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

那耶波罗彻底崩溃了,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已经肮脏不堪破破烂烂的丝绸长袍,再看看前后左右不断出现的宋军,他觉得已经没有再次逃脱的可能,也没有任何抵抗下去的理由。

大宋的强大已经如苍天的灌木遮挡了他前进的可能,四周无处不再的宋军如同一座座难以跨越的沟壑。

放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也是最简单的事情,无奈的扔下手中的宝剑,在宝剑插入土地中的一瞬间,整个天竺军队便放弃抵抗。

四周都是放下武器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兵器互相撞击在一起的声音如同大树在空风中散落的碎叶。

其实不光是那耶波罗,便是天竺的士兵也早就身心俱疲,他们不想再将这场无意义的抵抗继续下去了。

皇帝的放弃是最好的借口,扔了刀剑的他们反倒是长舒一口气,身上的负担一下子散去,再也不用因为宋军的袭击而提心吊胆,再也不用漫无目的跟随皇帝去向未知的地方。

面对宋军的攻伐,天竺士兵心中早已是绝望了,他们的反抗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个随时会吞灭他们的威胁。

吴万全和梁怀对视一眼,在确认天竺军地不会再次抵抗后便长舒一口气,他们的计划终于成功了,据斥候来报,最对半天时间天竺军队就能离开密林。

若是不能在密林之中令他们缴械投降,在平原上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他们虽然可以击杀那耶波罗和他的追随者,但能这样兵不血刃的生擒却是最好的事情。

这些他们总算是能向朝廷交代了,石元孙自己犯下的错,自己作为属下也是有一定责任的,最少在朝中的相公们看来是这样。

相比死去的天竺皇帝,活着的却能更好的向官家和朝廷交代。

随着那耶波罗的投降,大宋和天竺之间的战争便算是彻底画上了句号,这不光是一场战争的结束,也是大宋向世人展现他强大军武的力量。

两线作战,历时近一年半,从天竺开始,直至雷霆般攻灭塞尔柱在东线的据点,回身消灭天竺的波罗王朝。

这一系列操作如同一记漂亮的组合拳,打的精彩的同时也让世界上的其他势力看到了大宋的强大。

若是把大宋换成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或许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这样的结果。

南北夹击之下,强大的塞尔柱可以纵兵驰骋,拖延整个战争的局势,南面的天竺趁虚而入,顺着原本南方丝绸之路的故道杀入中原,双方只要齐心协力,灭国中原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这俩个国家在各自的地区已经非常强大了,而他们的这种强大都要得益于大宋的帮助。

大宋不光在北面出其不意的对塞尔柱发动进攻,更是抵挡住了天竺五十万大军的反扑。

一南一北两条战线,赵祯指挥的是游刃有余,虽然他没在前线,但事实上却了解各军的动向,虽然稍稍晚一些,但却并非是相差太远。

在命令王韵率军攻伐塞尔柱的时候,另一边赵祯也对石元孙进行了小小的控制,让他战线不可拉得太长,以积极防御为主,切不可攻伐曲女城。

这一点上石元孙做到了,他在云南西路驻守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对天竺进行反击。

效果自然是非常明显,不光攻陷了那烂陀寺,还为大宋搜集了足够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一切有关知识与科技的内容,至于佛经……几乎被全部付之一炬。

赵祯并不知道,自己对佛教的厌恶使得原本应该处于世界第三大宗教地位的佛教,极具衰落,日渐式微。

道教才是华夏的本土宗教,佛教这个外来的“和尚”虽然经念的不错,可惜处事哲学与华夏文明相悖,都去信佛供奉佛了,谁还来种地,经商,管理国家和百姓?

在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佛教的心理安慰作用很大,但在太平昌盛的时代,佛教本就不是热门的信仰。

大宋的百姓现在信仰的是自己的双手,靠劳动创造价值。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赵祯所灌输给大宋的百姓的哲学智慧之一,另一个便要算是格物改变世界了…………

石元孙的错足够中枢和参谋兵事院的弹劾了,也足够剥夺他的一切战功,但因为及时的挽救错误,生擒那耶波罗,所以赵祯并不打算再追究下去。

只是在朝堂之上对着空气斥责一番也就罢了,毕竟是将门之后,毕竟是为数不多能为国朝效力的将门之后,理应优待。

事实上赵祯留着石元孙,让他建功立业为的是自己的好名声,这几年来将门凋零,寒门不光入侵了士大夫阶级,也顺带着连武将阶级也入侵了。

将门真正能有所作为的人也就剩下杨怀玉和石元孙两人,这两人一个和赵祯关系密切,所以优待之自然不过分。

而石元孙这个孤零零的将门之后再受到赵祯的优待,那就说明官家心地仁慈,也念在将门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的份上体恤之。

当然现在的将门基本上已经和武职告别的关系。

除了一些老的行将朽木的将门老人还挂着武将的清贵头衔外,其他的人几乎已经全部经商或是变成南海之地的庄园主。

日子照样过的舒坦,只是家中的刀兵已经生了锈,不堪重用。

如此情形之下,石元孙这样的将门虎子便是赵祯手下的“大熊猫”了,保护都来不及,怎么能轻易让他受罪?

或者说他是赵祯的贞节牌坊,只要石元孙立在朝中,就没人能说赵祯是个薄情寡义的皇帝,至少他是给了将门机会的,只不过将门的这些子弟自己不争气罢了。

所以赵祯在石元孙能及时改正错误的时候并不会责罚的太过严重,这一点不光赵祯自己清楚,朝中的相公们也都清楚。

没人愿意把赵祯的手段给说破,谁没事愿意给皇帝上眼药,这不是没事找抽吗?

所以赵祯对石元孙的褒奖旨意一骑红尘的从神都城去往南方,这不光是褒奖石元孙,更是下令让他班师回朝。

第两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铁鞋无觅处第一千零一章赵祯的妙计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驻军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权术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军东征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汉家的大气魄第九百五十九章归于王化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两千五百一十章赵祯的“相对论”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赵祯心中的理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国沙文主义第两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传位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脑子的苏子瞻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能与谁人说?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后第一百七十四章硕大无比的贞节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为棋子的约翰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气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两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场特殊的旅行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两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战争的人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热火朝天的皇城第两千三百九十八章还是有后手!第两千五百五十二章贵女王柔第四百三十八章负山之鬼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鸡贼的赵祯第两千二百五十五章张柏的不安第两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两千三百四十一章战争的模式第两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五百五十章财帛动人心第三百二十章雪灾中的柳三变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风起第两千零一十四章统帅的天赋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义第六百八十二章赵祯的阳谋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台之对第四百四十七章铁骑锋芒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鱼咬勾了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与塔利班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项人?契丹人?华夏人!第九百三十九章断尾求生的法则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锐,一朝而行第五百零七章复仇的开始第两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两千四百七十八章东方战旗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赵祯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猎归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与地狱的距离第一百四十六章萝卜加大棒第两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八百四十三章没藏讹庞的激将法第九百七十二章来自辽朝的冤大头第六百四十二章对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历史的怪圈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台之对第六百二十二章奉圣州战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猫没义务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十四章高阳正店的赌局第两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第两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声东击西第八百四十九章钢锋重骑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辽朝的矛盾第两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赵昀与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帼不让须眉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十二章采花郎刘从德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无敌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骤至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恶第两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转道青塘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百八十二章报复第两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两千五百七十二章塞尔柱的皇帝来了第两千三百一十一章断裂的“圆环”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时代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袭失败第两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柜的背叛第两千两百章尘埃落定