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

“都护的好意朕明白,但这种事情还是我大宋直接去做更有说服力,你塔塔尔部便是我大宋的一块活招牌不是?

届时若我大宋官员出使其他鞑靼部族,你塔塔尔部要派人相随,朕不需你们虚言,只要如实叙述便好。

朕相信草原上的鞑靼部族中都有眼神明慧的智者…………也免了你们鞑靼部族之间的猜忌和间隙不是?”

赵祯一句话便把哲尔克堵得死死的,他的这点小心思怎么能在赵祯面前矇混过关?

要知道赵祯的政治智慧可是在混乱的朝堂之中历练出来的,否则他早已被朝臣耍的团团转。

哲尔克的想法是很好,可惜遇到了赵祯,他的话既不伤感情,又说的有理有据,即便是哲尔克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而他也算是见识到了赵祯的才智,显然这个大宋皇帝不好对付,想从大宋的身上捞取好处也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他依然握有“筹码”,塔塔尔部的自治便是如此,眼下塔塔尔部会向更多的草原鞑靼部族传递消息,告诉他们塔塔尔部已经归附了大宋并且开始了自治。

塔塔尔部也成为草原上第一个也是暂时唯一一个拥有自治权的鞑靼部族,脱离了契丹的统治,没有了大宋和契丹之间的双重压力,塔塔尔部就是人间天堂,就是鞑靼人梦寐以求的好地方!

当哲尔克带着儿子离开上京城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塔塔尔部,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大宋的官员会抵达塔塔尔部设立衙门,“帮助”他们管理。

更是会有源源不断的大宋货物出现在捕鱼儿海的湖畔,而塔塔尔部所需要付出的也不过是些他们说拥有的东西而已,对于他们来说,牛羊,马匹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

而牛筋,肉乾,牛骨之类的也不是什么珍宝。

但却能从大宋商贾的手中换取他们必须的物品,茶叶,丝绸,瓷器,铁器,甚至是香料,棉衣,毛衣,成药!

大宋商贾手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他们所需的,也是整个草原上所罕见的东西,尤其是成药,没有这东西草原上的勇士在病痛面前只能忍耐,或是找巫医进行治疗。

谁都知道,巫医的医术对于有些病痛根本毫无办法,只能让人更加痛苦的死去。

所以大宋的成药在草原上是极为珍贵的“宝物”,只需要温水顺服便可,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最关键的一点,这些成药是真的能治病,虽然面对急症束手无策,但别的病症却是有效的。

哲尔克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可以大量购买大宋的成药,并用这些成药在草原上换取货物,再用这些货物卖给大宋的商贾换取更多的东西或是大宋的官钞。

既然塔塔尔部已经属于大宋了,自己没有了兵权,那就为自己的家族积攒下财富,让自己的家族成为大宋的豪族也不是不可能。

人都是有目标的不是,既然不能成为一方霸主,那成为一方豪强也不错,最少塔塔尔部还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在这里大宋第一,自己第二!

在哲尔克离开的时候,赵祯也开始了下一步计划,不可能总是契丹别人找上门,自己也应该合理的“推销自己”,即便是塔塔尔部也不是自己找上门的,还能期望别的鞑靼部族自己找上门?

这些鞑靼人在契丹人的长久统治下已经习惯了,只要还没被逼到忍无可忍的份上,他们一般是不会抗争的,如同汉家百姓中的老农一般,非走投无路,谁愿意去造反?

而赵祯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到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可以摆脱契丹,避免和契丹一起沉入深渊,最好的办法就是归附大宋,如同塔塔尔部一样。

通过不断的接触,赵祯才知道原来草原上的部族和归源是那么的错综复杂。

契丹和大宋不同,大宋的百姓多是以汉家百姓为主,大宋的皇帝也就是汉家的皇帝,而少数民族则是接受汉家皇帝的统治。

而草原上的契丹人不同,契丹的皇帝是草原部族的首领,草原上的不是扎根在土地之中的百姓,而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各部之间分散在茫茫的草原之上,便注定了契丹的统治并不能细緻的如汉家王朝一般。

事实上草原各部无论什么种族,还是以自治为主,每年向契丹朝廷称臣纳贡,提供兵员和战马牛羊之类的便可以。

而大宋对塔塔尔部的自治和他们原本的自治区别很大,驻兵,收缴兵权,交税,这三样东西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看来还没有原先过的好。

土皇帝和附庸者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说是自治,可塔塔尔部的一切在别的部族看来太过卑躬屈膝,原先的可汗变成了大宋的臣子,在心态上完全不同,也难以接受。

但赵祯的条件不会改变,派出的使者也更加的硬气,塔塔尔部的消息在草原上传开,而契丹人并不担心,在他们看来塔塔尔部这样的部族只会有一个。

其他部族不会接受大宋的条件,更不会接受大宋的统治。

果然,矛盾出现了,大宋的使者在敌烈部遭受了侮辱,使者被割掉了鼻子和耳朵,跟随使者的随从则是被打断了四肢,这是极大的侮辱,也是挑衅。

敌烈部是突厥语系民族的一支,源于丁零、铁勒或高车之一的部族,唐时称拔野古。

曾经有过八部之多,后来部族的数量不断增加,史称的“八部敌烈”“敌烈八部”而到了大宋,“八部”为泛称,非确指,为“诸部”之意。

以畜牧为主,盛产马、驼,族人彪悍,擅骑射,契丹常将其与乌古部合称为乌古敌烈部,而事实上乌古部和敌烈部完全是俩个部族。

辽穆宗应历十五年被契丹降服,然时叛时服,契丹人没办法在这里设立军司,但随着国力的衰退,契丹的军司早已名存实亡。

而因为敌烈部盛产战马和勇士,契丹的朝廷的精锐“皮室军”中就有敌烈皮室军。

随着契丹在大宋的打压下逐渐势弱,反而使得敌烈部乘势而起,好不容易崛起的敌烈部自然不愿意归附大宋,成为另一个王朝的爪牙。

所以才会对大宋的使者如此不敬,挑衅大宋。

第两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压之下第两千一百三十六章东城豪门的利用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论道?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经济战争第六十二章太子驾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归,难归……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与关白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离开神都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来第两千五百一十一章衮冕之下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发生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赐乐业人的命运(三)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辩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两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两千三百二十一章罢市第七百七十九章长城还是要修的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赵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讯骤至第两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能与谁人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问第六百二十一章宋军突袭第两千两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二百一十章仁民爱物第二百一十章仁民爱物第两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车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六十三章反击反击反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论证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军功不够,劫城凑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中)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线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毙第两千零一十七章西军的种帅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狝之礼第二百一十章仁民爱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笔第两千五百九十五章搅动西方风云(上)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厂的秘密第两千零二十三章“大盗”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长亭,风云际会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国外交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灭第两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两千四百二十九章新兴之城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厂的秘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与毕世杰第九百七十二章来自辽朝的冤大头第两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两千六百三十八章统一一个帝国的步骤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缕东风去第两千零九十九章机要司第九章赵恒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识时务者”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战争的导火线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铁鹞子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谋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九百九十章师出有名第两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换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两千二百五十六章开张大吉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时机第二百九十九章城墙上的格物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挣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丽人眼中的大宋第九百六十一章善与恶第十三章象棚女戏第两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压之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识时务者”第两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种马征服世界?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疯魔不成活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庙第两千四百六十五章未来谁可知?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将门无孬种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难换好名声第两千三百八十二章潜入北城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汉家的大气魄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韩家归附第三百六十七章“无辜”的赵允让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传?第两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团归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该走的还是走了第二百三十章千丝万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阗献土第两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绝情第两千零九十七章国丈与包拯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准则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骑,所向披靡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两面第四百八十八章迁都旧事第两千三百六十五章没有诱饵,也没有主力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