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忧

入夜之后,草原上一片寂静,虽然呼伦贝尔城是一座城池,但它和大宋的城池不太一样,只要出了城池,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草原上的一切给了包拯以不安,他不明白,为何自从自己到了草原之后便开始不喜这里,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不喜欢,碧蓝碧蓝的天空他不喜欢,即便是街上的牛羊他也不喜欢。

至于为何如此……他说不出来,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和大宋的不同,甚至是格格不入,他就是不喜欢。

瞧了瞧边上的王韵,人家却没有这种感觉,笑眯眯的看着城里城外的这一切。

包拯吃了烤肉和饼子略觉口干,端起马奶茶喝了一口,稍稍摇头:“这味道还真是不大习惯,和这呼城一样让人不舒服。”

王韵瞧了他一眼:“你是在中原待久了,神都城中热闹非凡,百姓过的好着呢!自然白天晚上皆有事忙,四时更替也无所影响,或者说是一种看不见的规矩在,无时无刻的在!”

王韵的话让包拯惊讶,但细细想来也是如此,他之所以不喜欢呼伦贝尔城,就是这里的一切和大宋都不太一样,尤其是和神都城,相去甚远。

包拯并不在乎这里的一切,呼伦贝尔城再怎么样和大宋的别的城池都没关系,对于这样的城池只是当作临时的皇帝别业来用。

只不过包拯所担心的不在于这里,而是在赵祯这位大宋官家的身上,皇帝已经在这草原之城太久了,待在这里肆无忌惮,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旨意行事,未过三省,也未过六部,朝中相公根本无法干涉其中。

在这里包拯看到了皇权的可怕,一家独大,执掌乾坤。

对于皇权的这种肆无忌惮,包拯是骇然的,他身为谏官知道该如何限制皇帝的权利,在神都城中,旨意若是要直接下达,必过三省中枢。

三省六部的相公,中枢的那些侍中都可以上疏奏请官家,进行谏言,而到了这呼伦贝尔,一切限制皇权的手段都无效了。

包拯不得不担心,皇权与相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本无法制约,这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是好事,可对于未来的大宋却并非如此。

现在的大宋有一位贤明之君,但若是在未来,大宋出现一位昏君该如何?

想起赵祯在呼伦贝尔城中的一举一动,想到皇权的执掌乾坤,包拯只觉得寒意顿生,冰凉刺骨,望向王韵的眼神也变得冰凉。

王韵被包拯的眼神吓了一跳,喝了一口热茶道:“您这是什么眼神?莫非想到的什么事情?”

包拯靠近王韵,上下仔细的大量了一下他这才开口道:“你也是读圣贤书入仕的,现在虽在军机要害,但脱不了文官的资历,更脱不开文官!”

王韵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包使司说的是,可这又有什么关系,无论文武都是为官家效力,为大宋效力啊!”

包拯却小声道:“官家离京太久,皇权膨胀至极,天下之事仿佛陛下一语而定之,此乃大患矣!”

王韵楞了一下随即笑道:“原是如此,我当您是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此事最为简单,明日我陪你去寻官家,联名上谏便是。”

王韵如此痛快的话反倒是让包拯愣住,没想到他居然如此痛快,也很快明白自己的意思,表示支持。

“你倒是颇为爽利!此事不可直言上谏,官家大权在握太久,以免触怒龙颜反倒是适得其反。”

包拯的话让王韵哈哈大笑,随即指了指包拯道:“官家猜的果然没错,你和大多数文臣一样,早就开始惊恐与皇权的强大,又在担心自己的安危。”

包拯颇为惊诧的望着王韵,显然官家是猜到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而王韵不过是个传话的罢了,但他好歹也是个文资出身的朝臣,应该知道轻重。

果不其然王韵露出狡猾的笑容道:“其实你想到的我早已想到,而官家更是早已开始思考皇权与相权之事,官家说过,包拯虽是未曾一言,但心中怕是最为担忧。若你甚为着急,必会表露出来,到时便引你谏言。”

包拯恍然大悟,随即望向王韵的眼神颇为不善。

没想到王韵非但不理睬,反倒是一点也不着急的闷头喝茶吃肉,他现在是真的不急了,官家既然已经想到了,那就说明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妥当处置的法门。

这下包拯真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最少官家这么多年来从未让朝臣们失望过,他一定会让朝臣们满意,也会让皇权得到更好的控制。

瞧着王韵随意的模样,包拯就知道他早已是知道消息的,王韵和自己不同,身在参谋兵事院与官家朝夕相处,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亲近官家。

知道的消息也比自己多得多,有他在,许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别看王韵这般模样,其实在他心中还是以文臣操守自居。

城墙上除了石刻般的禁军就没有别人,包拯看着蔓延不绝的契丹队伍,火把照耀下的他们充满生机,从脚下的城池一直蔓延到看不见的尽头。

“官家打算怎么处置?”

看似随意的问题却并不简单,王韵看了看包拯,这老倌的面色愈发的苍老了,脸上的皱纹多的如同田地里刚刚翻过的土地。

“官家圣意我等岂能知晓?”

“你不知?”

“不知!”

王韵确实不知道,但他却毫不担心,望向包拯的表情略带揶揄:“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官家何曾让我等失望过?让朝中的文武百官失望过?当年范相公叩拜官家而问,得到的结果如何?”

王韵的话让包拯想起了当年皇权相权之争时,官家和范仲淹之间的一次交锋,最终还是官家获胜,大权在握,独掌乾坤,谁也没有失望。

可这一次呢?这一次皇权和相权之间的较量还会顺利吗?还会一边倒的变成皇权碾压相权吗?

官家……官家何曾输过?

第二百一十二章轩辕黄帝的后裔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杀气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发枪的问世第两千零五十九章凌驾于资本之上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国天下的大事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发的敦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权术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琼林宴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两面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赵祯的优势第两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盐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与高丽第三百七十五章辽朝的担忧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赵祯的“卑鄙”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来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该上路了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计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图第二百零一章灾民如潮第两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驾中的狄青第一千五百一十章游必有方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挥兵八刺沙衮第一百三十六章独夫与天道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恶第两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导思想”第八百八十五章铁鹞子的覆灭第九百八十三章粮食十万石第两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资卓越的“可怕”第两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复利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围点打援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闲的欧阳修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厮罗的到来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荡荡的城门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说书第五百二十三章赵祯多出的“儿子”第两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丝绸之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谁?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鸡不成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五十二章破而后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长的一天第三百七十二章两军对垒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亲姑姑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萝卜带出泥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将心不附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诛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个放射球!第两千四百一十一章逻些城之围(下)第九百三十九章断尾求生的法则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零三章压缩军粮的威力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风吹,战鼓擂第两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来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风”第三百零七章保家卫国者,方是大宋好男儿!第九百六十四章阴差阳错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敌人的敌人第两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论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国盟约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与学者的不同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战前准备(下)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长第四百六十九章战争的艺术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赵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九百八十章谁都不干净!第两千四百六十一章另类的封建时代第两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势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孙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三章东京城的改变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七百三十六章祸不单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无奈第两千二百八十六章“主圣臣良”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敌袭第四百四十三章军演第两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颗仇恨的种子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两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权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后心机第两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输出?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来第三十四章父与子第两千四百一十八章节占据高原和灭了吐蕃有何区别?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