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万事俱备

因为兰州的重要地位,赵祯在得到兰州之后便在此设军,军在大宋不光代表军队,更是和州府监一样的行政区域。

大宋的军有好几种等级,军有直属于路,与府州同级者,其地位与下州相埒。又有隶于府州,与县同级者,即县治置军,由知县兼军使。

兰州地处渭河、嘉陵江、洮河、庄浪河、大通河、湟水、黄河多河谷交汇地带。

同时处青藏高原、西域盆地、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大地理板块山谷通道交汇区,依祁连山、北部大漠、贺兰山、六盘山等形成关塞枢纽。

北沿庄浪河谷过乌鞘岭,沿秦王川过景泰大漠边缘控河西走廊通西域,西接河湟,控唐番古道、海藏咽喉,自古就是西通青藏战略重地。

更为重要的是从兰州过祁山进汉中,沿汉江东出襄阳直抵江汉,沿渭河、陇山谷地抵陕西关中,处处都是中原的要害之地!

若是从舆图上看,兰州便是大宋的中心,也是数代汉家王朝的中心,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角厮罗把兰州献给大宋,这意味着把一个重要关隘送给大宋,大宋有了兰州便相当与有了通往吐蕃的跳板,同时也掌控了宁夏路的咽喉。

吐蕃高原若是想侵入宁夏路,就必须先过兰州军这一关,再加上兰州军地处交界之地,调兵,布防,集训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大宋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赵祯唯一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角厮罗不应该看不清兰州的重要,那他为何还要向大宋进献兰州?只有一个解释,角厮罗从未想过与大宋对抗,并且也不打算与大宋对抗。

就在刘涣抵达兰州的时候,大宋神都城的朝堂也开始了动作,赵祯对待吐蕃的政策令中枢院以及六部的相公们大为称赞。

官家虽然信任角厮罗,并且还要给他提供援助这不置可否,但官家却并没有打算让角厮罗轻易的统一吐蕃,单单是还农奴自由便是一条触及吐蕃贵族根本利益的行为。

若是角厮罗奉旨行事,那他和吐蕃贵族之间的关系必然急转直下,没有一个贵族回去支持夺取他们利益的人,虽然农奴地位低贱,但他们毕竟是贵族的私有财物。

让农奴自由了,那就是平白的放弃手中的财物,吐蕃的贵族能干吗?

能去支持角厮罗统一吐蕃的行为吗?

至于那些自由的农奴,他们可不会成为角厮罗的军队,相反他们会成为大宋的百姓,所有摆脱奴籍的人,刘涣都会带着官员去收编,这些人将会组成吐蕃高原上的全新势力。

在朝臣们看来,若是能善用这些农奴,完全能做到吐蕃人治理吐蕃人的结果,如此一来不费大宋一兵一卒,并且还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吐蕃局势,这对大宋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是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也无所谓,现在的大宋国帑充盈,吐蕃的开销对于大宋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没有庞大的军队,减少了路上的消耗,单单是资助农牧和青唐大宋能花多少钱?

参谋兵事院与户部合作选出了最适合安置农奴的地方,脱敢部的旧地。

这块土地的位置相当好,在清塘的南面,云南路的北方,成都府的西面,三处都是大宋或是和大宋相关的土地,无论是支援还是出兵都相当便捷,最少没人能阻挡。

赵祯和大宋的朝廷都打算在脱敢部经营出一个全新的吐蕃部族,这个部族完全由农奴组成,并且由朝廷派出的官员直接管理,对他们的信仰,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等各方面进行建设。

这些东西在原本的农奴身上是没有的,大宋同化外族最厉害的手段便是如此,通过充实而美好的生活给他们带去希望,这一招对那些曾经经历过苦难的外族最为有效。

试想一下,农奴曾经过着猪狗不如的悲惨生活,被人当作货物和家畜一样贩卖,没有尊严,没有温饱,甚至连性命都得不到保障。

砍手,挖眼都是常有的事情,而现在,大宋不光给了他们一个自有人的身份,更是给了他们向更好未来前进的能力和保障,唯一需要的就是他们要忠于大宋。

这对农奴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和希望?!

朝臣们对赵祯的政策大为赞赏,并且大力支持,各部准备了大量物资囤积在神都城外的仓库之中,并且已经有一部分开始向京兆府而去。

因为大宋和青唐之间的关系,进入吐蕃高原的最好办法就是走唐蕃古道,这条路从京兆府也就是旧时的长安城开始,途经青唐、至逻些,全长六千余里。

逻些城便是后世的拉萨,不过这条唐蕃古道大宋的物资无需走完,只需要抵达青唐之后再向南方的脱敢部去就好。

所以京兆府成为援助物资的第一个集散地,并且吏部开始抽调大量的待选官准备让他们进入高原,这是一场艰苦的试练,同样也隐藏了巨大的机遇。

这些年轻的官员要经受高原的考核,只有身体条件符合的人才能留下,但这不过是第一步,能在吐蕃高原留下之后,他们要开始建设脱敢部的一切。

中枢院已经计划好了,年轻的待选官只要经受住高原的考验之后,便随物资一同前往脱敢部,在那里他们要整合农奴,给他们上户籍,发放物资,建设城池,展开各个行业。

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领头的人除了刘涣这个了解吐蕃人还能有谁胜任?

并且刘涣现在是堂堂正四品的工部侍郎,又是观文殿大学士,完全有能力领导一般待选官,在那片全新的土地上他们可以放手去做事,只要能把脱敢经营好,剩下的都不是问题。

政绩卓越者调回神都之后必然受到朝廷的重视和官家的重用。

可以说前往吐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样的差事对与朝堂中的官员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年轻并怀有抱负满腔热血的待选官来说却是极好的事情。

官员,物资,后备力量都被安排好了,眼下就等刘涣的消息,毕竟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角厮罗妥协之后才能进行的事情,就看他的态度了。

第两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几等?第八百九十八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两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样的皇帝?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归来第八百三十一章没藏讹庞的邀请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业帝国第两千四百四十章技术过人的嘉莫族第七十章东宫巨响,黄金火药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飞蛾扑火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四十三章无形张开的网第九百三十九章断尾求生的法则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巩第二百零九章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两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闪光第两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七百九十一章与智者同行第两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抠门”第九百二十七章该收敛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项人的未来第三十章赵祯的试验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为警第一百一十四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国事家事第两千六百三十八章统一一个帝国的步骤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游上京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七百八十三章胜邪?败邪!第两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圣君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罚一般的战争第两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报复“如期而至”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从一个皇帝到另一个皇帝第两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亲第两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团归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辽营的快乐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尔柱的使者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时代宁静的鸣笛(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贺礼”第两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驰的理念第两千零九十章被吓哭的吐蕃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该动手了第五章初入东宫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国,大宋的海东第两千零三十七章谁人得胜?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个都护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赞普和论逋第四百九十三章驸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图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请求第五十章王宅风波第两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枢的宰执公廨第三百零六章深宫琐事多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与君之对第两千一百二十一章当官的本事第两千五百四十八章广告效应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个老人的离去第两千二百七十八章贤觉与赞普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义第二百九十一章风十里,锐士行第两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渐浮上水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论道?第两千六百四十五章终章(一)第两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国博弈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鱼咬勾了第两千二百八十八章墙倒众人推第九百三十五章贺兰雪第两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向导阿依库第两千三百八十一章玛儿敢的民心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三百一十章树碑立传召忠魂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赵祯的兴京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战(中)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两千一百一十三章“钓鱼”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阗的归附与自治第两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国”与“蛮夷”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两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经略东汗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祸第一百四十四章杀威棒第两千一百一十四章寻找奎大第两千两百零八章祁国公府的“丑闻”第两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鱼饵也消失了第八十六章五年计划第一百六十一章东京城的早晨第两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杀耕牛第二百三十五章东方巨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两千五百五十二章贵女王柔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两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门与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