。

此时有一个非常讨厌的人便在边上,始终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没有一句话,他便是御书房侍中张从质,因为他参与其中,也是他负责这次抓捕的……

内有陈彤,外有张从质,这是一个最稳妥的组合。

而张从质对太子的提议极为满意,这才是太子应该做的事情,把这次抓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赵旭走出后殿,望着正殿之中公办的官员,微微叹了口气道:“尔等皆听内侍之语,凡名在册着如偏殿等候。”

此刻乾宇殿的正殿中出现了不曾见到的一幕,一个内侍还站在大殿的边上,在用眼神询问过太子后,便用尖利的嗓音道:“张维,赵渊,…………”

各部官员不明所以,但依然按照太子的指示向偏殿而去。

莫约半个时辰,张从质便进入偏殿之中,看着聚在一起三三两两议论的官员,笑了笑。

“诸位久候了,从质前来告诉诸位,待会便有内侍通报尔等家人,大理寺的牢房会给你们准备所需,无需再送什么东西过去,凡探监者一概不许!”

寂静,原本窃窃私语的众人忽然没了声音,仿佛一下子变成宫中飞檐上的石雕,呆呆的望着张从质。

大理寺?探监?这么说来自己是被下狱了?!

第一个进入偏殿的张维忽然怒喝道:“放肆!我等皆是朝臣,陛下南巡,尔等擅自拿人下狱,岂非欺君呼?!”

张从质看了一眼“正气凛然”张维,长叹一声摇头道:“长郎中,你的事情难道因为做的隐秘别人就不会知晓了吗?为何赵考功和你同处一室?皆因尔等暗通款曲!勘磨之事也敢做手脚,此非欺君呼?!”

被张从质反将一军,刚刚还一副“正气凛然”模样的张维顿时心惊,随即涨红脸道:“一派胡言!你这斯血口喷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陛下虽南巡在外,可若没有圣旨本官如何敢拿人?太子殿下为何要让尔等入偏殿?还不是给尔等体面?!用脑子好好想想,若是还执迷不悟,休怪本官不念同僚之情!”

随着张从质的话,已经是亲卫司统领的李酒出现在偏殿之中,冷笑着望着他们。

“某还是劝诸位莫要狡辩,时间可不等人,若被太子殿下给你们体面,早已被从乾宇殿中拖出去了!”

话已经说的很直白,偏殿之中的所有人都明白张从质的意思,更明白李酒的威胁。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否则也不会如此直截了当,甚至还动用了官家的亲卫司!

扑通……

随着第一个人瘫倒,陆续有人脸色苍白的瘫坐在地,暗通款曲,结党营私,他们原本认为天衣无缝的事情却早已暴露,而官家便是要趁着南巡之机定罪他们!

第两千五百二十章赵祯的先见之明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厮罗的野望第两千两百一十八章“证据”第两千三百六十四章“输不起”的王朝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温柔的陷阱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长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缕东风去第两千六百三十七章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两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关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战第两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罗马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门记事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宫的智慧第一百九十六章庐陵欧阳修第两千二百九十九章汉家变了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责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二百三十八章绿车旄节第一千三百章困兽之斗第四百九十三章驸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难民浪潮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诛第三百九十五章何为正义?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会武术,谁都挡不住第两千零三十七章谁人得胜?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纵火焚宫殿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辽朝汉臣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扑第三章帝国百科全书第两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后的对话第两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击根源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扑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权!第两千三百三十七章残酷的道理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九百二十七章该收敛了第四百九十九章阴谋的盛宴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第两千一百八十六章阶级矛盾第两千三百五十五章积石关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两千五百三十八章赵祯的诚意第两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两千四百五十章史书中的两面性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坠的家族第两千五百四十七章亚父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阴谋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制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皱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五十三章干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九百九十章师出有名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骑红尘帝王怒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来自远方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亏一篑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认!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离宫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离开神都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赵祯的兴京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药院的内侍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两大帝国之间的利益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来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盘第两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厮罗的“存人”战术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鹤起舞,家燕筑巢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踪第六十九章帝国系统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报复”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结党营私,国之祸事第两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柜的背叛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载舟亦能煮粥第两千两百一十三章圣旨执行不得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赵祯的宝库对话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辟蹊径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风!大风!大风!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红利太大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两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门口的“闹剧”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马脚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两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两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虏勋章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结党营私,国之祸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干,军粮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第二百九十五章杨采薇的疯狂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议政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钉子,辽朝的新秀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养的天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