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难民的作用

天竺的贱民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的粮食,也没见过这样的庞大和惊人的阵仗,大锅中不断沸腾的米粥是那么的浓稠,而边上的干粮虽然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但一定是吃的。

在他们看来,这一定是大宋士兵的吃食,只能干咽着口水不断的望向那些东西,而止步不前,望向大宋士兵的眼神也充满了羡慕。

当他们被告知这些食物都是为他们准备的时候,吴万全和大宋的将士看到的不是兴奋和感激,而是震惊,对于天竺的难民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从没有人去关心过他们的死活,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准备食物,便是有粮食也要自己去把粮食煮熟,现在居然被高高在上的宋人“伺候”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在他们看来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宋的士兵自然就是高等姓,并且天竺的底种姓以及贱民区分种姓的办法简单粗暴,肤色浅的便是高种姓,肤色深的就是低种姓。

于是乎常年在草原作战,皮肤被晒黑的吴万全在这些天竺难民的眼中比不上搬运干粮的伙夫…………

即便是在吴万全的皮鞭之下,这些人也顽固的认为就是这么一个理,让吴万全气的上窜下跳,边上的宋军将士哈哈大笑。

最后只能对天竺的难民解释,原本的吴万全很白,只是产量在外征战厮杀被晒黑了而已,并且身上的颜色不是黑色,而是血的颜色…………

自此之后天竺的难民看向吴万全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敬畏和尊重,再也不敢用略带鄙视的眼光看向他了,当然组主要的是他们知道了吴万全是这里的最高统帅,所有腾冲军都受到他的辖制和调遣。

苏轼很快也到了,当然白哲的他穿上大宋的公服之后,完全是一副偏偏俏官人的模样,瞬间就被天竺难民当作是最高的种姓婆罗门,甚至敬若神明。

每当看到天竺难民对着苏轼磕头跪拜的时候,吴万全心中一万个不开心:“这些人真是势利眼!老子给他们开的门,最后还不待见老子,你一来便磕头捣蒜,端是贱皮子!”

苏轼笑了笑:“这便是天竺人的种姓制,人家传续了千年自然是根深蒂固。”

“对!就是那什么劳什子的种姓,你是如何知晓的?”

苏轼翻了个白眼:“平日叫你多读书,你总是不停,此时便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唐玄奘你可知晓?”

“去天竺取经的大和尚?”

苏轼差点被噎死,当然吴万全说的也没错,只能无奈的点头道:“嗯,就是他,他的西域游记有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舍,商贾也……四曰戌陀罗,农人也……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付异路,内外宗枝,婚媾不杂……自余杂姓,实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

吴万全点了点头:“哦!我知晓了,最高的是婆罗门,然后是刹帝利,接着是那吠舍和首陀罗。”

苏轼指了指眼前的吃饭如抢饭的天竺贱民道:“还有他们,这些杂姓不算这四类便是贱民,生下来便是贱民,世代如此,永无出头之日。”

吴万全的眼睛微眯,嘴角挂着冷笑:“还有这说法?这规矩搁在咱们大宋可不好使!官家说了,天下间永无绝对之事!”

苏轼笑了笑:“你说的对,这数十万的天竺难民几乎都是低等姓。你说这数十万人到了乞蓝部利国监劳作之后会怎样?”

吴万全哈哈大笑:“当然是给咱们大宋省钱,也给咱们大宋挣钱了,说不得咱们云南路的地方赋税也变多了不是?朝廷现在给地方上留有赋税以供建设,地方赚的越多,朝廷拿的越多……”

“你腾冲军的杂费便越多是不是?!”

“这还不是您勾勾手的事情?咱们要的不多,都是一些等待退役的老兵,只要走的时候能多给点盘缠和安家费,伤残的兄弟多给些抚恤,比什么都强,也让将士们心中感激不是?”

苏轼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不用你说,可我问的和你答的不再一个点子上。你再好好想想吧!听说你向上面递了文书,自荐内选进参谋兵事院?若是连这个都想不通,那也不用去了,本官可不敢给你作保。官家责罚可是从不讲情面的。”

吴万全楞了一下道:“你是说我还没看明白你的用意?你还有什么手段在其中?!”

苏轼翻了个白眼:“自己想!”

…………………………

天竺难民是第一次吃到饱饭,甚至有人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吃的如此满足,别的不说,单单是这饭食的口味便让他们惊叹连连。

抱着大碗喝着浓稠的稀饭,在大口大口的就上刚刚烙好的白面饼子,甚至还有一大盆的咸菜佐餐,这简直是享受!

无论老幼,都在感激大宋的同时,狼吞虎咽的用餐,对于他们来说这顿饭要花去的钱财实在太多太多,堪比天文数字,宋人是怜悯他们不假,可这样的败家简直就是个愚蠢的傻瓜!

给点粗糙的饭食就可以了,何必用上这样精致的食物?这不是傻瓜是什么?

几十万的灾民之中,贱民和首陀罗的数量占据了大多数,最先进入大宋安置之地的是贱民,接着是首陀罗,边墙之外数十万的难民逐渐减少。

安置营地之内的难民在吃饱饭之后便被带走,他们从现在开始便要即刻前往大宋的乞蓝部利国监。

在出发之前,大宋的官员向他们宣读纪律,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任何有不守规矩的行为,同行的所有人都要受到连坐。

几十万人的迁徙不是一个小数字,苏轼和吴万全在一开始都有些担心,从边墙的安置营地到乞蓝部的利国监需要三天的行程,一路上万一出点岔子,苏轼和吴万全都要承担责任。

不是对天竺难民承担责任,而是对大宋负责,对官家信任他们的官家负责。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兰州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论格物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获的果实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祸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观武军,愚蠢的代价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开封府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处置女真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国事家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与苏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为进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八十七章赵祯的密谋第两千一百二十六章围困白云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还记得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论证火器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药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两千四百四十八章赵旭的改革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衮的末日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缕东风去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难(三更)第两千零六十章看不见的敌人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战必危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辽朝的矛盾第两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五百一十九章遗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逻些城旧事第五百九十二章张俭的取舍之道第五十四章太子三卫的改造计划第五百四十四章辽朝来使第一百四十六章萝卜加大棒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与子(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军营第八十五章智慧宫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书从此无倭国第四百九十三章驸马府中的猛士第两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财气吕洞宾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个目标第两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决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贫富,分草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个问题第六百九十二章墙倒众人推第两千四百四十八章赵旭的改革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条老路第八百三十九章战争债券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础第两千二百三十六章赌徒理论第两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权,五枚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飞蛾扑火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赵祯的“噗南币”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论格物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三十二章细细的红线第二百九十九章城墙上的格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锁契丹第一千三百零五章辽朝的留学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无罪……我蛮夷也!第一千零八章母仪天下、艸盛上出第四百零七章油盐不进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义的定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线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价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敌人的敌人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尧与舜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无虚士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九百五十章俩个选择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热带无强国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个更便宜第九章赵恒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兴第两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两千五百七十二章塞尔柱的皇帝来了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二百零二章神医王唯一第两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两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识第两千两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历史的怪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辽朝的柱石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