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战

阿母城已经变成了宋军和塞尔柱军队的对峙之地,双方之间各怀心思。

塞尔柱人在严阵以待,将军阿赤台已经接到了皇帝的命令,死守阿母城不得后退。

宋军这边同样按兵不动,但事实上王韵一直在给大军挪位置,不是很明显,但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逼近阿母城。

宋军理想的战斗位置是距离城池一千米也就是两里地的距离。

这个距离塞尔柱人的所有远程投射武器都无法碰触到宋军,而宋军可以从容的安营扎寨,挖掘工事,并且大宋的火炮和八牛弩都能覆盖城池。

宋军这边已经在做进攻前的最后准备,大量的八牛弩带着劝降的文书射入阿母城中,劝降书的内容非常清楚,缴械不杀。

若是冥顽不灵继续抵抗,宋军绝不手软,一个不留!这已经是相当严厉的警告了,并且也是赵祯的底线。

他要用塞尔柱立威,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大杀特杀,杀的血流漂杵,要么便招降塞尔柱人,让数十万人一起投降,两者的震撼自然能体现大宋的强大。

但信仰这东西有的时很可怕,阿母城的早晨,当太阳从戈壁上生气的时候,余辉洒在城池上,一股悠长的鼻音声响起。

大量的塞尔柱人在这时候进行礼拜,即便是城墙上的守卫者也不能例外,对于宋军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进攻机会,这么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宋军很了解塞尔柱的军队。

但同时宋军也在这个时候最为严肃或者说是安静,没人希望把敌人变成一个疯子,塞尔柱人对信仰的忠贞不亚于宋人对皇帝的忠贞,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王韵更加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若是在这个时候对阿母城发动进攻,疯狂的塞尔柱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和与宋军作战,直至战死最后一个人。

自己是要杀掉这里的所有塞尔柱人,而不是让他们成为一群野兽之后再杀掉,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礼拜之声响彻天际,有些悠长又有些拖沓的鼻音,但听着就觉得有些困倦的感觉,开始的时候彭七一度觉得这是塞尔柱人想要把宋军催眠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在做礼拜。

阳光越过了宋军的军阵照射在阿母城的城池上,为这座城池涂上了一层金色,也为塞尔柱人带上了“面纱”,宋军的位置是背着太阳,而塞尔柱人迎着刺目的朝阳。

冲锋是在阿母城的塞尔柱人礼拜完成之后开始的,震耳欲聋的火炮声拉开了战争的序幕,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怕的热兵器彻底走上了世界舞台。

宋军的骑兵,步卒在隆隆的炮火中向阿母城发动进攻,宋军上下都知道,这个时候发动进攻意味着自己是最安全的。

阿母城中是守军几乎无法在城墙上待下去,实心的炮弹把城墙轰击的千疮百孔,甚至有两发居然砸在了一个坑里,巨大的冲击力和碰撞让铁质的弹丸击穿了城墙,一个巨大的孔洞宣示着人类历史上出现最为恐怖武器的威力。

城池在不断的轰击之下已经摇摇欲坠,阿母城的城门已经被击穿,塞尔柱人只能用沙袋来阻挡但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宋军已经冲击到了城池之下,无数马车所组成的攻城车拥有大片的铁甲防护,冒死把滚石檑木推下城池的塞尔柱人发现,他们的进攻对宋军毫无效果。

当马车抵达城池之下的时候,也意味着塞尔柱人的城防彻底失效,巨大的爆炸声很快就成片的响起,这是宋军的炸药在给予阿母城的最后一击。

撤退的宋军已经返回驻地,而此时的阿母城城墙已经消失了大半,这是一座庞大的城池,是进入沙漠之前的最后一道补给线。

其中无论军民都是塞尔柱在东面最多的城池。

图格鲁克在这里集中了强大的防御,众多的士兵,为的就是抵挡宋军的进攻,而这一次,显然他们是挡不住的。

王韵在军令下达只有便什么都不管,坐在高高的瞭望塔上看着脚下密密麻麻的军队开始向前推进。

而其中有一直军队身穿厚重的板甲,却除了一柄横刀之外便只有一根木棍。

大宋的火枪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只不过这次是成建制的出现,一个军完全是由火枪手组成,他们互相之间相互配合,使用火器歼灭敌人,横刀成为了辅助的兵器。

事实上他们不光有横刀,还有盾牌…………

火枪的最大好处便是它的操作简单,正常人在稍稍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便能精确的打击敌人,大宋的火枪已经具备了膛线,后部装填,撞针点火等一系列操作。

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准确度更高,杀伤力更大,几乎成为天武卫的骄傲,士兵们恨不得睡觉都搂着火枪。

宋军杀入城后便开始了街巷作战,守城的阿赤台很清楚他们在平原上和宋军拼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眼下利用城池中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宋军作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宋军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就很难发挥作用,而五十万塞尔柱军民就可以利用复杂的地形进行顽抗和袭击。

但他错了,宋军这次是无差别攻击,也是一次大屠杀,根本就不会考虑平民百姓的问题,当两个国家激烈的碰撞在一起时,人命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对待这些充满危机的房舍,宋军进攻的手段简单粗暴,先是弩箭攒射,然后是火药弹投掷,一座座房舍变成了一座座坟墓,其中的塞尔柱人死的不能再死。

宋军只需要不断的进攻这些房舍或是围墙后面的人就好,无论是被炸死的人还是被砍死的亦或是被射死的人,一律斩首丢弃到路边。

塞尔柱人开始的时候还在抵抗,可两天之后他们已经开始恐惧,恐惧宋军的强大力量和手腕,同时也恐惧宋军的屠杀。

街面上的头颅已经越来越多,战争虽然没有结束,但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塞尔柱人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近十万人冲出城池准备进入沙漠。

他们只要进入沙漠便是安全的,马鲁城是他么的希望之地,但很可惜,狄青率领的十万背嵬军如同杀神一般堵住了他们最后的去路。

近十天的杀戮在这座沙漠边上的城池进行,血水染红了纪浑河的河水,染红了戈壁上的沙硕,染红了废墟一般的阿母城,也染红了宋军的眼睛…………

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驾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两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击”第两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担忧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两千两百一十二章内侍殿头第两千二百九十六章术与道第两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八百四十二章来自北方的狼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从第二百八十九章轰鸣的工厂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访计不成第两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确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鹤的“毒计”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与高丽第六百三十五章爆发边缘的皇后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八十八章丁谓的野望第四百五十一章没藏讹庞的忧虑第两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赐乐业人的拉比第一百零三章葛朗台一般的老丈人第两千零三十九章封驳缴诏第两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温柔的陷阱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驸马府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过是一颗棋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东进的恶魔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军北上第两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梦想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与皇帝第六百八十八章弃城而逃第七百二十章历史的巧合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愿的妥协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换来制度第四百六十章一箭双雕的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杀戮时间第两千二百四十五章阙楼之上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么降,要么死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装待发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变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占不得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亲闺女啊!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与子(上)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赵祯的“礼物”第一百二十六章请君入瓮第两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内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见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开都护府第两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尽其才第两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罗马第八百一十章复仇者联盟第七百四十七章年关(上)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军的落幕第两千五百四十八章广告效应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两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轴承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剑指塞尔柱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赵祯的“自私”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两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书”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百三十三章仙术?戏法!神仙?凡人!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红利太大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态度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七百四十七章年关(上)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缕东风去第两千两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骑红尘帝王怒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九十八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国沙文主义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风!大风!大风!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赵祯的恐惧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四百八十二章重开府兵制第四百三十四章游街示众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赵祯的昭勋阁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见盛世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礼物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寻僧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怂了的苏轼第两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来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